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谋 第58章

作者:听风诉晴 标签: 古代言情

我在他身旁守了一夜,想了一夜。这一夜,我没有再流泪。

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不能再继续被动地等待安锦或是婆婆来救我,我不能再看着家人身处险境。

  五十四章 改嫁成真

  -->

  公公的头七之后,我面见了东宫。

  “令尊的事,实在很遗憾。”夏之渊温言安慰道:“夫人请节哀,消渴之症无药可医,这是命里注定的事,还是想开些的好。”

  我低头道:“殿下有心了。这些日子我妾身想了许多,殿下之前的提议,妾身以为可行。”

  “当真?”夏之渊目露欣喜,起身朝我走来。“夫人答应了?”

  我抿了抿唇,皱眉道:“不错。西凉人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此仇不能不报。但我娘家人与此事无关,我不想让他们受到无辜牵连。”

  “夫人大可放心。只要夫人愿意与本宫合作,本宫保证你的家人绝不会受到丝毫伤害。”

  “就算殿下不会,那陛下呢?”我冷笑道:“公公病危时,陛下甚至不肯让婆婆见他最后一面,这究竟是何道理?”

  夏之渊略一迟疑,像是挺为难。

  我心中明了。看来婆婆的确是被杞皇囚禁了起来,否则夏之渊也没必要迟疑,只需坦言婆婆并不在他们手中便可。

  我笑了笑,表示理解。“我知道,殿下也没办法,毕竟如今大权在握的是皇帝陛下。”

  夏之渊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难看。

  “只是妾身心中忐忑。”我哀叹道:“虽然殿下答应了保我家人平安,但若哪一天陛下要对付我家人,依然是无可奈何。叫妾身如何放心得下?”

  他皱着细长的墨眉,眉峰微动。“本宫早晚也会即位称帝,夫人何须担忧?”

  “若当真这样顺利,自然无妨。”我盯着他的眼。“只不过陛下身子骨尚且硬朗,等到殿下即位怕至少也有个十余载,这其中若有变故,谁能说得清最后得益的会是谁?你说是不是,东宫殿下?”

  三皇子夏之淳和十六皇子夏之漓,是东宫心头的一块心病。虽然目前看来,夏之淳坠崖,夏之漓又尚在咿呀学语的阶段,对他的地位并不能造成影响。但杞皇今年不过四十来岁,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年好活,谁知道以后的情况会如何?就算夏之淳真的已死,夏之漓不会争位,难保杞皇的妃子中不会生个十七十八皇子之类的,给东宫的帝王之路再添危机。

  只要他一天没有即位,这危机感始终伴随着他,无可避免。若东宫生性豁达也就罢了,偏偏他多疑善变,思虑过甚。若非如此,我的这些话又怎么进得了他心里?

  夏之渊狐疑地朝我望,言语中带了些探究:“夫人与平常很不相同。”

  “当然不同。”我不闪不避,坦然道:“公公过世,安锦也去了。我得为自己和家人好生打算,决不能所托非人,再陷困境。”

  夏之渊沉吟片刻。“那夫人要如何才能放心与本宫共谋大业?”

  “首先,请殿下放我家人出宫回家。”

  夏之渊惊诧欲言,却被我快语相阻:“我爹娘年事已高,大嫂又怀着身孕,难不成还能就这么逃掉?如果还不放心,尽可以派人在暗中监视。爹娘他们实在住不惯这儿,夜夜难眠,长此以往,身子骨哪儿受得住?”

  他略一犹疑,点头道:“本宫会考虑。那么夫人是否也会按照约定做本宫的侧妃?”

  “当然。”我微笑道:“虽然只是一场合作,妾身也希望这场婚事能办得隆重热闹些,最好能令三国皆知。这么一来,将来妾身去了南瑞,有这么个身份在,也好不让人看低。”

  “没问题。”他不假思索地答应。

  我心下微诧。原本以为安锦只是下落不明,如今夏之渊答应得这样爽快,似乎并无避忌,难道他就那么确定安锦已经被唐惟所杀?

  “最后是那枚南瑞信物,凤凰乌金符。”我勉强定了定神,继续往下说。“我要去南瑞,必定要借助这枚信物。”

  夏之渊面露难色。“那枚乌金符,应该在三皇弟的手上。如今他已不存于世,这枚乌金符,怕是再难寻回。”

  “殿下确定么?”我笑了一声,看见他眼中有一丝惊讶。“三皇子他真的已不在人世?莫非殿下也相信什么失足落崖的传言?”

  他皱眉道:“夫人难道知道什么?”

  “我什么也不知道,只听安锦说过,连陛下都怀疑三皇子的死别有内情。”我挑眉看他。“莫非陛下他没跟殿下提过这件事?”

  夏之渊不语,脸色不太好看。我心中暗喜,知道自己这一把又赌对了。

  安锦曾跟我说过,三皇子归国时的那回落崖十分可疑。根据秘部所查到的信息,三皇子很可能是遭人暗算,跟东宫多半脱不了关系。

  如今能左右我全家命运的人只有两个:杞皇和东宫。姜是老的辣,杞皇显然难应付得多,我只能在东宫身上下功夫。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只要能让他跟杞皇陛下窝里斗,我们便有机会从中得益。

  更何况,夏之渊的心中原本就已存了诸多猜疑,稍加挑拨,说不准就能将这些猜疑化为两人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日之后,我们一家被护送回了萧宅,但依然不可随意外出,平时的言行均受到严密的监视。

  东宫宣布一个月后迎娶侧妃,侧妃的人选正是刚成为寡妇的安夫人,也就是我。本来以我这个已婚妇人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能做东宫的侧妃,连做个侍妾也够呛,也不知东宫用了什么手段,倒让此事顺理成章得以实行了。

  这件事在燕丰会带来怎样的流言,我几乎可以预料。多半是什么安锦和公公尸骨未寒,这么快就改嫁,居然还嫁给东宫做侧妃,果然是趋炎附势心性凉薄等等。对于这些流言蜚语,我不仅不抗拒,反而还希望它们流传得更远些,更快些。

  只要安锦还活着,他一定会来找我,至少会想办法跟我取得联系。

  因为在放我们回家和迎娶侧妃这两件事上的分歧,东宫跟杞皇之间的气氛已十分紧张,而我也没忘了时不时面见东宫,找他聊聊天谈谈人生理想国家社稷什么的,顺道在他与杞皇日益恶化的关系上多添几道伤。

  做个挑拨离间的毒妇,感觉实在好得没话说。

  在这一个月里,我想了很多方法。其实要逃出萧宅并不难,难就难在仅凭我们一家人之力,要如何逃出燕丰城。就算被我们好运地逃出了燕丰,难道我要让全家人一起过上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爹娘他们虽然没有怪过我,我却不能不心存愧疚。公公已经去了,我不能再让别的人无辜受罪。一定得有个万全之策。若安锦真的无法赶来,我也只能先将计就计嫁给东宫,再接再厉地让东宫和杞皇这对父子反目,除掉一个算一个。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的等待无果,安锦始终没有出现。

  再次披上霞帔,我心如止水。这不是出嫁,只是一场交易,一番谋划罢了。

  对着镜子梳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神情陌生,那眼角眉梢的冷酷触目惊心。宫中的嬷嬷谦卑地跪在我身旁,替我戴上一串莹润洁白的珍珠链;梳头的女官嘴上说着恭维的话,眼里却时不时地闪过不屑。

  我无所谓。小妹握着我的手,眼眶微红。

  东宫没有食言,用了迎娶侧妃的最高规格,将我迎进了宫。三拜九叩,我心不在焉,只想着能快点结束,想着下一步计划该怎么进行。

  红烛冉冉,洞房喜时。

  夏之渊轻轻地揭下我头上的红锦,那一瞬间,我和他不约而同地怔愣了半晌。

  我怔住,是因为想到了安锦。三年前的洞房花烛,他也是这般红衣倜傥,风流自持。那时我的心明明已经乱作一团,却还逞强对他怒目而视,谁想到他却毫不在意,直接灌了酒便上前解我的衣裳。

  也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安锦那样平日从容淡定的人,也有需要用酒来壮胆的时候。

  细细想来,与他的回忆,大半都甜美欢喜。他对我的好,远远超过我对他的。我只恨自己开窍太晚,没能给他更多回应,更恨自己一语成谶,临行前跟安锦开的那个玩笑居然成真,这回真改了嫁。

  夏之渊恍惚了一瞬,注视着我的脸,忽然微微一笑,竟像真有三分动情。

  “当日夫人阴错阳差顶替了本宫的新妃,原来是上天早有预示。”他喃喃柔声,竟执起我的手。“阿遥。这是你的闺名,对不对?”

  我很难适应东宫这种时不时变身深情文艺美青年的习惯,特别是这一回还来得尤其真切。

  “阿遥。”夏之渊坐到我身旁,伸手拂了拂我的额发。“这场婚事,对你而言是不得已,对本宫而言,却是期盼已久的良缘。”

  我盯着他,一时之间竟想不到要如何应对。

  他面似满月,皎皎生光。“阿遥,忘了安锦罢。留在本宫身边,与本宫共享这大好河山,难道不比做安锦身后的女人强么?”

  我别开眼,闷声道:“殿下说笑了。安锦他是我的夫婿,也是我青梅竹马的心上人,没人能代替他。”

  夏之渊松开手,沉默片刻。我之前说得痛快,此刻又有些后悔。明明想好了要韬光养晦曲意逢迎,尽可能讨好他得到他的信任,如今却又忍不住说了实话。

  “夫人大可放心,本宫现在不会勉强于你。”他拂袖起身,背对着我。“只要夫人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就好。”

  “当然——”我话音未落,他的身形晃了晃,倒了下去。

  我转头,只见重重纱帐之间,走出两个人影。

  “你们终于还是来了。”我如释重负。

  离开之前,我忍不住回头看了晕在地上的东宫一眼。如今他即将第二回被逃婚,看来这满头绿光,注定成为东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可悲,可叹。

五十五章 夫君之谋

我换上一套普通的布衣,戴上人皮面具,上了马车。马车静静地驶出了宫门,一路上,几乎没有受到阻拦。雀儿和另一名看上去面生的女子坐在我对面,因为悬着心,我们一直没有说话。

夜霭苍茫,铜铃轻响。马车在黑夜里行驶了不知多久,雀儿撩开车帘往外瞧了瞧。“我们已经出城了。”

我松了口气。“还好,我还以为你们都被困住了。安锦在哪儿?爹娘他们呢,是不是也安排好了?”

雀儿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夫人的家人已经由另外一队人接出了城,现在我们正要与他们会合。至于大人——”她转头,望了她身旁那名女子一眼。

我顺着她的眼神转向她身旁的那位女子。那女子略一沉吟,抬手揭下脸上的面具。

竟然是婆婆。她看上去苍白憔悴,唯有双目锐利依旧。

这些日子的心酸悲痛一涌而上,我忍不住抓住她的手,哽咽道:“婆婆……公公他——”

“我已经知道了。”她的手心发凉,声线依然沉静镇定。“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我本已喷薄而出的情绪像被重闸一拦,顿时止住。为什么婆婆还能冷静如斯?自己的夫君就这么去了,甚至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难道就一点感觉也没有?这究竟是冷静从容,还是冷酷无情?

婆婆对我眼里的不解质疑毫不在意,面容如同一滩死水,毫无波澜。

“等会儿跟他们会合之后,会有人带你们离开大杞,前往南瑞。”她望着我,声调与神情一般稳定。“今后在南瑞,好自为之。”

上一篇:肥肉

下一篇:酒儿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