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114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不过是长得好

薛氏那模样,清瘦时似淡花迎风婀娜,丰腴时似牡丹繁华盛绽,皆有风情。哪个男人不爱她那张脸和那双媚眼里流出的娇态?

陶姨娘还当薛氏有多么的贤惠,原来也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她是命好,出身好

倘若她也是姨娘的,只怕盛夫人要骂她狐狸精了

想着,陶姨娘就翻了个身,缓缓阖上了眼睛。这不都是命?

不管你而后多么争气,都争不过命啊

陶姨娘从静摄院出去后,盛修颐问东瑗是否累,亲手替她抽了身后的大引枕,扶着她躺下。

“你有事就去忙,我睡会儿。”东瑗笑着对盛修颐道。

他方才问陶姨娘,陶姨娘哥哥的铺子是不是占了雍宁伯的情分。听那口气,很不想和雍宁伯沾上关系一般。

陶姨娘回答不知道,他自然是要问问林久福的。

盛修颐替她盖了被子,才走了出去。

他没有去外院,只是在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坐了,喊了红莲来到跟前,对她道:“我有几句话,要你去外院说给来安听,你可记得整齐?”

红莲惶恐跪下,她道:“奴婢……奴婢定会用心记……”

一副没有把握的样子。

盛修颐就蹙了蹙眉,正好看到蔷薇和橘红站在那里。

他就喊了蔷薇过来,问她能不能去外院传话。

蔷薇笑道:“奴婢记得整齐”回答很肯定。

盛修颐这才满意,道:“你去告诉来安,让他问林大总管,陶姨娘的哥哥那铺子,到底有谁的情分?就说我知晓那条街是雍宁伯的,倘若沾了雍宁伯的情,早早告诉我”

蔷薇一听并不什么难话,心想盛家世子爷真当丫鬟是不中用的。她笑着记下,转身就去了。

等她回来的时候,才知道盛家世子爷没有看轻女子。

来安跟她说了一大堆的回话。

原来问话不难记,得到的回音才是重点,盛修颐是怕丫鬟回复得不整齐。

第140节人情

第140节人情

“那铺子原本是家书局,几个选书的住在里头。而后有人发现,他们书局里选出来的文章,多有对暗含对萧太傅不满之意。那时萧太傅朝中势力繁盛,雍宁伯一时拿不定主意。

倘若不赶他们走,被好事者拿到把柄告到萧太傅那里,萧太傅还以为是雍宁伯默许的,这样就得罪了萧太傅;倘若赶了他们走,不准他们对萧太傅不恭,他日萧太傅倒了霉,皇家会以为雍宁伯投靠萧太傅。

正好林大总管带着陶姨娘的哥哥寻房子,这话到了雍宁伯耳朵里,他就说是盛昌侯府要用这铺子,用这个借口把那群学子赶走了。

铺子空了出来,林大总管想租用,雍宁伯说愿意卖,还让了一成的价钱。林大总管问过侯爷的。

侯爷说雍宁伯有事求他老人家,拿这个铺子做人情,不收雍宁伯反而不放心,叫林大总管安心买下来。

而后才有陶姨娘的哥哥开了这胭脂铺子。”蔷薇一字字清晰恢复盛修颐。

盛修颐忍不住微微颔首。

朝中的人和事,内宅的丫鬟们是不太清楚的。就算让她们鹦鹉学舌,也未必记得齐整,难为蔷薇居然一字不落,说的也无差错。

盛修颐听完蔷薇的话,起身就去了小书房。

写了张帖子,依旧叫蔷薇送去外院,给他的小厮来福。

他自己则不踏出内院的门,好似故意避开什么。

来福接过盛修颐写的帖子,跟蔷薇道了谢。

来福跟盛修颐的另一个小厮来安不同。他长得高大结实,面皮黧黑,甚至有些凶煞般,不像来安那样白净好看。

他看完盛修颐写的帖子,目光顺势在蔷薇身上转了一转,而后又忍不住打量了她一眼。

正好蔷薇抬眸,看到他瞧着自己,眼神有些炙热。蔷薇看来,这是轻薄,怒意就从心底升了起来,一双水灵乌溜溜的杏目盯着他,正要发作。

来福猛然被这丫头逼视,居然扛不住,脸上一热,讪讪然撇开了眼,扭头再去看那帖子,耳根却红了。

他这样一羞,蔷薇的火气反而发不出来。

回去的路上,她不禁想起那小厮羞红的耳根,自己也觉得面颊火辣起来。

回到静摄院,蔷薇得知盛修颐在内室跟东瑗说话,就进去回禀了盛修颐,依旧去暖阁照看三少爷盛修颐。

她一出去,东瑗就笑着问盛修颐:“问清楚了吗?陶姨娘哥哥的铺子,可占了雍宁伯的人情?”

“说不得占。”盛修颐笑道,“爹爹知道此事,就无碍的。雍宁伯和爹爹最要好,倘若瞒着不让爹爹知道,他日被雍宁伯说了出来,只怕又要怪罪我了。”

说着,他微微笑了笑。

东瑗这才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日,到了三月十三这天,盛修颐在静摄院吃了早饭,乳娘抱着孩子到内室给东瑗瞧,盛修颐就抱在手里逗弄了一回。

小丫鬟进来说来安寻世子爷来了。

盛修颐表情微滞,把孩子递给了乳娘,忙快步出去了。

来安在小书房跟盛修颐说了半晌的话,盛修颐回屋更衣,对东瑗道:“衙门里有些事,我今夜回来晚了,就歇在外院。”

满屋子服侍的人,东瑗自然不会问什么事,只是恭敬道知晓了。

盛修颐刚刚出了内室,盛夫人就由康妈妈和香橼搀扶着走了进来。

“要出去?”盛夫人问盛修颐。

盛修颐给她请安,笑道:“衙门里一点小事,去走一遭。”

盛夫人颔首,就进了内室看东瑗。

“方才你三婶派了身边的管事妈妈来对我说,老六的大姨娘昨夜生了个大胖小子呢”盛夫人坐在东瑗床畔,手里抱着盛乐诚,跟东瑗说道。

语气里掩饰不住的高兴。

二房、三房一共四个侄儿,老四为了个姨娘寻死觅活的,身子骨不好;又听说老五房里事上不中用,私下里寻医问药的都不行;老七年纪轻,娶得媳妇虽模样性子好,却是风筝一般单薄的美人儿,生养不易。

如今只有老六房里总算有了个孩子,还是个男丁,就是三房的长孙了。

头胎是男丁,是吉祥之兆,以后还怕不子嗣旺盛?

“三婶定是高兴极了。”东瑗笑道。

“可不是?”盛夫人笑,“说给孩子洗三礼要隆重些,叫我一定要去倘若老五、老六房里孩儿十个八个的,姨娘生的孩子,你三婶也不会劳烦我过去。

可三房熬了这些年,好容易得了这么个宝贝孙儿,别说是正经抬进来的好人家的女儿做了姨娘生的,就是个婢女生的,我也该给你三婶这个脸儿。”

东瑗就笑:“是该高兴高兴,娘到时也替我给孩子添盆。”

盛夫人说好:“你有这个心,你三婶定是喜欢的,娘替你备下礼。”

东瑗是侄儿媳妇,给三房孩子添盆不过是几个银锞子,她就没有推辞了,任由盛夫人帮她备礼,只说:“有劳娘。”

盛修颐去了外院,带着小厮来安、来福出门,径直出了京城,往东郊一个小镇上去了。

回来的时候,带了一辆马车,没有回盛昌侯府,而是去了他好友程永轩的宅子。

在程府吃了晚饭,快到宵禁时才回家。

盛府的内院已经落钥,盛修颐依旧宿在书房。

他伏案写了拜帖,交给来安,道:“明日清早,你就拿着这帖子去兴平王府,等着他们府里开门,把这拜帖交给兴平王。”

来安仔细收在怀里,道是,然后想了想,又问:“世子爷,您要这样便宜了兴平王?寻到了陛下的遗珠,您怎么不亲自领去讨赏?”

他是很不明白,主子费了那么大的劲,把人从兴平王手里弄过来,却又要去拜见兴平王,把人送还给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盛修颐笑笑:“我自有计较,你们都下去歇了吧。”

来安和来福道是。

出了书房,来安还是不太甘心,又问来福:“……哥哥,你说世子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来福道:“要是你,前后花了几万两银子得了这么两个人,可愿意把这彩头让给旁人?”

来安很肯定的摇头。

来福道:“这不就结了?你都知道让给旁人是赔本买卖,难道世子爷不知?由此可见,这赏不能由世子爷去讨。”

“为何?”来安不解,“怕得罪兴平王?”

然后撇撇嘴,自己都不太相信。

盛家是什么样的权势,岂是寻常人家,见兴平王而畏惧?

来福也摇头,然后问来安:“弄明白了,你能多得几个赏钱?”

来安疑惑他可出此言。

来福又道:“又没你好处,你刨根问底做什么?睡去吧,明早送帖子误了时辰,你又该讨打了。”

来安只得回了自己的住处。

次日一大清早,盛昌侯和三爷盛修沐上朝,来安等侯爷和三爷走后,也出了门,直奔兴平王府去了。

三月初春的清晨,薄衫挨不住寒意,来安身子冻得瑟瑟,拢着袖子站在兴平王府大门口的拐角处。

兴平王府没人做官,不需上朝,到了卯正才开大门,比盛昌侯府晚了两个时辰。

在兴平王府做奴才,不用那么赶早,也是享福的。来安想着,就上前给门上的作揖行礼,道了身份。

那人听说是盛昌侯府的,对来安就礼遇三分。

来安拿出拜帖,那人就忙请了他进门房里坐,亲手接过拜帖送了进去。

兴平王还没有醒,管事拿着盛修颐的拜帖不敢进,在门口侯着,直到巳初,才有动静说兴平王起身了。

来安就在兴平王府的门房里等了三个时辰。

幸好他来头非等闲,那些小厮管事都不敢轻待他。知晓他早上过来没有吃饭,管事就吩咐厨下端了点心和热茶给他

虽没有饿着,却是等得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