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金馔玉不足贵 第53章

作者:沈霁川 标签: 古代言情

  花瓶!

  高溪午毛骨悚然:“鬼!”

  “哪里来的鬼?”窗前探出一双月下湖波般闪亮的眼睛,池小秋有些兴奋:“哪里瞧见的”

  高溪午恍然大悟:“怪不得钟兄弟不让我进屋子, 原是你…”

  他下半句话被钟应忱的眼光逼了回去,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好兄弟, 温声细语跟池小秋道:“外头有风,背书快些。”

  转向他时, 陡然换了个声气:“十二卷第三则,背!”

  同人不同命,高溪午来不及哭唧唧,只能吭吭哧哧往下背。

  池小秋将素白的帐子拆下,给他换了一个蟹壳青的,屋里总算是多了一抹颜色。桌上放一整支桂花树上坐玉兔的树形烛台,晚上看书亮亮堂堂,不至伤了眼睛。窗前放上一只明窑豆青釉填彩莲池游鱼纹花口瓷瓶,里面插着秋芙蓉。书架上稍微挤一挤,挪出一个小槅子来,放上些小玩意,小小的文房四宝精致可爱。一整面的墙太空旷,便放上两张山水图。

  她做事一向利落,因此投出的影子,也分外轻灵,钟应忱只凭那倏忽不定的影子,便知道她眼下是摆物件还是插花,是垫着脚放东西,还是犹豫要搁什么物件。

  高溪午今天这日子很是不好过,凉风冷气两面夹击,背书背得头晕脑胀,好容易没再听见钟应忱指错的声音,却也不见其他的动静。

  他疑惑抬头时,正看见钟应忱半转身子,定定望着屋前,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神情,珍视而又专注。

  像一向平静的湖水吹起微澜,像一向淡漠的璞玉敲碎了一角外壳,露出了最柔软最内蕴于心的光彩。

  高溪午眨眨眼睛,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诶,钟兄,你可是看上——”他年纪比钟应忱大上一些,一眼看破,捣着钟应忱时拉长声音,颇含戏谑之意。

  钟应忱淡淡看他一眼:“昨日的文章你还未交。”

  原本的风花雪月顿时变作经纶书册,高溪午哀叫一声,将自己卷得皱皱巴巴的文章掏出来,等待着暴风骤雨的降临。

  意外地,钟应忱刚接着他的文章,还未及看,一抬头时,忽然又塞还给他。

  “今儿就到这时候吧。”

  高溪午茫然中又带着些劫后余生的欣喜:“这才半个时辰…”

  “今日我有事。”

  池小秋正蹑手蹑脚穿行在葡萄架下,生怕扰了他们俩个读书,见这会收书的收书,收笔的收笔,才直起身来,问他们:“你们书都读完了?”

  高溪午就听着钟应忱答言:“课业不多,结束的早些。”

  “那正好,要不要看看你的屋子?”池小秋手一撑,直接从花圃翻过来,迫不及待地想让钟应忱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好。”钟应忱嘴角止不住上扬,他喜欢看池小秋围着他忙忙乱乱的样子。

  高溪午站在一边,忽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还好,池小秋还记得他,一拍头道:“我早上又做了几样小吃,中间还有道莲蓬包鱼,你拿去给太太吃罢。”

  高溪午高兴道:“我娘听着别家说这道菜,可巧也在念着呢!”

  池小秋不意自己名声传得这般开,十分欣喜:“太太可还有什么别的想要吃的?你但凡说与我,我都能做!”

  “我娘爱吃甜的,之前带去的糕点,米糕,玉带罗糕,枣泥山药糕,样样都好…”说起吃食,便没个止歇处。

  “时候晚了,高兄你该回了。”

  高溪午这时候才发现,他们好似将钟应忱冷落在了一边。

  他缩缩脖子,偷偷看了钟应忱一眼,将他此刻的眼神翻译了一下,大约就是“再多说一句,你的课业考试帖经策论题目通通都加上两倍”的意思。

  风雨夜归人,高溪午走得无比凄凉,屋里头却暖意融融,池小秋走路快了,很是有些蹦蹦跳跳的意思,钟应忱跟在她身后,不得不时常提醒。

  “慢些。”

  “小心门槛。”

  “旁边有石头,别跳!”

  池小秋揭开帘子,十分期待钟应忱的神情。

  钟应忱站在当地环视一圈,不禁笑了。

  这房间摆设很有“池小秋”的感觉,无论陈设的样式还是颜色,丝毫不见摆正,生动又活泼,许多颜色撞在一起,亮丽又不见冗杂。

  她天生便有着对色彩的敏感。

  池小秋挨个给他说着自己选的东西,钟应忱乍然听到一句:“之前给你做衣裳时,说喜欢青的,我就选了这个!”

  四周都是静的,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他在心中过了一整个上元节。

  火树银花,一个接着一个烟花炸开,极致的热闹,极致的绚丽。

  真好。

  能遇见她,真好。

  池小秋见他自顾怔然,问什么也不答,便拍了拍花口瓶,大声问:“你喜欢吗?”

  池小秋说了些什么,钟应忱也没再听到,只有那一句“你喜欢吗”,听在了耳朵里。

  几乎是没有思考的时间,他便应声:“喜欢!”

  喜欢屋子,更喜欢…

  你!

  这句话落下,忽然在心口烫了一下。

  好像摇摆不定的船被系在了舟岸,他紧紧盯住眼前的人,又问了自己一遍:“喜欢吗?”

  一个声音回复他,不见丝毫犹豫。

  “喜欢。”

  “很喜欢。”

  他从未如此确定地告诉自己。

  这个人,池小秋。

  我要她!

  薛一舌用一道假荤压住了池小秋翘起来的小尾巴,嘴里说出的话能骗人,可手上的功夫是实打实的。池小秋倍加殷勤,每日起床第一句,便是问:“师傅我们要学什么菜?”

  薛一舌哼道:“瞧你这手上功夫,哪里能到练菜的份上,且先将刀使好!”

  池小秋不服气:“我五岁下厨房,切出来的萝卜丝比针还细!”

  光说不会假把式,池小秋拎起刀来,蹭蹭蹭将一块萝卜切成了细丝儿,一条条笔直,粗细均匀,如同一刀切出来的。

  “哟!挺顺溜!”薛一舌笑一声:“就是这针也太粗了些!”

  池小秋不生气,反问:“要不师傅你切了给我看看?”

  薛一舌拿了一块萝卜,一块肉,一块豆腐。

  他一拿起刀时,池小秋便不自觉盯紧了,他下刀迅捷,胳膊松弛,可手腕送劲,凝神间毫不费力,只是眨眼功夫,一整个萝卜便成了丝,用刀压平,铺在桌上,他拈起一根。

  “这,才是你该切到的宽度。”

  有多宽呢?池小秋比了比,大约比头发丝细上一些吧。

  肉比萝卜更难切,肉是软和的,一刀下去的时候,软塌塌的四处晃动,里头的经络还以一种绵软的韧劲,抵抗着刀向下的力道,到了最后只剩下一小块的时候,更是难切。

  但这块肉,在薛一舌手里毫无闪避的空间,最后那一块改作横刀,一片片被从容地抹下来,又由片成丝,细可穿针。

  那么那块豆腐呢?

  薛一舌选的是块嫩豆腐,将上头一层皮给去了,豆腐便以颤巍巍快要化开在桌上的姿势,心惊胆战站在那里,以至于薛一舌伸出手的时候,池小秋都怕,轻轻一碰,这块豆腐就散了。

  豆腐色白,质软,每一刀都看不出什么差别,若只凭眼睛,连在哪里落刀都不知道,只能看到刀一次次落下,留下笃笃笃一片声。

  豆腐到底切成了什么样子?

  薛一舌将切好的豆腐整块拨进碗中,一线水流缓缓倒进,池小秋不禁屏住了呼吸。

  豆腐丝润泽开,好似落崖的水流激起白色的水花,让整个碗底都汇集了在杳杳高空间流动的山岚晨雾,美不胜收。

  薛一舌傲然一笑:“今天,咱们便来做一个菜色,叫做文思豆腐!”

第61章 浑然天成

  冬笋、鸡脯肉、火腿、青菜, 连同豆腐,都上水焯过,熟后切丝, 池小秋随便拿起拿一根看, 都还是一条的粗细, 像是一个模子上扣出来的,一般大小, 细可穿针。

  香菇丝加入鸡汤,在笼屉里蒸熟, 同其他材料一起倒进锅中鸡汤, 材料少许,最后才放进豆腐丝。(1)

  整道菜盛到碗里时,黑、白、青、黄、绿五色皆备, 无论是静止还是缓缓搅动, 都好看的如同一幅画,浑然天成。

  汤鲜香清淡, 豆腐软嫩即化, 池小秋尝了一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做饭, 从没精细到这个地步。

  薛一舌心里得意,嘴上却道:“这也不过是吃个意思,你这刀工若能练到这个地步,咱们便能入下一关了。”

  池小秋盛出两碗出来, 一道给薛一舌:“师傅辛苦。”

  另一道端了便出了门。

  薛一舌的道理便哑在了肚子里,只能眼睁睁瞧着他的好徒弟, 将这碗文思豆腐羹端到凉亭里,递给钟应忱:“你尝尝, 薛师傅新做出来的!”

  这一刻,薛一舌突然间觉得,这个徒弟才刚认下来,便留不住了的样子。

  一山望着一山高,池小秋不知薛一舌是何许人也,但这个新师傅无疑让她看见了佳肴食馔间的更多风光,每一个新的尝试,每一次新的可能,都让她血液沸腾,为之沉醉。

  薛一舌眼看着池小秋请帮工买回了一个又一个萝卜、红薯、青菜,然后切成各种各样的丝。切丝这样的活计枯燥无趣,最容易走神,她年纪小小,竟能沉得下心神,在这厨灶间头发一挽,眼神凝在刀尖一点,一切便是从早到晚。

  这样的专注和热情,像极了当初的云娘子。

  薛一舌看着她的目光渐渐幽远,一瞬间,好似穿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柴烟饭香,在各处流离久了,这样安静而充实的时候,竟让习惯了漂泊的他意外心安。

  如果没有频频进门过来的钟应忱,便更好了。

  这小子隔上一时半刻便掀帘子进来一回,一会儿送上一杯水,一会儿倒来一盏茶,一会儿拿进来一碗乳酪,让池小秋歇上一会儿,一天下来,总要进来个十几回。

  这个钟小子,分明就是池小秋通向大厨路途上的绊脚石!

  到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便说道:“切菜最忌分心,小子,你莫扰她!”

  绊脚石毫无愧疚的自觉,反回他道:“一张一弛,方是长久之道。不知师傅收徒,是否要求个长久?”

上一篇:眼儿媚

下一篇:闻香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