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 第299章

作者:作者:郁之 标签: 古代言情

  傅铁然踌躇半晌,突然调头又回到大帐。

  “大哥,真的要在这里决一死战吗?”他问。

  “嗯。”傅铁衣随口答应了一声。他正在出神,手里握着小小的玉石,轻轻摩挲。

  “可是,我们所有的兵力都在这儿了……”傅铁然目落在兄长手里的玉石上。尽管玉石只隐隐露出一点儿,可是他知道那是侄女的雕像。忽然间,他感受到极大的忿忿不平。在冲动之下,他一口气说出了下面的话:

  “值得吗?哥哥!我们冒着失去一切,甚至永远都没有东山再起机会的风险,和叶十一决一死战。也许明天这一切就会成为现实。可是,我们为什么而战!为了她吗?他们,她和叶十一,随时都有可能旧情复燃!为了猗猗,是的,为了猗猗。哥哥,无论胜负,如果你没有今天的力量,猗猗什么都没有了。她结婚了,总会再生孩子的!”

  傅铁衣视线转到弟弟的身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说:“这么说,小四,你也觉得我会输了……”

  “不……不是……”傅铁然有些局促地道:“大哥当然会赢了,只是……”

  “真可惜,没有验证的机会了。”他打断了他的弟弟,郑重其事将女儿的雕像从手腕上解下来,放进一个小匣子。然后他抬眼去看傅铁然。他对他的弟弟叹息道:“小四,你记住,有的时候,孤注一掷往往并不是为了战,而是为了不战!”

  “啊?”傅铁然愕然。

  傅铁衣却又不再提了,反而问道:“江南有消息传过来么?”

  “刚刚有消息到,是三天前从金陵传过来的。金陵和巴蜀已经停战和谈。赵瑟说她会尽快派援军来。”傅铁然下意识地答道,“之后罗文忠从水路截断了济州,江南的消息就断了。”

  “已经一大把年纪,早不是什么小姑娘了,怎么还这样的任性……”傅铁衣轻声地自言自语,仿佛责怪着某个人,然而,他的眼睛里终究是暖的。

  凤仪元年五月二十六日,漳水之战爆发。

  大郑末年进攻最强的猛人与防守最强的牛人两强相遇,关东最精锐的两支劲旅彼此碰撞。有功夫的,没空闲的,天下拭目以待。

  歧途

  作为必然要改变北方各政治集团实力对比的一场重要战役,漳水之战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全天下的注意。在众多的围观者中,很难找出谁是最幸灾乐祸的那一个。但是,至少,最焦虑的那一个是可以确定的——赵瑟。

  只和交战的一方有着永远分割不了的关系已经够不幸的了,更不幸的是,她和双方都纠葛不清。这不是一句过去了,结束了,就可以当做不存在的。有些感情,只要曾经拥有,就会成为永恒的枷锁。赵瑟没有办法不认为,是她把灾难带给了傅铁衣。

  是她发现了他,是她培养了他,是她给了他背叛的机会。一切都是因为她爱上了他……

  爱这个字眼像针一样刺痛了赵瑟,使她眼前发黑。无论她怎样千方百计地抹煞,怎样在心里不肯承认,强烈的负疚感始终都像蚂蚁一样啮噬着她。

  她备受煎熬——只有真正了解了她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煎熬。这样,赵瑟也就没办法继续安坐于金陵城依旧繁华的宫室官署。

  “我自己犯下的错误,就由我自己来纠正吧!”赵瑟终于下定了决心。

  事实上,叶十一出兵河北的消息刚一得到确认,赵瑟就做出了她的抉择,并立即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这几乎是与曹秋何攻打武昌同时进行的战略部署。如果将应对叶十一的战略比作一场赛跑的话,张媛、张钰、傅铁衣、卢文瑶、元元、陆子周,这些一开始就叱咤风云的种子选手们,谁都没能跑赢赵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瑟是当时应对叶十一的战略最快、同时也是最正确的人——当然,有关叶十一的问题,赵瑟总是反应及时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才能问题。

  这样,整个凤仪元年四月的上半个月,赵瑟都忙着调兵遣将。当时,曹秋何所率领的水军刚刚在武昌与罗小乙开战。这一部分兵力必须全力攻打武昌以确保金陵的安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调动。所以,赵瑟所能调动的兵力只有步军。当时,除武昌水军之外,江南所能动用的兵力,大约十万人上下,都被紧急调往淮水上游,迅速部署到随城到襄城一线上。

  随城到襄城一线,从位置上看在寿春西北之外,也就说超出了淮河防线暨金陵势力范围辐射的范畴,压迫到了荆襄巴蜀乃至于中原势力的边界。这一条阵线,从战略意义上看,更偏重于进攻。其所处的位置非常微妙。简而言之,如果它向南面包卷,就可以直接威胁巴蜀所控制的襄阳;如果它向北面包卷,兵锋所至就是目前还在叶十一手中的南阳。而更加微妙的是,一旦巴蜀方面有意从襄阳出兵,无论是向东北进取中原,还是西北进取关中,都绕不开这道阵线。

  “这样,你就只能跟我和谈了吧,子周——只要你还是陆子周!”赵瑟望着巨大的地图怔怔的出神。

  而后,她大声命令道:“来人……”

  北人乘车,南人行船。就这样,散布在江南各地的兵力,通过蛛网密布的河道,以北方不可思议的速度集结到金陵。再从金陵出发,由大船运送到寿春,之后迅速部署到随城到襄城一线的各个据点上。四月份江水高涨,正好行船的时节。大船朝发夕至,一日就可以从金陵到达寿春。其在运输能力与运输速度上,有着陆路拍马难及的优势。所以,当叶十一的军队还在太行天险艰难跋涉,与卢文瑶相争于井陉狭道的时候,赵瑟这一边十万大军已经密密麻麻的部署在随城至襄城一线上。

  军事而外,就是政治。赵瑟谨慎地选择着将“西合巴蜀,以救山东”的策略正式抛出来的时机。最终,日子定在凤仪元年四月二十一日的朝会,可以确定卢文瑶战败于井陉的消息属实之后的第二天。

  朝会之前的夜晚,闷热。赵瑟独宿在寝殿,翻来覆去地睡不踏实。她最终一骨碌翻坐起来,燃起了一支已经好久不曾碰过的大麻。在令人飘飘欲醉的烟气缭绕中,赵瑟轻轻地自言自语:“子周啊,这一次,我不会再给你选择的机会了。不管你情不情愿,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合作……会搞成这样可不止是我一个人的错,你也有份!毁了他吧,你看,终究要我们一起毁掉他……”不知不觉的低语中,赵瑟已然泪流满面。

  第二天的朝会上,赵瑟就抛出了她拯救河北的计划。

  这就是说,要与巴蜀停战和谈,甚至于的放弃武昌的惊人代价换取拉拢傅铁衣和他的河北、山东,并且正式与叶十一撕破脸?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陵城霎时沸反盈天。

  巴蜀,不就是流寇吗?和流寇做在同一张谈判桌上?真恶心。你还要跟贱民握手言欢,精诚合作?列祖列宗都不会原谅你的。万一他们再拒绝了……

  那武昌怎么办?那是咱们金陵的大门!没有武昌金陵怎么办?打都没打下来,所以能谈下来?

  山东就那么重要?咱有长江!长江啊那可是!再说傅铁衣可从来没说跟咱一国。这不正好么,两虎相争,渔人得利,正巴不得呢!

  ……

  于是,在进行军事布署的同时,赵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治准备中去。军事方面的安排虽然是重要且至关重要的,但那毕竟是一件简单而单纯的事情,常用的是命令。而政治——关于政治,也有一个最常用的词,斡旋。只从遣词上面大约就能看出两者哪个更让人糟心了吧?

  当然,也有基本无需为调和政治上的平衡而烦恼的领袖。但那是叶十一,是元元,是那些完全不用依靠家族政治攫取权利的人,反正不会是赵瑟。

  大郑的历史迄今有三百八十九年,而士家的延绵更是王朝的三倍以上。宽松、自由、肆无忌惮的政治风气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凝固成了贵族政治的传统,使得士族们天然地染上了一桩臭毛病——无论如何也非对政治指手画脚不可。这一传统经过上千年的风化已经顽固无比,坚硬若化石。以至于明明铺天盖地的时代浪潮已经席卷而来,该臭毛病仍然屹立不倒。这样,最后的士家掌权者,比如赵瑟,就成了遭受新旧时代夹击的倒霉蛋。

  现在,这位倒霉蛋就在心底里无比羡慕了她的那些只凭军事上的胜利就可以压倒一切的对手们一把。然后,她呼一口气,按捺下焦躁的心情,扬首露出一个笑容,仪态万方地踏进等待着她到来就开场的宴会——早在甘露年间,决定朝廷政局的重大决策的场合就不是在大明宫的朝堂,而是在林林总总诸多官邸的晚宴上了。

  这样,等赵瑟终于摆脱了士族与百官的纠缠离开金陵,以江南第一实际权力者的身份亲自驾临武昌督战,时间已经无情地流逝到了凤仪元年的五月初二日。这功夫,叶十一都上幽州耀武扬威了一圈,又重新杀到河间了。

  所以说,这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哪。只不过赵瑟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是扔货罢了。

  当然,赵瑟不承认自己是扔货可并不影响她将曹秋何打入扔货的行列。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了赵作为一个女人和妻子令人敬仰的高度——谁让他是她男人呢?

  具体说来,就是锦旗招展,锣鼓喧天。舰列如林,猛将如云,可怜人曹大都督摆开十足的排场将赵瑟迎将进去,刚背过众人脸,小手手还没来得及牵一下,他老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数落他,为迟迟不能攻下武昌之事大加指责。

  “总而言之就是你无能!”赵瑟最后总结道。

  曹秋何鼻子都要气歪了,这到底是不是他老婆啊?真不知道把他鉴定成窝囊废,她能有什么可光彩的?

  当然,曹秋何不仅仅是会腹诽的。曹大爷何许人也啊,哪儿就是听着的主儿?一时也不管家臣麾下在外面听见了笑话,当即便跳着脚大声回骂了过去:“我无能?阿呸!武昌开战这才几天哪?你就是换了叶十一,我告你他也打不下来!分明是你偏心,吃锅看瓢的,竟然还好意思来怪我?”

  这一番话登时便拿住了赵瑟的要害。赵瑟虽是心急如焚地赶到武昌,但怎么也不至于就急得失去了分寸。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她偌大的计较,为了都是傅铁衣,而今面对曹秋何,难免心虚气短。毕竟现如今是人曹大名正言顺不是?所以赵瑟一见面就骂,十分里其实至少能有八分是为了先声夺人——曹大那家伙最爱说风凉话了,不先打掉他三分气焰,等接下来说起她为了河北战局,为了傅铁衣与巴蜀和谈的事儿,还不定怎么挤兑她呢!

  这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赵瑟被曹秋何一句话戳到心虚处,不免便有了几分恼羞成怒。于是,她顿足说出了那句凝结了无数曾经陷入类似此刻尴尬的女性伟大智慧的一句宣言——“真小气!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看上你!”

  “我小气?”说话间,曹秋何就要扑上来。赵瑟惊叫着闭上眼睛。然而,曹秋何却又忽然间泄了气,一屁股坐回椅子,口中道:“算啦,这一把我让你。嗯,既然当初老傅能把你让给我,现在我就该投桃报李嘛。你想拉他一把,我自然是不好意思拦着的。”

  赵瑟十分之过意不去。曹大这么明事理的时候可是少哇。她缓缓睁开眼来,望着曹秋何极魁梧的肩膀和略歪着头仿佛正思考什么的样子,喃喃道:“其实我也不光是为阿傅,主要还是还是为了江南……”

  奈何媚眼做给瞎子看,曹秋何分明在想自己的,根本没有听。他想了想,兀自补充道:“这么着,大伙就都知道我曹大英雄豪杰,才不是叶十一那种小气鬼!”脸上是那种十分欠揍的,似乎他自己都佩服自己,自己都被被自己的高尚给感动了自矜自得的神气。

  赵瑟顿时语塞,十分之过意不去最多只剩下个三分。

  曹秋何自己足丈加三地吹嘘完自己个,反而去捅赵瑟,问道:“哎,你心里到底有谱没有啊?我怎么琢磨着陆子周能跟你和谈这事可是有点儿玄哪!凭什么呢?哎,咱们可先说清楚,你要是打算拿着武昌来换,可是坚决不成。你再对不住老傅,我再欠他人情,这事儿也得有个限度啊!最多以后逢年过节的……”

  赵瑟听曹秋何越说越没正形,生拍他乌鸦嘴再说出什么晦气的来,忙打断了他道:“有的,有的!你觉得玄那是因为你不了解陆子周。”

  赵瑟匆匆忙忙拉过桌上的地图,连比划带说地道:“子周我最知道的。从来要的都是进取天下,绝不肯抱残守缺,偏安一隅。现在的情势,叶十一与阿傅两虎相争,困于河北,无暇西顾。关中一地,乌虚南掠,张氏应接不暇。汉中诸郡,元元已攻陷泰半,眼见兵至大散关之下。在襄阳在手的情况下,陆子周没有任何理由不出兵南阳。出兵南阳,东向伊洛,则中原空虚,可从容执天下中枢。西出武关,立时便成两路夹击关中之势,张氏旦夕而亡。以巴蜀而言,若此大好局面千载难逢,岂能白白错过。所以,只要能够出兵南阳,陆子周应该是什么都可以妥协的。”她若有所思地点头,继而坚定地道:“是的,他非如此不可,否则他就不是陆子周了。如今。”

  赵瑟呼了口气,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着,道:“如今,我们已经襄城至随城一线布下重兵。襄阳只要出兵,就绕不过它去。或者与我和谈,或者强行突破。硬攻?不能吧?罗文忠十万水军还在汉水游弋,随时都可能翻脸相向。所以,子周他只能跟我和谈。就用武昌换我让开一条道路吧!和一统天下相比,武昌微不足道。得到了武昌,金陵暂时也就安全。这样,就可以出兵山东,解决掉——”赵瑟笑了一下,抬首道:“叶十一。”

  曹秋何避开赵瑟的视线,将目光落在她手指戳着的地图上。半晌,他搔了搔头道:“倒还真是这么回事!看来这回要是真让你蒙对了,咱们大家伙儿都得承你的情了。”曹秋何“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依我看哪,只要陆子周出兵,十成十是要冲着关中。没道理放着张氏这现成的落水狗不去打,反而跑中原去损人不利己,白白便宜了老傅。”

  “哼,你这等没品的家伙猜这个自是其准无比,只消将心比心就好。”赵瑟横了曹秋何,继而叹道:“是啊,大约待我们稳定的河北,子周也略定关中了。此后的天下,便是我与元元东西相争了……”

  “真不知道咱俩是谁没品?话说是谁刚刚才跟人张氏姐姐长、妹妹短结了盟约的,转眼就将人卖得骨头渣都不剩!”曹秋何哂笑一声,顿时将赵瑟晶莹剔透的小心肝打击得七零八落,黯然不语。

  曹秋何便又伸手去逗赵瑟,道,“得了,这不已经打算好了么?赶紧写信吧,难不成还摆个谱等着陆子周求和?”说到此处,他忽然眼睛一轮,露出一个可疑的笑容,之后便听见他幸灾乐祸地道:“你看吧,想当年陆子周要死乞白赖非跟你联合,我让你答应你不答应吧?现在好了吧?风水轮流转了吧?傻了吧?”

  什么叫做朝伤口上撒盐,往心口上插刀啊?千躲万防,到底还是叫曹大那混蛋狠狠风凉了一把。赵瑟只觉得眼前是一阵一阵的发黑。愤然间,只管将脚上镶金嵌玉的木屐鞋往曹大那厮脚面上招呼。

  曹秋何哈哈大笑,轻松躲闪。一伸手擒住赵瑟的手腕,稳住她有些摇摇欲坠的身形,之后便就势欺过去,在赵瑟唇上用力一吻,道:“您就甭抻着了,我的夫人。”

  ……

  凤仪元年五月初三日,金陵方面正式派遣使节传书武昌,请求停战和谈。武昌方面没有任何回应。

  五月初八日,驻扎于瞿塘关的八万蜀军移师江陵、襄阳。

  五月初九日,陆子周自成都抵达江陵。

  五月十二日,江南军攻陷南阳。

  五月十三日,陆子周由江陵启程前往武昌。次日,盘踞武昌的罗小乙代表巴蜀正式回复金陵,同意停战和谈。

  消息传来时是深夜,赵瑟与曹秋何同塌而眠,正有船合等等的嫌疑。彼时,曹秋何从赵瑟背后抱过双臂来,低头轻轻啃她的脖子,嘴里含含糊糊地道:“到底教你料着了。要不怎么说结发夫妻,情谊非比寻常。就是了解啊!”

  赵瑟心中一黯,露出一番落寞的神情来。

  “结发夫妻,好像是你和我吧?”她笑着说。

  “啊……”

  最终达成的协议,江南与巴蜀之间正式的和谈日期定在凤仪元年五月十九日。谈判的地点设在武昌城与江南水军大营之间的江面上。谈判人选上,江南方面出场的主谈是赵瑟,副主谈是曹秋何;巴蜀方面派出的主谈是陆子周,副主谈是罗小乙。双方各自带可护卫五百名。

  从确定和谈到真正意义上的停战和谈,耗费了整整五天时间,效率不可谓不低。但是没办法,总有些无聊的事情来消磨时间,比如谈判的地点,谈判的人选,以及随行和护卫的安排。或者作为主谈的赵瑟和陆子周都不在乎这些而更在乎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副主谈不在乎……

  总为言之,以一场盛大的游船夜宴作为开场,揭开了武昌和谈的序幕,亦即赵瑟与陆子周第二次寻求联合的努力。

  崩裂

  “既然是和谈,总有个和谈的样子。”

  果然如赵瑟所喟叹的那样。次日一早,双方就坐到了谈判桌前。收拾了昨夜的醉意与疏狂,剑与酒都抛到了一旁,彼此之间只余下熟知了的陌生人。

  然而,说是谈判,实际也没什么好谈的。一切早就在明面上摊了开来,一目了然。

  停战结盟,当然,当然,这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双方的共识。但在时间点上,毫无疑问,双方存在着分歧。

  很简单。

  站在赵瑟的立场上,当然是希望这个时间能够尽可能地提前。从某种意义上讲,叶傅之战,势均力敌,而她就是左右着战争成败的那根稻草。她能越早地从武昌的抽身,将她举足轻重的力量投入到漳水战场上去,傅铁衣的胜算也就越大、损失也就越小。而如果拖延到漳水之战结束,一切的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相反的,站在陆子周的立场上,则希望在一定的期限内尽可能拖延武昌达成停战的时间。这个期限就是不影响巴蜀西出武关,两向夹击关中张氏。如果叶傅二人能够在此期间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在漳水岸边,那就再美妙不过了。如果实在不行,那也没关系,能有相当程度的消耗战也很不错啊。不论他们两个失败的是谁,剩下的那一个也会元气大伤吧?其在今后争夺天下的逐鹿场上,实力必定会大打折扣。这样,巴蜀一统天下的希望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用武昌来换南阳,非常公平的条件,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必要慎重考量。”赵瑟挥动宽大而华丽的衣袖,将她纤细的手指按在地图上。她些许凌人的目光落在陆子周的脸上,吐字清楚,音调从容而优雅,说出来的却是近乎直白的威胁:“寿春的守将刚刚向我禀告,罗文忠的十万水军已经绕过了寿春。现在寿春已经不能再继续牵制罗文忠了,如果长江水路的关卡再在他面前敞开……”

  “就像他曾经把武昌的大门向你们敞开一样——”曹秋何插嘴道。对于揭老底翻旧账之类的事儿,他素来爱好。

  风度!风度!

  赵瑟看了曹秋何一眼,示意他闭嘴。然后她自己说出来的话未见得多有风度——“那么,你由襄阳出兵的道路就彻底被截断了。”

  “他也可以选择东击济宁,威胁山东。或者我们得考虑一下谁更有运气了。”陆子周回应道。

  “需要我给您一个建议吗?”陆子周看着赵瑟说,“我们可以停战。但你们要放弃对武昌的要求,并撤回南阳的军队,我保证一年之内巴蜀不会从武昌攻击金陵。你也清楚,即使武昌在手,接下来的一年,我也绝对没有余力再去攻击江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整合江南贵族,让他们支持救援傅铁衣已经是非常勉强的事,更不要说进一步还得放弃对武昌的要求了。武昌既是悬在金陵头上的利剑,也是金陵权贵的定心丸。试想在出兵山东,江南空虚的前提下,武昌方面还有敌方随便就可以顺流而下,金陵的权贵可能连睡觉都没办法闭上眼睛吧?除非武昌到手,否则一切免谈。

  武昌,这是实现救援山东最底线的条件了!

  赵瑟笑了一下。大概陆子周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知道行不通,所以才敢故意说出来拖延时间。

  “先生大概还不知道吧,就在两天前,河西军在凉州狙击乌虚骑兵,大获全胜,迫乌虚单于大营西撤饶河。收复玉门关指日可待了。”她重新坐下来,选择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

上一篇:《皇后重生手册》

下一篇:大药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