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724章

作者:我吃元宝 标签: 古代言情

  纺织工坊的上工时间虽然比王建根晚,但是上工的地方很远,在工业区那边。出了坊市,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

  婆媳二人收拾干净,拿着布兜出门了。

  清洗碗筷厨房,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就留给年龄还小的三根以及四妞。

  王家人出门了,住在正屋的李家人也出门了。

  另外三家也都紧跟着出门。

  转眼间,偌大的宅院就安静下来。只剩下没办法出门工作的老弱病残。

  王三根和王四妞做完家务,将碗柜房门全都锁好,然后背着背篼出门捡柴火。

  正是半上午,新村坊市很安静。

  兄妹两人从西侧门走出坊市,朝着山上而去。

  远远的,看见几辆马车迎面驶来。

  两兄妹自觉地站在路边。

  “哇,好高大的马车。”

  “里面肯定是贵人。”

  “可能是来买房子的。”

  “以后我们要和贵人住一个地方吗?”

  “贵人都住在城里。可能是路过。”

  顾玖挑起车窗帘子,朝路边的兄妹两看去。

  小姑娘一双眼睛亮灿灿,看着就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至于旁边的哥哥,一脸傻乎乎的模样。

  顾玖冲兄妹两人笑了笑。

  “观音娘娘。”

  “她冲我们笑了,嘿嘿嘿。”

  “观音娘娘长得好美。”

  小小的王四妞,瞪大了眼睛,生怕错漏一个画面。小小的她,第一次有了直观的美丑感受。

  “这些孩子都是上山捡柴火?”顾玖问道。

  路边有很多像王家兄妹一样的孩子,他们都背着背篼,往山上走。

  马小六伺候在顾玖身边,他点头应声,“都是去捡柴火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小的孩子不能到工地工坊干活,却也不能闲着。”

  顾玖往山上看去,“等到明年就要开发这几个山头。到时候可就没柴火给他们捡。煤厂那边要加大力度,争取早日推广煤炉,蜂窝煤。蜂窝煤卖便宜点都没关系,关键是要改变大家的生活习惯。”

  马小六拿着一个小本子一一记下来,这些都要交给邓公公,由邓公公统筹。

  顾玖又说道:“关于煤炉制作,流民里面有不少匠人,我们可以主动将技术开放,促使更多流民主动加入到商业活动中。

  其实就算不开放技术,简单的煤炉,一旦推到市场上,很快就会被人仿制。

  与其让那些商家赚钱,不如带着有技术又肯吃苦的流民一起赚钱。京城本地小民,凡是有技术的也可以参与进来。顺便替年底二期第一批房开盘拉点人气。”

  马小六将顾玖提点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

  记录完了,他还问道:“夫人还有别的要求吗?”

  顾玖笑了笑,“先去新村坊市看一看。这边建好,我还是第一次过来。”

  马车围着围墙转了一圈,最后从南大门进入新村坊市。

  大门门口,设了门房。

  从流民中招聘五十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保卫队,在门房当差,确保坊市内的安全。

  将来等二期工程做起来,同样的,也会在二期业主里面招聘五十岁以上的男子组建保卫队。

  保卫队成员的家就在新村坊市,对待坊市的安全自然上心。

  若非马小六刷脸,门房差点拦着马车不让进。

  开玩笑,当初招聘培训的时候,管事一再强调,对于陌生人,一定要确定身份才能放进去。

  谁敢玩忽职守,当心丢掉饭碗。

  为了饭碗,这些原本是大龄流民,如今的新村村民,当差的时候都是格外认真。

  胡老头将马车放进去,同身边的人里唠叨,“你猜马车里面坐的人是不是东家?”

  “东家怎么会来我们这里?”

  “这里是东家的产业,东家来这里很奇怪吗?”

  “说不定不是东家,而是大客户。我听我儿子说,工程又多了几个股股股……”

  “股东!”

  “对,就是股东。这名字怪得很。”

  “你们和我说说,股东到底是什么玩意?”

  “就是合伙做生意,大家出份子钱。出钱多的当东家拿主意,出钱少的就是股东,不管事光分红。”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们这边很多股东吗?”

  “当然呢!我听我大侄子说,宫里面的人走挣着抢着做股东。”

  “哎呀,东家的关系果然够硬茬,连宫里的娘娘都只能做股东。”

  “那是!要不然东家能一口气安置我们几万人,还给落户。”

  “如今我们也是京城人。”

  “嘿嘿,我们也是京城人。”

  做京城人好不好,或许在过去,这些流民说不上来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但是现在问他们,他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做京城人就是好。

  天子脚下,和家乡就是不一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各种盘剥。

  纵然有人乡土难离,可是为了生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饱饭,也只能舍弃乡土,扎根在机遇更多的京城。

  而且,家里的孩子们,并不想念遭灾的家乡。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家乡是灰扑扑的,永远吃不饱饭。

  穷乡僻壤的家乡,哪里比得上繁华诱人的京城。

  小孩子们的适应力,总是比大人们强。

  大人们还没转变身份,无法忘记刻在血肉中的乡土意识。

  孩子们却已经自觉带入我是京城人的身份,早已经忘记记忆中灰扑扑的家乡。

  顾玖从马车上下来。

  她今日穿的朴素。

  不过以她的身份,就算最朴素的打扮,走在新村坊市,那也是最打眼的存在。

  老人小孩们远远的围观她,都不敢靠近。

  马小六他们都认识,那些个护卫也都面熟。平日里没少打交道。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马管事,如今恭恭敬敬地伺候在一个貌美小妇人身边。

  莫非这位就是东家?还是别的贵人?

  顾玖走在坊市内,甚至参观了一栋宅院。

  不错!

  房子都是按照设计图做的。

  工程质量很好,设计合理,就是密度太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成本高,售价低,只能加大密度。

  顾玖问马小六,“有多少人搬了新房?窝棚区那边还剩下多少人?”

  马小六忙说道:“坊市这边还剩了一半的房子没卖出去。那些流民,是真的穷,家里人口又多,真没余钱买房子。还有一部分人,惦记着回老家,不肯在京城置办产业。窝棚区那边,已经拆了一半。”

  顾玖点点头。

  窝棚区拆迁进度还行。

  但是房屋销售情况她不满意。

  这么好的房子放着不买,开什么玩笑。

  这些流民脑子里进水了吗?

  信不信,她现在开放这些宅院,对外出售,分分钟就能被人抢购一空。

  当初承恩伯朱辞可是很看好这里的房子,大肆购买,打算做包租公。

  “老邓没采取措施吗?”

  “邓公公说马上就到冬天,天气严寒。后续拆迁机会,等到开春后再办。”

  顾玖点点头,“老邓的担忧有理。这里看完了,去集市。安排一个人,把邓公公叫来,我有话吩咐他。”

  顾玖坐上马车,离开新村坊市,沿着修了一半的石板路朝集市而去。

  新修建的集市,犹如南城门外的标杆,于是被取名为南城门新集市。

  连着几个月赶工,一条长长的集市已然竣工。

  各种铺面,也都相继开业。

  集市上,人来人往,人气旺旺。

  最旺的始终是走低价优质路线,占据集市最佳位置的四海商行肉菜店。

  每天来这里抢购肉菜的人越来越多。

  不光是京城内的主妇,十里八乡的农户,甚至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农产品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四道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