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 第2章

作者:意迟迟 标签: 古代言情

  云甄夫人扫了一眼,大步走出门去,站在了庑廊下。

  “阿姐!”连二爷小儿般天真,并不知道里头出了什么事,瞧见她,笑着迎过来,摇着手里的一枝荼蘼花,扯着嗓子道,“金嬷嬷告诉我,小祺在生小娃娃!”

  他站在天光底下,眉目俊朗,身形颀长,端得是形貌倜傥的大好儿郎,可却笑得像个孩子,嘴上说的也是孩子话。

  云甄夫人看着,心里不由得一酸,阔步下了台矶走过去,一把挽了他的胳膊,笑着道:“金嬷嬷说的是。”

  他听了就笑,缠着给她看自己手里的花,问:“好看吗?”

  “好看。”云甄夫人笑着颔首。

  “阿姐也好看,比花还好看!这枝给你,等小祺生了孩子,我再给她折一枝!”他眉眼弯弯,笑嘻嘻将花塞进云甄夫人手中。

  云甄夫人一手接了,另一手将他鬓边碎发理好,轻声应着好。他身量颇高,早越过了她,她抬手的动作便显得略有些吃力。

  连二爷就着她的手低了低头,一面雀跃问道:“阿姐你说,给小娃娃取个什么名好?要不然,就叫小宝好不好?”小宝是他小时养过的一条小白狗,早两年得病死了,他总记挂着。

  云甄夫人啼笑皆非,正要摇头,却见不远处径直冲出来个人,跑到她跟前,一跪一磕,朗声道:“回禀夫人,孩子还活着!”

  伴随着难掩惊讶的话音,产房里头传来一阵阵的婴孩啼哭声。

  云甄夫人蹙着的眉一点点舒展开去,扭头望着连二爷笑道:“倒果真是个命硬的,既如此,往后便叫她若生吧。”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然而连若生历经九死一生,方才活着出了娘胎。

  她这条命来得不易,是以得名若生,小字阿九。

  这些远在她出生之前发生的事,都是父亲身边的金嬷嬷,闲来说与她听的。她明白金嬷嬷的意思,若没有姑姑做主命人剖腹,今时世上便不会有她。

  姑姑是连家的长女,比她爹年长九岁,却终身未嫁。她掌着连家的基业命脉,带大了几个弟弟,又养活了她,是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

  然而京里的人私下谈及她时,口气却总带着三分轻蔑。

  那其中,有眼红艳羡所致的,也有当真清高自持瞧不上连家的。

  可不管是哪一种,这些人至始至终也就只敢在背地里说道。

  姑姑一介女流,未曾婚嫁,却身有一品诰命。这原只是个有俸禄,没实权的东西,可姑姑不同。她甚至可不经宣召便自行入宫面圣,她的话语,甚至能左右嘉隆帝的决策。

  没有人知道,嘉隆帝为何对她另眼相待。

  但京畿上下都知,昔年嘉隆帝能荣登大宝,少不了她的一份力。

  连家有了从龙之功,又因掌家的人是嘉隆帝的义妹云甄夫人,短短二十年里飞速崛起,硬生生占据了泰半平康坊。故而连家虽是新贵,那些自恃身份的老牌勋贵世家却也轻易不敢小觑。

  只可惜了,若生的几位叔伯却没有能成大气候的。

  至于她爹,就更加不必多说。

  想着父亲,连若生暗暗叹了口气,吩咐绿蕉为自己换上鹤氅,着了小羊羔皮的软靴,出门往外头走去。帘子一掀,迎面便扑来一阵寒风,好在并没有落雪。

  “是不是该先往明月堂去一趟?”绿蕉轻声问。

  若生扶着廊柱,举目往远处看了两眼,摇头道:“直接往苜园去。”

  绿蕉愣了下,迟疑着道:“姑娘是不是记差了,苜园已荒芜许久了。”

  “正因为荒了才应去瞧瞧。”她淡然说道,迈开了步子。

  若生记得,前世父亲也曾大半夜闹过这么一回,众人遍寻不见急得团团转,最后却在早就已经荒了的苜园找到了他。

  苜园原是她未出世之前,他跟她娘住过的地方。后来段氏死在了苜园里,云甄夫人怕他触景伤情,便清了苜园,门上挂了锁为他搬了地方。

  一转眼,便是十余年。

  夜正深,月色薄白。

  苜园里杂草丛生,高齐人腰,被夜风一吹,飒飒而响,似有人在其间飞快行走,听得人心里发慌。门上的锁,生了青绿色的铜锈,斑斑驳驳悬在那,早已不必钥匙来开。

  “……姑娘,这里头,别是有蛇?”跟着她同来的丫鬟婆子里,有胆小的已忍不住哆嗦起来。

  “天冷,还没到蛇出洞的时候,”连若生拢了拢身上鹤氅,“都在门口候着吧,不必跟进来。”

  可随行的人哪敢放她独去,当下便要劝说。

  若生只点了绿蕉提灯同去,而后看一眼众人,道:“都聋了不成?”

  “奴婢们不敢……”众人连忙噤声。

  若生收回视线,不再言语,领了绿蕉抬脚往里走去。

  前世她爹被找着后,据闻狠哭了一回,闹着要见她,她却睡得正安生,被人唤醒后恼得厉害,大发雷霆不肯应允,埋头睡大觉去了。

  他为什么伤心,为什么想见她,她一概不知。

  无声叹口气,若生立在长草中,命绿蕉垫脚举灯远眺,看看哪处草丛间似藏着人。

  绿蕉不疑有他,四下看去,昏黄灯光下蓦地现出了个影影绰绰的身影,她大喜,“姑娘,在那边!”

  若生闻言接了绿蕉手里的另一盏灯,淡然吩咐道:“派人去回了金嬷嬷,人寻着了,过会我给领回去。”

  绿蕉怔了怔,怪不得叫她提了两盏灯。

  她应是,一步三回头地往回走,见若生走得稳妥,这才松了口气,大步往外头去。

  与此同时,若生已站在那丛长草前,拿灯照了过去。

  “簌啦”一声,草丛里站起来个男人,散着头发,身上披着厚厚的大氅,瘪着嘴看向她。

  她往前走一步,他就往后退一步。

  她无奈,定住了脚步轻声喊他:“爹爹……”

  连二爷霍地抬起头来,就着灯光仔细打量了她两眼,而后不悦地嘟囔着:“谁是你爹,你上回还让我滚!”

  “……”她竟说过这样的话?若生苦笑,“我胡说八道的,您别当真。”

  连二爷还是不高兴,束手抱胸,抬了抬下巴:“你大晚上不睡觉,跑这来做什么?”

  “那您大晚上不睡觉,跑这来做什么?”若生反问。

  连二爷闻言,突然哭丧了脸:“阿九,我要死了!”

  

  第003章 父女

  “爹爹!”若生听得心头一跳,忍不住蹙眉轻斥,“莫要胡说!”

  连二爷挣扎着辩驳:“我没胡说……”

  “轻易言死,还不是胡说?”若生话音微颤,将手中明灯高高举起,照亮他的半张脸,似乎唯有这样看着,她才能放下心去。

  连二爷也看着她,眼前这张犹带稚气的面孔上,此刻有着他从没有见过的凝重。他看得发憷,不禁有些语塞,半响才回过神来,不由得跳脚:“我不喜欢她!阿姐非让我同她住在一块,还不是要死人的事?”

  若生听着听着,有些转过弯来,两道细眉便蹙得更紧,郑重问道:“您为何不喜她?”

  “她没小祺生得好看!”连二爷想也不想,脱口便答。

  “真的?”听他说起亡母,若生禁不住眸光一黯,她生下来就没见过母亲。

  连二爷孩子气地笑了起来,说:“那是当然啦!九天上的仙女什么样,小祺就生得什么样!”

  她听着,便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将沾在他肩头上的几根枯草仔细捡开,摇摇头:“您又没见着过仙女。”

  “阿九生得像娘,也跟仙女似的,”连二爷突然敛了笑,定定看着她,眼角似有水光微闪,“阿九,你娘上哪儿去了,她怎么还不回来?”

  若生闻言,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立即死死咬住了唇瓣,这且忍住了。

  ——小祺她,早就死了呀……死了已整整十二年了……

  然而这样的话,当着他的面,如今的她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

  她娘跟她爹青梅竹马,自幼一块长大,两家又是一早便有意联姻的,自是乐见其成。可后来她爹出了意外,她娘若愿另择良人,连家也绝无二话。

  可连家对此没有异议,若生的外祖段家却是万般不允退亲之事。

  段氏在娘家,并非得宠的孩子。论心机手段,远不如旁人,自然也就不讨长辈欢心。这样的孩子,若嫁进旁的勋贵之家,莫说为段家挣些什么,便是自保不牵累段家只怕也难。故而昔年连家看中了她,段家是极愿意的,近乎废子的姑娘能拿来同连家做亲,总比真废了好。

  是以连二爷是聪明还是痴傻,是瘸子还是瞎子,他们都浑不在意。

  姑母由此不喜段家,却大张旗鼓,隆重风光地让她爹将她娘娶进了连家。

  因为不论段家如何,她娘至死都是真心待她爹的。

  她从来没有因为他出了意外而心生退意。

  若生掩眸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伸手遥遥指向了夜幕上最亮的那一颗星子,故作云淡风轻地说道:“喏,娘亲就在那上头住着呢。”

  连二爷眨眨眼:“小祺为什么住在那?她为什么不跟我住了?”

  “因为她是九天上的仙女呀,”若生努力笑着,“仙女都是住在天上的。”

  “那她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连二爷眼里蓄满了泪,似乎下一刻就要扑簌滚落出来。

  夜幕下,寂静荒芜的苜园里,父女俩面对面站着,一个要哭,一个忙着扯谎。若生咬咬牙,信口道:“再过一年,再过一年她就回来了。”

  连二爷相信了,点点头:“阿姐说撒谎要挨板子的,阿九你可不能撒谎!”

  “好,我不撒谎,”连若生别过脸去,“金嬷嬷怕是等急了,爹爹快跟我回去吧。”她转身走了两步,身后却没有响动,不觉奇怪,又扭头去看,却见连二爷站在原地未曾动过,便问:“怎地不走?”

  连二爷看看四周,飞快伸出手来揪住她的一角衣摆,小声道:“我怕黑……”

  “……”方才一个人的时候怎么不怕?若生失笑,将衣摆从他手里扯了出来。连二爷空了手,嘴一瘪,泪眼朦胧地看着她。若生无奈地笑了笑,将空着的左手递给他,道:“过会衣裳该攥皱了。”

  连二爷盯着她的手看了又看,而后一把抓住,笑得眯起了眼。

  一大一小两个人便拉着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

  走至苜园门口,立刻便有人提灯迎了上来。

  连若生走动得多了,站定后便觉有些不适,扶着绿蕉轻喘了两声,皱眉揉向膝盖。

  连二爷正正瞧见,便道:“我背你回去!”

  她突然病了不会走路的事,他也是知道的。

  若生闻言,却想起了幼年时的事来。她小的时候,他也总喜欢背着她四处乱跑,四处玩乐。后来,她日渐长大,便不喜同他呆在一处了。她总嫌他,嫌他永远像个孩子,没有半点父亲的样子,嫌他不像旁人的爹爹……

  可当那一日,利剑悬在她的头顶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她身前。

  他有那么多闹不明白的事,可独独疼她护她这一件,像是与生俱来。

  若生心下一暖,摇了摇头:“我已经是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