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贤妻 第53章

作者:闫灵 标签: 古代言情

“娘,我也要去——”乔乔勾着刚会走几步路的弟弟,在一旁急的要命。

“好,一起去。”抱起儿子,勾住女儿。

一班人还没出院子就见欣乐抱着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也追了上来。

吴氏跟在女儿屁股后面追,“欣乐呀,你才刚出月子,这大冷天的,不能出门。”

莫语、钱诗诗也跟着劝阻,好不容易把欣乐劝了回去。

前天刚下过雪,路沿、草丛里还残存着积雪,江南的冬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因为过度湿润的空气反倒增加了寒冷度。

已经开始牙牙学语的李敬文拍着母亲的脸颊当好玩,他才不懂什么着急担心呢,连爹爹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人,你能期待他懂什么事?

莫语由于没有过多的期待,所以失望度反而小,到是钱诗诗都快急哭了,因为没看到丈夫的身影。

“还有一队,后面还有一队。”人群里有妇人如此道。

钱诗诗兴奋地拽住莫语的手,差点跳起来,“大嫂,听见了没,还有一队。”

莫语翘脚往后观望,发现后面真有一队,而且是骑马的!她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差点兴奋地跳起来,暗暗祈祷,一定要有政然,一定要有政然!一定……嘴角缓缓垮了下来,因为骑兵的旌旗上写着大大的一个“魏”字,那是魏国的骑军……

失望几乎让她整个人都软了下来……

“诗诗,我们回去吧?”在这儿站久了,她怕自己会哭出来。

“大嫂,再等等,再等等看嘛,兴许还有下一队呢?”钱诗诗的眼睛始终没离开过眼前过得大队。

“啊——”只听一声尖叫,钱诗诗差点跳到莫语身上,“大哥,大哥!是大哥!”

有那么一刻,莫语的脑子是懵的,里面只有“嗡嗡”的声音,眼睛漫无目的的在马队里搜寻,心中念着:政然,政然……

终于在看到丈夫的那刻,她哭了起来——

李政然已经复职到校尉的官阶,并不用排在马队之中,而是跟几个银盔银甲的魏军军官在马队外围,正聊着天,眼睛却在快速搜寻路两旁的人群,在见到妻子那张哭得泪人般的脸后,禁不住勾唇苦笑一下。

同行的魏军官自然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尤其在发现他盯住某个点不放时。

因为正在行军中,而且马上就要上船,不能有丝毫停顿,所以李政然不好跳下马去拥抱妻儿,尽管他很想那么做。

莫语可不会放弃,抱着儿子,勾着女儿沿街跟着追,从东头一直追到西头,李政然实在不忍心看她这么跟着,抬起拳头假意咳嗽之际,对妻子的方向挥挥手指,示意她回家。莫语当然不愿意,等了大半年,好不容易能看到人,当然是多看一下是一下了。

李政然故意将脸沉下来,并把视线转向前方,不看妻子。

同行的魏军官不是瞎子,自然明白人群里那个抱着孩子的俏妇人是谁。军令虽如山,但也不外乎人情,过家门而不能进,可妻儿老小总要说上一句话,而且此番奔赴西北,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怎么说也得让人家夫妻说句话不是?

于是在渡头等待上船之际,一名军官对李政然附耳说了几句,起初李政然还不答应。

“没事,上船之前回来就行,我们给你打掩护,再说咱们都是校尉了,总不能连这点权利都没有吧?”其中一位官阶高一点的这么说。

李政然对他笑一下,继而一闪——人没了!只剩一根马缰在半空摆荡。

那军官愣一下,笑道:“这小子纯粹假正经嘛!”

几个军官都呵呵笑了起来。

因为有人群围着,不好公然假公济私,李政然对人群里的妻子示意一下,莫语愣一下后,随即点头,勾着女儿往江边的柳树林里去。

李政然绕出人群,一路小跑到江边柳树林——

乍一见面,莫语又哭又笑,说不出半句话来。

“到底是哭还是笑?”李政然捏捏妻子的下巴。

这一捏,莫语可就哭得更凶了。

“好了,不哭了,孩子们都在呢。”用手指擦掉妻子的眼泪,“家里都还好吧?”

“嗯。”莫语急着点头。

李政然弯身抱起了女儿,再搂过妻子,在他们三人脸上各亲一下。

这一下让莫语看到了他右脸颊的伤疤,从耳垂下方几乎延伸到颧骨处,不禁抬手摸一下。

“被刀刮了一下,不深,不过可能要留疤,你不嫌弃吧?”

莫语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摇头还是点头,脑子里一片混乱,有兴奋、有担心、有心疼,还有乱七八糟的不名情绪。

“我原来的那支骑军基本都打散了,现在临时调到了魏军任职,这次往西北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你们就留在这儿等我回来。”

莫语只顾着点头。

“另外——政昔和老虎我都见过了,我动用了点关系,让政昔去到了军粮供应处,基本不会上战场,老虎去了工事处,修筑工事,运造弓箭去了,应该也没多少危险,你回去跟家里说一声,让她们不要担心。”忍不住又交代妻子一次,“记住,在这儿等我回来,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要到处乱跑,如今战况不稳,江北都不安全,知道吗?”

点头。

李政然倏尔笑了出来,“你能不能跟我说句话?”只顾着点头,完全听不到声音。

“我……不知道说什么。”莫语苦着脸,她有好多话堵在肺管里,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记得一定要回来,我一定在这边等你,哪也不去!”

“好,我一定会回来。”紧紧搂住母子三人,好想这么一直搂下去啊。

怎奈起锚声响起……

李政然把一对儿女放到地上,一人捏一下他们的嫩脸颊,刚直起身想跟妻子话别,就被她紧紧搂了腰不松手。

他只好由着她任性,并笑看着妻子身后的那对儿女,姐弟俩对父母的拥抱,一个笑,一个好奇——自那之后,李敬文对“爹爹”这两个字的认知就是一个会说话的、满身是铁的……东西!

走终还是要走的,这种方式的相见就像长跑时的偶然停顿,一旦停下来,再想跑起来,那可需要不小的毅力。

李政然不敢回头,怕自己会忍不住,少时离家时也很难过,却没有现在这么的难舍难分,自己成家有了妻儿后,方知责任和家对男人的重要,至少对他很重要。

——层出不穷的沙场历练和生死危难让他变得豪迈的同时,也悄悄滋长着恋家的情绪,这真是两个矛盾的极端。

牵回马缰,踏上军船后,这才敢回身遥望。

垂柳之下,白雪斑驳之间,一大两小的三个身影站在那儿,也站进了他的记忆,他必须靠着这个画面让自己生存,让敌人亡命!

“荆楚,你小子福气不小,娶了这么个标致的小媳妇,年纪不大吧?”同袍拍拍他的肩膀。

直到船转过一个弯,再也看不见渡头,李政然才转过身,背对船栏,“小我十岁。”

“喝!我就说看着这么年轻!可惜啊,跟了我们这种人,吃亏喽,一年到头不着家,要是摊上战事,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回去,就算回去了,搞不好也会缺胳膊少腿的。”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叹道,“我家那婆娘跟了我十二年,见面的时间还不足一年。”

旁边一个年轻的道:“老黑,行啊你,不到一年,就生了仨小子!”

老黑大笑:“那可不,好不容易见次面,不得卯足了劲啊,小子,学着点吧!”

年轻的又凑到李政然身边,“李校尉,你家小嫂子可有姐妹啊?嫁过人的我也不在乎。”

李政然伸手摁一下他的脑门,“做梦还快点,我娘子只有兄弟三个,你要不要?”

一堆人呵呵大笑起来——穷开心呗。

李政然笑着笑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老黑,我前些日子让你打听的那个人可打听到了?”

老黑笑意未消,道:“是不是那个叫周图的步军校尉?”叹口气,“不用找了,胡集那一仗,你们齐营的驻地整个都被‘萨布尔察’的狼军给围了,那个混蛋造的,向来不留活口,我估计阵亡书再不久就能送到家……奶奶的!”

李政然望着江面沉默不语……

☆、六十二 袁喜岁

周图的阵亡书送来的那日,天色很阴沉,老天仿佛要塌下来一般。

隔壁的哭嚎声凄厉的让人寒毛直立。

李家女人想劝两句,可面对着周家婆媳俩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因为没有遗体,周家只能为儿子设一方衣冠冢,故乡是回不去了,干脆就埋在了当地。

腊月初八的前一天,一切丧仪诸事皆办好后,周家也终于消停了下来,婆媳俩都像无魂游鬼一般无所依附,新年自然也不会准备了,人都没了,还过什么年?

腊八这一天,莫语提了一包红黑绿豆过来探望。

周老太太在得到儿子捐烈的消息后,不许媳妇和孙子挂孝,口中一直念叨着她儿子没死。

莫语过来时,周老太太正破口大骂着:“你个小贱人,以为我图儿不回来了是吧?你妄想!我图儿活得好好的,你最好收起你那副贱样儿,别给我惹是生非,招惹野男人!”若非莫语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那么慈祥的老太太居然会有这么凶狠的一面,钳着手指,在儿媳身上狠狠掐拧。

莫语被惊在门口不能动弹。

“你们都滚!”周老太太指着门口的莫语,“我儿子没死,你们这些小鬼饿狼,当我不知道嘛!你们想跟这小贱人合起伙来骗我的钱!想得美,我就是死也要带走,一个铜板都别想拿到!”

莫语的一条腿跨在门槛上,始终放不下来。

袁喜岁只是哭,也没有起身迎客,到是蹲在墙角哭泣的周宇跑来莫语身边,抱着她的腿不撒手,估计是被吓到了。

莫语忍不住蹲身搂过小男孩。

“滚!滚!”老太太仍不停的骂着。

无奈之下,莫语只好先把周宇抱去了自己家,让乔乔带他一起玩,等再回来时,袁喜岁已经蹲坐到了院门旁,屋里的老太太仍骂个不停。

袁喜岁后脑勺抵着墙砖,对莫语凄笑一下,“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贱?”

莫语扶着门边,没吱声,叹一口气后,弯身与她并排蹲坐了下来。

“我确实很贱。”转头直直看着莫语,“我羡慕你们的日子,羡慕你们的男人。”哼笑,“他跟你说过了吧,我做过的事?”

这个“他”当然是指李政然。

莫语仰头看向门旁枣树上的枯枝,“没有,他什么都没说。”

苦笑,“所以我说你该小心,这世上太多我这种人,自己过不好,就希望抢别人的好日子。”

莫语转脸与她对视:“如果因为你抢,他就去了,那我的好日子也不是真的好日子。”

“你就这么相信他?”

莫语低眉苦笑,“有很多事不能想得太清楚,我是只要有希望,就会尽力去做,保得住就保,保不住……也没办法。”

袁喜岁叹一声,“如果我有你这么好的运气,也许我也会努力。”

“人不会一辈子都倒霉,总有翻身的时候。”

摇头,“我已经走投无路了,若不是有小宇,我早就不想活了,活下来干什么呢?”没人疼,没人爱的。

“再等等。”她只送她这三个字。

袁喜岁对着阴沉的天空凄笑,良久后才幽幽道:“你知道么?已经有人来给我说媒了。”

上一篇:师叔

下一篇:春深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