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偶天成 第7章

作者:冬天的柳叶 标签: 古代言情

三姑娘寻死和四姑娘有着直接的联系。

到了老夫人这个年纪,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那都是老夫人教导的好。”王嬷嬷说着,想着这些年老夫人的操劳,一阵心疼。

这世上的男人啊,便都是这个样子,像老伯爷这样年轻时只一两个通房,也没弄出一大堆庶子庶女的已经算好的了。

“你呀,总是哄我。对了,三丫头那里打发了人,四丫头那就一个紫苏是得用的,哪天叫赵婆子过来,买几个小丫头。”

“嗳。”王嬷嬷忙应着。

甄妙回去练了一个时辰的字,眼看着就要到了晌午。

这里都是一天早晚两顿饭,富裕的人家中午垫些点心。

甄妙却不习惯,她有一年去登山,不小心滑落到山沟里,足足饿了两天才等到救援的人。

打那儿起,别说少吃一顿,就是吃晚了,心都会发慌。

她打算做薄饼卷菜。

想着那不争气的小炉子,早上请安时又得了老夫人的话,甄妙半点都不见外,带着紫苏就又去了宁寿堂。

一遇到和吃有关的事,这货脸皮就自动无限加厚。

老夫人见甄妙这么快就打算征用自己的小厨房,有些意外的同时又来了几分兴趣。

这时候饮食已经开始讲究食不厌精,花样却是远不如甄妙那个世界的。

甄妙进了小厨房,发现瓜果蔬菜和肉类都是极新鲜的,更是满意,并没忙着做饼,而是把食材都看了一遍。

见有泡发好的红豆,淘米加水,又放了碎碎的核桃仁,先把红豆粥煮上,这才开始做饼。

莴苣、胡萝卜切成细丝焯水,和黄瓜丝一起用香醋、清酱绊了,点了麻油,又加了些炸过花椒的熟豆油,再配上用甜酱炒过的肉丝,放到摊得像纸一样薄的饼里卷好,薄饼卷菜就做成了。

等都做成,红豆粥正好煮得酥烂,一并端了出去。

“祖母,您尝尝。”甄妙一双黑且大的眼睛巴巴看着老夫人,一脸求表扬的模样。

老夫人扑哧一笑,夹起一个尝了尝,酸甜清爽还伴着淡淡花椒香,令人胃口大开。

每个卷饼不过三寸左右,只两口就吃完了。

老夫人又夹起一个,就听到甄妙肚子不争气的发出咕噜声,不由大笑,冲王嬷嬷道:“看这丫头,晚吃了一口,肚子就向我发脾气了。”

王嬷嬷跟着凑趣:“也难怪四姑娘着急,这香味老奴闻着都眼馋呢。”

甄妙脸微红,却猛点头:“嗯,嬷嬷说的不错,这饼实在太香了。”

看她说得认真,又一本正经,偏偏就让人看了好笑,老夫人笑容就没消过。

王嬷嬷暗暗纳罕,原来的四姑娘明明伶俐的过了头,怎么现在成了一副娇憨性子了呢。

这样子,说不准是个有福气的。

“祖母,这饼您看大嫂可吃得?”

老夫人这才想起来,忙吩咐丫鬟把薄饼和红豆粥装盘,分成几份给各房送去,特地嘱咐看虞氏能不能吃得下。

不一会儿大丫鬟白芍返回来,满脸的笑:“回禀老夫人,大奶奶把薄饼都吃了,红豆粥喝了也有小半碗,整个人看起来顿时精神了不少。”

老夫人听了大喜,当场命白芍取了红木梳妆匣来,取出个白玉手镯赏给甄妙。

甄妙吃的心满意足又得了镯子,开开心心的回了房。

到了落日时分,小丫鬟禀告说大爷过来了。

第十章 风波起

“大哥这时过来,有什么事么?”甄妙刚用过晚膳,正喝茶消食。

甄焕有些不自在,还是道:“不知四妹那薄饼卷菜怎么做的,晚上小厨房也用了那些食材,却总调不出那个味来。”

虞氏自从有孕后因为孕吐严重,特设了小厨房。

今日大厨房送去的晚膳果然又没吃下,听丫鬟说中午四姑娘送来的薄饼大奶奶吃了个干净,甄焕忙令小厨房照做了,谁知虞氏只尝一口就放下了。

为了妻子和肚里孩子,甄焕再不待见这个妹子也只得厚颜求了来。

对这个哥哥,甄妙心中无感,自然无喜无怒,听他一说就命丫鬟拿来笔墨,直接写了做法递过去。

“多谢四妹了。”甄焕僵着脸道。

甄妙直接无视,端了茶。

甄焕有些尴尬的离去。

紫苏跟了甄妙这些日子,虽然面瘫,甄妙也没嫌弃,有好吃的还记得赏她一份,多少有了些主仆情谊,忍不住道:“婢子多嘴说句不该说的,姑娘对大爷,何不和软些,日后,总是要仰仗大爷的。”

媳妇在婆家硬不硬气,要看娘家,而娘家给撑腰的就是弟兄了。

甄妙眯着眼笑。

她能仰仗谁呢,镇国公府比建安伯府门第高了许多,大哥是三房的不能袭爵,至今还在读书,而镇国公世子已经在亲卫军中任职了。

想起那双满是仇恨厌恶的眼睛,甄妙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她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一想起来心里其实怕的不行,只能控制自己不去想,尽量把现在的日子过好。

说到底,她谁都仰仗不了,也没人让她仰仗。

前世她上学比旁人早了几年,到这里时不过二十来岁,那种甜蜜的爱情还没尝过,有些好奇,却也并不是特别向往。

要知道她那二十年可是过得乐颠颠的,她现在不求那个男人的喜爱,只要让她安稳的活下去就好了。

之后的日子风平浪静,甄妙每日抄抄佛经看看书,偶尔弄些美味打牙祭,又过了个端午节,很快天就热了。

三夫人温氏想着两个女儿许久没出门,很快今年一个明年一个都要出阁了,就带着姐妹二人去宝华楼看首饰。

宝华楼是京城最好的银楼,母女三人坐在二楼包间里兴致勃勃的挑选首饰。

小半个时辰后温氏的贴身丫鬟锦屏进来,附在温氏耳边说了几句。

温氏脸色微变,站起来道:“妍儿,你和妙儿先在这里挑选,喜欢的就记下让银楼送到府里去,挑完娘若是还没回,你们就自行回去,可不要在外头多呆。”

姐妹二人互视一眼,齐齐称是。

只是待温氏一走,甄妍就支开丫鬟对甄妙道:“今日母亲带的画壁出来,锦屏是留在家里的,她这时过来恐怕有什么急事,我不放心母亲跟去看看,你别乱走。”

甄妙觉得温氏没带她们去,恐怕是不想她们知道,只是二姐自幼是有主意的,她也拦不住,刚要点头却觉脖颈一凉。

她不由向窗外望去。

一个蓝衣青年坐在马上,一动不动的盯着她。

那感觉,就好像是一把冰冷的匕首逼在脖子上,只要一动,就会血流如注。

是他!

明明是俊朗如清风明月的男子,悄然坐于马上驻足街头,不知吸引了多少小娘子放慢了脚步。

还有大胆的小娘子抓起篮子中的樱桃掷去,他端坐不动,樱桃砸在衣角流出鲜红的汁液。

衣角被汁液染湿,随风扬啊扬,像是风干了的一抹暗血。

甄妙心一紧,砰地一声取下了支起窗子的叉竿。

甄妍骇了一跳:“四妹,怎么了?”

甄妙抓住甄妍的衣袖,声音有些抖:“二姐,带我一起去。”

她怕留下来,那个男人会忍不住上楼掐死她。

他的眼神就是这样告诉她的。

甄妍怕跟不上温氏,无意纠缠,立刻允了甄妙的要求,二人带好帷帽匆匆下楼。

出了宝华楼,街上人群熙熙嚷嚷,那清冷如高山白雪的男子早已不见。

甄妙大松一口气,紧跟着甄妍寸步不离。

以后再也不出来了好不好,外面太危险了,她要回家!

温氏七拐八拐,进了一个胡同,在一座民宅前停下来。

“给我踢门!”

今日因为带了两个女儿出来,温氏特意带了几个身材壮实的婆子,此时正派上用场。

砰地一声,大门就被个五大三粗的婆子踢开了。

温氏冲了进去,不一会儿就传来男女的惊呼声。

接着是男人的怒吼声:“温氏,你这泼妇,不要闹的太过分!”

“啊,我过分?你半点体面都不讲,养个外室在这里是怎么回事?真当我是死人啊!来人,给我把那贱人狠狠的打!”

“谁敢,我告诉你温氏,婉娘她已经有了我的孩子,今日,今日我是再不怕你闹了!”

胡同口渐渐有人围观。

甄妍狠狠跺脚。

她早就察觉父亲的异样,怕将来闹出事端来这才提醒了母亲,却不想母亲这样沉不住气,把事情闹成这样。

正常的主母,难道不是该悄悄劝了夫君把人接回来,日后搓扁揉圆还不方便?

甄妙揉了揉额头,看围观的人都是小老百姓,应该不知道父亲的身份,微松口气,却也明白不能再拖,拉着甄妙走了进去。

见两个女儿进来,三老爷和温氏同时愣了。

随后三老爷更加暴怒,指着温氏骂:“泼妇,你,你竟然还带了——”

甄妍忙道:“父亲,您是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知晓么?”

三老爷如戳破的皮球,禁了声。

甄妍长眉一挑,扫一眼仆妇们:“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请婉姨娘回府!”

一群人离去,来得快去的也快,寻常百姓并不知道这里住了何人,来捉奸的又是哪家贵妇,只是兴致勃勃议论着,为平淡生活添了点谈资。

可这件事还是很快在上层传开了,速度快的令建安伯府措手不及。

说的很是难听,建安伯府的三夫人去捉老爷的奸,还带着两个女儿!

上一篇:有凤来仪

下一篇:将军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