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 第81章

作者:作者:郁之 标签: 古代言情

  赵瑟厚着脸皮跟人家客气几句,心中想道:那是,我们家子周给写的,你想不钦佩也得行啊!

  

  欧阳怜光从袖中抽出一张折了几折的文稿,双手递给赵瑟,客气地言道:“此乃在下拙文,也算颇费了一些心思,还请赵小姐斧正。”

  

  赵瑟心中一惊,连说“不敢”。终于还是拗不过欧阳怜光,接到手上。她想:回去拿给子周看,非把她驳得体无完肤不可!

  

  她怕欧阳怜光真缠着让自己当面“斧正”,搞得下不来台,连忙说:“怜光小姐的大才,赵瑟虽然刚到上都不久,却也如雷贯耳。小姐的文章,赵瑟回去必定展卷细读。今日天色已晚,宵禁之时将至,只好改日再向怜光小姐讨教。那么,咱们便就此别过吧。”

  

  欧阳怜光非常贴心的含笑点头。赵瑟刚要溜之大吉,欧阳怜光却又抽出一份请帖递了过来。

  

  “一个小小的茶会,还请小姐赏光。”

  

  赵瑟心中暗暗叫苦,勉强接过来一看:是九月十三。她这才松了口气,九月十三是宋国夫人的赏菊宴,自己必是得去的。于是,她递了帖子给元子,作出遗憾的神情,对欧阳怜光抱歉道:“真是不巧,昨天刚接了一张帖子,也是九月十三。真是可惜!上都的宴会总是这样,欧阳小姐也经常为此头疼吧?”

  

  欧阳怜光点头表示理解。于是,两人作礼别过。赵瑟坐上马车,长出了一口气,展开欧阳怜光的文稿来读。

  

  欧阳怜光的文章,写得那是真好!尽管赵瑟心里十二分地不愿意,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的文章,确实只有陆子周能与之相比。文章所写的,就是欧阳怜光在学宫所说的减赋加税之策。文章里,她就对富商加税之事,提了两条策略,一是告缗之法,一是平准之策。

  

  所谓告缗之法,就是无论有无有市籍,一律按照资财征收高额的税款,称为算缗。算缗税率以商人最高,匠人次之,农户再次。倘有富商隐匿资财以逃避算缗,一经发现,财产全部没收。鼓励士民告发,是为告缗。告缗者,可予其没收财产的一半儿。

  

  所谓平准之策,就是设置平准官,控制天下各种主要财货的生产、转输、发售。尽笼天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平抑物价,充盈府库。为了实现平准之策,除盐铁专卖之外,丝、茶、瓷、布、粮、酒等重要货品,应全部实行专卖。

  

  欧阳怜光的这一番高论,看得赵瑟背后一阵一阵地发凉。倘若真如欧阳怜光所说之法行事,莫说小小的军费,便是做什么钱也够了。只是,这样做,未免太也心狠手辣。如此天下富商之家,恐怕十之八九都得倾家荡产。这位欧阳怜光,果然诚如邋遢大哥所说,是个妖精啊!

  

  她想起来上都路上碰见的那位王富婆,就是自己那小表婶。倘若真赶上欧阳怜光所说的行市,别说夫侍三千养不起,就连她自己吃饭的营生恐怕都危险。小表叔啊,你可真倒霉!后来赵瑟转念一想,就算欧阳怜光这套东西能作成,王富婆家也是和自家相差无几的大士族,估计她也没啥事……

  

  一进家门,赵瑟便直奔书房去寻陆子周。她将欧阳怜光的文章递给陆子周,说道:“子周,这篇文章你看看?”

  

  陆子周接了文稿在手里,未看先问:“谁的文章?”

  

  “是今天我撞见的一个……”赵瑟摇摇头,说,“你先别问,只看看文章便是。以前你总说,当世才俊文章,你只看一眼便知是谁写的。且看看这一文你能不能猜出来。”

  

  陆子周可有可无地一笑,展开文稿来读。不想字一入眼,他眉头便是一皱。越往后看,神色便越是凝重。

  

  “是蜀中第一才女欧阳怜光吧!”陆子周合上文稿,去望赵瑟,很认真的说,“你怎么碰见她了?”

  

  赵瑟几乎以看活神仙的眼光看着陆子周,赞叹道:“你还真看出来啦!子周,你怎么看出来的?”

  

  陆子周摇头笑道:“旁人的或许看不出来,欧阳怜光的文章……且不说别的,只是这‘告缗’与‘平准’之策,天下便只有她欧阳怜光能想得出来。”

  

  “那么,子周你以为他这两策如何呢?”赵瑟问

  

  “横征暴敛之策莫如此甚!告缗之策,无异于明抢,必生暴乱。平准之策,富商大贾无所牟利,必转而求田舍,则万物不得腾跃。虽有一时之利,必然遗祸后世甚矣。”

  

  赵瑟拍掌赞道:“说得好!子周,我就知道你肯定比她强!回来我就用这几句话反驳她,她必然哑口无言。”

  

  陆子周握住赵瑟正拍得高兴地巴掌,叹息道:“你别忙高兴。欧阳怜光其人,大才也。我说的这些,你以为她不知道吗?她之所以这么写,那是有缘故的。你看她这一段,天下土地,半集于士贵,天下财货,半集于商贾,是以仓廪不实……”

  

  “这还不够清楚吗?要充实国库,一是要从你们这些士族身上做文章,一是要从商贾身上做文章。她现在存士族而不论,只在商贾上面打主意,又是为何呢?实是只有这一策行得通啊!”

  

  赵瑟便冷笑道:“这是自然,她要想管我们收税,她便是名气再大,可也未必能等到皇帝用她。”

  

  陆子周便微笑着接道:“这便是了,这个道理欧阳怜光太清楚了,所以她才有此一论啊。如今天下赋税困窘,必要有个敛财之道。她这一论,正重要害,早晚必然要用的。她这个人,最善因人成事,最敢冒险,崇尚以天下之大乱达天下之大治。”

  

  赵瑟呼了一口气,靠在陆子周身上,叹道:“真是个……奇人。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历,回来派人打听打听……”

  

  “啊……”陆子周说,“她是蜀中巨商欧阳氏之后。”

  

  “你说什么?”赵瑟讶然道:“她竟然是商人之女?那她怎能出这种主意呢,这不是和她自己过不去吗?”

  

  “倒戈一击,才是最致命呀!”

  

  赵瑟念着陆子周这句话,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便仰头去看陆子周,问道:“你怎么这么清楚这个欧阳怜光呢?以前认识吗?”

  

  “是认识。”陆子周笑笑,很平淡地说,“我少年游学之时,曾在蜀中与她结交过一番。当时年少气盛,还曾认真争斗过几番。而且……”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当时她还曾向我求过婚,只是后来我们有都觉得不合适才作罢……”

  

  “啊!”赵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本来想要问的“你们争斗的胜负如何”也卡在舌头上。她慌乱地咬住自己的舌头,疼得几乎留下眼泪。她很想揪住陆子周详细问问,却又知道,打听丈夫婚前之事是不合适的。一时间,她脑中种种思绪纷至沓来,混杂在一起不知是什么滋味。

  

  赵瑟大力喘了几口气,虽然身体有点软,不得不靠在陆子周的身上,但她还是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努力用正常的语调——虽然不知道实际是不是——问:“为什么觉得不合适呢?”

  

  陆子周很缓慢地笑了,笑容里透着一丝落寞,一丝自信,又有一丝坚定。他的手指划过赵瑟的眉眼,描摹她眉毛的形状和眼睛的轮廓。赵瑟便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

  

  他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亦然。更可况……道不同,不相与谋!”

  

  

作者有话要说:【1】严重抄袭史记,

【2】一天吃两顿饭

泪泉

  关于陆子周与欧阳怜光之间的“奸情”,赵瑟有一种直冲发根的愤慨。

  

  事实上,她的这种愤慨是完全没有理由兼且莫名其妙的。而惟其如此,她才会如此愤慨。

  

  一般说来,婚前是婚前,婚后是婚后,男子婚前的感情经历在道理上说和婚后是毫无干系的。

  

  不同于女子可以取很多男子,可以有许多次反复尝试的机会,男人在婚姻上往往只有至关重要的一次机会——在这里,所谓的给男人第二次乃至更多次机会的所谓的“和离”以及“休离”之制往往不过是空具其名,很少有能起到实际作用的。

  

  毕竟,男人太多了,除非地位权势高到比如傅铁衣这种程度的,他们很难有再婚的机会。而即便是皇子王孙、贵戚权贵往往也有他们不得不谨慎考量的为难之处。

  

  那么,既然男子一旦傢人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他们——特别是出色的男人们——在傢人之前多接触一些女子,做极为慎重的考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没有哪个女人会愚蠢得将丈夫婚前和婚后的情事混为一谈。世俗的看法认为,妻子在乎甚至询问丈夫婚前感情经历的做法是一种极为小气乃至丢人的行为。事实上,妻子们往往更倾向于将丈夫婚前的感情经历当作一种可自炫耀的资本来看待。

  

上一篇:《皇后重生手册》

下一篇:大药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