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38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她的这具身体从前很调皮,不似大家闺秀,像个泼猴般爬上爬下,练了一副好体质。东瑗来了之后,虽不做剧烈运动,却也注意平常养生,比起家里的姊妹们,她的体质算好的,一点风寒,用姜汤一驱,也就散了。

  她瞧着没什么精神,不过是心中有事罢了。

  老夫人一脸放心的表情,笑呵呵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然后又笑着对蔷薇、花忍和荣妈妈道,“你们几个去歇了吧,我看着瑗姐儿睡熟了再回去,留你们夫人在这里就好。”

  蔷薇几人不敢忤逆老夫人,立马恭敬应是,退了出去。

  老夫人又对詹妈妈道:“我就是怕山上天寒,她们姊妹们出门不知道保养,受了凉,特意带了一瓶鹿茸养生丸。你去取两粒来,等瑗姐儿睡前服下。”

  鹿茸养生丸…….能治风寒吗?

  世子夫人心中明白,老夫人有话要单独跟她和东瑗说。

  詹妈妈自幼服侍老夫人,比世子夫人还要清楚,当即道是,也出了厢房。

  老夫人那慈祥的脸瞬间沉了下去,定定望着世子夫人,沉声道:“侑哥儿媳妇,你过来。”

  世子夫人脚下不敢耽误,忙快步过来。

  老夫人坐在东瑗的床畔上,目光却转向了世子夫人,带了三分凛冽:“侑哥儿媳妇,瑗姐儿怎么受的风寒?”

  世子夫人知道老夫人的脾气。她已经怀疑,刚刚那套说辞不能再用了,知错不改就是错上加错,只怕以后婆婆没有好脸子给她。虽然已经当家十几年,世子夫人仍是敬重、畏惧老夫人的,她不敢在老夫人跟前弄鬼。

  “娘……”世子夫人垂了首,不知如何开口。

  “那你先说说,这个是怎么来的?”老夫人声音越发阴沉,叫人听了心里发寒。她说毕,温热的手撩起东瑗额前的碎发,把那块紫青的瘀痕露出来给世子夫人瞧。

  世子夫人瞧着那瘀痕,知道躲不过了。

  东瑗却抢先道:“祖母,我方才见到了陛下。”

  世子夫人荣氏错愕望着东瑗。她很意外,她以为东瑗会帮她遮掩,而且她的想法既合乎东瑗的性格,亦合乎逻辑,所以她没有想到,东瑗一下子就抖了出来。

  世子夫人本想慢慢铺垫一番,跟老夫人好好解释,东瑗突然这么一下子,她有些措手不及。

  老夫人震惊回眸,看了眼东瑗,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又转颐看着世子夫人。比起刚刚的凛冽,老夫人的脸色添了五分阴霾。

  “你不是带着瑗姐儿去整理行李吗,她怎么就遇上了皇帝?怎么就把额头都磕破了!”老夫人字字锋利,望着世子夫人,语气里噙着汹涌怒意。

  她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世子夫人千言万语,被老夫人的怒意逼得一下子就乱了章程,反而不知道捡哪句话说起,嗫嗫嚅嚅半晌不知道怎么开口。

  东瑗立马半坐起身,拉着老夫人手,道:“祖母,您别怪大伯母。圣上想见我,大伯母不帮他安排,他也会找旁人安排。况且圣上是君,大伯母是臣,她如何敢违抗皇命?”

  世子夫人听着这话,心里的杂乱减了一半,也理出了几条思路。她道:“娘,盛贵妃娘娘又怀了龙种。我前不久才知晓,想着近来家里事情多,我一直不敢说给您听。今日遇到盛夫人,您也听说了,媳妇不敢再瞒您。二皇子得太后娘娘喜欢,三皇子得皇上喜欢,您也是知道的。倘若盛贵妃娘娘再诞下龙子龙女,就把咱们娘娘比下去了。娘,萧皇后无子失德,另立皇后是早晚之事,皇上喜欢三皇子,自然偏袒三皇子之母盛贵妃;盛贵妃娘娘子嗣众多,是福禄之相,朝臣也会偏向她,咱们家娘娘就真的后位无望了。”

  东瑗听着这话,就明白元昌帝拿什么条件让世子夫人心甘情愿替他做这件事了,她心中的怨气减轻了一分。

  原来她刚刚遇到的,是盛昌侯家的人。

  盛贵妃娘娘又怀了龙子,所以盛昌侯夫人带着阖家老小上山,为盛贵妃娘娘祈福?

  那么皇上此行的目的又是什么?

  倘若只有薛家上山,东瑗相信元昌帝只是为了在她出嫁之前见她一面,把玉佩还给她。

  可盛家也上山了。

  东瑗顿时对元昌帝的真正用意有了怀疑!他选择见东瑗的小院,正好临近盛家世子爷住的西南厢房。

  是凑巧?

  不,更加像是故意的安排!

  元昌帝上山的目的,不仅仅是想见薛东瑗以慰相思之苦吧?他最主要的目的,是不是敲打东瑗未来的丈夫,盛家世子爷?

  想到这些,东瑗心里的寒意骤盛。

  她心念未转,听到世子夫人继续道:“……皇上一直想着瑗姐儿,近来都消瘦了。还有一个月瑗姐儿就要出阁,他以后要单独见瑗姐儿,只怕不能够的。皇上答应咱们家贵妃娘娘,只要能见瑗姐儿一面,他就会让咱们家贵妃娘娘亦怀上龙种……”

第059节玉葫芦

 老夫人听着世子夫人的话,脸色并未好转。她仍是觉得怒火中烧,冷冷哼道:“能否怀上龙种,是老天爷的恩惠,也是自己肚子争气,皇上有什么法子?”

  “去的多,机会就大些。”世子夫人见老夫人尚未松动,心中焦急起来,连忙道,“前几日皇上在贵妃娘娘那里歇了四日,夜夜恩宠。从前每个月只歇两晚,有时皇上乏了,就算了,耽误了这些年……”

  三皇子的生母盛贵妃娘娘怀了龙种,对薛家、薛贵妃娘娘和二皇子都是个威胁。假如皇上有心让薛贵妃也怀上,薛家自然是愿意倾其所有来争取这个机会。

  倘若是旁的孙女,老夫人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认了。

  作为家族的一员,应该以家族的大业为重。被皇上看中了,除非她死,迟早会是皇上的人,哪怕嫁了人,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这就是被皇上看中、被太后不喜的后果。

  命中注定这样的磨难,就必须承受,这是命。

  若是旁的孙女,老夫人会这样想。

  可是瑗姐儿,就不行!

  她最疼爱的孙女,已经被皇家欺负到嫁给一个鳏夫做继室,如今还在瑗姐儿出嫁前夕来招惹瑗姐儿,实在可恶!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老夫人不敢讲,可是她心中的怒意越积越盛,甚至薛贵妃娘娘怀上龙种都无法消灭她的怨气。

  她希望她的瑗姐儿能一生平顺和美。瑗姐儿这样努力,这样小心,又这样谨慎,而且天生的聪慧,在老夫人眼里,世间所有女子都不及她,老天爷应该给她一个美好的将来,这是瑗姐儿应得的。

  谁都不能踩着她的瑗姐儿往上爬,哪怕是为家族固宠的薛贵妃娘娘!

  “等贵妃娘娘怀了龙种,将来富贵显达,我们都要仰仗贵妃娘娘恩泽,一个堂妹是不足微惜的,你做得不错。”老夫人不敢说皇上,还是敢在世子夫人面前抱怨薛贵妃娘娘的。

  口吻之酸,语气之重,令东瑗和世子夫人心中各自一跳。

  东瑗眼睛有些酸。她从未想过,老夫人疼爱她,到了如此地步。因为怜惜她,老夫人连贵妃娘娘都要刻薄几句。为了这份爱,再多的委屈东瑗亦能忍受。可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出阁,未来又是一片迷茫,而这份爱,也要疏远了。

  想着这些,她紧紧攥住老夫人的手,低声叫了祖母。

  世子夫人则心中震撼,老夫人真的把瑗姐儿看得很重。为了瑗姐儿,老夫人心里对贵妃娘娘生了怨怼。有些话,世子夫人不能在藏着掖着了。她要替她的女儿——薛贵妃娘娘辩驳几句。

  刚要开口,薛东瑗已道:“祖母,皇上没有把我怎样。我还是处子之身……我真的只是受了风寒。”

  听到老夫人对贵妃娘娘的那些怨言,加上自己这副模样,东瑗猜想老夫人误会了。

  听到这话,老夫人眼眸迸出惊喜,反手紧紧握住东瑗的手:“瑗姐儿,这是真的?”

  “是真的!”东瑗连忙点头,把在小院里如何推开皇上,如何磕头求饶,一五一十告诉了老夫人,又道,“祖母,今日是祖父生辰,我们来替祖父祈福,我遇着皇上的事不应该告诉您,让您担心的。”

  世子夫人就抬眸望着东瑗。

  东瑗顿了顿,继续道:“只是皇上说了句话,我心里害怕。既怕大伯母拿不定主意,也怕瞒着不说给薛家惹事,才冒昧把这件事告诉您的……”

  原来是皇上说了什么,薛东瑗觉得世子夫人不能处理,只得告诉老夫人。

  世子夫人这才释然。她就只得自己没有看错,薛东瑗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就得罪人的女子。东瑗明知老夫人会替她撑腰而怪罪世子夫人,还是把这件事说出来,原来是有更大的事。

  世子夫人不由竖起耳朵听着。她也怕更大的事。老夫人已经恼了,要是还有更加为难的事,只怕老夫人心中对她和贵妃娘娘都会记恨上的。

  老夫人年纪越大,早已不顾忌宠爱平等,她偏袒东瑗越来越没有避讳了。

  “祖母,皇上说:他今日怎么把我送出去的,他日就怎样把我接回来!”东瑗缓慢说道。

  老夫人和世子夫人不由变色。

  这样的话,瑗姐儿出嫁还有什么意义?

  他日到底是哪一日?

  皇上还要不要瑗姐儿安生?

  老夫人一掌拍在床畔上,怒喝道:“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手上的青筋都突出来。

  世子夫人望着老夫人的怒气,一向机敏的她此刻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皇上这个意思,只要稍微透露一点,身为御前侍卫的盛家三爷就会明白。盛家三爷明白了,盛家世子爷对薛东瑗,只怕要敬而远之。

  弄了这么多周折,让薛东瑗嫁入盛家,只会让她陷入一个冰凉、疏离,没有真情的深宅。

  丈夫不会要她,婆婆不会喜欢她,小姑子和妯娌不会同她亲近。

  皇上封她为郡主,是想着这等情况下,无人敢欺负薛东瑗。可是生在皇家的皇帝不明白,普通人不仅仅害怕有人欺负,更加害怕无人疼爱!

  而无爱的折磨,比被欺负更加难捱。

  “祖母,自从姻亲是合二姓之好,两族同声共气,互帮互助。我嫁入盛家,只怕不会带来盛、薛两族的和睦,只怕将来有一日,还要连累两族成仇。倘若薛家有事,盛家因恨我而落井下石,打击薛府以泄私愤……”薛东瑗理智又冷静,说给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听,“祖母,您替我想个法子,我不想成为薛家的罪人!”

  老夫人听着这话,万箭钻心般的疼,紧紧将薛东瑗搂在怀里,眼眸已湿了:“日子就像蚌壳里的石子,合着血泪打磨,才能得到珍珠。瑗姐儿,年轻时把苦都受了,你将来会有好日子的!”

  老夫人是告诉她,先苦后甜,只要努力,逆境里亦能步步生花。

  东瑗扑在老夫人怀里,禁不住眼泪簌簌。

  她并不是对未来有多么绝望。日子是一步步过出来的,她明白这个道理,绝境处总能逢生。她只是被老夫人这些话触动心弦而已。

  世子夫人瞧着东瑗和老夫人,一时间既感触又愧疚,望着东瑗那谲艳的脸庞,世子夫人倏然觉得:上天给薛东瑗美貌,原来是对她的惩罚,并不是对她的厚爱。

  

  东南厢房那边,盛家世子爷和盛家三爷已经安顿好行礼,过来陪盛夫人吃饭。

  盛夫人坐首位,世子爷盛修颐居于盛夫人之下,三爷盛修沐挨着世子爷,而后是二奶奶葛氏、三小姐盛修琪、表小姐秦奕、孙大小姐盛乐芸、孙二小姐盛乐蕙。

  世子爷向来沉默寡言,三爷心中有事,也不多语,吃饭时显得沉闷。

  吃了斋饭,世子爷和三爷送了盛夫人等人回厢房,就去了西南厢房歇息。

  孙大小姐盛乐芸低声说了句什么,二小姐盛乐蕙就啊呀一声惊呼:“真的吗?姐姐你没有瞧差?”

  盛夫人笑盈盈问盛乐芸和盛乐蕙:“你们小姊妹俩说什么呢?”

  盛乐芸忙给妹妹使眼色,叫她不要说,自己脸上讪笑;盛乐蕙也跟着讪讪笑。

  两个小鬼这样挤眉弄眼,把大人都逗乐了。

  二奶奶葛氏就笑道:“什么好事还藏着掖着?”

  盛修琪和表小姐秦奕都含笑望着盛乐芸和盛乐蕙这对小姊妹。

  七岁的盛乐蕙天性开朗,心里藏不住话,虽然姐姐不停给她使眼色,她仍是笑呵呵道:“姐姐说,薛家那个叫晚儿姑娘的,她腰际坠的玉葫芦坠儿,是大伯父的!”

  听到这话,大人们皆是脸色一沉。

  唯有盛夫人表情变化不明显,依旧慈祥和善,把两个孙女叫到跟前,柔声笑道:“这个世上,模样相似的东西很常见,薛家晚儿姑娘有个玉葫芦坠儿跟大伯父的一样,可不能说那就是大伯父的。男女不能私相授受,你们这样说,晚儿姑娘清誉不保,会惹大祸的,知道吗?”

  盛乐芸忙点头,说她知道了:“祖母,我以后不会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