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瓯春 第9章

作者:尤四姐 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古代言情

李观灵笑了笑,笑容自矜,还带着三分赧然。复为他们引荐,比了比清和姐妹,“这二位是节度使谢公家的大姑娘和四姑娘。”又比比身旁的人,“这位是丹阳侯家的三公子。”

那位三公子拱了拱手,“在下李从心。”

既然道明了来历,就得重新见礼。清圆年纪还小,又是初入这个圈子,对升州贵胄们没有了解,清和却听过丹阳侯家的大名。如今朝廷封爵的公侯,大多是因祖上功勋,真正和帝王家一脉相承的极少,丹阳侯是其中之一。这样的爵位,来得太有根底了,凡是待字的贵女们手里都有一份名单,和丹阳侯家结亲几乎是首选。

丹阳侯家有三位公子,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是庶出,且已经娶亲,不去说他。三公子李从心是正头夫人的娇儿子,身份贵重,又有一副好相貌,以前就常听人说起,今日一见,果然应了传闻。

所以人的从容,实在不是白来的啊,清圆赞叹了一番春日宴的卧虎藏龙,再抬起眼来,对上了李从心笑吟吟的眼眸。

“我和兰山虽不是同宗,平时交好,也称兄道弟,如此看来和妹妹们也算半个相识。”他说话的时候语气矜持,便是殷勤地称呼她们为妹妹,也没有孟浪的嫌疑。他的目光静静流淌过谢四姑娘的脸,因为对她的来历有耳闻,因此不免多了几分探究。他的世界里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尖锐的美貌,含糊的出身,这一切交织起来,美人便显得更有嚼头了。

李观灵自然要做和事老,笑道:“也算不打不相识,二位妹妹极少赴宴,所以同在横塘也从未见过。下年四妹妹再来,就不怕没人认得了,好歹有个相熟的人说说话。”

清圆笑了笑,口头应着,并未把这场邂逅放在心上。

她这回是为陪清和才出来的,对结交朋友没有多大的兴趣,彼此客套了两句,便随他们移过去看人蹴鞠了。场上对垒热火朝天,她也看得兴起,结果一盏茶下来,忽然发现清和不见了踪影。

她咦了声,有些莫名,忙左右观望,四周俱是花团锦簇,却没有找见清和。

李从心见她这样,心道年轻姑娘,到底没经过事,便道:“妹妹不必找,过会子他们自会回来的。”

清圆这才明白,人家需要单独相处,于是把她给撇下了。她迟迟哦了声,收回了视线。

李从心呢,见多识广的贵公子,伤过女人的心,也挨过女人的巴掌,对于干净纯粹的姑娘,天生有几分好感。谢家早年后院失火,反而激发他对这位四姑娘的好奇,便有心同她攀谈:“四妹妹不怎么爱说话?”

清圆怔了下,说不是,她只是不太习惯和陌生人没首没尾地聊天罢了。

“其实妹妹不必拘谨,我和你几个哥哥是同窗,你要是同他们提起我,他们必定知道的。”他说话的语速不甚快,字里行间自有端稳的气度,面对女孩子的时候极有章程,诚心诚意地搭讪,绝没有色中饿鬼的急切相。

提起那些哥哥们,对清圆来说其实同外头陌生人没什么两样。谢家有三子,老大正则,老二正伦,老三正钧,都是读书识礼的君子,都对她这个半道上捡回来的妹妹很疏远。然而家里的事,不好让外人知道,就算哪天他和哥哥们说起她,正则他们也会很好地敷衍,一派兄妹情深的模样。

清圆要给哥哥们留面子,含笑道:“是么!哥哥们在官学读书,这程子课业忙得很,极少有说上话的时候。”

李从心道:“今秋有武举,和前些年不一样了,以前只考骑射、马枪、负重等,今年要‘副之策略’,他们的课业自然更重些。不过你三哥哥好事在眼前,听说下月就要完婚了?”

清圆嗳了声,“家里已经预备起来了,如今大姐姐的亲事也近了,兴许能凑个好事成双。”

她言辞间那种温软从容的味道,很能挣得好感。李从心不好直直盯着她,视线交错后,只拿余光望她。她坐在那里,举着团扇遮挡日头,其实三月的日头不甚大,但姑娘皮肤娇嫩经不得晒,透过扇面的光已经减弱了大半,还是让她颊上起了一层红晕。

奇怪,霍然觉得天青云淡,风也静下来了,倒有些热。他打开手里的折扇,也不说什么,徐徐地摇着,风从扇底流淌出来,拂动她鬓边的发丝,她却浑然不觉。他微一笑,“四妹妹平时出府么?”

清圆道:“家下管教得严,逢着有事才随祖母出门。”

“那无事呢?”他头一回对女孩子闺中的岁月产生了兴趣。

清圆笑得孩子气,“悠哉情绪悠哉天,无事小神仙。”

他听完,险些笑出声来,起先还觉得这是个一板一眼的姑娘,原来是他看错了。她也有这个年纪的灵动,带着点稚气,但又不慌不忙。唯一可惜之处,就是托生在了那样一个娘肚子里,若是因为这点缺憾耽误了前程,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当然了,清圆不太在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因为她看见清和回来了。怀春的姑娘,脸上的幸福难以掩藏,同她一照面,就是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

清圆因有李从心事先指点,没有呆呆问出一句“大姐姐上哪儿去了”,她只是站起身含蓄地莞尔,“咱们回祖母跟前去吧。”免去了清和很多尴尬。

清和说好,腼腆地冲李从心一笑,姊妹两个相携往大帐去。走了一程清和回头望了望,“你同丹阳侯公子聊了些什么?”

清圆明白,人前谢家姊妹一团和气,人后可未必。她装傻充愣,唔了声道:“他和三位哥哥是同门,和我说了好些武举的事儿。”复又打趣问清和,“开国伯家大公子说了么,什么时候来向大姐姐提亲?”

清和脸上红起来,低低道:“别胡说,看叫人听见了笑话。”

“笑话什么?”清圆笑道,“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姐姐不言语,还是为顾及二姐姐吧?”

清和同清圆打了一回交道,发现这妹妹是顶聪明的,本以为她小小年纪四六不懂,其实人情世故她都明白。如今看来,之前真是慢待她了,清和有些愧怍,嘴上不好意思服软,便拍拍她的手道:“你好歹替我遮掩,毕竟一家子姐妹,得罪过了不好,啊?”

清圆嗯了声,“大姐姐放心,后头的事有祖母呢。我看祖母对开国伯家公子很满意,只要大人之间说定了,旁人欢不欢喜,都是不相干的。”

横竖走了这一趟,不虚此行。她们不在的当口上,老太太和开国伯夫人聊得也很投机,如今只待知州夫人正式任了大媒上门来,这件事就成了一大半了。

回来的路上,老太太还有意探听,问开国伯长子的人品谈吐怎么样,“依着你看,可有轻佻放肆的地方?”

清圆说话,从来不会不留余地,她斟酌了下道:“我的见识有限,和大公子也没说上几句话,单是这么瞧着,人品很足重,也没发现莽撞的地方。”

老太太颔首,沉默了片刻,忽然问:“今日结交了丹阳侯家的公子?”

可见这青天白日下,没有什么能瞒得住人的。丹阳侯家的公子本就受人注目,她在闺秀堆里,出身又是那样糟糕,两个人有点交集便是大新闻,哪里要她交代,眨眼的工夫老太太就知道了。

清圆本来想着,谢家这样势利眼的人家,八成不愿意放弃巴结的好机会,谁知谢老太太的话很令她意外。老太太垂着眼道:“丹阳侯家世太过显赫,同咱们不是一路。记住我的话,往后少招惹为妙。”

第10章

清圆道是,原本她对那位公子就没有非分之想,不过有一瞬赞叹横塘难得见到如此齐全的人物,过去了,便没有放在心上。

老太太担心得未免太早了些,“我才十四岁罢了。”她笑着对抱弦说。

她们去参加春日宴,临到下半晌才回来,安置好了老太太,四姑娘回到淡月轩,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抱弦才服侍她换完衣裳,一件件收拾起来,回头好交给下房的丫头清洗。听她这样说,不免回头望她,笑道:“十四岁还是孩子么?再有一年就要及笄了,到时候可要议亲的。姑娘不知道,如今人家相看媳妇,你这样的年纪就得留意起来,日子过得飞快,倘或一个疏忽,姻缘就错过了。”

清圆闲适地躺在美人榻上,听抱弦喋喋叮嘱。勾栏槛窗半开着,窗外一枝梅花敧伸过来,散发出幽幽的香。天边爬上了一弯小月,游丝般的一线,有种细脚伶仃的美感。

姻缘……她笑了笑,她母亲就错付了人,世上姻缘有几桩是靠得住的!她在陈家的年月,虽看见祖父祖母相伴到老,但祖父年轻时也有过几房姬妾。但凡富贵之家,几乎没有不为丈夫发愁的。

抱弦见她不应,料她确实是无心那种事,把衣裳抱给了门外的小丫头子,复转回来吹火捻子点香。

姑娘年轻,总是需要引导的,若当初陈家带来的几个贴身侍女,老太太答应让她们进门的话,这些便不用她来操心了。如今姑娘是一个人,她和春台将来又要倚仗她,自然不能由着她含糊。

“姑娘瞧那位丹阳侯公子,究竟怎么样?”

清圆意兴阑珊,“才说了几句话,看不出是个怎么样的人。”

可是升州境内,那样的侯门人家已经堪称上佳了。抱弦复一笑,“姑娘平常审慎,怎么终身大事反倒不上心了?老太太做什么说和丹阳侯家不是一路人,难不成两家早前有过结么?当真有过结,小侯爷便不会亲近姑娘……姑娘听我说,眼下大姑娘和开国伯家的亲事算是定下了,余下的二姑娘三姑娘还没着落呢。三姑娘虽养在夫人名下,到底亲娘出身微贱,身份还不及大姑娘。老太太眼里恐怕二姑娘的婚事才是顶要紧的……二姑娘是正头太太生的,要是嫁低了,岂不有辱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