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不知道的事:通灵师杀我 第164章

作者:顾小施 标签: 玄幻仙侠

  她只感动了一瞬,便神色不安。

  “你哪来的?”

  该不会是结识了什么三教九流的人吧?

  “你管我呢。”

  顾晏之懒懒地瞥去一眼。

  宫媛瞪了瞪眼,却不敢当着顾晏之的面,摆大小姐的谱。

  这位可真是,说打就打啊。

  宫媛也就只敢在顾又笙面前碎碎念。

  顾又笙将真正的添妆盒子,往宫媛面前挪了挪。

  “那册子,是姐姐命人搜罗的,你自己看了记住便好,要是落到雷家人手里,恐怕会惹误会。”

  宫媛难得没有嘴硬,乖乖点了头。

  “这些是我与姐姐给你准备的,嫁了人与在家中不同,去了雷家,嘴巴可要收敛一些。”

  宫媛鼻头酸酸的:“我嘴巴甜着呢。”

  “是是是,你要是有对外祖母那个态度,雷家长辈必然也会喜欢你的。”

  宫媛嘴硬,但是对长辈还是很孝顺的。

  顾又笙打开了盒子,里边是一些珠宝首饰。

  宫媛本以为,不过是些寻常物件,毕竟顾家父女,全靠那么点月钱度日。

  京城顾家的家用,经常断断续续,而顾明又不肯收颜书卿的钱。

  所以宫媛没想过,顾家姐妹的添妆竟会如此厚重。

  她被家里娇养长大,宫家又是连阳城巨富,她的眼光自然是极高的。

  而那盒子里的首饰,好些都是未曾见过的珍奇之物。

  宫媛突然就开始哭了起来。

  莫不是她们为了自己,不但结识了三教九流的,还做了偷鸡摸狗之事?

  这一盒子的东西,该不会是哪里偷的吧?

  该不会……

  宫媛哭着打了一个嗝,害怕地去看顾晏之。

  该不会是大姐姐,从哪具尸体身上偷的吧?

  顾晏之不明白她的眼神:“也不用这么感动吧?”

  不敢动,不敢动。

  宫媛委屈地垂下了眼。

  即便是偷来的,也是她们的心意,她将这盒子妥善收藏便是。

  可得好好收着,决不能见了光。

  ……

  第二日,宫家锣鼓喧天,红绸遍布。

  一片喜气洋洋之中,雷旭勤带着雷家其他人马,前来迎亲。

  顾又笙便在人群中,见到了自家傻表哥。

  他活脱脱一棵红叶子树,穿着跟新郎一般喜庆的红,鹤立鸡群,很是打眼。

  宫大壮也见到了好久不见的顾又笙,他朝着她挤眉弄眼,很是憨傻的模样。

  宫媛便在“这棵大树”的陪伴下,与父母拜别,与祖父母拜别,与亲人依依惜别,然后随着雷旭勤,出了宫家。

  白芳慧抓着丝帕,在一旁擦眼泪,宫琦忙着迎客。

  顾又笙与姐姐顾晏之,便随着宫媛走着,将她送到了门口。

  门口等着的不是花轿,而是装扮得喜庆的马车。

  此一行去雷家堡,还要十几日的路程。

  背着宫媛出嫁的,是长兄宫修文。

  宫修武与宫大壮,之后会跟着送亲队伍,同去雷家堡。

  宫媛小小一个,被宫修文背着,上了马车。

  顾晏之与顾又笙,静静站在一旁。

  宫大壮这才得空,与顾家姐妹说上一句。

  “晏之,笙笙,这一回我出门有些久,你们在连阳城若是有了麻烦,便去找我的仆从王一,我留了他在宫家。”

  宫大壮交代着,如同一个靠谱的兄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顾又笙惊奇地望去。

  “怎么样,祖母让我说的,是不是很有兄长的风范?”

  下一刻,宫大壮便傻乎乎笑起来,自己暴露了真相。

  顾又笙没忍住,斜了他一眼。

  “笙笙啊,晏之说,你去寺庙求佛,求了一段好姻缘。你放心,等我送完宫媛,就回来送你出嫁。这一次有了经验,等到你成亲的时候,绝不会再把事情搞错。”

  顾又笙以为,他说得是将宫媛嫁妆放错之事。

  “还好修武哥发现得早,要不然这一路送嫁的人,还缺好多哩。”宫大壮安排送亲人手,却只安排了一半的人数,“修武哥处事周全,还帮我追回来好多银两呢。”

  他险些吃了大亏,宫修武看着才没真出事。

  宫大壮还有好多话要说,那边的队伍却开始动了起来。

  宫媛已经进了马车,雷旭勤与宫修武等人,也准备好了要出发。

  宫大壮不敢耽误吉时,匆匆与顾家姐妹道别,上了自己的马。

  那马被他压的,腿还崴了一下,顾又笙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宫媛的送亲队伍,就在白芳慧的哭声中,渐渐远去。

  顾又笙想起儿时,他们一家初到连阳城宫家,那时候,宫媛只有三岁,还是个只会流口水的奶娃娃。

  他们一路受尽颠簸,外祖母心疼不已,小小的宫媛,那时还不懂争宠,只拉着自己的手不肯撒开。

  转眼十三年,那个小奶娃,出嫁了呢。

  愿她与雷旭勤,白头偕老。

  愿她心愿达成,多子多福。

第197章 家信

  宫媛出嫁后没几日,顾家收到一封久违的家书,来自京城顾家。

  顾又笙与谢令仪的婚期定下,京城那边,顾衡才收到了请帖。

  自己的亲孙女要成亲,过完了六礼,定好了婚期,他才收到消息,而且对方还是谢家的后辈。

  顾衡气愤之下,写了一封长长的信,送往连阳城。

  看信的不是顾明,是顾晏之姐妹。

  顾衡在信中,责怪顾明父女,定亲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知会家中,完全没有将他这个家主放在眼里。

  还有便是,提出对于这门婚事的强烈反对,要求顾明父女立即进京,去谢家退了这门亲。

  顾晏之看完,三两下撕了信纸。

  狗东西,这么多年对他们不闻不问,哪怕是生活费,都是打发叫花子般时有时无,现在给他一张请帖,还给脸不要脸,胆敢坏妹妹的好事。

  让他们去京城谢家退婚?

  呵,当他们傻子呢。

  顾又笙虽然只瞥了几眼,却也大致看明白信上的意思。

  “本想着他好歹是我们的祖父,顾家又在京城,你从顾家出嫁更加合适。不过这老东西不要脸,咱们也不稀罕。”

  顾晏之盘算着账上的银钱,够不够在京城买个宅子,方便妹妹出嫁。

  “没关系的,姐姐,我与宫媛那般,从这里出嫁便行。”

  顾晏之瞥了她一眼:“傻乎乎了吧,宫家在雷家堡附近买了大宅子,宫媛到那边休整之后,是从那边的宫家大宅出门的。”

  顾又笙扁了扁嘴,她理解姐姐想要自己风光出嫁,不过她更理解……家里没什么积蓄。

  说到底,是真穷。

  顾晏之捶了一下桌子,又骂起了顾衡:“难怪别人说死了娘便等同于死了爹,父亲当年在宫里吃了那么大的亏,顾衡一个屁都不敢放,还连夜将我们赶走。那个薛蔷是个狠毒的,这么多年不知道吹了多少枕边风,每个月送来的家用,一次比一次少不说,还断了好几次……”

  顾晏之本想摆烂一生,可是她们的母亲,生下她们就去了,父亲又是个只会半夜躲在被窝里抹眼泪的,妹妹更是一天到晚只会哭哭哭。

  在顾家那几年,顾明父女就过得不怎么样。

  后来顾明出事,顾衡毫不犹豫将长子放逐,顾家接班人换成顾城。

  顾明父女远在连阳城,与京中顾家的联系,便愈发地少。

  顾晏之也是到了后来,有了自己的人脉,才查到当年父亲被驱逐,顾衡并未留情面。

  是做给外人看的,还是真心不在意?

  如今看来,倒像是后者。

  倒是二叔顾城,还以顾衡的名义派了人,护送他们一程。

  这么多年,顾家对他们不闻不问、不冷不热,如今妹妹的亲事定下,那死老头不满意不说,居然还妄想让他们去京城退亲?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