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45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第97章 惰心

  刘邦作为一个不喜欢太多约束的人,听得沈悠所说的十条谏言,只觉得脑袋阵阵抽痛,一眼瞥过吕雉发现她听得很是入神,刘邦似是不经意的问:“皇后颇有兴趣?”

  吕雉心下一紧,面上不慌不忙的道:“以己度人,不过也想看看我是否犯了什么小错。有则改之。陛下说是吧。

  小错,这是吕雉特意说的一句话,言外之意也非以帝王要求自身,但纵然不是帝王,也未必不会犯魏徵对李世民指出的十条内容。

  “妾别的都无须在意,至少也该学着不会让陛下不喜是吧。”吕雉不忘补上一句,刘邦笑笑道:皇后如今还须在意我喜与不喜?

  “陛下如此说来,是要置妾于何地?妾果真不在意陛下对妾喜或不喜吗?”别的问题吕雉未必敢答,但是刘邦问及她还在意刘邦喜与不喜的话题,吕雉可以坦然答之。

  甚至,吕雉可以直接的控诉道:“妾自嫁与陛下,处处以陛下为重。妾这辈子最希望的就是陛下能把妾放在心上,陛下不知?今日陛下问出此话,这是觉得妾再没有当陛下您是夫君,是妾的天了?

  刘邦就是随口的一句话,却是如何也料不到捅了马蜂窝了,赶紧解释道:“朕没有这个意思。”

  伸手抚过吕雉的手,刘邦解释道:朕也是有些害怕罢了。那么多年过去了,多少人变了?

  “可妾一直都在原地,一直都等着陛下。”吕雉无非要提醒刘邦,对,她是老了,年老色衰,不及于别人。可那么多年以来,吕雉是怎么做的刘邦心里没点数。

  确实,喜欢戚夫人的刘邦未必没有别的盘算,可要说他对吕雉半点愧疚都没有,并不完全。

  再多的愧疚于刘邦来说,如果那成为他套在他身上的枷锁,不好意思,刘邦会选择抛弃。再者,他并不认为自己喜欢上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宠着这样的戚夫人有什么问题,如果吕雉为此要跟他闹,他会感到厌烦。

  所以,吕雉只要不触及刘邦的底线,不尽做他不喜欢的事,刘邦不会在意吕雉表现出对他的在乎。

  男人,无论喜不喜欢那个女人了,都不会希望属于他的女人眼里心里不再有他对吧!

  “朕知道了,这些年是朕对不起你。”刘邦从来没有和吕雉说过这句话,吕雉本以为这辈子或许都听不见了

  ,没想到竟然听到了!

  一时间,委屈的情绪涌上,吕雉眼眶都红了,却倔强的别过头去,不想让刘邦看到,责怪刘邦的话,又如何能说得出来。

  刘邦看在眼里,他害怕的难道不是一句对不起说出口后,迎接他的就是无尽的责问?害怕的刘邦选择不对吕雉说出半个字,何尝不是觉得只要他不说,就没有人能责问他。

  脱口而出的刘邦,何尝不怕吕雉顺势责备,当下已然后悔。不承想吕雉却不发一言,纵然是哭泣,也不想让他看见。

  嗯,这才是他的妻,不会一味记着过去,而忘了现在,将来。

  以后不会了。大汉的天下,以后就是我们的。只要我们夫妻同心,一致对外,绝不会再有人能

  让我们受以前的苦。心下大定的刘邦很是以为吕雉是和他一致对外的人。吕雉也抹去眼角的泪,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

  过去的终是已经过去,可以偶尔一提,却不能时时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刘邦的心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吕雉懂得。

  【古今往来的皇帝,不,应该说人都是一样的天性,刚开始得到某一样东西时,包括权力,却不限于权力,都会如珍如宝,倾尽心力想要做到。可一但时间长了,都会生出惰心。当皇帝的人就更如是了,自来善始善终者能有几个?】

  【天下百废待兴,刚开始登上皇位只想励精图治,以令天下大治。可随着盛世现,就好像觉得,嗯,他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从今以后他就可以随便玩,随便浪。毕竟他都辛苦那么久了,就该好好的歇歇了对吧,总不能活到老干到老。】

  【这会儿的皇帝绝对想不起什么在其位谋其政!皇帝这样的人,天然的觉得自己辛苦得太过了,看看这天下呈现的盛世,他骄傲无比。松懈之心一起,以前所谓的高标准,高要求,那是他定的吗?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他现在要开始享乐了,谁也不许拦着,谁要是拦着,那就是让他不痛快,他要是不痛快,他就会让阻拦他的臣子不痛快。这样一说起来,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对,唐玄宗!】第一回出镜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不是在说他祖宗唐太/宗吗?突然拐他头上,怎么的?

  【然而唐玄宗能够让人一提善始不能善终的帝王就能想到,难道不是因为他活得太长?】沈悠那神情,怎么说呢?看得让

  人有一种恨不得这所谓的唐玄宗能死早点的感觉!

  对啊,何止是她,多少唐史的爱好者不恨他没有死早点!

  ???李隆基……他怎么了?

  大唐一干皇帝们??不是,天幕,别把人的心都吊起来喂。唐玄宗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天幕这一副恨不得唐玄宗能够死早一点的架式,看得人很是不是滋味,天幕你倒是延伸说下去!

  可惜,沈悠这回不跑题了,继续绕回来道:【此时的太/宗确实已经生出懒惰心,曾经他想用功绩洗涮自己弑兄杀弟的污点,也为争一口气,证明给天下人看,他可以做成一个古往今来无人能比及的皇帝。励精图治多年,贞观的盛世已经摆在眼前,唐太/宗不值得骄傲,不可以为之骄傲吗?咱们的二凤最后也不能免俗的骄傲了,自满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严苛了。】

  李世民……他怎么听着还是不舒服。不能免俗什么的,听起来就像是在骂他!他竟然在最后成为了像他所引以为耻的皇帝一样,开始喜欢玩乐,享受了吗?

  嘶,真要是这样,大唐会怎么样?

  一瞬间李世民的脸都黑下来了。

  【魏徵看到了李世民生出的惰心,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可他对李世民是怀揣着追求和希望的,就如同这些年来他对李世民的进谏,李世民无一不采纳。这一份谏言送上去,他也是希望李世民可以听得进去,能够改正。】

  【李世民不负魏徵所望,看完魏徵奏疏后,深以为词强理直。随后命人将魏徵的上疏刻制出来,摆放在身后,朝夕可见,而且更让史官记录下来,使万世知君臣之义。】沈悠将李世民的反应道来,对此,先前觉得李世民也不能免俗的皇帝们正要松一口气,结果下一刻沈悠又丢出这样一记重弹,行吧,怪不得后世的人对唐太/宗百般推崇,他们真就没有人做到这样的地步。

  【魏徵见微知著,又能每回直指问题所在处,如何能不让李世民信任,重视。唐朝共修八部史书,魏徵主编其五,分别是《周书》《梁书》《陈书》《齐书》《隋书》。书成之后,魏徵被加授为左光禄大夫,进封为郑国公。因此,唐书中称郑公者,多指魏徵。】

  【只是上完《十渐不克终疏》后的魏徵身体日渐衰弱,而此时的朝堂随着李世民的儿子们长成,不可避免的出现新的争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共孕三子四女,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后也被封为太子。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薨逝,而太子承乾随着弟弟魏王李泰越发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心生恐惧,纵然连朝廷内外众官,都在怀疑李世民是不是要换太子。】

  李世民惊得站了起来,他刚刚听到了什么?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薨逝?他的观音婢,怎么会?

  至于儿子恐惧不安什么的,那重要吗?李承乾??爹,我是意外吗?

  【李世民上位的手段,别说对后世朝代的影响了,对于大唐上下来说,何尝不是让朝臣不安。毕竟弑兄杀弟逼父让位这个事,过去不过才十来年,那些亲眼见证这一切的人依然活着,也就让他们本能的觉得,被立为太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更有本事,得皇帝的心更重要。】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怎么说呢,算是差不多被人逼疯了吧。不得不说,古往今来的太子难得有一个是有好结局的。哪怕是后世人人称颂父子感情最好的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父子共用一个班底,最有权力也是地位最稳的太子朱标,也逃不过一个英年早逝的下场。其他的太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没有了母亲的孩子,对高高在上,人人称颂的皇帝父亲,他们之间隔了太多的人,有什么话都不好说,哪怕是在太子的身后,也有无数想把他拉下马的弟弟。嗯,李承乾的事,我后面开一个太子的专题讲讲古今往来的那些太子们吧。在这儿就不细说了。】

  不不不,李世民先从天幕那里得知爱妻早逝,突然又听说他的承乾差不多被人逼疯,整个人都不好了,恨不得沈悠细说!

第98章 迁怒

  可惜,沈悠她竟然不像之前那样歪楼了!

  【对于李承乾的不安,甚至是满朝大臣的不安,李世民决定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在李世民看来,这满朝众臣只有魏徵能让太子的地位稳固,能让满朝的臣子再不敢非议太子。魏徵已然染病在身,不得不推辞。但李世民却道:“汉朝太子以四老为辅佐,太子之位得稳。我现在依靠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是太子太师,就算你卧病在榻也可以保全太子。”】

  【彼时的魏徵对大唐来说,如同定海神针,可见魏徵的份量。已经没有办法的李世民,为保全太子不得不亮出魏徵来,只为了不让李承乾有所不安,也让朝廷之上少些非议。可是,诸多谋划的李世民终究斗不过天。】

  【贞观十七年,六十四岁的魏徵病重,不久于人世,李世民闻讯而来,亲自到魏徵家中探视,屏退左右,与他交谈许久。后来,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和新城公主再次来到魏徵家中。这时的魏徵已然病重,看着病弱的魏徵,李世民一边抚着魏徵,一边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魏徵说:“寡妇不愁织原则上的纬线少,而忧虑宗周的危亡。”】

  【李世民岂不知在最后魏徵挂念的依然是大唐,是他这个皇帝。心中感激非常,当即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徵之子魏叔玉。于此时指着新城公主让魏徵看看,看看他的儿媳,可是魏徵已经病得无法起身谢恩。数日后,李世民突然在梦里见到魏徵,如同往日一般,却在第二日醒来听到魏徵病逝的消息。】

  可怜的李世民听着一个又一个重磅消息,哪一个不要他半条命,这会儿的李世民就没有平复下心情。瞅着一个个被点名的臣子,那眼眶又红了。

  大唐一干臣子们想到天幕这回要论的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二十四个人,那李世民得哭成什么样?再这样让李世民哭下去,李世民的身体还得了?

  可是劝李世民不看,这是能劝的吗?

  一时之间,个个都不由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听闻消息,泣不成声,之后亲自前往魏徵葬礼,痛哭流涕,废朝五日,并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太子李承乾在西华为他举哀。随后,李世民下诏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同时赐羽葆、鼓吹、加班剑四十人,赠绢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许他陪葬昭陵。】

  魏徵

  作为一个当事人,听到在自己身死之后,李世民竟然如此厚待于他,岂不感激。

  然而抬头想感谢一番李世民,却发现李世民眼眶红红,哪里能接收得到魏徵感激,好吧,算了吧!

  相比之下,其他各朝的人听到这里,只想说,李世民确实不是一般的爱哭,这样情绪外露的人,难以想像他是怎么当好的皇帝。

  李世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谁规定的当皇帝就得藏着演着,不把自己当成人的?

  【魏徵将要下葬时,其妻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现在按一品官的礼节安葬,所需仪仗、器物太多了,不符合魏徵的意愿。不得不说,人对人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魏徵之妻知他,懂他。】

  对此,魏徵一个劲儿的点头,没错没错,他的妻子最是懂得他的心思,明白他究竟想要如何。

  【因此,裴氏推了朝廷供给的一切仪仗和物品,仅用白布、帷幕装饰承载灵柩的素车,不用花纹、色彩和刍灵,行往昭陵的方向。李世民亲自登上御苑西楼,望着魏徵灵柩所去的方向痛哭,竭尽哀思,命百官送灵柩至长安郊外。晋王李治奉诏致祭。李世民更是亲自为魏徵撰写碑文,并把它书写在墓碑上;之后更是为其创作挽词十首,以表哀思,再赐其家封户九百户。不得不说,太/宗待魏徵是真好。既是感激于能遇上这样一位纠正他一生的臣子,也痛心于魏徵的去世。】

  这回就连魏徵都忍不住了,李世民如此厚待于他,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他分明只是尽了为臣之忠,没有想到竟然让李世民如此铭记。在他以为李世民待自己已经足够厚待的时候,天幕却告诉他,不止于此,还有其他,还有更多。

  臣,谢陛下。”魏徵感激涕零,李世民哽咽道:“你们要是想要名利富贵告诉朕,朕一定赐给你们,别一个个先朕而去,朕受不了。

  沈悠数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李世民听着他们一个个的名字,想着他们一个个的死去,心痛不矣。

  但凡这些人活着,再多的功名他都给他们。一干臣子无奈之极,生死有命,哪里由得他们说了算?

  【极尽哀荣的魏徵,身死之后想必也觉得此生无憾了。按理来说,魏徵的内容就该到此结束了,然而并没有!】

  各朝代?

  /人都没了,追谥也都有了,怎么就没完?天幕确定不是在逗着人玩吗?他们不信。

  【这事说起来魏徵也挺冤的,说是无妄之灾毫不为过。前面说过,太子李承乾之位不稳,李世民以魏徵为太子太师,确实达到了震慑于朝廷内外的作用,可随着魏徵一死,李承乾走向了谋反之路,帮着太子谋反的人中有侯君集和杜正伦,和魏徵有关的不过是因为魏徵曾向李世民举荐,道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怀疑魏徵结党营私,李世民即取消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更下令推倒魏徵的墓碑。】

  ??谁人不傻眼了,包括正伤心难过的李世民!!!

  魏徵此刻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刚刚他还为自己能遇上李世民这样的明君而以为喜,结果天幕这就告诉他,他不用高兴太早,他以为自己死后极尽哀荣就不用愁了,他举荐的人谋了反,他死了也休想逃过一劫。

  所以,没有人在意太子李承乾为什么造反的吗?

  李世民:作为一个造反的过来人,跟我说造反,有可能成吗?不重要,不重要。秦始皇没能忍住的道:这李世民也太率性而为了。

  因为魏徵举荐的人谋反,怀疑人结党营私,就把人的墓碑都给推了,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都说人死为大,死都死了的人,还不让人安宁。

  刘邦倒是不甚在意的道:推墓碑而已,又不是推墓。

  吕雉已经无话可说,死后鞭尸这个事也不是没有人干过,李世民一番作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不当之处,却也不算毫无下限。

  杨坚是听着天幕夸了李世民太久,久得让他都想问问,李世民难道一辈子就没干过错事,就是一个完美的君王了?

  得,这回杨坚心下稍松,李世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也会犯错误,他的太子也学得跟他一样,也会因为不安谋反。他自己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迁怒,做出叫人诟病的事来。

  李世民此时已经尴尬得头都不知道怎么放了,一旁已经有大臣出面道:“陛下此举不妥。”

  “又不是我干的。”李世民马上反驳。

  对,大家都是李世民不错,他这会儿可是什么都没有干。

  下方想谏一谏的臣子听着这话也觉得没毛病,确实不是李世民干的,把事情归到在他们眼前的

  李世民身上,也确实不太妥当。

  李世民尴尬归尴尬,立刻同魏徵道:魏爱卿,你听见了,没有你直言进谏,看看这皇帝变成什么样了。他下令推翻你墓碑的诏令,我们都知道不妥,竟然没有人劝阻,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见那个时候朝中已无像你们这样的诤臣。诸位爱卿,朕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朕很高兴你们都能劝谏于朕,不至于让朕犯下大错。朕也希望你们都能长命百岁,千万不要英年早逝,让朕身边连个拦着朕的人都没有。

  自知自己性子的李世民知道,天幕说的这种事,他能做得出来,毕竟儿子造他的反,这个事对李世民的打击是相当大的,李世民未必不会迁怒。再加上没有人拦着,他就只能对不起魏徵。

  一干臣子听着李世民的话,怎么有种皇帝耍无赖的感觉。

  魏徵却认真无比的道:“陛下所言甚是,臣一定要长命百岁。毕竟,陛下只是让人推臣的墓碑而已,没有让人推墓,算是手下留情了。但臣还是希望这样的事情别发生的好。

  李世民…

  气弱得不敢吱声了。

  怪,魏徵是没有怪李世民的意思,但引以为戒又是必须的。他一定要活长一点,再长一点。

  【李世民把魏徵的墓碑都给推了,明晃晃的就是迁怒。按理来说也该到此结束了,可是这有些事,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在二凤这儿没有任何的不可能。猜猜看李世民又对死去的魏徵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