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207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她眉头紧拧,让呼吸尽量平静下来。

盛乐芸见自己问完这么一句话后,祖母突然见这样变脸,顿时就慌了,手足无措看着东瑗。

东瑗笑了笑,替盛夫人回答道:“当然可以。芸姐儿和蕙姐儿年纪大了,自然要出去拜年。”

而后,又看了眼盛夫人:“娘,今年我和二弟妹带着芸姐儿和蕙姐儿吧?”

她大约能猜到盛夫人表情变化的缘由来。

无非是怕自己为难。

东瑗倒不觉得有什么为难的。

盛乐芸是女孩子,她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和东瑗没有利益冲突。既然盛家愿意抬高她的身价,将来替她谋个好姻缘,东瑗乐得做个中间引人。

二奶奶疑惑不解看着东瑗和盛夫人。

她对盛夫人突然变脸很是不解,又对东瑗这般云淡风轻很是迷惘。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不过,要让芸姐儿和蕙姐儿一同去拜年么?

芸姐儿可是姨娘生的,蕙姐儿是嫡妻生的。要是她们俩一起,旁人不会低看蕙姐儿么?

二奶奶心底就生出了对盛乐芸的厌恶:明明是个贱婢生的,偏偏爱在夫人和大奶奶跟前显摆,把自己抬到蕙姐儿一样的地位。

虽然将来分了家,芸姐儿是嫡系,蕙姐儿是旁枝,可能有些不同。现在,却是差远了。

二奶奶知道盛夫人的意思,想着给芸姐儿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东瑗没有女儿。就算她有女儿,地位也比芸姐儿高多了,她才不在乎盛夫人怎么抬举芸姐儿!

二奶奶却是不能忍受。她不能叫一个庶女,骑在嫡出的盛乐蕙头上去。

想着,二奶奶看盛乐芸的眼色,就暗藏了几分狠戾。

她想说点什么,又想起自己下定决心和东瑗处理好关系,就把心口的火气压了下去。

而盛夫人回过神来,就听到东瑗说愿意带盛乐芸出去拜年。她瞧了瞧东瑗的脸色,倒不像是装出来的,很真诚,就微微颔首,笑道:“行啊。咱们家芸姐儿和蕙姐儿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盛乐芸舒了口气,露出会心的微笑。

蕙姐儿眼底的明亮却转暗,笑容里有了几分涩然。

她虽然不说话,却把大人们的脸色瞧个分明。

第236节国丧

盛乐蕙跟盛乐芸还是有些不同。

盛乐芸虽然是世子爷的庶女,可她从小跟盛乐蕙一般教养。世子爷房里多年没有主母,盛乐芸从未受过任何委屈。

她活得更加自在。

而二房的盛乐蕙,却是在父母膝下,学会了敏锐的察言观色。二爷和二奶奶就是普通夫妻。他们有恩爱的时候,也有因为柴米油盐而争吵的时候。夫妻俩吵起来,根本不避讳女儿。

特别是二爷一直无子,两人争吵多半因此而起。

爹娘起争执,年纪还小的时候,蕙姐儿一发现苗头不对,就躲在葛妈妈身后;年纪大了,也会想些法子劝诫父母。

所以和芸姐儿相比,蕙姐儿更早通人事。

当芸姐儿提出过年要出去拜年的时候,祖母的神色、大伯母的神色和自己母亲的脸色,蕙姐儿全部看在眼里。

她看得出,祖母很是为难;大伯母明显是怕盛乐芸下不来台,故意说得很轻松;自己母亲二奶奶则对芸姐儿的话很反感。

蕙姐儿觉得,这中间有些她不太明白的东西。

瞧着这架势,她是不会再跟芸姐儿出去拜年了。至少她明白,她的母亲是不希望这样的。蕙姐儿不明白原因,却知道应该如何做。

宫里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盛昌侯和盛修颐、盛修沐父子也一直未归。二爷早早出门,可能是朋友应酬,也不在府里。虽然盛乐芸的话让盛夫人分神片刻,可想起宫中变故,盛夫人又是神色一凛。

快到晌午,盛夫人留了东瑗和二奶奶等人吃饭。

吃了午饭,二奶奶就带着蕙姐儿回了娘家去拜年。

东瑗则让盛乐芸先回院子。她就算回薛家,也要等盛修颐一起。

盛乐芸乖乖听话回去了。

到了半下午,盛修颐先回来了。

盛夫人忙迎上前去,急忙问他:“宫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好好不让进宫去拜年?”

盛修颐的眸子里带了几分轻松:“娘。太后娘娘薨了!”

东瑗和盛夫人都微愣。

才接回来。怎么就……

虽然惊讶,东瑗却是松了口气。她和太后娘娘相处不多,可她知道太后的手段。加上太后娘娘不喜欢东瑗,也不喜欢东瑗的母族韩家。她的逝世,东瑗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

这样反而更好。

皇后似乎也不喜欢太后。

“这大年里……”盛夫人心地慈善,感叹道。

“初三准备守孝。”盛修颐对盛夫人道。

盛夫人不再多说什么

没过多久。盛昌侯也回来了。他带来了和盛修颐一样的消息。知道盛夫人已经听说,他不再多言。

东瑗留在元阳阁吃了晚饭,就和盛修颐回了静摄院。

刚刚进了内室,盛修颐从身后拥住了东瑗。凑在她耳边低喃:“阿瑗,太后薨了!”语气里有些酒香。

刚刚在元阳阁陪着盛昌侯喝了几杯,却依着他的酒量,绝对没有喝醉。可是他这般行事,分明就在打算装醉行凶。

东瑗忍不住低笑,推他道:“即将国丧,你却这样对太后不敬。小心将来成为把柄!”

“难道你会去告发我?”他笑着,搂住东瑗的手就从她的衣底钻了进去,不住上游,探入了她的肚兜内侧。

因为喝了酒,他的掌心是燥热的。贴着东瑗的肌肤,能感觉到他掌心的粗粝,东瑗不由身子微颤。

院子里的事还没有办完,东瑗脑袋一个激灵,忙去推他。

她扭过身子。去捧着盛修颐的脸,笑道:“还没有起更,别闹了。”

盛修颐就露出很郁闷的表情。

东瑗看着直笑。

正说笑着,帘外有丫鬟恭敬的声音道:“世子爷,大奶奶,姨娘们来给世子爷和大奶奶拜年。”

盛修颐便知道错失了先机,郁闷的蹙了蹙眉头。看着东瑗暗爽笑得不行,盛修颐更是心地一阵燥热。他低声在她耳边道:“等晚上再收拾你。”

说罢,转身去了净房洗漱更衣。

东瑗则去了东次间见三位姨娘。

一向叛逆的范姨娘放佛换了个人。她眉眼低垂。脸色苍白坐在那里。毫无生气;薛江晚好似故意打扮了一番,明艳照人。她比从前更加妩媚了些,盛家的生活让她越发水灵。

有些丰腴的邵紫檀却清减不少。自从陶姨娘出去后,东瑗觉得她成了惊弓之鸟。一直不放心盛乐芸,又不放心东瑗会怎么收拾她,瞧着又老了几分。

她们纷纷给东瑗拜年。

东瑗让寻芳准备好了赏钱,一一赏了几位姨娘。薛江晚的余光不由瞟向帘子之后,好似在寻找盛修颐的身影。

东瑗的目光却落在范姨娘身上。

她并没像盛修颐那样厌恶范姨娘。她尊重每种感情,不管是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的。只要是真诚的,都应该予以尊重。可这个年代,却容不得大张旗鼓。范姨娘是兴平王府送来的,盛修颐不好撵她出去,否则依着盛修颐对范姨娘的反感,她大约早就默默消失了。

盛家也不能容忍传出这样的丑闻。

可看着她这样,东瑗还是不忍心。

这个女人不会和她争抢丈夫,东瑗对她就没有太多恨意。看着她痛苦的样子,想起东瑗当初用芸香来威胁她,东瑗心头也有了几分愧疚。

“……姐姐。”东瑗想着事情,就听到薛江晚喊她。

她回神,看向薛江晚。

“姐姐,去年姐姐怀着诚哥儿,我应该在姐姐身边服侍,没有回去给老夫人拜年。今年妹妹想求个恩典,去给老夫人请安。妹妹都能今日,要多谢薛家和老夫人的养育之恩。”薛江晚垂了眼脸,情真意切道。

她说的老夫人,就是东瑗的祖母。

可是她到薛家不过几个月,就做了东瑗的滕妾,薛家对她真没什么养育之恩。虽然当初是她使用计谋,当盛家不得不选她,可她说是薛老夫人的成全,倒是难得的明理。

只是,这是她的本意么?

她可从来没有如此聪慧、懂得感恩的。

东瑗不由看向她。

她也看了眼东瑗,遇到东瑗探视的目光,她突然眼底闪过几缕闪烁。

果然是另有目的的。

东瑗不想让她再惹麻烦,却也不好拒绝她。现在满屋子丫鬟,薛江晚作为贵妾,想要回“娘家”去拜年,也不算僭越。倘若东瑗拒绝,这话传了出去,以后丫鬟婆子们更加看不起她。

盛家的仆妇看不起薛江晚,依着薛江晚的性子,恐怕还要闹出更多的事来。到时,东瑗也难做了。

她正思忖如何处理,盛修颐就走了进来。

几个人纷纷给他行礼。

他让几个姨娘都坐,然后看也不看范姨娘,问东瑗刚刚在说什么。

东瑗正要开口,薛江晚就连忙抢先把她要去薛家拜年的话,说给了盛修颐听。

盛修颐端了茶杯轻啜,并不看薛江晚,也不接她的话,而是轻轻看了眼东瑗。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件事是内宅之事,是东瑗做主。

除了当初对范姨娘的处置,盛修颐的确不插手内宅琐事。

薛江晚眼底的希冀就缓慢退去。她想了想,又道:“世子爷,姐姐,我的父母亲人都不在京都,倘若为难的话……”

现在开始诉苦了。

她原本说话就没什么水准,只怕再说下去,会说出很多不堪的话来。这满屋子丫鬟婆子,东瑗不想她如此失了礼仪。

她是东瑗的滕妾,她和东瑗的面子息息相关。

看这架势,是非要出去给老夫人请安不可。不管目的是什么,东瑗念着她进府两年,还是处子之身,孤独活在盛家,心底就有了几分怜悯。

她道:“既然这样,你明日回去给老夫人请安吧。”

后日就是国丧了,老夫人也要去吊丧,大约不会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