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日常 第79章

作者:九月轻歌 标签: 古代言情

  香芷旋上前去,逐一给老太太、香大老爷、大太太和香大奶奶见礼,站直身形后,对香大老爷道:“伯父,我有几句话要单独与您说。”

  香大奶奶闻音知雅,笑道:“正好,我在内宅还有些事,等会儿再来与你说话。”

  老太太不明所以。

  大太太面色则是阴晴不定。

  香大老爷转身对婆媳两个道:“既是如此,你们就先回内宅。”

  老太太瞥了大太太一眼,眼神狐疑,点了点头,对大太太道:“你跟我回房,我有话要问你。”

  大太太脸色变得颓败。

  香大老爷与香芷旋落座后,前者神色温和地问道:“只找我说话,可是家里人做了什么事,让你为难了?”

  “是。”香芷旋点头,细说之前,先认真地看了伯父一会儿。伯父与父亲有几分相像,只是伯父不怒自威,而父亲气质儒雅。因着那几分相像,她从小就对伯父有着不可名状的一份亲昵、依赖,只是不敢流露罢了。

  如今不会了,再也不会。

  她敛起心绪,娓娓道来,把大太太背地里做过的好事讲给伯父听,末了道:“夏家应该派人来递过帖子了,我叔父要见你。是,夏易辰是我的叔父,我把这异姓叔父看的很重,他待我和大姐实在是更似亲人。再有,我伯母做过的事,她一定与您说了,只是您没敢告诉祖母,您想装作不知情。”

  一定是这样的。伯父惯于不动声色装糊涂,惯于对大太太做的刻薄他人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始终念着大太太当初下嫁给他的恩情。

  但那是香家的事,她无法去试着体谅理解了,因为从不曾有谁真正体谅理解过她。

  香大老爷沉吟道:“昨日,你伯母的确与我说了一些事,她承认,当初是她办事不缜密,忙中出错……”

  香芷旋微笑,“开脱的话就不要与我说了,我不信。您别把我想得那么不谙世事,她当初安的什么心,一想便知。那时疯传袭家四爷命悬一线,府里的人虽然都与我极力诉说袭家门第如何的好,其实心里都清楚得很,我嫁过去便是守寡的命。守寡还不算最差的,等到他人不在了,我要是还有点儿利用价值,能留下,没有利用价值的话,就会被逐出府去。一个寡妇,前程艰难,可我有您这个官员伯父,再嫁给商贾之子,也是说得通的一桩婚事。湛江齐家想走仕途,香家需要钱财打点——被我拿走了十万两,没关系,只要我到了任你们拿捏的齐家,那些钱财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回到你们手里,并且,不止我拿走的那一笔银两。我伯母就是打得这个算盘,并且笃定能够成真,这才将我贴身的饰物私下里给了齐家,以此让那边放心。”

  一席话语速平缓,不带任何情绪,只有冷静地分析。这让香大老爷有些意外,看向她的目光,多了几分郑重,“你这样说……等会儿我去问问你伯母……”

  香芷旋眼中有了笑意,却是含着讥诮,“去问问她?您不知情?这话我不信。”她眸子微眯,上上下下打量着香大老爷,似是今日初次见到这个人,“齐家那位公子如何到了京城,如何去了国子监进学,您敢说不是您帮他打点的?您敢说,不是我伯母要您为他打点的?其实,我来的路上,不是不怀疑您从头到尾就知情的。您弟弟的亲骨肉,您就这般对待。午夜梦回时,见没见过我父亲?可曾有过哪怕一丝愧疚、不安?”

  饶是香大老爷多年修为,听了这般犀利的质问,也为之色变。

  香芷旋却愈发放松,笑道:“我看不如这样吧,齐家想闹事,那就让他们闹。我已经这样了,债多了不愁。再说了,您和伯母当真是为我煞费苦心,把我的一辈子都计算好了——这般有情有意的长辈,我岂能辜负。”

  “你想多了。”香大老爷很迅速地调整了心绪,面色变得愈发温和,“你生气,我明白,是该生气。但越是生气反倒越不能赌气。我知道你聪慧,也不是与人置气的性子,此次过来,必是有了主意,要我照你的心思行事。你只管说,只要我能办到,必会让你如愿以偿。”

  

☆、第80章

  “我只是你们随意换取利益的一个物件儿,能有什么主意?”香芷旋自嘲地笑了笑,“等您见到我叔父,他自会告诉你如何行事。照我看,他大抵是不能给您周旋的余地。我过来这一趟,只是请您管好身边的人,别一而再再而三地往我脸上抹黑了。我脸上无光,您脸上就能好看?”

  “是是是,的确是你说的这个道理。”香大老爷连连点头以示认可,随后则是问道,“夏家那边,与你们姐妹……到底有何渊源?”

  “有何渊源?”香芷旋想了想,“不过是夏家的人重承诺、有良心,不似有些人,怎样丧尽天良的事情都做得出。”

  香大老爷神色一僵,沉吟片刻,“虽然同在京城,我与你相见时却少,说话的机会更少。说起来,我来京城之前,去看了看你大姐、大姐夫,他们很是记挂你。我是想着,日后若是可以,帮他们周旋一番,如此,你们姐妹也不需相隔千里,只能以书信慰藉思念之情。”

  “我大姐、大姐夫的运道,袭府大抵能够左右,您就别费心了。”香芷旋定定地看着香大老爷,“如果您到此时还以为能用他们作为控制我的把柄,那可真是白活了半生。”

  话说的很重了。香大老爷闭了闭眼,端起茶喝了一口。

  香芷旋语声徐徐:“你们想要利用我的亲事升迁入京城,我当初肯嫁到京城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离夏家近一些。眼下算是皆大欢喜。如果说我要报答你们养育了我一些年并且没将我算计死的恩情,我已用这桩婚事来报答。日后别再妄想能通过我得到什么好处,我已不能再看到你们因我获益。日后,您好自为之,我自来不是爱惜名声的做派,哪日被逼急了,弄不好就要拉着您一起声名狼藉。”

  香大老爷不吭声。他不想这样,只是,这样刺耳刺心的言语,任谁能有答对之词?

  香芷旋无意多留,从容起身,“往后我逢年过节自会回来,香家的人,无大事不要去见我。还是那句,您管好身边的人。”语必,缓步出门。

  香大老爷看着微微晃动的门帘,半晌说不出话。

  这个侄女,只是来教训他的,日后夏家会怎样,袭朗会怎样,她并未提及。

  这样,反倒让他愈发担忧,因为最坏的猜测,心生恐惧。

  大太太私下做主定下的那门亲事,他起初并不知情,直到她赶来京城,一再要他帮齐家打点,他细问之后才清楚原由。

  大太太仔细地解释了一番,想法真就如香芷旋所说的那般。

  打算得过于长远了。若回到那段袭朗生死难测的时间,便是妻子与他明说,他大抵也是同意的。

  所以,没办法生气,无从责难。

  如果他是英年早逝的胞弟,看到留下的女儿被人这般对待,定会心惊气愤不已。但是,妻子,甚至包括母亲,对三个侄女的算计,都是为了他的前程。

  哪个男子不想光耀门楣呢?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类事情从最初的惊讶,慢慢转变为默认,又一步步习惯了。

  只是什么事都是一样,从来没有一边倒的时候,从来是计划抵不过变化。

  侄女出了阿芷这样一个孩子,袭朗也出乎意料的很快痊愈如初。

  如今阿芷成了三品命妇,袭朗官拜京卫指挥使。

  当初妻子的一番打算便成了笑话。

  他又能怎样?只能顺着事态的变化给齐家一些好处。却是没想到,齐家人心不足,屡次上门来威胁,逼得妻子只能去找袭家。

  阿芷那个孩子,给他的印象是素日里默不作声,一旦做了什么事、放下什么话,就是心意已决。

  最后那几句话,分明是连儿子、儿媳都要疏远了。

  他长长的叹息一声,扬声唤人,让小厮把长子唤到面前。家里的是是非非,他已经看不清辨不明了,只能听听长子的说法,让他帮忙拿个主意。

  香若松过来之后,听得父亲说了来龙去脉,沮丧不已。

  他也不能怪谁,并且,从来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没错,只看值不值得。

  阿芷嫁到京城之后,事情一波三折,出了很多在他意料之外的事情。但结果是喜人的,所以值得,自己也是从本心里想将这个丫头哄得高高兴兴,日后如兄妹一般来往。

  只是家中的人总是在添乱,总是在阻挠他。先是祖母,现在是母亲。便是她们没了那份心思,以前一些事却已埋下了祸根。

  以前身在家乡,两位长辈的算盘打得太精细太长远了,考虑到了阿芷嫁人之后的种种窘迫,唯独没算计到如今这双方都能获益的局面。由此,算计到了如今,变成了千疮百孔的不智之举。可悲,亦可笑。

  痛定思痛之后,香若松一字一顿地道:“既是如此,那么,就任由夏易辰摆布,让阿芷心里痛快些。”

  没得选择了,只有这一条路。

  之后,香若松想到了湛江齐家,“齐家那边,您在广东的人脉还在,动不了哪个官员,对付一个商贾还是不在话下。不妨釜底抽薪,拖延着齐家老三,给他家族施压,就别等夏易辰出手了。夏易辰其人,我这些日子也千方百计地摸了摸他底细,他这两年开始做内务府的生意了,这是源于前两年战事不断的时候,他曾摘借给皇家一笔银两。说是皇商都不为过的一个人,与哪个皇亲国戚大抵都有利益牵扯,要动谁自是不在话下。阿芷遇事从来没想过让袭府出手,这便是原由。”

  香大老爷斟酌半晌,长叹一声,“这样一来,我们怕是要倾家荡产了。”被一个有名的商贾整治,不伤财才奇怪。

  “倾家荡产?”香若松苦笑,“总好过身败名裂。”

  香大老爷不由想到了大太太与他抱怨过,说阿芷居然咒她余生只能依靠他的俸禄度日,眼下看来……

  **

  接下来的几日,蔷薇或是紫苏每日都会去夏家一趟,陆陆续续带回了一些消息。

  香芷旋最先听到的一件事,是老太太和大太太赏了她的奶娘三十大板。奶娘拖了两日便没命了。

  她无语得很。这举动是什么意思?替她惩戒以往对她不忠的人,还是纯粹就是要找个人撒气?

  那些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从来不是她能理解的。可不论怎样,说起来都是她的奶娘,活活打死就容易让人想偏——不知情的肯定以为那婆媳两个是借题发挥给她脸色瞧呢。她凭什么要让人这样误解?理屈的可不是她。

  再者,她就不明白了,自己偶尔想到奶娘,都只是啼笑皆非,还念着那个人的些微好处,怎么那婆媳两个就一点儿余地都不留?真的看不顺眼容不得,把人交给她,甚至于打发到庄子上不行么?

  她派了袭府一名管事妈妈去传话:虽说奶娘一向只听从别人的差遣,对她一丝忠心都没有,但是毕竟主仆一场,这样丧命实在是说不过去,香家要赏一口好棺材,厚葬。

  那名管事妈妈是袭府的老人儿了,得吩咐的时候就听出了蹊跷,去传话时,自然是没给老太太和大太太好脸色。

  婆媳两个也只能受着,应了下来。说到就要做到,过了两日,真就厚葬了奶娘。

  之后,便是夏易辰认真刁难香家的情形了。

  夏易辰手里有一份香芷旋生父的亲笔遗书,另有两位名士做为中间人的担保文书。遗书上面清楚地写着:若是香家善待他留下的骨血,一应家产归他高堂、兄长掌管,反之,则由夏氏夫妇接管,待到长女、三女有能力掌管了,再继承全部产业。

  这封遗书只能在一定的情形之下才能拿出,不然就是废纸一张。夏易辰夫妇到底是与香家八竿子打不着的陌路人,如果出于贪念,早些拿出来,香家不会认账;如果不是出于贪念,那么势必要考虑到姐妹两个的处境,外姓人,兴许能够将那份产业拿到手里,而同时意味着的则是姐妹两个处境艰难,会被香家百般苛待。

  以前山高水远,夏氏夫妇便是再有心照顾姐妹两个,也不能时时在近前帮衬。再者,前几年手里也并没有如今的势力,还没有十足十的把握打压香家。最重要的是,夫妇两个经商却不贪财,并且以前完全没想到香家能这般不堪,能在香芷旋出嫁之后还一再地挑战他们的底限。

  到了这地步,香家明白,夏易辰是得到香芷旋的同意之后才这般行事,除了应下,别无他法。

  遗书附有一份产业清单,自然是无法照单交接产业的——早已败掉了大部分,哪里交得出。

  夏易辰倒是也无意勉强,知道真让香家照单子行事的话,香家父子不是上吊就是索性豁出脸面将事情闹大,便只要手里所剩的产业。

  香家迅速让账房盘点所余资产,又命几位大掌柜尽快赶来京城交账。

  屋漏偏逢连夜雨,香大老爷在官场上也是连连受挫——上峰每日找茬,芝麻大点事都能将他呵斥半晌。明显是欲加之罪,所以什么事都是可以拿来作为申斥理由的,有一次甚至为了字迹潦草的两个字被责骂了一个时辰。

  产业的事,是叔父所为,至于伯父被刁难的事,香芷旋自是明白,是袭朗的缘故。

  说了不插手,还是插手了。说来说去,到底是为她意难平。

  

☆、第81章

  短短时日,香家变成了这个样子,大太太是最不好过的那一个。

  老太太责难的眼神、大老爷的唉声叹气、香若松的神色颓败,都似一记一记耳光,打在她的脸上。

  她不甘心,试探地询问大老爷:“真的不能去求求阿芷么?”

  大老爷摇头叹气,将香芷旋对他说过的话复述一遍,“话已说到了这个地步,如何还能去求她?再者……袭家那边分明是也不愿意与我们继续来往。”

  大太太欲哭无泪,“到底是结了亲的,我们家道中落,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我们女人家不方便出面,你和若松不能上门去求求三姑爷么?”

  大老爷又是摇头,“我每日被训诫,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分明就是袭家派人打过招呼了。”

  “他们怎么好意思这么做的?”大太太气道,“让人挤兑你,不就是给阿芷难堪么?他们就不怕人说出闲话?”

  大老爷耐着性子给她分析,“阿芷是怎么嫁到袭府的,人们心里大抵都有数。她现在主持着袭府的中馈,有什么难堪的?在这时候让她主持中馈,事情少,历练到孝期之后,什么事都能得心应手,袭府可是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过了。京城里的人哪一个是傻子?谁看不明白袭家是有意抬举她?你把那些抱怨收起来,万不可节外生枝。”

  大太太落了泪,“我知道,你们心里都在埋怨我,可是我有什么法子呢?当初也是一心为你着想。那么大一笔产业,虽说生意萧条,可要是留在手里,每年总能有不小的一笔进项……眼下这样,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夏家那分明就是不想让我们过日子了,袭家真的知情?真就容着他这般行事?……”

  大老爷被她絮叨的有了点儿火气,“你就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事情摆在明面上,你怎么还不肯承认呢?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强求不得。我们拿着二弟的产业,过了这么些年好日子,也该知足了。夏家把产业收回去,还容着我们随意找个借口跟外人说明白,已是不易。真要惹得袭家为阿芷出头的话,那我就只能被打回原形回老家无所事事了!”

  大太太不敢再吭声,默默垂泪。

  大老爷长叹一声,走出门去。

  晨昏定省时,大太太看着冷着脸坐在大炕上的老太太,再看看一副无事人样子的香大奶奶,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越看儿媳妇,心里就越是生气,心说这人怎么就那么没心没肺的呢?产业全都没了,她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儿去!?

  食不知味地用过饭,大太太将香大奶奶唤到自己房里说话。

上一篇:鹿门歌

下一篇:花间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