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朱色 第112章

作者:说给月亮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和 古代言情

  众人连忙答应下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君行之说完之后,他们全都眼巴巴地看着君行之,迫不及待地等着分粮。

  君行之知道他们心中急切,没有再多说什么,对官兵摆手道:“将粮食全都搬过来,按名册发放。”

  “是!”官兵们拱手,按指令行事。

  百姓们瞬间欢呼起来,感恩戴德地磕头。

  君行之对跪着的百姓们道:“大家都起来吧,现在就可以开始排队,今天都会让大家拿到粮的。”

  这个时候有一名穿着布衣的女人,突然哭着开口道:“大人!民妇不想将粮食拿回去!求大人帮民妇保管!”

  君行之抬眼看向她,问:“为何?”

  她泪流满面,抽噎道:“回大人,民妇是一名寡妇,家里的男人已经过世了,如今家中只剩下民妇和两岁的女儿,如果民妇将粮食带回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抢夺或偷走,民妇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这些粮食。”

  现在在沂临县里最珍贵、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粮食,如果将这些粮食堂而皇之地带回去,就等于告诉所有人自己家有多少粮食。

  那么像她这样没有抵抗力的人家,就变得危险,很容易被人盯上。

  君行之刚才虽然说不允许争抢,但这种事防不胜防,在生死面前愿意冒险的人很多,怀璧其罪,这些粮食可能反而会给这些没有能力反抗的人造成祸患。

  其他人也忍不住担忧起来,沂临县里没有能力自保的百姓们还有很多,他们想了想,忍不住纷纷附和起来,就连普通百姓也忍不住担忧会招了贼。

  大家意见不统一起来,有的人想要将粮食全带回去,也有人不想将粮食带回去,两方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休,大家说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反而越吵越厉害。

  君行之听着大家的争吵声,忍不住蹙了蹙眉。

  他思考片刻,扬声道:“既然如此,大家便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想将粮食带回去的人就将粮食带回去,不想将粮食带回去的人,就还将粮食放在粮仓里,用多少拿多少。”

  他想了想,给他们出谋划策道:“你们既然不放心将这些粮食放在官兵手里,不如就这样,你们自己派百姓前去粮仓把守,我会派官兵从旁协助你们,每个人用了多少粮食就拿多少粮,取走的时候都到官兵那里登记造册即可,自己按需将粮食拿回家。”

第103章 孟九思来了

  大家听到君行之的话, 眼睛不由一亮,无不道:“此法甚好!”

  本来坚持将粮食拿回家的人也改了想法,如果大家都不将粮食拿回去, 只有他们将粮食拿回去, 那有人抢他们的粮食怎么办?

  他们商讨了一会儿,决定道:“我们也要将粮食放在粮仓, 派人一起看守。”

  大家自然不会反对, 纷纷应允。

  君行之微微颔首,“既然大家都有了决定,那就这么办,你们轮班看守,需要取粮的人去官兵那里登记, 拿多少剩多少, 官兵都会记录下来,绝对不会少了任何人的粮食。”

  “是。”百姓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又感恩戴德的拜了拜。

  君行之能为他们设身处地的着想, 他们心中忍不住又燃起了希望,也许这位大人真的是一位好官,他们想要再相信一次。

  君行之道:“至于你们要派谁去看守粮仓, 你们就自己决定吧, 我们不会干扰你们。”

  “谢大人!”阿大笑了笑,出声道:“大家都过来, 我们把家家户户的壮丁都选出来,然后编好顺序,大家轮班看守!”

  百姓们立刻呼应,兴致勃勃地围了过去,再顾不得李奎林的事, 满心满意都只想保护好他们自己的粮食。

  君行之和祁丹朱看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轻轻笑了笑,没有打扰他们,一起转身回了府内。

  剩下的事就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吧,官府如果参与过多,他们反而会紧张,不如就像现在这样由阿大来组织,他们信任阿大,阿大做事稳妥,也能让人放心。

  君行之扶着祁丹朱往里走,随口道:“阿大这个人古道热肠,还很有组织能力,人也够机灵,你当初是怎么认识他的?”

  祁丹朱身体微微僵了一下,她想了想,抿起一个笑,正想找个理由糊弄过去,君行之就看了她一眼道:“我随口一问,你如果不想说就不要说。”

  祁丹朱声音微微一滞,她垂下眸,将编好的谎话咽了回去。

  她越来越不想骗君行之,如果能不撒谎,她自然不想撒谎。

  君行之也是一样,宁可她有事瞒着自己,也不想让她骗自己。

  两人安静了一瞬,君行之没有再问她关于阿大的事,而是换了话题道:“我已经将李奎林的事上报给朝廷,等会儿用过午饭后,我就亲自去审他。”

  祁丹朱轻轻点头,李奎林做过的事已经证据确凿,他没有辩解的余地,只能等待属于他的惩罚。

  用过午饭之后,君行之直接去审问李奎林,李奎林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让录口供就录口供,让签字画押就签字画押,看起来老老实实,似乎已经认命了。

  君行之隐隐觉得不太放心,所以还是令人严加看守,他没有命人将李奎林送去牢房看压,而是继续将他关在知府院内,就近严加看管,免得徒生事端。

  君行之安排好一切,才带着李奎林供认的罪证离开。

  他去粮仓那里看了看,阿大带着众人正干得热火朝天,他安排得当,百姓们巡逻的巡逻,把守的把守,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看起来井井有条,每一个都干得十足来劲。

  君行之看着他们浅浅笑了笑,没有过去打扰他们,安心地回去了。

  夜里,君行之和祁丹朱躺在床上,君行之正在给祁丹朱讲故事,忽然远处燃起火色,红光漫天,滚滚浓烟拔地而起,祁丹朱和君行之看到窗外突变的天色猝然一惊。

  君行之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快步走到窗边,将窗户打开,眺目望去,面色猛地沉了下来,“是粮仓的方向。”

  祁丹朱面色不由凝重起来,她走过去站在君行之身侧张望,见到远处情景,心中不由大惊,粮仓的方向火光明明,浓烟滚滚漫延天际,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尖叫声。

  祁丹朱看着红彤彤的光影,不由全身冰凉,即使她没有亲临现场,也能想象到百姓们是怎样的无助和彷徨。

  她不自觉抓住君行之的衣襟,无助道:“不会是粮仓着火了吧?也许是别的地方,在那附近……”

  她心中还抱着一点点渺小的希望,不过她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习绿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她脚步杂乱,声音隐隐颤抖着,还没有进门声音就已经传了过来。

  “殿下!驸马爷!不好了,粮仓走水了!大火已经烧起来了!”

  祁丹朱和君行之听到她的话全身一震,他们的猜想成了真,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君行之立即披了衣服快步走出去,他匆匆忙忙地推开门,头也不回道:“我过去看看。”

  习绿站在门口,想也不想就想跟过去,忙道:“驸马爷,奴婢也去!”

  祁丹朱看着他们的背影,灵光一闪,突然冷静下来。

  她快步走到门边,朝他们喊道:“习绿,你别去!快加派人手去看守李奎林!贼人可能是声东击西,想要一石二鸟!他们现在可能想要趁乱救李奎林!”

  君行之和习绿脚步顿住,猛然惊醒,百姓和官差今天一起看守粮仓,在这种层层把守之下,粮仓还能突然起火,这绝不可能是意外,也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这分明是用计划、有预谋的放火,他们最终的目标很有可能不止是毁了粮草,还有李奎林。

  君行之想起李奎林今天过于老实的态度,忍不住对习绿道:“丹朱说得对,快去!”

  “……是!”习绿反应过来,连忙应了一声,朝关押李奎林的地方跑了过去。

  君行之看了一眼看守李奎林的方向,又看了一眼粮仓的方向,目光担忧,脚步犹豫。

  祁丹朱走过去道:“你快去粮仓吧,李奎林这里我会看着。”

  “好。”君行之点点头,叮嘱道:“注意安全。”

  祁丹朱点了点头,目送着君行之快步走远。

  她转身回了屋里,披了件斗篷,才重新走出去,直接去了关押李奎林的地方。

  她走过拐角,听到远处传来兵器相碰的声音,她逐渐走近,刀剑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

  她抬头望去,果然不出她所料,院子里多了许多黑衣人,习绿已经带着官兵们跟黑衣人打成了一团。

  她定睛望去,那些黑衣人不在少数,他们个个功夫了得,一看就不是沂临县本地的人。

  祁丹朱眉心深拧,粮仓才刚着火这些黑衣人便来了,可见他们是经过严密部署,有备而来,所以才能做到这样默契的里应外合。

  府内的官兵们不少都已经前去粮仓救火了,这里没有支援,官兵们渐渐有些不敌,习绿也打得有些吃力。

  祁丹朱心里忍不住焦急,今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奎林逃了,此事蹊跷,顺着李奎林的线索,很有可能会抓到幕后的主使之人,她正想走过去,忽然有人将她拦了下来。

  “危险,别过去。”

  孟九思温润的声音倏然在夜色里响起,祁丹朱愣愣回头望去,孟九思身穿骑装站在她身后,风尘仆仆,眉目却依旧清朗。

  祁丹朱看到他突然出现,忍不住诧异道:“你怎么亲自来了?”

  她写信给孟九思,本来是想让孟九思派些兵过来,没想到他竟然亲自跑了这一趟,她不由又惊又喜。

  孟九思能在这个时候赶过来,无异于帮了他们大忙。

  孟九思的目光落在她的肚子上,沉默片刻,才抬头道:“我不放心,便过来看看。”

  祁丹朱愣了愣,一瞬间没反应过来孟九思是不放心什么,她还没来得及多思,孟九思就看了一眼她身后,道:“我过去即可,你待在这里别乱走。”

  孟九思没有多言,留下几个官兵保护祁丹朱,自己就带兵冲了过去。

  那些黑衣人们没料到竟然会有援兵,显然有些错愕,他们胆怯了一瞬,很快被孟九思的官兵们包围。

  待他们反应过来,毫不犹豫地反抗起来,两方人马打在一起,互不相让,一时之间后院全是兵器相接的声音。

  孟九思突然到来,祁丹朱忍不住微微松了一口气,她见李奎林没有被救走,便放下了心。

  她站在墙角看了几眼,收回了目光,有孟九思在,那群黑衣人逃无可逃,她已经无需担心。

  她更担心粮仓里的粮食。

  祁丹朱站在墙角,抬头望向远处的火光,一颗心沉的不能再沉。

  如果那些粮食真的被烧了,沂临县的百姓该怎么办?他们才刚刚有粮吃,又要饿肚子了吗?

  祁丹朱站在嘈杂的人声中,看着远处的火光,突然茅塞顿开,想通了很多事。

  锦帝对沂临县的情况并不是不知情,而是在装作对此一无所知。

  他是故意派君行之做这个钦差大臣的,他分明早就知道沂临县受灾的百姓实际上有八万人,他是故意派君行之来此。

  他让他们做了一个选择。

  他们如果无视城外三万百姓的性命,那么他们就可以顺利交差,不过他们如果这样做,城外的三万人就必死无疑。

  如果他们选择这条路,就算有一天真相曝光,锦帝也不会担什么责任,他只需将所有罪责归到君行之的身上,治君行之一个失察之罪,就可将他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他只需装作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便还可以做他那个清清白白又爱民如子的帝王。

  如果她和君行之选择帮这三万百姓,那么后果自然也由他们来承担,这三万百姓所需要的粮食自然也要由他们自己解决。

  如果祁丹朱没有猜错,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锦帝根本就不会继续送粮过来,他当初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承诺君行之,说两个月后会将剩下的粮食送过来,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绝不会提前将粮食送来,在此之前,无论百姓是死是活,无论沂临县是否还有粮,他都绝不会送一粒米来。

  祁丹朱无力地顺着墙壁滑下去,手指狠狠地抠着背后的墙壁,她看着远处的火光,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百姓失望的目光。

  沂临县的百姓们总是这样,好不容易燃起希望,又转瞬间消失无踪,只剩下更大的失望。

  祁丹朱的耳边充斥着百姓们绝望的哭喊声,还有兵刃相接的刀光剑影声,府里的丫鬟们惊慌地跑来跑去,官兵们一直叫喊着什么,所有的一切都乱糟糟的。

  她靠在冰冷的墙上,轻轻闭上了眼睛,可好像闭上眼睛,依旧能看到远处的火光,她觉得有些冷,有些累,可是那些吵杂的声音好像离她很远。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匆匆而来的脚步声,君行之清冽的声音在一片嘈杂声中清晰的传入她的耳畔。

上一篇:通房宠

下一篇:美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