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34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咕噜噜车辕子压过青石地面,八宝琉璃华盖马车垂着折羽流苏,在大爷薛华靖、二爷薛华浩的带领下,管事、小厮、护卫左右骑马簇拥着,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出了薛府门前的西大街、出了勇关门,出了盛京。

  东瑗、世子夫人、老夫人乘坐一辆马车。

  马车宽敞,铺着狐裘毯子,柔软舒适;摆着精致的檀木小几,搁着美味茶点与香气馥郁的清茶。

  东瑗素手白净纤柔,替老夫人和世子夫人斟茶。

  老夫人就给东瑗和世子夫人说涌莲寺的来历:“……有个山顶湖,湖水都是从山顶沁入,不染尘埃。竺可大师原本在那里游历,入夜在湖边打坐,湖中涌现金莲,佛伦给了大师四句箴言。竺可大师顿时参透尘事,能未卜先知,成了活佛。后来,就建了这座涌莲寺。香火日益鼎盛,当地人就把郡县改名涌莲郡,这座山也改名叫涌莲山。”

  东瑗听得津津有味,笑道:“原来是这么个缘故。我还以为是先有了涌莲郡,再有涌莲山,而后才有涌莲寺呢。”

  老夫人笑起来。

  世子夫人也笑:“我跟瑗姐儿的见识一样。幸亏娘告诉,不然我的意思跟人一说,要被人笑话了!”

  老夫人呵呵笑:“不止是你们,很多人都是这样以为,先有了涌莲郡和涌莲山,再有涌莲寺。前朝有个皇后一直无子,皇帝就请了法师替皇后求子。皇后吃了涌莲寺的一朵白莲,真的怀了龙种。后来人们就说,这座山是皇帝御赐的涌莲山。这样的传闻,真真辱没了好山好佛!”

  “祖母,您是从哪本经书里看了,才知道真伪的?”东瑗笑着问。

  老夫人就搂了她,笑道:“我年少的时候最喜欢收集各种佛经故事,有本佛法孤本被我知晓了,央求我父亲花了黄金三百两买了来。这个来历就是那本孤本上的。如今这孤本,天下怕仅存一本了。”

  世子夫人听了连连咂舌。

  花黄金三百两买一本书啊!

  薛东瑗就嘻嘻笑:“祖母,那您回头让我也瞧瞧,让我也长长见识。”

  世子夫人就捏东瑗的脸:“你要是弄坏了,就再也没有的!”

  老夫人慷慨道:“不过一本书,坏了就坏了。你若是喜欢,祖母让宝巾给你去送。”

  东瑗连忙说多谢祖母,又笑道:“您还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一并给了我吧!”

  惹得老夫人大笑,点她的额头:“祖母压箱底的好东西,你搬到手软也搬不完!”

  世子夫人也附和着笑:“娘不能只偏袒瑗姐儿,也疼疼媳妇,也赏媳妇两件宝贝!”

  老夫人又是笑又是无奈,车厢里一时间气氛欢愉,老夫人坐车也不觉得疲惫了。

  惹得她老人家笑了一回,渐渐有些疲惫,就依着引枕假寐。

  到了涌莲山山脚,已经申初。

  春日金色光线下,漫山葱绿树枝摇曳着绿波,细碎光芒把眼眸染得靡丽,薛家女眷下了马车,望着这险峻高山,巍峨挺拔,兴奋不已。

  东瑗和世子夫人搀扶老夫人了马车,管事们早已雇好脚力夫,抬着藤架要抬夫人小姐们上山。

  三夫人性子直爽,望着那藤架叫道:“这个结实不结实啊?要是山上散了架,我岂不是要跌散了骨头。”

  惹得众人一阵笑。

  老夫人笑她:“你怕散架,你走着上去。”

  三夫人不依,缠着老夫人胳膊,嘻嘻笑道:“娘都不怕,媳妇怕什么?再说,就算散架,也是四弟妹的先散。等四弟妹跌了,媳妇再走着上去。”

  四夫人是薛家众女眷中最丰腴的。

  众人哄然又笑。

  四夫人佯装要打三夫人,又对老夫人撒娇般道:“娘,您瞧瞧三嫂,哪里是做嫂子的!”

  老夫人就一手挽着四夫人,一手拉着东瑗,笑道:“不理她,这个人精泼猴,给了杆子就往上爬,咱们不理她,臊着她!”

  众人又笑起来,三夫人更是乐不可支。

  笑语盈盈,众位主子各自上了脚力夫的藤架。早已铺了大红遍地金纹椅袱的藤架柔软舒适,脚力夫稳稳当当,快步上了涌莲寺。

  丫鬟、婆子们则跟在藤架一旁,护送着。

  快到山门,一个小厮模样的人隐藏在大榕树下,看到薛府众人的身影,急忙折回了寺里。绕过寺院的重重院落,在西南角的一处小观前停下,敲开院门,另外有人给他开门。

  他进了厢房,跪下磕头,低声道:“主子,薛府的女眷们还有一刻钟就进山了。”

  幽暗光线里,那人的表情模糊,声音平稳里透出威仪:“去吧,告诉镇显侯世子夫人,朕在这里等着。一个时辰后朕要下山了,让她带了人快来。”

  那个小厮模样的侍卫忙恭敬道是,转身又出了院门。

第053节祈福(3)

  涌莲寺的主寺在涌莲山半山腰处。崎岖山路难行,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庙里。

  寺门前有处宽大的青石敞地,供香客落轿。

  脚力夫稳稳停住了藤架,东瑗快步下来,走到老夫人身边,和宝巾一起搀扶着老夫人,速度比近在身边的世子夫人还要快。

  九小姐东瑗向来在老夫人身上花功夫,旁人都习惯了,也不觉得她太过于谄媚。只是五夫人和薛东琳都忍不住撇撇嘴,很是厌恶。

  东瑗抬头间,就把五夫人和薛东琳的神色看个正着,依旧笑容恬静,表情丝毫不变。

  五夫人觉得她心思太深太歹毒,对她越发厌恶,却心存了几分戒备,不敢在她面前公开挑衅。

  东瑗封了郡主,十一姑娘薛东姝封了淑妃,一起进宫的三名嫡女,只有她的亲生女儿薛东琳什么都没有捞到。五夫人如何不嫉妒,如何不恨薛东瑗与薛东姝姊妹俩?

  无奈这对姊妹,五夫人现在一个都不敢动。

  她心思百转千回间,就听到杨妈妈喊她:“夫人,您小心足下。”

  原来五夫人愣神的功夫,世子夫人和东瑗搀扶着老夫人,其他众人跟着,已经进了寺院大门。

  五夫人扶着杨妈妈,快步跟了上去。

  涌莲寺的山门口,站立一排穿着缁衣的僧侣。他们身后,是一座数尺高的门楼,朱红色大门映下璀璨斜阳里,肃穆庄重,袅袅檀香混合着山涧树木青葱气息扑面,令人心旷神怡。

  为首的老僧是涌莲寺现任住持,法号莲池。

  众僧侣双手合十给薛家女眷们行礼,老夫人就领着薛府女眷,进了涌莲寺。

  院中一只偌大香炉,青铜上雕刻着九条盘螭,点燃着袅袅香烛,幽静香味不断弥漫着。

  绕过香炉,才是正殿。

  三进的金黄色大门,门口矗立着高大十八根色彩斑斓的柱子,雕刻十八罗汉,走进细看,才知道并不是用颜料画成,而是用贝壳装点,做成栩栩如生的罗汉,惟妙惟肖的人物,令东瑗心中大赞。

  做这个活计的工匠,真是妙手!

  而正殿的大门上,浮雕刻画着八仙过海,色泽绚丽,人物生动,如活了一般,大家又在心中赞叹一番。

  众僧侣早已准备了香烛,点好双手托给老夫人和薛氏众人。

  大家都接了,挨个给菩萨进香,虔诚下拜。

  一轮主殿进香完本,莲池大师道:“老夫人,已经备下斋饭厢房,老夫人和诸位夫人、小姐车马劳顿,莫如先歇息片刻?”

  薛府众人的确是累了,老夫人也是硬撑着,就笑道:“劳烦大师。”

  莲池大师就纷纷小沙弥领着众人,去了后面的厢房歇息。

  打水净面,各人自是一番忙碌。

  等歇息好了之后,皆来老夫人的厢房,等着开斋饭。东瑗和世子夫人早已梳洗妥当,在一旁帮着老夫人重新梳头匀面,弄得詹妈妈和宝巾都插不上手。

  等老夫人梳洗完毕,去了隔壁的大厢房吃饭。

  世子夫人让三夫人和四夫人伺候着,笑道:“我去前头瞧瞧,东西都带上来没有?”

  薛府的箱笼马车在后头,上山要慢些。

  然后对一旁伺候老夫人吃饭的薛东瑗道:“瑗姐儿,我缺个帮手,你帮帮我去!”

  大奶奶杭氏就忙道:“娘,我也去吧。”

  世子夫人让她坐下,笑着道:“平日里总是你帮忙。今日出来,你也受用一日。瑗姐儿快要嫁出去了,现在不指使她,以后再无机会的。瑗姐儿,帮大伯母去前头照看下,你大嫂伺候你祖母,也让她尽尽孝道。”

  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

  薛东瑗脸色微红。她心中明白,世子夫人的意思,是想教她如何管家。

  平日里总是带着大奶奶,教大奶奶如何行事,今日要带着东瑗,无非是她快要出嫁了,怕她将来应付不来。

  虽然有些临时抱佛脚,东瑗亦是感激的。

  老夫人听得明白,就笑呵呵道:“你大伯母就是见不得你清闲。去吧去吧,快些回来吃饭。”

  东瑗屈膝道是。

  世子夫人亦不多言,笑呵呵拉着东瑗,出了厢房。

  荣妈妈已经在厢房外。

  世子夫人给荣妈妈使眼色。

  荣妈妈会意,不再说什么。世子夫人拉着东瑗,快步绕过厢房前的回廊,让西南方位的一处假山后拐去。

  世子夫人神色有些急,拉着东瑗走的很快。

  东瑗有些迷惘:“大伯母,咱们不是去前头看箱笼吗?”

  世子夫人这才住了足。她看了眼左右,见四下里无人,才对东瑗道:“好孩子,你信大伯母吗?”

  东瑗便想起她那日从宫里回来时的眼神,心中满是异样,不觉暗生警惕,面上却一派懵懂的颔首:“大伯母怎么好好的问这话?我自然是信大伯母的。”

  世子夫人就拉着她的手,道:“瑗姐儿,既然你信大伯母,荣妈妈带你去个地方。你们脚步快些,等会儿回来依旧在这里等我。倘若我先回来,也在这里等你,千万记得,遇到人就往假山后藏一藏。”

  荣妈妈不等东瑗反应,就拉着东瑗的手:“九小姐,您跟着奴婢来!”

  东瑗的力气不及荣妈妈,被她拉得脚步踉跄,不由自主让前去。她满腹狐疑,不禁扭头去看世子夫人。

  黄昏斜照下,世子夫人穿着官绿色折枝海棠纹褙子,静静站在哪里。金色夕阳把她眼底的碎芒镀亮,她的神情既安详又平静,不见了刚刚的焦急。见东瑗回头,她就冲东瑗摆手:“瑗姐儿,你快去!”

  荣妈妈走的很急,世子夫人又折身往前院去了,东瑗只得跟着荣妈妈,一路小跑般,直径往西南方向而去。

  满腹狐疑,东瑗心中不禁打鼓。

  可是她知道,世子夫人并不是要害她。

  她是世子夫人亲自从老夫人跟前领出来的,她倘若有一点意外,老夫人不会放过世子夫人的。

  世子夫人不会这样傻的要谋害她。

  可是到底什么事,东瑗心中千万念头急骤闪过,她就想起上次世子夫人进宫的事。

  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