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第102章

作者:怀愫 标签: 古代言情

  眼睛还不曾睁开,徐礼睁了眼起来,把她紧紧围住,自家往炭盆里添了碳,往窗子外头一望,果真下雪了,总有三尺厚,可见是下了一夜,他搓了手再钻回去,亲一下额头:“你怎知道。”

  蓉姐儿还嘤嘤,也不顾他身上冷,钻过去贴着抱了:“大白告诉我。”徐礼在,大白便不肯上床来睡,夜里多冷都窝在褥子上,还会挨着碳盆烤火,蹲在盆前,伸了两只爪子,白毛脸儿烤得眼睛都眯起来,它都窝在床上了,外头定是冷得不成。

  徐礼好容易才安抚住她,晓得她失望,拿起指尖亲一口:“咱们不出去,便在亭子里头烤鹿肉吃,好不好?”

  

  第207章 雪天石亭烤兔肉新春祭祖显身手

  

  雪下得这样厚,隔了窗洞只见外边一片莹白世界,大白窝在房里怎么也不肯出去,蓉姐儿则窝在被里不肯起来,散了满把头发,铺在大红彩绣石榴的枕头上,耳朵也捂住,只留鼻子在外头。

  铺了一床一枕的红,衬她一张雪白小脸,大白也钻到被窝里头去,露了半截白毛尾巴,人跟猫都窝在厚被褥里头猫冬,凭徐礼怎么骗都不肯起。

  “冷呢。”屋子里烧炭暖起来了,她还撒了娇不肯起,徐老太太那里免了请安,各房在屋子里头用饭,徐礼在书院中早起习惯了,早早起来披了斗蓬在院里走了一圈,捏了个雪团子回来托给蓉姐儿看。

  “我不碰,冷。”越说越往被子里头缩,大白眼睛都不张一下,占了徐礼睡的那一边,白毛脸枕着蓉姐儿的头发,徐礼去抬它的爪子捏肉垫,它也只眯了眼睛,咕噜几下,叫惹得急了懒洋洋喵呜一,把爪子伸回来又睡。

  “才刚答应了烤肉吃的,下边送来的獐子狍子,我叫陈婶子料理了,在石亭子里头烧上炉子,用大屏风围住,再不冷的。”徐礼挨过去骗她,蓉姐儿又往里头缩一缩,这回只露个额头,徐礼怕她闷着,掀开点让她透气,吩咐甘露把地龙烧起来。

  甘露看见了就笑:“姑爷哪里知道,我们奶奶再不是怕冷,她这是贪觉呢。”好容易不必早起请安,天热时还好,天一冷下来,早上起来请安,外头天都是暗的,早早就把斗蓬裹起来,立在老太太院里的暖阁里等着。

  一屋子女眷早起都少言寡语,个个对面了蹲个礼,握了茶杯围着炉子等老太太起床梳洗,谱摆的这样大,倒跟上朝似的,男人有男人的朝堂,女人有女人的。

  蓉姐儿打小是个小火炉子,长大了还是热,大冬天用汤婆子便能过一夜,再不必烧炭,还嫌那个燥得很,屋子里头地龙都少烧,摸她的手暖和的很,可这样早出去,还是叫甘露兰针两个把她密密裹了,就怕着了风寒。

  蓉姐儿听见闭了眼儿从被子里露出头,甘露退出去,徐礼捡了衣裳:“起来了,咱们吃酒吃肉,你不是想着烤肉么?”

  她团了被子凑过去枕在徐礼腿上,拿脸磨他的腿:“我腰酸。”徐礼红了耳朵,昨儿是折腾着她,搂在怀里就没够,两只脚儿抬起来弄,可不是腰酸了,手伸进被窝里揉一会儿,蓉姐儿舒服的哼两声,悄声道:“你这么急着,是不是要吃烤腰子?”

  她长在市井,打开门就是临河菜市,知道羊腰子不是真腰子,撒了胡椒磨的粉儿,又香又麻,吃着停不了口。

  徐礼叫她这一句呛着,两只手搔她的脚底心,闹腾了一会儿,地龙也烧得暖了,蓉姐儿懒洋洋挂在徐礼身上,抬手让他给穿衣裳。

  等她真个踩着软毯起来,都快摆晌午饭了,头发也不挽那重的,只盘起来,插一朵堆纱红花,只穿着纱衣在泥金小桌上头用了半碗粥。

  她有了精神便折腾起烤肉来,吩咐银叶拿酱汁子把肉条腌过,嫌光吃鹿肉没意思,还叫厨房腌了口条来,片好的猪头肉,收拾干净的鸡鸭鱼俱都盛在碟子里端上来,还有热菜烧鹿筋卤猪耳,蓉姐儿忽的想吃春饼,叫厨房摊了细面皮的薄饼儿来,等肉烤好了,卷起来吃。

  小小一个亭子摆的满当当,四面俱叫大屏风挡起来,把个石亭子遮的严严的,半丝风儿也透不进来,蓉姐儿从头罩到脚,身上穿了厚袄,脚下蹬了羊皮靴子,头上还戴了雪帽,两只手伸在暖手筒里。

  点了两个火炉子,又摆出烤叉火炉,解了大毛衣裳坐在小杌子上,黄铜吊子盛了酒架在碳上,滚热了倾一杯吃,吃烧肉配了金华酒,蓉姐儿不敢再贪杯,吃了两盅儿,撕了肉吃,野兔儿腿烤得脆焦里嫩,肉汁儿滴在薄饼上,徐礼拿了小刀割给她,她一气儿吃了三张。

  外头雪渐渐停了,风一住,这些积雪冰棱看着便似糖霜,蓉姐儿吃的肚儿圆,连大白都叫她抱出来,围着炉子喂它鱼肉吃,大白吃的不住伸舌头,一整条烤鲟鱼,大半是它吃了。

  下边丫头下人也分着吃,大厨房送来的菜倒有一半不曾吃,也都散下去分了,不一时几房都晓得这里烤肉吃,爱姐儿那儿的丫头榴宝还来要:“我们姐儿馋呢,说三嫂子不曾想着她,正闹性子呢。”

  “哪里是没想着她,这东西不易克化,怕她吃了积食。”话是这么说还是叫拎了一盒子卷饼过去,既二房有了,各房也都分送些,得了吃的又有回礼,各房的酒食,新造的糕,连张氏都送了一道木樨银鱼来。

  好容易闲一回,宋氏那里的丫头双燕又来了,送回礼不算,又问蓉姐儿:“咱们太太问三少奶奶,团圆饭的食单子可列好了,等紧赶着办食材去。”

  蓉姐儿笑一笑:“告诉你们奶奶,预备二十条新鲜鳝鱼,养在净水里就是。”个房都要出菜,蓉姐儿揽下了面点,大菜上过,还得有道主食落肚,甚个鸡鸭鱼肉俱都做不出新意来,不如做个爽口面食。

  秀娘靠了卖面养活母女两个,这手艺蓉姐儿学了十足十,只不常做,徐礼还不曾尝过,听见她说要鳝鱼待双燕走了才道:“你是要烧鳝段儿?祖母祖父牙口可都不好。”

  他说的委婉,实是这东西上不得台面,便是她做得再好,奉上去也要吃人笑话,蓉姐儿眨眨眼睛:“我知道,不叫他们嚼。”大白轻巧巧跳上来,舔蓉姐儿的手,她摸了大白脑袋,把碗子里的鱼肚子剔了刺给它吃。

  吃这一回鹿肉,叫张氏说一句太奢,却没谁拿她的话当真,便是她往老太太那里说了,各房里也有吃涮锅子的,整治个鹿肉并不过份。

  不说小院里吃这回鹿肉惹出些话影来,蓉姐儿亲自捡了菜叶子腌酸菜,摆在殴儿里头压上大石,闷得几日切出来下面,酸味儿足菜梗儿爽脆,徐礼直倒这个配着肉卤子拌饭吃,还待要切,叫蓉姐儿拍了手:“这得留到年三十。”

  到腊月二十九这日,府里各处都预备停当,自门口点了一溜朱红大高照灯笼,用的俱是羊油蜡烛,又亮又不易叫风吹了,笼上红纱,沿着白石道进来,金舞银蛇似的,到三十这天,彻夜不熄,连着灯笼都一并守岁。

  门神早早换过,对联是各房子弟写了,徐家这七进的宅子,光是门联就要百来幅,大门仪门厅堂暖阁抱厦,处处都不少不得,徐礼包了三房的,写的手都不曾停过,正房那里还有皇帝赐下来福字,贴在正堂中间。

  蓉姐儿头回过官家新年,原来在家不过一家子聚着,吃酒菜守岁,逗逗弟弟说说闲话,过了夜便去睡,再不曾想到徐家过年竟这样烦累。

  “下元冬至还不曾有这新年一半儿吃力。”她大清早起来,一家子都在正堂按辈份排了进宗祠行礼,蓉姐儿还是新嫁之后三月来过,敬茶拜酒,由着徐老太爷在族谱上写上她的名字,自此才算是正经的徐家媳妇,这回来却又不一样。

  祠堂在单独一个院落,黑漆大门,里头开面五间,挂着徐氏宗祠的匾额,种的松柏有柱子那样粗,金陵城里还有个笑话,看谁家是真贵,不须去看房子门脸儿,只看祠堂里头的树有多粗,徐家富贵是富贵了,这树却至多只有三十年份。

  徐大老爷为主,徐二老爷为辅,两人个个祭一回先祖,再由着各房的嫡子上前捧香献茶酒,自月亮还挂在天边,一直到外边天大亮。

  蓉姐儿嘴里含了枚青橄榄,就怕睡着了,女眷俱都低了头,这场面,便是徐大太太也没说话的份儿,到敬过三回香,倾过三回酒,这才退出来。

  大房因着是长子承了家业,还得单在他们房里头供祖宗,徐礼一行回到三房,张氏也不叫蓉姐儿立规矩,她今儿脸上尤其有光。

  才刚徐老太爷把小女儿记上族谱,因着无名,他便随手写了一个,叫菡姐儿,这也算是徐老太爷亲给起的,自此小囡囡就有了大名。

  徐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得早起这一回折腾,夜里又要守岁,早早散了各房媳妇,也不必去她那里再陪着说笑,抬了小轿回自家院里头补觉。

  老太太能歇,下边的小辈却歇不得,夜里那顿年饭,各房出的菜是要传菜唱名的,好与不好,一下筷子便知,净水里头养的鳝鱼饿了几日,吐净了肚里的泥水,饿得只剩净肉,陈婶子拎起一只,拿钉子钉住鱼头,用小拆骨刀把肉片成一段段的,余下的骨头不扔,去了血水扔进汤锅里头煎汤。

  汤底还摆了大对虾新干贝,吊着汤头起鲜,那汤里还加了些个牛乳子,看着雪白白,面团是昨儿就发起来的,抻了又抻,干出来晾了,根根空心。

  这些预备好了,到时候不过炒一碗浇头,各房也都这样预备,大房是蒸鲥鱼,二房是烤羊羔,烟熏火燎的,到蓉姐我这里,把酸菜拿出来一切,切成了碎丁儿,上面的时候满铺一层,再盖上鳝鱼丝,没拿重油炒,半是汤半是水,一口下去肉就化了,又酸爽开胃,徐老太爷吃了一碗,又再添一碗。

  这便是几房里头得了头筹,一匹彩缎作彩头,各房轮着得,也没谁不快,张氏才嫁进来那一年,也是巴巴的烧了好菜端上去,哪怕为着新媳妇的脸面,这一年也该是她的。

  徐礼倒是真爱吃,他喜爱这些家常小食,倒比大菜更爱些,蓉姐儿皱了眉毛噘起嘴儿把手举起来给他看,他只当叫切着了,揉了好一会子,蓉姐儿笑:“嘻,骗你。”

  这两个正腻歪,兰针抱了大白进来,蓉姐儿招手叫它,它怎么也不肯应,兰针低了声儿:“大白烤火,把胡子烤卷了。”

  炭火的热气一冲,大白左边脸上的三根胡须,叫热气烘得焦了,原还不曾发觉,兰针见它跳不上栏杆,还道它吃多了太胖,等见它走道都歪起来成了蛇行,这才抱起来细看,一下唬得一跳,大白的胡子都卷的菊花瓣似的,怪道它走道都不稳了。

  大白抬起脸呜一声,蓉姐儿心疼的不行,赶紧抱来凑到脸边,拿脸蹭大白的毛,还香了它好几口,大白摇了尾巴尖撒娇,徐礼看见忍着笑:“早说那炉子不能靠的近,这下可好,把胡子养回来,它不得又胖上三圈儿。”

  蓉姐儿听见立了眉毛,抓着大白的爪子上去拍了了徐礼的胳膊:“不许说大白,我抱着它。”还叫兰把它的褥子摆到床脚,大白自家觉得丑,一天都窝在床上不起来,要起床只管喵呜,兰针便抱了它去,甘露捂了嘴笑:“它倒作起月子来了。”

  猫闲了,人却不得闲,虽不知道往后要去哪里,东西先理了起来,出门在外,一样都少不得,真个恨不能连床都带了走,还留了银叶来福留下守院子,这两个配了婚,陪了一付妆奁,当一房守院人,把嫁妆俱都交给银叶看管。

  吴氏留下的田庄还托给吴太太看管,蓉姐儿的嫁妆田地由着秀娘收租,打包的箱子且有十多抬,也不知道去哪儿,若是穷县,样样都少不得。

  这么一直忙到正月十七后头,徐礼便理了行李出门去了,二月初九的春闱,得去京城赴考,蓉姐儿恨不得袜子都给他带一箱去,他只笑个不住:“我不过去这点日子,三日考完便回。”

  此时去已是迟了,别个只怕年前就往京城去,徐家打点了房舍,点了四五个人跟着徐礼一道上京,徐大老爷还写了信,叫徐礼交给京中同年,好照拂他一二,行船往运河去,一路北上,快船到得京城,已是二月。

  

  第208章 十年盅事今朝发因祸得福离徐家

  

  徐礼是带了一匣子信回来的,二月初九开考,到了三月仲春时节他便回了家,去的时候一箱子书,回来时又多带了两只箱子,俱是给各人的礼。

  他给蓉姐儿办着许多小玩意儿,既她有了,别个也都带一些,他是瞧见什么觉着蓉姐儿喜欢就买下,竹子编的精巧小篓子都买了一套七个,别个还只当他用来养蛐蛐,一头摊子上见他捡了这东西不问价就要下了,还只当他是个雏儿,几个人上前来套他,想把他骗到胡同里头作耍,下注斗蛐蛐。

  见骗不着他,又说手里头有好虫,什么梅花翅白头麻竹节须,也不多要他的,百金便可。徐礼听的有味儿,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那人可着琉璃厂自东走到西都跟了他,到一个摊子上头哪一样东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觇笔原想赶人,徐礼却只背了手听他胡侃,徐家子弟因着怕玩物丧志,打小连琴棋书画都只算小技,不肯叫他们往里头狠钻,大伯读书有出息,下头个个都苦读,并不似那京里人,哪个府哪个巷里头有门脸的爷,说出来都报得上名号,拿东西也不须会钞,只说往府里支就是。

  这一路的世情,又与金陵不同,等那人见实是赚不得这百金,才要转身走,徐礼叫捧砚给他五钱银子吃茶,捧砚给了钱却皱眉头:“少爷,凭白花这钱作甚,这就是个闲汉。”

  徐礼摆了手笑:“别看是闲汉,倒也有一肚子学问,只不在诗书间。”看见盆景他能说上云头雨足美人腰,看见鹦鹉能说雪衣金爪桃花嘴,有这么个相伴,逛下来也不厌气。

  荣宝斋买了瑞兽水晶镇纸,一得阁捡了潇湘八景的方氏墨,还有萃文阁的八宝印泥,长辈的一色色办齐了,又去京城银楼里头,给蓉姐儿挑了件首饰,自来少见她戴玉,眼睛却扫在一只玉头金脚的发簪上,前头是翡翠雕的莲叶,青翠欲滴,那色白的地方真如颗露珠儿,这柄荷叶还能拧下来,串在翡翠珠子上头当挂坠儿戴。

  光这东西,徐礼就用了三百来两,带出来的钱掏空了回去,这件首饰不算,还有各色胭脂水粉,因靠着宫廷,倒有许多秘方,甚人太真红玉膏,甚个桃花娇面粉,捡好的收了一筐,那胭脂店的小伙计一边给包一边问:“这位爷,可要分开来装,咱们店有各色油纸,保证不弄错。”

  徐礼还不曾会意:“若是不怕串了味儿,装在一处省事。”

  小伙计忍了笑:“咱们的香再不怕串味儿,爷放一百二十个心。”

  觇笔捂了嘴笑,跟着说一句:“这全是给咱们奶奶的。”那伙计想是看多了公子哥儿出来买这些讨娇客喜欢,分了颜色包,不怕弄差了。

  徐礼这才领悟,想是他买了玫瑰又捡了百合,几种香味儿俱不相同,这才惹人猜疑,等逛完了脂粉铺子,两个书僮手里都拎不下了,出了门就要帮闲,打发几文便能送到会馆里去,捧砚不放心跟着去,徐礼便坐在茶楼里吃茶。

  这一坐倒遇上熟人,眼见得自茶楼下过去,赶紧叫了觇笔下去唤他,等那人上得楼上还叹一声:“山水有相逢,若知你也往京城来,正好一道。”

  不是别个,却是考举人时间隔那个饿得昏过去,叫徐礼周济了三日乳饼的冯季康,他还是一身打布丁衣裳,倒是洗过晒过的,头也梳得干净,只在琉璃厂里闲晃,买了个油炸饼儿吃。

  看见徐礼也不问他考得如何,坐下来便捡猪头肉吃,不说诗书,只谈见闻,倒有趣味,两个你来我往,茶且吃了两大壶,又说定了会馆,定好了一道回去。

  徐礼不看榜,未曾想着冯季康也不看榜,哪里知道他们这里刚上船没几日,那边信报便来了,冯季康榜上有名,要去金殿对策。

  徐礼捡一身衣裳予他,他比徐礼身量短些,也不寻人裁短了,便这么穿着进了宫,还道能遮一遮他脚下的鞋子,鞋子里头塞了布,一身都是徐礼的,又借他银子打点宫中小监,他进了宫也还这付散温模样,想着怎么着点状元榜眼也点不到他头上来。

  哪里知道皇帝见他这般特特追问一声,冯季康直言说了,衣裳鞋子俱是借来的,说总归已经欠了三付乳饼,债多了不愁,也不多这一套衣裳。

  笑的皇帝差点喷茶,倒叹徐礼忠厚,赞了一声徐家子弟,又听见他这科未中,只回原籍等着分派,皇帝都特意问了,下头官员这个现成的好,还能不卖给徐大老爷,徐礼还未到家,京里已经去了信。

  状元榜眼探花三个,俱跟冯季康挨不着边,可皇帝喜欢他这性子,留下来作天子近臣,别个得着笔墨如意,问他要甚,他也直说:“身上衣裳口中食,官家再舍我一片瓦遮头。”他这一张口,皇帝又是一阵笑,真个叫人给他安排最房子,还赐了百两银子,进士里头只他独得了这一份。

  徐礼不曾想着借他的光,况且两人只短短见过几回,谈不上推心置腹,知道他得了青眼,只遥表贺意,一心只往家中赶。

  待徐礼到家已经是三月仲春,院儿里栽的月月红开满了枝头,蓉姐儿又破土栽了两株桃花,此时开得粉艳艳,徐礼一时想到去岁的三月,她还捋了桃花打他,到得今岁竟是他的妻子了。

  两个见了还不及说句亲热的话,蓉姐儿便道:“院子里那两株桃,种出事儿来了。”她一来这院子,处处都改成新貌,青砖地挖开来重换过花砖,海棠如意仙鹤送瑞,除开十字型的正道,两边造的跟花园子似的。

  搭起秋千架,栽上碧桃花,整个院子生机勃勃,自院门进来,一眼就看见里头花团堆锦,趁着栽树动土,还挖了一边院角,造了个小池子出来,靠里的粉墙雕出石壁来,把山水都缩在一处。

  她这里挖土,匠人进来两镐子挖出件事物来,年深日久,早已经叫雨水浸得发乌,还生着青苔,可模样却还辩认的清楚,却是个木头娃娃,拿水洗了一看,背后竟刻了徐礼的生辰八字。

  蓉姐儿哪里敢瞒,这东西也不知是甚个时候藏进来的,红了眼睛就往上房跑,进了门先拉着徐老太太一阵哭,徐老太太还不知她怎么了,等那东西一拿出来,老太太眼睛都瞪圆了,气的直捶桌叫了徐大夫人来,指问她这是怎么一桩事。

  徐大夫人哪里知道,她见了这东西也唬了一跳,巫盅事最是扯不清,真有个好歹,她这个当家人却脱不得身,卯足了力气往下查。

  蓉姐儿未嫁前小院儿里人口简单,几年也不曾有过变动,一查就查到底,还不曾叫人来盘问,那头发嫁出去的一个媳妇子,夜里便扯了绳子上吊,人倒不曾死,只伤了喉咙。

  这倒成了无头公案,大房二房再没哪个想叫徐礼去死,三房那些个妾连个蛋都没下,更犯不着,张氏进门才多久,这东西跟她也挨不着。

  等那个媳妇子能开口,叫人拿麻绳子捆了扔到堂前,吓得屁滚尿流,磕磕巴巴全说了,一倒出来俱是家丑,还是徐三老爷许多年前惹下的祸端,在外头养金丝雀,叫樊娘的,因着不满徐礼把她赶出后衙,这才派了人进来。

  这小人一直摆在身边,原来在江州时没机会进身,到了金陵她却趁乱在徐礼院子里当过一段洒扫丫环,这东西埋在地上,原想着隔了近十年,哪里知道还能叫人起出来。

  徐老太太是抖了精神想要狠狠发落的,要哪知道事情还是落回了三房里,她这口气没地儿撒,赐了许多东西来给蓉姐儿压惊,又是请人作法,把这桃木小人儿烧成了灰。

  那个媳妇子再没人知道去了哪儿,她原还是抱着樊娘能进门的主意,到后头无望,也只安安稳稳当丫环,到了年纪还给配了人,还生了娃儿,拖累着一家子俱叫发卖了。

  蓉姐儿靠在徐礼身上:“那东西,已是烧了,太太只怕也要跟着去任上的。”这却是意外之喜,徐老太太去信把儿子骂的狗血淋头,所幸徐礼一向长住书院,若不然真个克了他,三房便连个子嗣都无了。

  徐三老爷接了信想了半日才想起樊娘来,怎么也不肯信这是她做下来的事,那样贤惠温驯的人,竟有这番狠毒心肠,徐老夫人还把张氏送到儿子跟前去,再怎么总归是清清白白人家出来的,还告诉她不怕那些个妾作反,要打就打要卖就卖,若徐三老爷说个不字,由着她来撑腰。

  请了风水先生给小院看风水,又各房都走了一回,这事能瞒十年,别个地方也说不准就有这事儿,徐大夫人逃不脱,小叔子的外室闹这一出,倒连累她吃这瓜落,真个清了人手,府里一时人人自危。

  徐老夫人还叹:“我说礼哥儿媳妇是个有福气的,都埋到树根下头了,可见是天佑呢。”举家都去鸡鸣寺上了一回香,撒了百两香火钱,又给寺里布施了油米。

  吴家气愤不过,两家一道写信寻访,真个把樊娘寻了出来,她年已老大,早没有当初那番艳色,嫁了个小经济,积攒下来的那些银子开了个酒坊,半卖风韵,同那些上门沽酒的调弄几句,官差来时,她都不记着是姓徐的哪一位,半日才瘫倒在地上,叫人夹了投下狱。

  女囚哪里那般容易坐的,那些个牢头可不管你是徐娘半老,她又做过皮肉生意,不到一月就叫弄死了,她那个丈夫也不来发送,就这么拿席子卷裹了扔到乱葬岗中。

  这些个府中女眷再不知道,蓉姐儿靠在徐礼怀里,伸了一根指头在面颊上打转,勾了他的脖子撒娇:“老太太说,叫我也跟了你上任去。”

  

  第209章 离徐家启程南下定沣青一县之长

  

上一篇:做贤妻

下一篇:一品夫君三流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