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北王府 第54章

作者:抽烟的兔子 标签: 古代言情

姑奶奶这番话听着没什么,实则句句夹枪带棒。

她和王爷的母亲都是蒙州莫伊族的公主,给北疆带来了大笔嫁妆和通商的路子,才能让北疆得到今日繁华。而王妃就是她口里男人年轻时爱的“美人儿”了。

静言飞快的扫了一眼,只见王妃温温婉婉的笑着点头说:“堂姐所言有理。”但她眼中还是有一丝怨恨一闪而过。

今日静言可算头一次见到姑奶奶真正的颐指气使说一不二。

即使王妃每一句话都是模棱两可,姑奶奶还是一阵风似的定下了大世子的婚事。

固林族的公主啊……

静言有点走神。听姑奶奶话里的意思,这个固林族是蒙州近五十年新近崛起的一族,以饲养的战马出名,族中之人更是极其剽悍。草原上传说,只要给一个固林族的勇士一匹马一把刀,他就能像狼一样在草原上生息繁衍。

静言垂下头微微一笑,看来这固林族的人也是颇具匪气,这倒是和王府很合适。

想到匪气就想到了王府原本是山匪寨子的老宅,赶紧把孔夫人还在俪马山的事儿对姑奶奶说了。碍着有王妃和安夫人在场,没敢提孔夫人最后那句“知错”的话。

姑奶奶冷笑了一声,“静丫头不提我还真给忘了,既然她身上已经大好了,就接回来罢。”

去了这桩心事,静言不再久留。

明日就是二月二,恐怕除了厨房别处还有杂七杂八的琐事。姑奶奶先前挤兑安夫人的话其实也是对她的一个警告,既然回来了就别再想旁的,一心铺在王府里的差事才是重要。

然而,就在静言满心惦记着差事时,却不知自己已惹怒了一个人。

入夜,安夫人气哄哄的去了东院靳文筳的屋子,愤愤的说:“章家那死丫头真是多嘴多舌!好不容易孔贞兰那个两面三刀的贱人被姑奶奶送出王府,别人都不提,偏她记着。这就是物以类聚!听小丫头说卫玄被章静言迷得五迷三道的,次次进出王府都是亲自接送。先前她还和大郡主在深夜钻进李三公子的屋子同卫玄一起喝酒作乐。呸!王妃还说看她好,我看她才是个骚在骨子里的小浪货!”

靳文筳原本对西院这些女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没什么兴趣,但这次却露出一抹深思的表情,“卫玄和章静言相好?”

安夫人撇了撇嘴道:“我才懒得理他们那些脏的臭的,不过是小丫头们说闲话时听了一耳朵。”转而又说起姑奶奶今日给大世子定的亲事,幸灾乐祸的说:“你没瞧见姑奶奶说话时王妃的脸色呢!那才叫精彩。哈哈哈~”

靳文筳看着母亲没心没肺的样子,心中大叹女人就是目光短浅!只看见姑奶奶挤兑了王妃,却不知大哥如果能娶了固林族的公主,更是如虎添翼。

靳文筳默默的攥紧了长袍下摆。

嫉妒,愤慨,不甘!

第55章

二月二,在南边的一些的地方已是春雨绵绵,春草吐芽,但北疆的二月二却迎来了又一场大雪。时至正午,在纷飞的雪花中,王府内游廊下,丫鬟小厮们正不停的穿梭往来。

静言才从库房回来,洗了手,盘腿坐上小炕搓着冰凉的手指,“这天气,阴冷阴冷的。”

有小丫头递来紫铜暖手炉,又将静言惯常用的毛皮毯子拿来替她搭在腿上,“今儿回来的真晚,可是库上有事儿耽搁了?奴婢给姑娘烫杯酒来喝?”

静言摆摆手,“不用,下午还要去王妃那边绞头。”又问:“我让送回家的东西送了么?”

小丫头忙说:“送了,一早您在屋里跟各处管事早会的时候夏荷姐姐就亲自带人去送的。预备了三样细面,两样炸面果,春饼,还有酱肉肘子。夏荷姐姐又给添了一把新剪子,三尺樟绒,说是给您的侄儿做两顶小帽戴着玩儿的。”

静言一笑没吭声。

不得不说,这夏荷真是个表面憨厚内里成了精的小丫头。昨天才她说了一句“有她们在她很放心,不查帐也罢”,今天这丫头就花了心思送东西。

不想这些,低头看了看炕几上的四色菜蔬,正中还摆着一大碗卤得香喷喷的酱肉。静言也真是有点儿饿了,揭起一张春饼便将菜肉都裹了些。

一口咬下去,菜蔬脆嫩,肉香浓郁,正是荤素适宜的初春美味啊!

此时夏菱和夏荷也都过来伺候。

夏荷由小丫头手中接过一小碗细细的葱油龙须面,亲手用筷子挑起递在静言嘴边,笑着说:“姑娘应景儿吃一口,福气多多细水长流。”

静言吃了,招呼她们:“去吃饭吧,今儿是龙抬头的节日,也让你们清闲清闲。”

夏荷嘻嘻笑着:“那敢情好,我最爱吃这葱油面了,正怕焐的时候长了面就糊了呢。”

夏菱戳了一下她的脑门,“你就惦记着吃!”

屋里的小丫头们都眉开眼笑,争着去盛那香喷喷的细面。在这大雪纷飞的寒冷日子,喝一口淋了麻油的热乎乎的汤水,别提多舒服了。

同样是吃面,完全不同于素雪庭的其乐融融,王府东院棣棠轩内,王爷只吃了一口便放下碗筷,示意卫玄把一早上接到的战报传递给在座众人过目。

大世子先看了,然后递给下首的靳文筳,独自低头沉思。靳文筳看过后传给别的谋士,亦是沉默不语。

等众人传阅完毕,示意伺候的小厮都退下,王爷先问了大世子,“文符,你怎么看?”

此时的靳文符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的散漫轻浮,眉眼间沉着犀利,隐约可见未来的大将风范。“按战报来看,琉国人似乎仍是小打小闹的挑衅,但年后琉国重骑曾突袭俪马山,却是打过来就撤,年前卫玄带人刺探各处边境,兴图镇之外兵力倍增。再之前孩儿曾随父王去了帝泉关,琉国人增兵一万……”

点了点战报上的几行字,靳文筳道:“是以,孩儿认为,琉国现今在其它各处的挑衅不过是虚晃一枪,他们真正的目的应是兴图镇,俪马山或帝泉关中的一处。”

王爷不置可否,“这都是废话,拣重要的来说!大家都长了眼睛,不用你把往来的战报都学舌一遍。”

靳文符一抱拳,“是!这两个月内往来战报频繁,其中有琉国人的虚招亦有实战,孩儿纵观边境全线,认为若是开战琉国必然攻打东线的帝泉关。”

王爷微微颔首,“文筳,你是如何看的?”

靳文筳略一沉吟,“帝泉关乃我北疆边境第一重镇,历来被我兵将严防死守。兴图镇虽与琉国接壤,但有崇山天险。俪马山一代多丘陵,更有多处隘口,所以孩儿认为琉国将攻打俪马山。”

王爷听了也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又询问了在座谋士们的意见。其中有认可二公子的,有支持大世子的,你来我往议论纷纷。

王爷由着他们乱了一会儿,点了卫玄的名字:“左将军还未说话。”

卫玄先向坐在他身侧的李崇烈点了点头,李崇烈便起身叫小厮抬进来一个偌大的沙盘,又亲自捧了一只大盒子进来。

等小厮退出去,卫玄打开盒子拿出一堆散乱的木头模型,一边往沙盘上摆放一边说:“属下赞同大世子的意见。不仅因为各处地形,更因为帝泉关是曾经老王爷由琉国人手中抢来的土地,琉国人对这一处感情深厚,那位新君若想扬威亦是必从这里下手。且帝泉关虽是难以攻克,但只要城破便是一马平川。”

当他说完这些话时,沙盘上已被摆出了帝泉关一代的地形图。每一处山丘缓坡均是位置精准,可见卫玄心思细密,过目不忘。

王爷站起身盯着沙盘,众人也都围拢上来。

卫玄持着一根细细的木棍在帝泉关内的平原上虚画了一圈。

“帝泉关是一处小盆地,东临俪马山,西侧是巴雅山山脉分支。打仗时两翼无法偷袭,琉国人只能由正面进攻,但我军亦是只有正面迎敌。关内三十里皆是平原,背靠兴图镇天险。若是城破,我军便是想撤兵也只能撤至兴图镇。但兴图镇只有两出隘口,且狭窄难行,可以说几乎没有退路。”

站在卫玄旁边的李崇烈点头道:“左将军所言极是。如果我是琉国新君,我一定会重兵猛攻帝泉关。只要进来,便可与我北疆军在平原短兵相接。他们的增援补给可由关外源源不断补充上来,咱们的增援却要过兴图镇隘口,相比而言就慢了许多。所以,帝泉关就像一枚有个坚硬外壳的果子,只要外壳破了,内里就是一团柔软果肉,任人采撷。”

帝泉关难攻,但攻入便可占据兴图镇与俪马山之间的平原,对北疆东侧边境造成无法预估的威胁。俪马山相对易于攻克,但攻入便要面对北疆军囤积在帝泉关和兴图镇两处的兵力,更容易被左右夹击。

帝泉关也好,俪马山也罢,关键是要看琉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是只想攻下一块北疆领土,还是意在全境河山?

二十三年前被老筑北王重挫,琉国人必然咽不下这口气。当初他们肯签下那通商条约不过是为一时太平得以休养生息。

老王爷当年便看透了琉国人的意图,只可惜上书被驳回,以北疆军的兵力又不足以一举灭了琉国,才让他们能在今时今日风云再起。

王爷坐回原位喝了半碗茶,“再有一个月雪道便会开始融化。在此之前,先将辎重补给运抵俪马山以及帝泉关。”

看了眼大世子,王爷慈爱一笑,“文符先行押运物资粮草至边关。现下太平的久了,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有我筑北王府大世子坐镇,必能大振军心。”

靳文符立刻起身拱手抱拳:“是!孩儿定当尽心竭力,镇守边关!”

父王也太偏心了!

靳文筳自出了棣棠轩便阴沉着脸,满脑子都是大哥可以去边关,而他只能窝窝囊囊的留在王府。琉国人现下三不五时的派出小股骑兵骚扰,大哥去了边境就是平白积攒军功的!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固林族的公主已经是大哥的,能取得军功的机会也是大哥的!

不知不觉间,靳文筳走到了涤心斋。守院子的小厮一见是他便勤勤儿的上来行礼问安,“二公子可要屋里坐坐?外头小雪未停……”

靳文筳一摆手,“我想自己在院子里赏雪,不要让旁人来打扰。”

小厮赶忙弯着腰应了,叫上其他几个人退出了院子。暗想二公子真是稀奇,自幼便喜欢钻到涤心斋来,有时往青石山上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也不知那有什么好看的。

靳文筳进了涤心斋正厅,看着墙上老王爷兄弟俩的画像愣愣的出了会儿神。

“祖父,你们兄弟当年也曾被曾祖父如此偏颇对待么?”

画像上的老王爷兄弟俩都骑着骏马,伫立山巅。其中一位举着鞭子向远方指点,另一位双手牵着缰绳一同眺望。

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容,一个意气风发,一个沉静如水。

靳文筳忽然笑了,“我忘了,你们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弟,不像我,是妾室所生。”

走上前去仔细的盯着其中那个沉静的人像,“只比我祖父晚降生了一时半刻便与王位擦肩而过,你也曾有过不甘心罢?”

画像是不可能回答他的,靳文筳低下头,过了许久,又自嘲的笑了。突然拔出悬挂在画像一侧的宝剑,大步走向室外。

雪,好似比先前又大了一些。

乱雪之中,祖父的宝剑在手,靳文筳舞出一片寒光。灰蒙蒙的天,化不开的云,寒风凛凛,恰如他此时的心。

靳文筳的贴身小厮轻手轻脚的进了院子。

一看自家主子这架势就知道必然又是不开心了,攥着手中的信笺不由心中泛起嘀咕:要不,还是晚上再给公子吧。

此时靳文筳却突然停了剑,“我不是说了不让人进来打扰的么!”

“回二公子,是廖小姐的信笺,您吩咐过不许耽搁,所以……”

靳文筳一抬手,“拿来罢!”

小厮赶忙递了上去。只见二公子一开始还绷着个脸子,但读了信之后,那神色逐渐变得温和下来,末了还微微一笑。

靳文筳步入涤心斋厅堂内,吩咐小厮磨墨,自行取来纸笔回了一封短信。

“你亲自跑一趟给廖小姐送去,小心点行踪,别让旁人发现。”

这场雪一直下到晚间才停。

静言吃过晚饭后换上半旧的素面袄子,夏荷站在她身后,帮她把今日才应节日剪了尖儿洗过的头发重新盘起来。

“姑娘的头发真好,浓密又结实。”

静言笑道,“就是太多了,一把攥着费劲,每次都要分做两把。我自己梳头时总要停上两停,不然胳膊总举着累得慌。”

夏荷刚说姑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多少人巴不得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头发时,夏菱进来了。

“姑娘,外头雪停了。您不是爱看雪景么?才刚我给后厨送东西回来,看见后罩楼那边的柏树漂亮极了,一大团一大团的雪压在枝子上。”

静言举着面镜子看了看盘好的发髻,“不去了,天都黑了。”

夏菱却自作主张的替她拿了斗篷手笼,“姑娘今儿可吃了不少春饼卷菜,在王妃那边坐了一下午,晚上又喝了两碗汤面。这屋里热烘烘的,万一停了食才叫难受。外头湿润又清凉,您就当溜达溜达消消食也好啊。”

静言一琢磨也有道理,又听夏菱一个劲儿的说雪景如何如何美,便点头道:“也好,反正时辰还早。”

然而,出了素雪庭静言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夏菱这丫头扶着她不走游廊,不过穿堂,而是将她带到容华斋旁苇子塘畔的花厅前。

夏菱缩着肩膀笑道:“姑娘可别拧我,我也是受人之托。”

静言心中已明白了六分,面儿上却还绷着,“受人之托?我看你是吃里扒外,还没嫁出去就胳膊肘往外拐!”

夏菱顿时臊得连连跺脚,“姑娘这嘴啊,愈发刻薄了。”

上一篇:《一寸相思》

下一篇: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