作者:一明觉书
“我喜欢你,”他说:“从很久以前开始。”
在官驿遇见谢定夷的那一夜开始,沈淙就给自己做过无数个假设,假设她因为什么原因对自己失去兴趣,假设自己因为什么原因拒绝她再次向自己伸来的手。
做这些假设的时候他也会继续思考,思考真的分开之后自己到底要花多久时间才能对谢定夷彻底无动于衷直至淡然,但一直到好几年后的现在他都没有得出过结论,又或者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如果他们没有开始,他或许还能理智、清醒地将这个人当作一份年少时的绮恋埋在心里,毕竟他未曾入仕,离了梁安,他们连见一面都难——但他们偏偏开始了。
即便是那样不清白、不光彩、违背伦理纲常的开始,他还是向她走近了一步,到了现在,他已经无法再想象自己的生活里没有谢定夷的样子。
他一定会病死的,如果她不要他的话。
“我知道。”谢定夷说。
“你不知道,”沈淙打断她,说:“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在梁安,可能是在晋州,总之……总之……”
总之不知道从何时起,那个打马游街的身影就长久地留在了自己的心里,一日比一日更为清晰,逐渐从一个虚幻的影子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真的能站在自己面前同自己说话的人。
他一向能言善辩,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把自己从年少一路至今的感情说清楚,恨不能立时拿一把刀把胸膛剖开,好让她能直接看清自己滚热的、血淋淋的心。
谢定夷听出了一点端倪,问:“你在晋州见过我?”
“见过,”沈淙道:“在这里见过,在檀芜城的时候也见过,在我家也见过。”
言罢,他又怕谢定夷不相信,忙举出旧物急切地证明,道:“那副字是我写的,你知道我听母亲说你要走了那副字我有多高兴吗?可我不能出去见你,他们不让我出去见你……你走的时候我明明就在廊上……我想跑出去,我想和你说话,但那时候我已经有婚约了……”
他的语调越来越委屈,那种强烈的不甘和深藏的愤怒让谢定夷的心都为之一揪,她轻拍他的肩膀,听见他带着哭腔说:“我好不开心……“
怪不得,谢定夷心里也明白了几分——沈淙的喜欢对她来说不算突然,但却比她想象中的更加浓烈而深切,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从小被纲常伦理礼义廉耻教着长大的世家公子,在她的印象中这种人往往将气节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当时她还以为沈淙的顺从是为了家族,如今看来只是因为这个人是她。
一时间,她还真感觉到了一种命运无常的怅然,抬手给他擦了擦泪,听见他继续道:“我知道我很懦弱,如果当时我鼓起勇气说我不愿意,说不定也可以和沈济一样参加春选,我们俩之间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绝对不会和武凤弦一样的,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别的什么都不会求,你别不要我……”
他的眼泪又落下来了,埋首在她颈侧,闷闷地说:“我会乖的。”
天呐……
沈淙何曾有过这样的时候,谢定夷再冷硬的心也被他这副可怜的样子也泡软了,揉了揉他薄软的耳骨,道:“宁荷和你说的?”
他不想出卖宁荷,但这事显然只有宁荷知道,所以他只能抿抿唇,道:“我只想知道梁安发生了什么……这么久没见面,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淡……”
谢定夷有点冤枉,说:“我哪里对你冷淡了?”
沈淙愣了愣,似乎不敢相信她到现在了居然还不承认自己对他的疏离,抬起头来看着她,说:“你就是很冷淡——你不让我抱你,也不心疼我挨打,还一直想要走。”
谢定夷也很不解,道:“我不是说了我是临时来的吗?我马上就要回边防营,不然不就露馅了。”
“那你还不告诉我你住在哪!”
“那是在你家,这是在晋州,”谢定夷道:“不是澈园也不是近章宫。”
言下之意就是人多口杂,隔墙有耳,并不安全。
沈淙毕竟刚和离,既然已经瞒下来了,那自然是瞒得越久越好。
“只是这样?”如果她说得都是真的,那自己今日这番作态就是丢大人了,他眼巴巴地看着她,左思右想,又揪出一点,道:“那你为什么一直不给我回信,我给你送了生辰礼!”
谢定夷伸手捏了捏他的下巴,道:“我忙的很,以前你回晋州我们有写信吗?”
确实也没有。
沈淙说不过她,眼神变得有些茫然,最后只能破罐子破摔,颓然地把头抵在她肩上,道:“……你能不能当作今晚没听过这些话。”
“所以你就因为我下午没告诉你我住哪在这胡思乱想了一大堆?”谢定夷难得没趁机笑他,摸摸他的长发,语气十分温柔,道:“怎么心思这么重啊?”
沈淙吸吸鼻子,说:“……你明明知道。”
太在乎一个人就是会干出惊天动地的蠢事,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心就跟着颤颤巍巍地晃,对方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成了感情中的草蛇灰线,被反复拆解反复揣摩,生怕漏掉半分情意的增减消长,一个人忽上忽下,患得患失,不得安宁。
“好吧,我知道,”谢定夷偏头去亲他的发丝,道:“我也爱你。”
所有的思考都在这句话里停滞了,心口泵动,一张一缩,惊雷般的鼓噪顺着血液流淌过全身,大脑又一次变得一片空白。
沈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收紧双臂,无声地抱紧了她。
————————————————
外面宵禁了。
街道上的行人不知何时已然散尽,穿着城防营服侍的守卫正从巷子里列队出来,沈淙出去看了一眼,又走回来,说:“……那今晚先在这睡吧。”
福远亭三楼都是客舍,这一间是沈淙惯用的,并未接待过客人,他看着谢定夷有些无奈的表情,有些心虚地说:“我去让人给宁长使和谢大人也安排一下房间。”
原本谢定夷是不打算在晋州和沈淙见面的,下午的时候是怕他被动家法,所以匆匆去了一趟,可现在不仅见了好见面,还直接在一个地段最热闹的酒楼一起过夜了。
谢定夷见他吩咐完赵麟又回来,扶额道:“你是真不怕。”
强夺臣夫对谢定夷来说不是罪名,也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提及,最多最多,被余崇彦知道后训斥两句也就过去了,说不定后世评说起来,还会将此事当作一个皇帝的风流韵事,或褒或贬她也并不在乎,但对沈淙来说就不一样了,一个世家最在乎的就是脸面名声,若是传扬出去,被人说他背妻媚上,那整个沈氏如今的辉煌和成就说不定都会被人恶意揣度成皇帝的庇护和宠幸,族中后辈的前程和婚事也会变得艰辛。
“你怎么知道我不怕?”沈淙走到她身边,说:“我只是相信你。”
如果此地没有被谢定夷全盘掌控,她现在就不会这么平静地坐在这里了,而是会让宁荷在宵禁前就叫她离开,可她不仅没有,还没有拒绝留下来的请求,显然不会有事。
谢定夷笑了笑,说:“有时候真觉得你……”你什么,她没说完,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份莫名其妙的自然和默契,索性将他抱在了怀里,像他刚进门那样吻住了他的嘴唇。
第92章
今夜二人和衣而眠。
陌生的环境和仓促的见面反而造就了这夜难得的温情,他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安静地靠在一起说话。
帷幔半开着,能看见雕刻精致的窗棂,银亮的月光从外面照进来,在不远处的地面上拓出一道浅浅的窗影。
谢定夷半支着腿靠在沈淙怀里,感觉到他的指尖在自己发间轻轻穿梭,一缕一缕地将束好的长发松散开来,绕在指尖,铺到别处。
“你这次
突然来晋州……是有什么事吗?”
谢定夷没隐瞒,道:“梁安事毕,我想去一趟凤居,只是经过晋州。”
沈淙没问她去凤居做什么,而是先想到了另一件事,道:“去凤居为什么要经过岫云城。”
梁安到凤居直接就有水路通达,而岫云城位于晋州东南方,临靠岱州,和梁安之间也只有陆路能行,不仅不是去往凤居的必经之路,还是更费周折的走法。
谢定夷笑了笑,顺着他的话问道:“是啊,为什么呢?”
她说:“原本是要走水路的,结果出梁安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之前好像答应了某个人要带他去草原,想了想就先往岫云城来了。”
“……什么?”那都是好久之前说的话了,沈淙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表情瞬间变得异常生动,眼中也多了几分期待,说:“真的?你要带我一起去?”
谢定夷笑着摸了摸他的脸,说:“本来是想走的时候再让宁柏来接你的,可谁知道——”
“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沈淙不想再听一遍自己今晚干的蠢事,用指腹点了点她的嘴唇,换了个姿势趴到她身侧,确认道:“你真的要带我去凤居?”
“怎么?”谢定夷说:“你不想去?”
“不是,”沈淙连忙否认,道:“我就是觉得……觉得那个地方对你很不一样,我有点不敢。”
他侧过脸,将脑袋靠在谢定夷胸前,听着她的声音和胸腔里的震动一起传入耳中,道:“还有你不敢的事吗?”
他不轻不重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别说得我好像胆大包天似的。”
谢定夷说:“那你怕什么?”
沈淙也说不出来,眼神虚虚地盯着帷幔上流动的月光,道:“我就是觉得……很不真实。”
“明明我现在就抱着你,可是我还是感觉很不真实……我怕你,有一天突然就不喜欢我了,”他垂下眼帘,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有点蠢。”
“挺可爱的,”谢定夷揉着他藏在发间的耳垂,道:“不会不喜欢你的。”
沈淙听着她认真的声音,顿了顿,突然抬手用指背抵住了下唇。
——这样也很好,不是吗,感情本来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像烟火一样绚烂升空然后稍纵即逝,即便燃烧过后就是无尽的永夜,但谁又能说点燃烟火的这一刻他们没有真心?
不管很久以后的未来会是怎样,至少她曾经这么喜欢过他。
短暂的沉默过后,沈淙的声音轻快起来,问:“等我们到凤居应该要三月了吧,草是不是都长好了?”
谢定夷道:“是啊,可以骑马了。”
沈淙道:“那我明日去做两身骑装好不好?”
谢定夷道:“来得及吗?过两日就要走了。”
“来得及,我新年刚量过尺寸,只需要选一下布料就好了,做好了直接送到凤居,说不定比马车还要快。”
谢定夷道:“我是怕你明日回家还要被你父母押着跪祠堂。”
“你在晋州他们没空管我,”沈淙眼里露出两分狡黠,说:“等你走了我也跑了。”
谢定夷闷笑,又听见他问:“凤居是不是很漂亮?”
“嗯,草很绿,天很蓝,选个晴天的时候去跑马,很畅快,”谢定夷说:“我以前在凤居的时候还有一只鹰,也不知道此番回去它还认不认识我。”
鹰的事沈淙听她说起过,便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回梁安。”
“怎么带,一直关笼子里么?”谢定夷说:“它更适合草原。”
沈淙说:“梁安边上也有山地草林。”
“那不一样,”谢定夷说:“你没见过,是一种猎鹰,翅膀张开比我还要高,一顿饭要吃好几大块生肉,梁安那点草林都不够它飞一圈的。”
沈淙听出她话里的想念,笑着问道:“它叫什么名字?”
“休戈,”谢定夷搂着他的腰,眼神也变得悠远起来,似乎透过了窗外的月光看见了千里之外那个辽阔的草原,轻声重复道:“它叫休戈。”
————————————————————
第二天天不亮,沈淙就偷偷跑回了家,赵麟从来没见过他这么鬼鬼祟祟的样子,一直忍不住在偷笑,沈淙被他笑得不大自在,冷冷地睨了他一眼,道:“笑什么?”
赵麟边笑边道:“就是想到有些话本子里会写世家大族的少女少男背着家族出去私会心上人,然后白日再偷偷跑回来,就和公子您现在一样,只是别人都是十六七岁不懂事的时候干这种事,公子你少年时规规矩矩,没想到……”
“放肆——”沈淙被他说得耳热,色厉内荏地指责了一句,道:“没事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本子。”
赵麟平日里除了练剑就是喜欢买些民间话本,整整齐齐地收了好几个柜子,听弄雨说有一柜子是他的私藏,一本也不肯外借。
“是是,”赵麟只得应声,道:“您放心,昨晚家主和将军都喝多了,回来就睡了,这会儿肯定还没起,您等会儿收拾收拾,再去祠堂一跪,他们保准以为您跪了一晚上,指定心软。”
这种事沈洵小时候不少干,三个孩子里属她胆子最大,大大小小的祸闯得也最多,小的时候就老被罚跪祠堂,只不过等长辈走了她就会马不停蹄地跑回去睡觉,然后第二天天不亮又跑回来。
门口的仆从都是自小看着她长大的,如果遇到小事,比如爬树翻墙什么的,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与她计较,若是真惹沈蒲或孟郁江生气了,他们也会认真履职,这时候沈淙就会给她送点软枕软垫,让她窝在祠堂角落里睡个好觉。
不过沈洵是长子,以后需要撑起沈氏,家里人对她寄予厚望,既宠爱也严苛,沈济则是幼子,年纪还比兄姐小了不少,父母就更偏疼些,只沈淙占了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自小又懂事聪慧,反而不像长姐和幼弟那样和父母亲近。
“知道了。”沈淙倒不在意父母心不心软的,反正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现在服个软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匆匆回房换回了昨天跪祠堂的衣服,又把头发重新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