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纳珠 第55章

作者:狂上加狂 标签: 古代言情

  但玉珠如今顶着皇商的身份,在商言商,她有心来相谈,王文元也不好推却,但原本是想随便派个掌柜应付一下这妇人的。

  可谁知,就在昨日,那个原本应该去京城的侄子王云亭,灰头土脸地回来,跟大伯父说了那妇人强买了硬金的事宜。

  王文元听了不由得大怒,这妇人使了狡计,从王云亭的手里将那块原本是要送给胡万筹的硬金强买了去。这件事,也需要个强硬的家长与她好好计较一番!于是便决定今日亲自会一会这个王家的下堂小妇。

  当玉珠下了马车时,却被告知不得从店铺的正门入内。

  那伙计倨傲地说:“我家老爷吩咐,铺前人多嘴杂,叫人看见你入了我们王家的店铺,有损我们王家清誉,请六小姐委屈一下,从后门入内吧!”

  玉珠正要开口说话,突然街巷骚动,只见远处有马声得得,不一会一群戎装的侍卫初拥太尉骑马而来。

  那些名贵的骏马个个身高体壮,长长的尾巴,鬃毛之上都打着璎珞,而鞍镫无一不是华丽异常,更不要提那些豪仆华衫,在这西北小镇之中真是叫人侧目。

  玉珠没有想到太尉大人会突然来此,也是有些发愣。马队到了王家铺之前,太尉将马鞭扔给后面的侍卫,翻身下马,立在店铺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对着玉珠道:“发什么愣,我陪你一同进去。”

  那伙计也被尧太尉的气势震住了,小声问道:“敢问这位爷,尊姓大名?”

  不等太尉说话,旁边的侍卫就恶狠狠地说道:“尧太尉在此,你这小民还不快些让开路来?”

  伙计得知眼前乃是大魏的太尉,吓得连滚带爬地跑进去禀告王家主事的大爷。大爷听了连忙出府相迎,一路上心内也是画魂儿,他自然听闻了尧太尉与那王家弃妇有了些首尾的传闻,但是心内对这些道听途说之事向来是不屑一顾的,那萧府的六小姐有什么好的,怎能攀附得上尧家那等魏朝首屈一指的贵府。

  可是等他一路小跑着到了门口,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正站在台阶之上,半低着头,与那小巧伊人的女子说着话。男的英俊,女的美貌,两人站在一起便如仙子入画,叫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之感。

  当下连忙走过去,行大礼道:“草民王文元拜见太尉大人。太尉微微侧身点头道:“不知王掌柜可否将我与未婚妻引入你店铺之内?”王文元心内一突,哪敢说个不字,连忙弯腰拱手请太尉和玉珠入内。

  今日太尉心情不错,也未嫌弃王家商贾店铺寒酸、俗气难忍,竟然舍了大驾,陪着玉珠一同进了铺子。

  待得落座之后,玉珠便提出了自己此番要与王家合作的事由。

  其实按理来说玉珠给出的价码并不低,加之她又是京城御贡的皇商,以后镶嵌所用的黄金自然不少,对王家来说也是一桩大买卖了。

  但是王家先前已经准备与胡万筹合作,而胡万筹更是要求王家决不能再供货给璞玉浑金的店铺。其实不用胡万筹说明,王家也不屑与王家的弃妇有什么交易。

  只是这次太尉居然也亲自前来,坐实了先前的传闻,便叫王家大爷不得不谨慎对待了。

  得罪了眼前的弃妇不打紧,可若是因此交恶了当朝太尉便是得不偿失了。

  只是,王家大爷心内还是觉得太尉只是一时为眼前弃妇的美貌所迷,才被她相邀过来撑撑门面,断不会失了自家身份,亲身参与被高门大第视为贱业的商贾中来。

  是以,当玉珠开口询问时,王家大爷斟酌一番,一边偷眯着太尉的脸色,一边委婉说道:“玉珠姑娘不知,我王家早前便已经与京城皇商胡万筹有了合作,更是约定不得再给京城其他店铺供货。我王家立业数百年,才赚来一个诚信的好名声,实在是不好毁约,还请玉珠姑娘见谅。”

  玉珠闻言倒也不意外,当下问道:“玉珠不知王家已经与胡掌柜有了合作,却是冒昧了。只是现在不似往时,圣上亲批了两个御贡的皇商,若是一般的小门小户有机会和皇商合作,自然是极好的一笔买卖。但是如王家这般业内的翘楚来说,因此反而要丢下京城一半的皇家和高族大户的生意,倒是有些得不偿失了,还请掌柜的思量其中的得失?”

  太尉听了王家老爷的婉拒,在一旁并未多言,他本就不希望玉珠和王家合作,此番若是顺水推舟,被王老爷回拒了,正合心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车马的声响,不多时只见一个面色白皙,身材疏朗的俊俏文弱的男子走了进来。太尉抬眼望去,心内不由哼了一声,他此番前来,非是小题大做,主要还是防着那个前夫王郎,现在看来,他亲自前来,还真不是多此一举!

第100章

  玉珠看到王昆折返回了西北也是一愣,嘴角情不自禁,微微翘起看向了王朗。这嘴角细微的变化居然逃不过太尉大人的一双鹰眼,心中暗暗道:还说无事!怎从未见过这妇人见到自己便这般情不自禁地微笑?

  再想起前几日梦中一声声呼唤的“敬棠,带我走。”怒火便如冬天的火炉子一般腾的冒了起来。

  可是这火炉又是被顶盖儿强压着,一时又发挥不得,只能这般半掩半灭地按捺的。

  王昆恭谨地先向太尉大人请安,他此前见太尉在竹林边震怒,又不再见玉珠找寻自己,一直担忧不已。

  所以听闻了玉珠回来了西北后,便也一路赶了回来,此时亲眼看见玉珠安坐,悬挂多日的心才算放下。而那太尉见了他,虽然脸色不好,却并没失了风度,尽是淡淡道:“王公子不必拘礼,今日在下不过是陪同未婚妻商前来商谈要事而已,还请诸位自便……”

  于是王昆又向给王家大老爷道了声安。王昆自小便聪颖好学,虽然体弱,但四岁成诵,五岁便能作诗,王文元常对人言“我家麟儿”,可惜王昆身体自小便是不好,整个西北的名医都请遍了,药吃了无数,身体不但未见好,随着年岁渐长反倒愈发的孱弱起来,便是王昆的父亲都已放弃了希望,王文元深知这个侄子胸有沟壑,一向高看一眼,温声道“坐下说话。”

  王昆却伸手请伯父借一步到内室,待二人入了内室,才道:“大伯,侄子此来乃是事关玉珠胡万筹之争。”

  王文元略一皱眉,说道:“昆儿,我知你向来厚待那妇人……,然则你们已经和离,她也马上是他人妻,此事非同小可,岂可因私废公?”

  王昆言道:“伯父说的是,不过昆儿此来却非是为了玉珠,而是为的我王家”

  王文元哦了一声,却显然不信,也没有说话。王昆继续说道:“此次圣上钦点了两位皇商,乃是从未有过之事,事出非常,必有蹊跷。此次我赴京城,便已发现些端倪,京城已经风雨欲起,以后一段时间是非必多。而两位皇商皆是与权贵有着关系,表面看胡万筹与玉珠只是皇商之争,而内里必然涉及到尧家,白家等一干国家勋贵。朝堂上的波谲云诡,未必比我们商户间的勾心斗角高明多少,但是后果却是要血腥得多。京城高门大户之间关系千缠万绕,骤然一时失势也不过是一时的蛰伏罢了,但是对于一干仰其鼻息的商户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

  王文元初时不甚在意,待听道这里,身子不由得前倾,认真起来。

  王昆道:“我王家与胡万筹也不过是泛泛之交,我观其洋洋自得,还未知自己已成棋手摆在台面上的棋子。若是他及他身后之人胜了自然是好,可是一旦失败,身死族灭亦是寻常,到时我王家又该如何自处?”

  王文元细细想了一下,脸色变得凝重,问道:“那你的意思呢?”

  王昆说道:“无他,两边下注,互不得罪。其实京城如何本就不干我王家的事,给胡万筹硬金也只是正常的商贾之为,只是因为胡万筹用我王家为筹码,阻截玉珠一方得到硬金,我王家才因而被摆上了棋台。只要我王家不偏不倚,不影响到双方的争斗,自然便置身事外了。”

  王文元沉吟片刻,道:“只是我已答应胡万筹硬金绝不卖给璞玉浑金店铺,若是失言,还是会触怒胡万筹身后之人。”

  王昆说道:“侄儿闲来无事又做了些配方,于镶金一事倒是有些用途,我可以把这些配方独家卖给璞玉浑金,这样既未违了和胡万筹的约定,也没断了玉珠一方争斗之路,双方到时各凭机巧,便不会涉及到我王家了。”

  他向来知这大伯父心中的顾虑,此话一出,王文元倒是觉得难题尽解。

  王家时代经营的都是融金、镶金珠宝的生意,但王昆虽然体弱,却是个不可多得的调金奇才,自小便能调出不同性质的金,用料精准,加之心思细腻,调配的用料叫人意想不到。只是天生体弱,不宜劳思,是以王夫人一向不准他多碰这些劳神物,但是偶尔闲暇时依然会自琢磨些,长大后技巧更加娴熟,现在经他调配出来的金,总是色泽鲜亮,质感独特,叫人眼前一亮。

  这王家新近制出的硬金便是出自王昆之手。

  既然那硬金可以独供给胡万筹的店铺,那么侄子调配出来的另一份色泽的金供给那六小姐的玉铺便说得通。倒也不算卷了在外面安坐的太尉大人的面子。

  在王昆不动声色的劝说下,王文元倒是觉得这种全不得罪的方式,倒是甚合心意!

  于是当王文元再出来时,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事实上,当王家大爷没有公布的时候,玉珠看到了王朗在冲着自己宽慰的一笑,便已经心知,这内里的关窍,已经尽是王朗处理掉了。

  当下不由得又是冲着王昆感激的一笑。

  可是偏巧这时,王昆一阵气短,不由得急促的咳嗽。玉珠见了,不待仆役反应,急忙递了一杯温茶过去给他润喉。

  太尉端起了另一杯,垂着眼眸,一饮而尽!

  当从王家金铺走出来时,玉珠的心口移开了一块大石。可是万钧的巨山已经压在了尧暮野的胸口,闷得他简直喘不过气来。

  生平第一次,太尉大人发现自己竟是不如一个瘦弱病鸡的男人会讨得妇人的欢心。

  那个瘟生当诛!

  他虽然不曾占过珠珠的玉体半分,可是他在一旁冷眼旁观看得分明,这瘟生分明是个残喘着最后几口气,占尽了珠珠的芳心,不给他这个未婚夫留下分毫!

  可是他却有不动这病鸡分毫,倒是要期盼着他长命百岁,不然的话,他便是珠珠心内的永远的清风明月,还是这辈子钉入他尧暮野心头再难拔出的一根钉!

第101章

  王昆所言的新金样货,在过后一天,由仆役送到了玉珠暂居的别馆里。

  那金较之先前的硬金,竟然更加的坚硬而且澄黄。用它来镶嵌玉石珠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玉珠摩挲着这块金,不由得心内对王郎更是感激。她知道,这样的调金比例要耗费较之以往更多的心血,可是王家给自己的价格还算公道,自然也是王郎从中说和的缘故。

  只是那日见他似乎是身体又有不适,苍白的脸色愈加叫人担心。

  所以这日在临回京的时候,她想着去陶神医处问询一下王郎的病情。

  幸好神医处于行馆不远。此番玉珠特意精选了自己新近雕琢的几个玉药盒拿去给神医赏玩,也顺便请他指正自己可还有何不足之处。

  陶神医见了故人之后,自然是热情款待,取出了自己珍藏的好茶,烹制梅上雪水,在自己小院中伴着药香品茶畅谈。

  当玉珠问及王昆的身体状况时,陶神医缓缓摇了摇头道:“老夫也是尽人事看天命了,不过今日那王公子正好也与老夫相约前来看病,大约一会便要到了,倒是还请六小姐劝一劝他,今日莫要耗费心神,不然这元气亏损,药石也是枉然啊!”

  玉珠听得心内一紧,自然知道他是因为哪一桩而耗费了心神。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马脖铃儿夹带着车轮的声响。玉珠立在院当中往外一看,果然是王家的马车。

  不一会,王昆便在侍女的搀扶下,一边咳嗽一边下了马车。

  玉珠迎了上去,低声道:“身子都这般不好,怎么还只穿一件薄衫。”

  王昆见了她,微微一笑:“大约猜到能在此见到你,穿得臃肿岂不是太难看不得体了?”

  玉珠虽然忧心,却还是忍不住抿嘴一笑。

  引着王昆入了院中,让陶神医为他把脉开药。

  陶神医性格古怪,向来不易与人交好,但是与这王公子倒是脾气投缘,因以为知己。

  例行把脉后,便将二人留下一同用餐。

  不过因为神医喜欢清静,王家的仆役和玉珠带来的随侍都留在了院外。神医得需亲自洗手作羹汤。

  玉珠在西北征关的那段时日,倒是修习了些许厨艺,在神医的院落里挖了些入膳补血的药材,熬制了一小锅乌鸡鸡汤。而陶神医的药膳也甚是别致。

  麻油药膳排骨泛着红润的光泽,地里采摘的蔬菜切碎办成了凉菜,一条早晨新钓的鲜鱼搭配姜丝葱碎调汁入锅蒸透,盘底的鱼汁,再搭配麸子烤饼,味道甚妙。

  三人伴着远处的青山翠柏在院落里品酌着山间的野味,竟是说不出的舒心畅意。

  玉珠饮了一口陶神医自酿的五枝药酒,突然微微地长叹一口气。

  王昆不能饮酒,只以清水代替,看玉珠怅然,便温言道:“为何突然感慨?”

  玉珠看着院子里正来回奔跑,忙着啄食的小鸡,略带感慨道:“此时便是我心知向往的生活,有美景欣赏,有良友畅谈,归园返乡,不必问世事……只是良辰太短,只须臾尔……”

  这样的感慨,不像是妙龄少女可以发出的,倒像是饱经风霜的老者之言。

  可是王昆却心知,这番话正是玉珠的心境,他默默地替玉珠斟满了酒杯,递送到她的手中,看着眼前女子明净而姣好的面庞温言道:“珠儿自当放心解了自己的心愿,待得你返还时,自然发现青山美景依然还在,我……和陶先生也自当静候再与你举杯畅饮闲话闲云之时。总不会叫你心有遗憾……”

  陶先生看着眼前这对年轻男女的眼波流动,也是心有感慨,照实说了出来:“郎才女貌,一对天生的壁人,老夫倒是不懂,为何要闹得劳燕分飞,不知可有破镜重圆的一日?”

  这话提起,竟是引得二人略微有些尴尬。

  就在王昆欲开口缓解了眼前的尴尬时,院门口处有人言道:“陶先生许是误会了,六小姐已经另有良配,择日便要完婚,既非破镜,何须重圆?”

  玉珠闻言后背一僵,回身一看,自己玉树临风的未婚夫正立在了陶神医的院门口。

  心内不由得一紧,心道:不是说今日要宴请同袍,怎么会平白出现在此?

  说起来,尧太尉也是有一块心病要医治,却苦于找不到能对症下药的良医。

  今日有几位将军来到了别馆,向太尉汇报接下来的退兵事宜。温疾才也是其中一位。

  因为连环苦肉计中,温疾才舍得皮肉吃得苦,立下了奇功,也算是功过相抵,总算又是在仕途触底前力挽狂澜。是以精神抖擞,一扫往日阴霾。

  最叫他得意的是,在北域期间,为了取信大汗还收了一位大汗相赠的北域美人为妾,更是偷睡了大汗的一个妃妾。温将军为了朝廷社稷不惜牺牲色相,日夜耕耘,这两个美人竟然都同时怀了身孕。

  虽然有公主为正妻,不好带这两个异族女子回府内,但是养在军营附近的外宅也甚美。

  这等国事家事两不误的情操,也是叫同袍们唏嘘佩服的。

  议事完毕,众人总是要再畅饮一番。

  尧太尉别馆里的厨子都是重金聘来,菜肴精致,很能下酒,一时众人效仿了京城士卿酒酣解衣袒胸的风气,坐在席上打着赤膊畅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