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 第267章

作者:作者:郁之 标签: 古代言情

  所谓哲学家,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一“光想不说,干说不练”的主儿。所以,赵瑟说她要造反,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在场众人的紧张。

  

  人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造反嘛,有什么了不起?现如今大伙儿有的没的不都琢磨着要造反呢么,何况咱可是原阳赵氏!

  

  然而这一次,不成想,赵瑟由哲学家变成了行动派,说造反就真的是要造反。那风格,堪称雷厉风行;那速度,堪称风驰电掣。

  

  赵瑟在宣布了她要造反之后,立即就召集了赵氏在禁军和在朝堂的政治力量,并且召唤了目前在城外渭河北岸控制着河东军亲军营的庞玮,以及傅铁衣方面势力在上都的最高负责人高储——之前,傅铁衣在上都的政治代言人是傅铁云,傅铁云死了之后,则是赵瑟本人,而直接掌握傅氏在上都力量的人一直都是高储。无论傅铁云,还是赵瑟,命令都是通过高储贯彻下去的。赵瑟将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在密室里与他们共商大计。

  

  于是,赵氏的宗老们终于坐不住了。造反他们是不反对的,可立即就动手恐怕并不稳妥吧?造反这种事不是应该小心谋划,从容布置,旗帜鲜明了才好动手吗?的确,现在造反借口是有的,造反的实力也具备,可准备工作还一点儿都没有做诶!而且大家还都在上都城啊——皇帝的地盘!

  

  这些年轻人啊,办事就是毛毛躁躁的!

  

  然而,尽管宗老们都认为应该从长计议,却没有任何人敢于在赵瑟面前提出反对意见。赵氏的族长,芫国夫人,在勉强主持了针对皇帝赐婚圣旨的政治围剿之后重新躺回了病榻。这一次,什么样的灵丹妙药都无法掩盖她静静走向死亡的事实了,这是只要有眼睛就能看出来的。

  

  现在的赵氏,赵瑟最大。她是未来的族长,在赵氏内部有着近乎于绝对的权威。一旦她下定了决心,包括苑国公本人在内,都必须服从于她。而唯一能否决她的两个人,她的祖母大人,已经在长时间的昏迷中等待死亡了;她的母亲大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移居淮南,开始了漫长的养老生活,决意再也不问世事。

  

  然而,毕竟不能真的放着不管。最终赵氏宗老推举出来向赵瑟进言的人,乃是英明神武风流倜傥面无古人后无来者马中的卢人中败类的赵箫赵二公子。

  

  这决定真他妈的忒天才了!

  

  当然,这一天才决定是在赵二少本人不在场的情况做出的。

  

  劝谏赵瑟这样重要的体力活儿怎么就能落到赵箫那么个不靠谱的人身上呢?

  

  当然不是因为赵二少力气大。

  

  赵二少的不靠谱大家是公认了的。不过不靠谱没关系,他是败类,他敢发疯啊。这可是谁都比不了的。依宗老们看,赵瑟这次为了个男人立即就要造反也是有点而发疯。这个以疯制疯,大约很能管用。

  

  于是,三叔公大人就以代表众人之姿与赵家永恒的二公子——永远都傢不出去嘛,交涉去也。

  

  三叔公很走运,在赵箫的房间把他逮到了。因为赵瑟也召集她那二哥去密议,赵二少管着赵家的军火呢嘛。不过赵二少因为正忙着的原因,暂时抽身不得,派了副手先应付着。所以不仅赵二少没去,这厮该还勾引了左龙武军的一位副将一起迟到了。那么,后面的事说起来场面实在就有些不好看了。

  

  一推开房门,三叔公大人就看见赵箫压了一个男子在书桌上。那男子穿着四品以下武将平时居家常穿着的武士服,弯腰趴在书桌上,两手伸长了够着桌沿儿,两腿略分开,脚尖踮起来。他裤子被拉到大腿根部,露出大半的屁股,正好可以让赵箫从容行事。赵箫那败类,一手握着西域商人贩卖来的水晶杯,水晶杯里摇晃着鲜红的葡萄酒,一手夹着卷得极粗的大麻烟,狠狠地顶着那武将舒服着,极是惬意的样子。

  

  武将耳听得来人,立即将脸掩在桌案上,羞愧得连耳朵都通红了。赵箫却是个败类,一边舒服着一边扬声道:“我这儿马上就完事儿,三叔公,你先坐。”

  

  三叔公想了想,到底没把巴掌扇到自己这混蛋孙子手上。他哼了一声,拂袖——离去当然是不可能的,外间客厅落座。

  

  不一刻,赵箫精神抖擞地出得房来。三叔公将茶盏往桌上一顿,骂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竟还有心思搞这些不三不四的玩意儿!”

  

  赵箫嬉笑道:“三叔公您老人家此言差矣了。正是因为都这种时候了,所以才要大搞而特搞了。我您老不知道么?您孙子最聪明的时候就只有在男人身上。您说这会儿我要是不搞这些不三不四的玩意儿,我可怎么冷静谋划啊?我这不谋划好了,一会儿妹妹她还不得吃了我?”

  

  三叔公闷哼一声道:“歪理邪说!那人我看着好像左龙武军的薛将军,赵箫,你可真可以啊!一个瑶台仙子让你悄没儿声地给闷了还不够怎么着?”

  

  赵箫那么厚的脸皮,闻言不知为何红了一下。他尴尬道:“三叔公,您提他做什么?我这不是……三叔公,您特意过来总不成就专为了风凉我吧?”

  

  于是三叔公大人长出一口气,如此这般说出一番来意。

  

  赵箫听了一半就乐了:“三叔公,你们也忒精明了吧。你看瑟儿那神情,明摆着谁说话谁就要倒大霉。你看我长得像那么傻的么?”

  

  三叔公道:“并不是不让她做的意思,只是希望她能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赵箫讪笑道,“造反这事儿忌讳的就是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从长计议,黄花菜都得计议凉喽!啥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啊?”

  

  三叔公顿足道:“那我赵氏一族上都城内几千条人命当怎么算?”

  

  赵箫沉默半响,才道:“好吧,我去瞧瞧。只是一个不好,瑟儿要拿我开刀,你可千万得让祖父大人站出来替我说句话。”

  

  三叔公扯着嘴角道:“你放心,他虽然现在一心陪你祖母,到了关键时刻,哪里真的就能不管不问。”

  

  赵箫又提了无数不三不四的条件,三叔公太阳穴都直突突了,他才与那左龙武军的薛将军一前一后地朝密室去了。

  

  有卫士禀报了,引着赵箫进了密室。赵氏议事的密室极大,能容纳数百人之多。这时却显得有点空旷,只有正中一张大桌子,赵瑟与十几二十个人围着上都城的地图商议。那些人主要是赵氏一族主管武士的家臣和禁军的一些将领,再有就是庞玮、高储以及赵箫自己的副手老归。这些人,要说认识赵箫自然都是认识的,不过其中很有几个也是要到了今日才知道竟是赵氏的心腹家臣的。

  

  赵箫一进门,众人便都退到了一旁。只赵瑟手撑在地图上,回过头来,道:“哥哥,你来太晚了!”

  

  赵箫举目四顾,张嘴就把赵氏的一众宗老给卖了:“啊,刚要出门,被三叔公给拖住了。”

  

  赵瑟点点头道:“我稍后会亲自去和祖父大人说。”

  

  赵箫道:“祖父大人的意思,也是不希望你现在就动手。不过如今祖母病着,他没心情管。”

  

  赵瑟垂下眼帘道:“那么哥哥的意思呢?”

  

  赵箫往椅子上一座,翘着腿说道:“造反啊!我当然是赞同妹妹你!你只管杀进宫去,抢了你的男人就跑。嗨,赵家在上都这三五千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吃货。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都死完了才叫省事呢!只要有哥哥我在,照样保得你登基坐殿,君临天下。到时候你给大伙多修几座坟也就是了。”

  

  他说得极热闹,众人听得却是后脖颈直发凉。

  

  赵瑟也扯了扯嘴角道:“哥哥,你不要激我。我并没有逼宫的打算。一旦伤了天子,占据了上都甚至关中,必定是个天下的共讨之的局面。这个我懂。我只是想抢在大婚之前联络禁军将十一偷出来罢了。关东之地尽在我们掌握之中,待我们出了函谷关,举什么样的旗帜都是可以的。至于上都族人,我赵氏历经数百年,家庙不断。四家七氏实为一体,与大郑共始终。只要我一日不曾公开举起叛旗,朝廷便一日不敢以族诛之罪加之。唔,我出关之时自然要带走大部分的,即便有剩下也不多,便都托付给哥哥了。仔细算来,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留给二哥你,足够了。想来以哥哥之能,数十万的军火尚且能悄无声息的西出玉门,何况是保些许活人全身而退。”

  

  “托付给我?你说要我留在上都?”赵箫一听就蹦起来了,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不干!死都不干!”

  

  他急,赵瑟却不急。只瞥了一眼,冷冷道:“哥哥总是姓赵吧,不如我现在就把你傢出去怎么样?”

  

  赵箫登时怔在那里,一口气吞在嗓子里说不话来。他瞪圆了眼睛看着赵瑟,仿佛不认识这个妹妹了一样。半响,终于算是认栽了。他笑了一下,道:“你这是拿定主意了?”

  

  赵瑟道:“我是认真的。”

  

  赵箫点点头,道:“好,便让我看看你究竟有没有资格说这个话吧。前面不用管,怎么偷叶十一,怎么出上都,大家怎么走,这都是小事。出了函谷关之后,你是怎么打算的?”

  

  赵瑟扯了一张天下山河地形图到面前,拿起炭笔来,先是沿着河东,河北,山东,江南,两淮勾了一个月牙。接下来在分别将金陵、洛阳、长安三处圈了圈。然后画了个大大地箭头自金陵指向洛阳,自洛阳指向关中。

  

  赵箫看着地图,笑道:“妹妹啊,我发现你很是厉害嘛。两淮是我赵氏的根基所在,经营多年,兵精粮足,自不必说。这没有几年嘛,河东、河北、山东就都在你掌握之中了。”

  

  赵瑟苦笑了一下:“靠男人也没什么好光彩的。我若不是以前总想着因人成事,哪里会有今天的事情!”

  

  她感慨一句,接着道:“现在跟张氏争关中是争不过的。江南财赋之地,可为大业之基础。我想还是先拿下金陵,再取洛阳,大抵就可以占据关东的半壁江山,再与关西对峙便有胜算了。”

  

  “晋阳居高临下,足以遥制洛阳。中原本在掌握之中,不必多说。而金陵——曹秋何逃到海上,与扶桑的海寇勾结,联合河阴王氏,将有举兵叛乱之事,二哥你应该是知道的吧?一开始这件事就是你推动的。王富婆写了信给我希望和我共举大事。说是她自河阴起事,我自洛阳起事,曹秋何与倭寇则从东南海上来。我虽然答应了了她,但并不打算真的兑现。”

  

上一篇:《皇后重生手册》

下一篇:大药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