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梦见我
“若要天下格局洗牌重来,必要乱世。”
“春秋乱世,诸子百家,只有乱世,才能让一潭死水的中原枯木发芽!”
嚯。
在后头看戏的魏危忍不住抬起眼睛打量了这大放厥词的书生一眼。
此间茶室有十八位书生,十八颗脑袋,其中大约两颗在孔成玉脑袋上。
灰衫书生脖子上顶着的其实是圆明园的猪首。
孔成玉发出微不可察“呵”的一声冷笑,语气却是循循善诱:“公子大才,只是敢问如何才叫乱世呢?”
灰衫书生已经被踩孔家的快感冲昏了头脑,以为孔成玉在退让,张口就道:“靺鞨……百越……”
紫棠书生面色一变:“什么?”
“攻入中原……”
此言一出,灰衫书生感觉周围的气氛徒然变化,几乎让他全身一颤。
他知道他说错了话,感到大事不妙,一滴汗水从额角流下,却只见面前的孔成玉只是静静地看他一眼,转身离开。
再也没人关心什么三教九流之争,灰衫书生心口冷透,口舌僵直,转瞬被茶室里的口诛笔伐淹没。
**
出了茶室,青城是日光融融的艳阳天,繁华街道的人来人往。
孔成玉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紫棠色衣衫的那个文人追上来,他犹豫片刻,拱手施礼。
“小生桐州林氏,字枕书。不知先生姓名?”
孔成玉颤了颤眼睫,回身看向他。
“儒宗,孔成玉。”
她本就生得眉目清冷,加上常年身居高位,惯于垂着眼睛看人,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不过林枕书也没抬头,他听到名字后停顿了一瞬。
“先生就是……”
孔家如今的家主。
“‘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
孔成玉开口,流畅配平静地地把刚刚茶室里他评价孔氏的话复述了一遍。
林枕书:“……”
纵然是林枕书口若悬河,发现自己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么刻薄的话,还是有些郝然。
林枕书愈发不敢抬头,却听见孔成玉清冷的声音道:“你说得不错。”
林枕书有些惊愕地看向对面那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枕书,我读过你的文章。”
孔成玉开口说。
“你的学问很好,只是不该囿于名实之争。”
“你既然在书中讲最不信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就应该明白名实争论只会役天下聪明才智沉埋于训诂考据之中,不暇及于盱衡治乱、臧否人物。”
孔成玉纤长的眼睫抬起,望向林枕书。
“名实相怨,远非一书能正之。望君不忘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多谢先生指点。”
林枕书闻言似有所悟后退一步,肃然作揖。
“小生受教。”
**
等林枕书走后,孔成玉走到一家书肆中。
她本就是为此而来的。
书肆陈设古拙肃穆,大中午的里面没多少人,孔成玉手点了点桌子,立马有一个腰悬尚贤峰腰牌的小厮模样的过来。
孔成玉低下头,淡淡开口:“你去查一下林枕书是什么时候来青城的,还有,今日茶室这些书生,尤其是穿灰色衣衫的那位,平日和哪些人接触。”
小厮领命退去。
魏危从背后抱刀走出:“我以为你会生气。”
孔成玉从未想过居然会有人一直悄无声息地跟着自己,闻声袖中无声捏紧了手指,看见魏危的面孔才不知为何,微微放松下来。
“生气?”
孔成玉很快地打量了一眼魏危,才回过神偏过头去。
“不,没有什么生气的。”
“文人清谈,本就如此,前朝武德充沛时,还有大儒在朝堂斗殴的。茶室中这样辩论,不算什么。”
“哦。”魏危点了点头。
“那我也不算过分,我刚刚出茶室时打了那个穿灰衣衫的两拳。”
孔成玉脑子空白了一瞬:“什么?”
魏危自己在书肆里找地方坐下来:“当年你们的圣祖骑牛游历七国,我很钦佩。在那种境地下能坚守本心,有教无类,也实在是个圣人。”
“而那个人的脑子太空,嘴却很硬。自知比不过前辈,就盘算着一脚踩扁,自己就能当祖师爷。我知道你不好和他们计较,所以出茶室在那些人吵架时顺带打了他两拳。”
孔成玉表情一时有些复杂,“……多谢。”
魏危说话不算太客气:“人有时就是吃硬不吃软。青城守城血战才过了几年,他们就淡忘了当年的事情,甚至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妄想,以为战争是捏泥人一样的事情。”
魏危统领百越,青城没有另一个人比她更清楚战争代表什么。
而且这个倒霉书生还提到了百越,魏危觉得不能正大光明打他一顿实在可惜。
孔成玉捏了捏袖中手指,心下计较:“我总觉得常人不会愚蠢到这样的地,林枕书倒也罢了,那个书生背后应当还有人。”
魏危抬眼问:“需要帮忙吗?”
微风摇动房间中挂着的听风铃,两颗铃铛撞在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孔成玉抬起头来看着面前面色平静的魏危,心中有些无法言明奇异的情绪:“你应当听见了我刚刚说的话,不觉得我汲汲营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魏危觉得奇怪:“这有什么?来之前,我以为你打算杀掉这些人的。”
孔成玉:“……”
魏危到底来自哪里?
孔成玉拧了拧眉问:“那你为什么要帮我?”
“我有一个朋友。”
魏危拿起桌上摆着的一只橘子,鼻尖嗅到新鲜的果香气,说得很坦然。
“她是我们那里男人堆里的女人,性子要强。有人对我说她心计很深,不该同她深交。”
百越四位巫咸,除了楚凤声之外全是男子。
“可她也不是天生好使心计,她若是有我的本事,或是不是女子身,自然不必思虑营营,磨盘两圆。”
“你若是当个寻常人,或许还轻松一些,我不知你为何选择走这条路,但世人为难女子已够多了,我与你勉强算得上熟人,能帮就帮一把。”
魏危顿了顿道:“或许哪一天,我还需要你的帮忙。”
孔成玉闻言一顿,薄唇微抿,袖中手慢慢攥紧。
她做事一向只会考虑事情最坏的一方面,一贯不相信会有莫名其妙的好人心,魏危最后一句“互帮互助”勉强熨帖了她不安的心思。
纵然如此,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微漾的心绪来。
孔成玉捏着手指,定定看着她:“魏危,我不算什么好人,也不是真的不杀人。”
魏危哼笑一声,指尖点了点霜雪刀:“那你也得有杀我的本事。”
话虽不客气,可是不知为何,孔成玉居然难得想笑出来。
这么看来,她与魏危两人对自己都很有自信。
**
书肆的小厮上来一边给她们添茶,一边对孔成玉道:“家主,你上回要的东西都整理好了。”
孔成玉点了点头:“直接给我。”
不过一会,一个小厮拿着一沓书过来,书上盖着鲜红的印章。
魏危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是不防看见一晃而过的扉页上写着《武库长安三年兵车器集簿》。
魏危顿了一下,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你要造反?”
孔成玉现在对魏危时不时的语出惊人已经有了良好的适应,淡淡回道:“我倒是想,只是不大可能。”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若永远囿于孔氏的蒙荫,就成不了气候。我通读这些,只是为了今后做准备。”
[不要招惹孔成玉,她想做的事情很多。]
魏危想起陆临渊这句评价,对照此刻孔成玉眼中藏不住的野心,心道果然如此。
若是旁人,或许会对孔成玉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但魏危向来是拔老虎须的人物,闻言反而问了一句:“你想做什么?”
孔成玉指尖抚过起了毛边的书册,眉目清冷。
“我要做丞相。”
“‘妇人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男子之间意见不同,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女子之间意见相悖,就是妇人悍妒。”
孔成玉指下微微用力:“我不要求这世道能真的把女子当男子一样看待,和这些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过于理想的人不是孔圣那样成了仙,就是和温陵居士那样在狱中自裁。”
孔成玉眼中燃着灼灼炽热的光芒。
“我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