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娇宠日常 第32章

作者:青雨梧桐 标签: 古代言情

  反手将门一关,玉衡不觉又有些不自在。

  李泷立起身来,淡淡道:“睡吧。”

  玉衡轻吸了口气,告诫自己不要多想,也不看他,走至床边脱鞋上了床,在里间睡下。

  李泷朝她看了一眼,被褥已将她的脸遮住,只能看到一袭青丝温柔地散落在枕边。

  半晌,玉衡才感觉室内蓦然一黑,他吹了灯。

  紧接着,她感觉另一头的被褥被揭开,一具火热的身子躺了进来。

  玉衡本来心绪不宁,但耐不住困意,不多时就沉沉睡去。

  次日。

  玉衡睁开眼,一缕缕晨光从木质的窗棂中直射进来,映在地上,一格一格的,甚至好看。

  被衾温暖异常,她感觉身子贴着一个火热的东西,像是她冬日塞在被衾里暖身子的暖壶,贴着暖和舒适。她舒服地蠕动了几下,又闭上了眼睛。

  突然,玉衡猛地睁开了双眼,身子似被烫到了一般,猝然朝一旁弹开。

  “柳柳...东家...”玉衡陡然坐起身,看着那头闭目养神的李泷,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自己竟将他当成了暖壶贴着取暖...

  柳玄机无奈地睁开双眼,昨晚上她一直朝他拱过来,他只得朝外边让,无奈到了床沿边,只好僵着不动了,她就那样贴着他睡了一晚上。

  “无碍。”他别开头,尽量平静道。

  玉衡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再和他一个床上躺着了,手脚并用地爬下床。这事不好解释,越解释越尴尬,只好略略整理了下衣裳头发,匆忙开门走了出去。

  远处山上的晨雾缭绕,一缕晨光从东边照了过来。鸡鸣狗叫不绝于耳。

  左边的庖厨屋顶的茅草缝隙中一缕冉冉的青烟。穿过庖厨门,看到里面有人在忙碌。

  她连忙走了过去,是刘家二老。

  “刘大爷,大娘。”玉衡打了招呼,又问道:“徐大哥他们还没起床吗?”

  这话让刘大娘一怔,她抹了抹眼睛,说不出话来。

  烧火的刘大爷闷声道:“他们一大早就走了,说是还有事。”

  “啊?”玉衡惊讶,两人昨晚上才回来,怎么今天就走了。

  刘大娘忍不住哭了起来。

  玉衡连忙安慰道:“大娘,您别伤心,刘大哥活得好好的就是大喜事一件了,他不久就会回来看你们的。”

  刘大爷也劝道:“老婆子,哭什么呢,玉衡说得对,知道儿子好好的活着不就有了盼头了吗?”

  刘大娘边抹泪边道:“就回来这么一会儿,像是做梦一样,我都没来得及问他成家了没有....”

  .......

  “大娘,在哪里洗漱?”

  正说这话,门口传来一道问询。

  玉衡转过头去,李泷不知何时出了房间,进了庖厨来。

  刘大娘正在淘米,对玉衡道:“大侄女,快打水给你男人洗洗脸。”

  玉衡正坐在灶孔前添柴火,脸上倏地滚烫。她嗳了一声,站起身来,从锅里舀了热水,端给李泷。

  她低着头,看不到他的神色,只听到他清澈的声音,道了句多谢。

  手上的木盆被接走,他也出了庖厨去了,玉衡却迟迟回不过神来。

第35章

  因李泷受伤,刘大娘做的多是清淡的菜。

  李泷洗漱好,又进了庖厨来,和刘大娘打了个招呼,在玉衡身侧坐下。

  “你....”玉衡转头看了他一眼,他脸色已经好看很多了。

  “你的伤怎么样了?”玉衡轻声问道。

  李泷点点头,“好多了。”

  刘大娘在灶后看着这么一双璧人,打趣了两人几句,心情显然好了很多。

  刘大爷从菜地里回来,带回来一些豆角。

  玉衡端过来,将豆角的头尾、身上的筋脉撕去。

  正低头折着,感觉一道身影将她覆盖住了,她抬起头,李泷已在她对面坐了下来,伸手拿起一根长长的豆角,他有些无从下手,朝玉衡看来。

  玉衡知他的意思,拿起一根豆角。

  “这样,将头折掉,尾折掉,同时撕掉这个筋脉。”玉衡给他示范了一遍。

  李泷点点头,一板一眼的照着玉衡那样,将豆角折成一小节一小节的。

  “你见过这个吗?”玉衡随口问道。

  “没有。”李泷老实答道。

  “这个叫豆角。”玉衡抬头看他,似有些无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李泷想反驳,突然又意识到自己真是五谷不分,看着她眼里的打趣,心中一阵好笑,面上也露出些微笑来。

  玉衡也不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将菜折好,刘大娘在灶上炒菜,两人就坐在灶孔前添柴。

  “饭后,我们就该走了。”李泷突然道。

  “啊?...好。”玉衡愣愣地应了一声。

  见她情绪倏然有些低落,李泷问道:“怎么了?”

  玉衡摇摇头,勉强笑道:“没事,我就是觉得,这里挺好的...大爷大娘都好。”

  李泷不吭声了。

  不多时,刘大娘将菜炒好了,因李泷受了伤,菜多是清淡的素菜。

  刘大爷心里高兴,拿了烧酒出来。

  刘大娘埋怨道:“柳侄儿身上有伤呢,你个老头子拿酒出来做什么?”

  刘大爷一拍脑门,笑道:“哎哟,我一时高兴,没想起这茬来,我放回去,放回去。”

  李泷阻止道:“无碍,我无法陪您喝,刘大爷您自己喝两盅吧,我以茶代酒陪您。”

  刘大爷摆摆手,“那不成,等你伤好了再喝吧。”

  李泷笑了笑,没说自己饭后就要告辞。

  席间,刘大娘不停地给二人夹菜。

  “粗茶淡饭,多吃点,农家没什么还菜招待你们的。”

  玉衡笑道:“您这菜做得真好吃,若是我们能多留两天,我都想拜您为师,好好学一手呢。”

  刘大娘听她话,问道:“怎么,你们要走了吗?”

  玉衡一怔,看了看李泷,笑道:“是呢,他伤好多了,我们还要去别处找药,就不多打扰您二老了。”

  “怎么说是打扰呢,我们巴不得你们多住几天,多热闹。”刘大娘不舍道。

  玉衡笑了笑,刘大娘又夹了一筷子菜给她。

  正吃着饭,李泷突然停下筷子,侧头望外看去。

  刘大爷家是村里第一家,从院子里就能看到不远处的道路。

  玉衡见他突然警觉起来,连忙顺着目光朝南边看去,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异常。

  李泷陡然立起身来,朝不明就里的刘大爷二老道:“大爷大娘,我们这就得走了,若是有人来,你们千万不要说收留过我们,就说没有见过外地人。”

  见他话说得郑重,刘大娘着急道:“这是怎么了?”

  玉衡听他这么说就知道是有人追来了,连忙跟着站起来。

  “大爷大娘,千万不要说见过我们。”玉衡也跟着叮嘱道。

  李泷匆匆回房将两人换下的脏衣裳带上,玉衡也将两人吃的碗放回了庖厨去。

  李泷出了西屋,朝尚在发愣的刘大爷刘大娘一揖,伸手拉上刚出庖厨的玉衡。

  “多谢收留之恩,告辞了。”话毕两人匆匆出了院门。

  “这...这是怎么了?”院内,刘大娘尚还没回过神。

  刘大爷慢慢坐下,心里有了层猜测。儿子走前也交代他们不要跟旁人说见过他们,这两夫妻,初见时他就觉得两人不像是采药的山客,只是出门在外,总有些难处,没有拆穿。

  “坐下吧,一会儿来人就说没见过外人。”刘大爷交代道。

  不多时,果然西面山后转出长长的青色的行伍来,前面几人跨马佩刀,后面人人带刀。速度极快,快到村口时就各自分散开来。

  刘大娘看着这阵仗,着实吓了一跳。

  刘大爷镇定自若地将放在桌旁的旱烟袋拿在手里,却忘了点火。

  不多时,两个兵卒已来到院外,隔着木栅栏粗声粗起地问道:“老头,你可见有生脸进村借宿?”

  刘大娘吓得不敢作声,刘大爷在桌角上磕了磕烟袋,答道:“没看见噢。”

  那两个兵卒听他这么说,也并不进来瞧,转身走了。

  “当家的,他们不会是来找大侄女他们夫妻的吧?”良久,刘大娘缓过气来,轻声问刘大爷。

  “怕是。”刘大爷沉着脸道。

  “这可怎么好,这么多兵呢,不知道大侄女他们是犯了什么事,这会儿逃出去没有...”刘大娘说着双手合十,虔诚地道了句阿弥陀佛。

  这厢,李泷拉住玉衡出了刘大爷家,四面都是田地,离山也还有一段距离,跑是跑不过去的,好在田里的庄稼收了,留下一堆堆草垛。

  两人就藏身其间。

  果然不多时,就传来一阵铿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还夹杂着马蹄声。

  听着人数极多,玉衡不敢冒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