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119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罗妈妈和橘红、寻芳、碧秋、夭桃等等大小丫鬟都从内室里退到了外间,东次间只留了蔷薇服侍。乳娘乔妈妈也抱了孩子去暖阁。

看到康妈妈过来,罗妈妈等人忙迎了,问何事。

“夫人让我过来陪陪,说亲家夫人是贵客,怕轻待了亲家夫人。”康妈妈笑着低声道。

这屋里服侍的,没有一个是傻的。

康妈弦外之音,大家都听得明白。

罗妈妈自是感激盛夫人的体恤,忙把康妈妈迎了往炕上坐。

内室里,只剩下东瑗和五夫人杨氏。

杨氏让东瑗遣了屋里服侍的,又是一脸的晦气,东瑗心中早有准备,她笑盈盈道:“母亲喝茶。”

杨氏的手边,早放了丫鬟端进来的热茶。

她却哼了一声,猛然将那茶盏拂在地上。

哐当一声,密瓷描金的茶盏四迸,茶水溅了满地。东瑗脸上的笑就敛了去,沉声问:“母亲这是何故,女儿不懂了”

“你自是不懂”杨氏怒视东瑗,“你好福气,进门就生养了儿子,得了势,怎么会懂母亲?”

东瑗眼底的情绪深敛,面上没了往日的恭敬与温顺,问道:“女儿生了儿子,让母亲不快了?”语气里有了三分凛冽。

杨氏微愣,继而怒道:“你生了什么,不管我的事可我的琳姐儿要嫁到陈家去,却是你的不是”

陈家,难道是建昭侯袁夫人的娘家那个陈氏?

陈大人是兵部右侍郎,也算是当朝忠臣。

当初薛老夫人想着把五姑娘薛东蓉说给陈家少爷,而后薛东蓉寻死觅活,这门亲事就退了。如今怎么还说起这话来?

看来陈侍郎是钻空了心思想走薛老侯爷的路子啊

家里的嫡女只有薛东琳,求娶她是人之常情,东瑗对五夫人这等怒焰甚是不解。

“母亲,您的话女儿听不明白......”东瑗缓声道,声音里却没有从前那杨氏那般的恭敬,“琳姐儿嫁到陈家,不好吗?陈家发家之初就极其富足......”

“谁要富足?”杨氏怒起来,“都是因为你的丈夫,我的琳姐儿才被你祖母禁足,才让你祖母非要嫁到陈家去那个陈氏是什么出身,也配我的琳姐儿?瑗姐儿,我和五爷可是求过的,你祖母不答应,除非你去劝解。倘若我的琳姐儿嫁到陈家,我一辈子也记得你”

她的丈夫?

又关盛修颐何事?

想起当初回去送十一妹进宫时,十二妹薛东琳那浓妆艳抹的模样,东瑗心里冷笑,隐约猜到了几分。

怕是薛东琳又闹笑话了,祖母才再禁了她的足,急着让把嫁出去

“母亲请便”她定定看着杨氏,面上没有笑,也不见怒,只是那么静静盯着,“母亲一辈子记得女儿,是女儿的福气母亲,我还在月子里,精力不济,不能陪您了。妈妈,送夫人出去”

罗妈妈听到喊声,就连忙进来。

五夫人的脸已经成了酱紫色,嘴唇发抖看着薛东瑗,指着她骂:“好,瑗姐儿,你如此忤逆,迟早会遭天打雷劈”

东瑗摇头笑了笑,才道:“您为老不尊,反怪我不孝顺?做母亲的,会在女儿月子里进门大吼大骂,会不由分说诅咒女儿吗?倘若我这样会遭天打雷劈,那么老天爷会怎么对母亲?当年婉姐儿的事,母亲都忘了吗”

五夫人脸色唇色都白了,她不可思议看着东瑗。

脸颊丰腴了不少,依旧是那娴静模样,说话时不见脸红耳赤,似乎像平常吩咐丫鬟一样,说出了这样一席话。

薛东婉的话题,让她再也不想和东瑗吵下去。

她站不住了,口里依旧逞强骂东瑗道:“我不跟你这个小娼妇争自有人来和你说话。”

杨氏骂东瑗是小娼妇,罗妈脸色瞬间不好看起来。倘若还是在薛家,五夫人这般,罗妈妈忍气吞声也过去了。

可这是在盛家

五夫人如此不顾体面,这样说出了嫁的闺女

送五夫人出去,罗妈妈一言不发。

五夫人也不去辞辞盛夫人,气哄哄走了。

康妈妈也从未见过这等不知事又泼辣任性的夫人,在一旁不知该说什么,就辞了众人,回了盛夫人处,把五夫人和东瑗在内室起了争执说给盛夫人听。

“说大奶不孝顺......”康妈妈隐约只听到这么一句,“一进门就哭丧着脸,丫鬟们刚刚退了出来,就砸了茶盏,反而骂大奶不孝顺。从前就听说建衡伯府的五小姐养的刁蛮跋扈,嫁到薛家十几年了,还是这脾气啊?”

盛夫人也是一头雾水,又问:“好好的发火,旁的没说?阿瑗屋里的也没有留她吃饭?”

“一屋子丫鬟、婆子没人开口留她。”康妈妈低声道,“您忘了吗,从前我帮您打听,说九小姐身边服侍的,都是从薛老夫人屋里拨过去的。大约是从前这五夫人就对大奶不太尽心,大奶跟她也是面上情分。院里的丫鬟婆子,估摸着不太喜欢这五夫人。”

五夫人到盛家来,不见盛夫人这个当家的,走也不来辞一声,盛夫人很无奈的摇头笑:“阿瑗的嫡母竟是这样一个人亏得薛老夫人亲自教养阿瑗,才养成大家风范。要是像五夫人,只怕婆家吃不尽的苦。”

中午盛夫人小睡了一会儿,起来洗漱了一番,正想着没事去看看诚哥儿,外院的小丫鬟来禀,说薛家五夫人遣了妈妈来给盛夫人请安。

盛夫人好笑,这样亡羊补牢,也只有五夫人做得出来。

当即请了那妈妈进来。

是个四旬的妈妈,姓杨,是薛家五夫人屋里管事的妈妈。她穿着绛紫色如意襟褙子,进门就给盛夫人跪下:“我们家夫人说,早起来的时候不曾尽礼数,让奴婢多给夫人磕几个头,夫人别怪我家夫人鲁莽。”

说着,就重重给盛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哪里的话,快起来”盛夫人等她磕完头,才说这话,让一旁的康妈妈扶着杨妈妈起来。

杨妈妈道了谢,又笑道:“我家夫人回去说,九姑奶奶生了小少爷,身子虽被夫人照拂得极好,可做母亲的不放心,让奴婢拿了些药材给九姑奶奶。”

这个妈妈很会说话,比五夫人高明很多。

盛夫人听着,自然不好将她拒之门外,笑道:“让亲家夫人挂念了,回去说我的话,多谢亲家夫人想着。”然后让康妈妈领了杨妈妈去东瑗的静摄院。

见到杨妈妈来,在外间服侍的橘红脸色不太好。

寻芳和碧秋不认识,忙笑着上前给康妈妈行礼。

康妈妈就把人交给橘红。

橘红冲着帘子喊了声:“妈妈,蔷薇,杨妈妈看大奶来了。”

好半晌,罗妈妈才从内室撩帘而出,脸上带着淡笑,跟杨妈妈见礼。

杨妈妈态度很恭敬,笑道:“夫人让我给九姑奶奶送些药材来,顺便见见九姑奶奶,说早起夫人心里存了气,倘若说了什么,让九姑奶奶别往心里去,母女哪有隔夜仇啊?”

这些话,只怕是杨妈妈自己揣度说出来的。

这根本不像是五夫人的作风。

东瑗在内室听得一清二楚,也想听听到底出了何事,再说这杨妈妈会说话,不会让东瑗气得想吐血,就喊了她进来。

第146节不慈不孝(2)

第146节不慈不孝(2)

杨妈妈在东次间和罗妈妈説着话儿,她的来意内室的东瑗都听到了。片刻,便有个穿着葱绿色短褥夹衫、浅红色挑线裙子的女子走了出来,笑着对杨妈妈道:“妈妈,奶奶请您里面説话。”

是东瑗身边的蔷薇。

才一年不见她,出落得越发标准。

杨妈妈差点没有认出来,只觉得人物清雅似淡花瘦玉,粉融脂香,依稀是个小户碧玉模样。看清是蔷薇,笑着和她见礼:“姑娘比往日更齐整了......”

蔷薇笑了笑,素手替杨妈妈撩起了毡帘,罗妈妈陪着她进来。

杨妈妈进了内室,闻到青铜香炉里点了迷迭香,幽香扑鼻,令人昏昏思睡。进门便是一座十二扇绣着淡花弱柳、烟雨画舫的江南水乡的黄梨木屏风;绕过屏风,后面垂了茜色绣富贵牡丹的幔帐,金灿灿的帘钩勾了幔帐,触目是一人高的什锦槅子,摆了各色古董和几个新巧小玩意。

绕过这什锦槅子,方是东瑗内室的主间。整套金丝楠木家具,开了半扇窗户,能闻到窗外桃蕊幽香和阳光晒在青草地的气息。临窗大炕上的板墙边立了四个银红色绣折枝海棠弹墨大引枕,沿炕一排太师椅上铺着同样花色的弹墨椅袱。

西南墙角立了几个过了银角的柜子,半人高,柜子顶上摆着水晶高脚果盘,装了时新的果子和点心。

一座自鸣钟滴滴答答。

几个小丫鬟敛声屏息站在一旁服侍。

墙角的金钱橘树盆栽的虬枝被花匠弯成了不老松的形状,抽了新芽,嫩绿叶子令人心悦神怡。

拔步床上垂了月白色虫草云烟轻薄纱幔,东瑗穿着半新的银红色薄绫袄,戴了顶雪狐裘帽,斜倚着玄色绣福寿安康纹大引枕。

面庞白净,笑容恬柔,比从前做姑娘的时候丰腴了些,肌肤丰盈,眼波越发明艳清湛,流眄生巧。

杨妈妈跪下给东瑗磕头:“恭喜大奶喜得贵子,奴婢给大奶请安。”

东瑗轻声笑:“妈妈不必如此,快快扶起来。”

几个小丫鬟要来扶,杨妈妈还是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才随着小丫鬟的手起身。

蔷薇亲手端了茶进来,叫小丫鬟搬了锦杌给杨妈妈坐,把茶奉到她手里。

杨妈妈接了茶,连説了几声劳累姑娘,才半坐在锦杌上。

蔷薇看了眼东瑗,见东瑗微微颔首示意,她就领了屋里服侍的下去,只留下杨妈妈在跟前説话,罗妈妈在一旁服侍。

“妈妈来,可是母亲有话要妈妈转告我?”东瑗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问杨妈妈道。

杨妈妈一愣,她大约是没有想到东瑗会如此直接。五夫人杨氏今早来见东瑗,被东瑗一席话气得半死,回到府里跟五爷哭诉了半晌。

五爷薛子明也气得不行,在家里大骂东瑗不孝顺,甚至想要来问东瑗忤逆之罪。

是杨妈妈和院子里的碧桃、碧柳苦苦劝住。

最后才派了杨妈妈来。

五夫人那些盛气凌人的话,杨妈妈可不敢学出来。她一路上已经想好了説辞,既把五夫人的意思传达清晰,又不至于气着九姑奶奶。

九姑奶奶还在月子里,应该是不能见客的。无奈五夫人根本不顾及,急冲冲跑了亲自见九姑奶奶。九姑奶奶是做女儿的,坐着月子也不敢把嫡母拦在门外,就见了她。

哪里知道最好还被五夫人骂了一场,惹了一肚子气。

没有气出什么好歹另説。倘若气出好歹来,老夫人和盛家都定不会轻饶了五夫人和杨妈。

可杨妈妈又不敢不来。让屋子里服侍的丫鬟們来,一则轻待了薛东瑗,二来杨妈妈也不放心她們能説得清楚。

所以今日登门开始,她就一直惴惴不安的,想着怎么开口把话题引到五夫人早上拜访的事情上。

不成想,九姑奶奶痛快的开口了。

东瑗径直问了,杨妈妈也省了些磨蹭的口水,就笑道:“夫人让奴婢给姑奶奶送些补药。什么话转告?姑奶奶言重了。”

东瑗听着,微微笑了笑,心里想着这个老妈子很会説话,比她的继母杨氏强些。她问道:“妈妈,母亲上午过来,您现在过来,祖母都是不知晓的吧?”

杨妈妈又是一愣,也不敢撒谎,道:“老夫人不知情的,姑奶奶。老夫人近来免了夫人的晨昏定省。夫人和奴婢出门,也不敢去打搅老夫人知道。”

老夫人免了五夫人的晨昏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