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第139章

作者:山栀子 标签: 天作之合 玄幻仙侠

  但有一个人,却名正言顺地拥有“风闻奏事,不具证据”的权力。

  那便是御史中丞蒋先明。

  周挺背后是当朝宰执孟云献,孟云献将此事透露给蒋先明,而依照蒋先明的性子,他未必会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官家,毕竟鲁国公是宗亲,他也许会先查清楚国公府送去蓉江府的是不是药材,若不是,那么那些东西又是否送到了爻县。

  蒋先明也不是什么新党旧党,谁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孤臣,是官家亲手送到那个位子的孤臣。

  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他一定会与黄宗玉做一样的选择——保住嘉王。

  蒋先明只需要不经意地在官家面前提一下那个很有可能被官家忘记的,太祖一脉的子孙,一个姓赵的县丞。

  这相当于给官家提了一个醒,若贵妃生女,江山社稷难道要交予太祖一脉?

  嘉王到底是太宗一脉,他才是与官家更近的血亲。

  官家并非是因为一个养子的孝心而饶恕他抗旨的死罪,而是比起在爻县的太祖血脉,他更愿意让嘉王继续待在云京。

  “昨夜,我听见他让我们停下,”倪素用绣帕擦拭他的手,“即便你们好多年没有见过,彼此音容已改,但我觉得,他是因为觉得昨夜救他的人像你,才会那样。”

  殷红的血迹沾在绣帕上,细微的莹尘闪动。

  倪素抬起头,“我觉得,他从没有忘记你。”

  外面赶车的宦官似乎听到了几声模糊的低语,他偏过头,竹编帘不易被风吹起,他不确定地问了声:“小娘子,你在说什么?”

  “我说今天真是冷。”

  倪素望向竹编帘外,年轻宦官的身影。

  弥漫的雪意几乎刺得宦官脸颊生疼,他长叹一声,“是啊,今年这冬实在不好过,老天爷狠心呐……”

  南郊别苑是太祖在位时所建,太宗时,用作收容太祖嫔妃的地方,历经好几位皇帝,到如今别苑里什么贵人也不剩下,统共也没修葺过几回,昔日雅致风流的园林,如今已是荒草丛生,而冬日雪重,萧条更甚。

  倪素递了牌子,才被人领入别苑内,李昔真住在西南角,屋舍从内到外都是一样的冷,里面显然没有烧炭盆。

  李昔真躺在榻上,时不时地咳嗽。

  “李庶人,宫里为你诊病的人来了。”别苑里的宫人说话冷冰冰的,脸上也不见半点恭敬,说罢也不等帘内的人应答,便自顾自地出去了。

  李昔真转过头,看向素纱帘外,“是个小娘子?”

  她咳得嗓音都沙哑了。

  “王妃……”倪素才出声,发觉那宫娥在门外盯住她,才改了口,“李庶人,我名倪素,因官家准许我在太医局行走,所以我才有机会来为您诊病。”

  “倪素……”

  李昔真揉捻着这个名字,“我知道你,你便是那位从雍州回来的小娘子。”

  “是。”

  倪素应了一声,掀开帘子走进去,她抬头,看见榻上的妇人身上竟只有一张单薄的棉被,“他们怎么……”

  李昔真从被中伸出手,泛白的唇弯了弯,“我如今只是庶人,这样,已经很好了。”

  倪素抿唇,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她走上前去,用脉枕垫在李昔真的腕下,为她诊脉。

  “女子行医,很不易吧?”

  李昔真打量着她。

  “虽不易,但也不是完全无路可走。”

  倪素说道。

  李昔真笑了笑,“看得出,你是一个不一般的小娘子。”

  “您肾气虚弱,气血不足,如今又受了风寒,”倪素松开她的手腕,将脉枕收起来,在药箱中找笔墨,“但您放心,我答应过嘉王殿下要照顾好您。”

  外面有宫人在,因而倪素的声音压得很低。

  李昔真乍听她提及嘉王,她先是一怔,随即愕然地望着面前这个年轻女子,“你……”

  “嘉王殿下回来了。”

  倪素抬起头。

  “他抗旨?”

  李昔真立时猛咳起来,她挣扎着要坐起身,倪素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坐到床沿去将她扶起来,又对门外喊道:“快去烧些热水来!”

  门外没什么动静,倪素无法,只得掀了帘子出去,宫娥在廊庑里,动也不动,倪素心知这世道的人情冷暖,她从袖中取了一些钱,塞入宫娥手中,“请你去烧一些热水给李庶人用。”

  宫娥见了钱,神情才有了几分笑意,她没说什么话,转身便朝廊庑尽头去了。

  倪素回到屋中,用棉被裹住李昔真,“嘉王殿下铣足入城,从御街到皇城,三拜九叩,甫一入宫,便得官家召见,官家不但没有怪罪他,还传了太医局的医正为他治伤。”

  倪素还将自己亲耳听到的那句“陛下仁德,鬼服神钦,万方有罪,在臣一人,恳请上苍,移灾于臣”复述给她听。

  李昔真缓了缓神,胸口起伏着,眼眶几乎是立时湿润。

  倪素愣了,才想用自己的手帕给她擦泪,拿出来看见帕子上的血,她一下又将其收回怀中。

  李昔真忽然垂下头,长发落了几缕到她肩前来,她双手掩面,倪素正要安抚,却见她倏尔抬起头,虽眼睑发红,却是笑着的。

  笑得快慰。

  “谢谢你,倪小娘子。”

  李昔真望着她说,“这个消息,比什么都重要。”

  倪素离开别苑之前,又塞给了看顾李昔真的宫娥一些钱,请她为其再准备一床厚实的棉被,在屋中添些炭火。

  “王妃真是一位娴静文雅的女子。”

  倪素牵着徐鹤雪的手在永安湖畔走,“我忽然想起,你曾与我说过你的旧友曾亲手做纸鸢讨青梅的欢心,那位青梅,就是她啊。”

  还有那件玄黑大氅上所绣的“子凌”二字,也是出自嘉王妃的手。

  “他们儿时相识,少时相知,永庚与她情投意合。”

  李昔真一副病体,形容不整,因而徐鹤雪并未跟随倪素进去。

  其实徐鹤雪少时也没见过李昔真几面,但他知道,嘉王入宫之后,与李昔真一直有书信往来,那些书信,几乎是嘉王在宫中唯一的支柱。

  “永庚在宫中一向寡言,只有在收到她的书信时,与我说的话才会多一些,”徐鹤雪想起了一些事,他流露一分感怀,“虽然,我并不想听他们两个之间的那些琐事。”

  可赵永庚,总是要念给他听。

  “我的老师,亦是他的老师,”

  徐鹤雪倏尔停步,“阿喜,我觉得,他是将老师的遗言记在心里了,可我又怕他这样。”

  他知道,孟云献在推着赵永庚走一条艰难的路。

  大齐的皇子不能入朝议政,即便为亲王,也无实权在握,赵永庚从封王的那一年开始,虽未在朝,却从来都被人裹挟在政治的旋涡里。

  作为挚友,徐鹤雪钦佩永庚抗旨返京的这份果敢,但同样,他也深知永庚会因为此举而卷入难解的死局。

  可如今风雨飘摇,谁又能全身而退?

  倪素抬头望他,兜帽滑落到肩背,她忽然说,“徐子凌,你看看你自己。”

  她面前的这个人衣襟浸着斑驳血痕,冰凉晶莹的雪粒子落在他乌浓的发髻,拂过他清冷的眉眼,不消不融。

  那样一张脸,骨相秀整,却苍白得几乎没有血色。

  “你敬重老师,在乎挚友,即便是死了,你也为这个大齐守过雍州国土,救过将士百姓,你肯为人,”她握着他的手抬起来,衣袖后褪,冷白的腕骨上是血淋淋的一道剐伤,“为什么人,就不可以为你呢?”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也想为你啊。”

  徐鹤雪一言不发。

  他只是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女子,她是带着笑意说这些话的,他禁不住,伸出手指摸了摸她的眼皮。

  她眼睛眨动一下。

  风声凛冽,寒雾浓浓。

  徐鹤雪将她的兜帽重新拢到她头上,说,“阿喜,我背你回家吧。”

  “我腿脚又没受伤,你背我做什么?”

  倪素笑了一声。

  徐鹤雪转身,在她面前蹲下去,衣摆拂过地面没扫干净的积雪,他垂着眼睛,轻声道:“你鞋袜湿了,我知道。”

  ——

  重明殿。

  嘉王靠坐在软榻上,桌案上的饭食没动,他双足与膝盖都裹着细布,一张面容苍白而清癯,并未束发,几缕浅发轻拂面颊。

  他不用饭,也不说话。

  殿中的宦官宫娥都安静地侍立在一旁。

  贵妃被近侍宫娥扶着入殿,便是瞧见这样的一幕,殿中没见什么暖意,她皱了一下眉,“你们这些奴婢,怎么也不知道给殿下添炭?若是令殿下病情加重,你们如何能抵?”

  宫娥宦官们齐齐低下头去。

  “去。”

  贵妃朝身边的宫娥抬了抬下颌。

  宫娥立即领会,带着所有的宫人出去,殿中一时只剩下贵妃与嘉王二人。

  “娘娘。”

  嘉王有了些反应,“天寒地冻,您不该来。”

  “我该来,”贵妃弯唇,抿了一口面前的热茶,“听说殿下你已经考虑清楚,愿意娶我的内侄女?”

  “是。”

  嘉王垂着眼,“如今这样的局势,我早该分清。”

  此话听着很是顺耳,贵妃轻轻颔首,“殿下早这样想,也就不会触怒官家了,这原是一桩好事,我那个内侄女是很出挑的美人儿,待她入京,你见了,就会知道她的好了。”

  嘉王嘴唇干裂泛白,稍微一动,便浸出血,“娘娘心里如何想,我已经很明白。”

  他倏尔抬起脸,一双爬满血丝的眼睛盯住贵妃,“但那些,让娘娘与我,都不快的人呢?”

  那些人是哪些人,贵妃心知肚明。

  她有些讶异地瞧这嘉王,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太一样了。

  但她轻笑了一声,“他们实在过分,殿下以为,我们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