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90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贞观政要》有载,有一次李世民

  一匹心爱的骏马突然无病死掉了,

  李世民迁怒于养马的宫人,

  “将杀之”,长孙皇后并没有直接为宫人求情,而是对丈夫谈起了两人曾经共同读过的一个故事:“过去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就请求列举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的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马死而杀人,老百姓知道了,必定埋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二条罪。’齐景公听后便赦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曾经在读书时看到过这件事,难道忘了吗?”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的这番话后自然会意,重马轻人这事,是会寒了天下人心的。养马宫人也因此得以免罪。】

  【身为一国皇后,总有太多人享受着属于国母的权利,却忘记作为国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魏徵作为一朝重臣,会有人认为作为一国皇后,自然要为丈夫留住这样的能臣。笑话,自古以来的能臣冤死的还少吗?谁能觉得换成谁作为李世民的皇后都能劝谏住李世民?说句不好听的话,但凡李世民的皇后不是这位长孙皇后,魏徵早坟上不知长了多高的草了。】

  魏徵

  话虽然难听了点,但确实是这样的理儿!

  【再说了,宫人的命在封建王朝里,有多少是拿他们当命的?就咱们二凤这为了一匹马都能怒杀人,由此可见在没有人权的封建社会,人命如草芥,分文不值。长孙皇后能出言阻止,她但凡没有对生命的尊重,一句话不说,能有什么人把李世民杀人的罪过扣到她头上?】

  【长孙皇后是真正的仁慈之人,她对生命的尊重,对丈夫的支持,都让她并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杀人。她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的影响着李世民,让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愿意听听她说话,从而采纳她的建议。清朝有一位康基田在《晋乘搜略》中是这样评价长孙皇后,个人认为相对符合我认为的长孙皇后,故以引用:“唐之长孙皇后,从太/宗佐内政,将顺匡救,能使人主回心归正,内外颂其贤德。而定大计、决大疑、军旅之事,无与也。”】

  贞观时的臣子们听着如此评价,纷纷点头,这份肯定并没有过誉,而是实实在在的。

  长孙皇后看似从来没有参与朝政,甚至不愿意让娘家过多参与政事,但她为李世民做的事,跟随李世民多年的人相当清楚。巾帼不让须眉,说的正是长孙皇后。

  朝中大事,长孙皇后皆了然于胸,更有真知灼见,同李世民也是一向很能说到一处的。他们也有幸听过长孙皇后的见解,自知这一位当得起沈悠那句左膀右臂。

  而李世民此时和长孙皇后坐在一起,听着后人对长孙皇后的夸赞,心情必须是好的。

  长孙皇后显得有些无奈的道:“陛下丢下朝臣回宫,不妥。”

  李世民无所谓的道:“哪有什么不妥的。天幕在说朕的皇后,朕就只想跟朕的皇后呆在一块,满朝的臣子会体谅我这份心。谁也不敢说朕的不是。”

  言罢巴巴的瞅着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无奈一叹,手

  下却也握紧了李世民的手。

  依天幕所说,

  她剩下的时间并不多了。也罢,

  多陪着他吧。

  【长孙皇后之德,后世无一不赞,与之而来也得给长孙皇后正一正名。《女则》都知道吧,就是女四书之一,按记载,《女则》是出自长孙皇后之手,但是,重点来了,《旧唐书》很明白地定义了长孙皇后所著《女则》的内容:“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自为之序。”显然长孙皇后的《女则》不是女性的行为规范。再有明仁孝皇后徐氏作品,“以教宫壸”的《内训》白底黑字提到:“有所谓《女宪》、《女则》,皆徒有其名耳。”显然长孙皇后所著的《女则》在永乐年间依然存在,可那不是教女人傻傻的以夫为天的书,只是后来被人改了。把这脏水往长孙皇后身上泼!人长孙皇后一个敢跟丈夫同生共死,能谏君明理,辅佐一代明君的女人,绝不是那脑残玩意,一味只想迫害女性。】

  不少女人表示,她们有被内涵到!

  李世民骄傲无比的昂起头,恨不得大声的告诉沈悠,说得没有错,他的观音婢岂是那样一个不知女子之苦,又无大志的人。观音婢从不认为女子不如男,更不觉得女子低男人一等,在他们夫妻之间,他们是相互走下去的人,也是彼此的依靠,从来他们夫妻都是并肩同行的人。

  【而且,长孙皇后书法造诣不容小觑,唐朝皇家历来擅长书法丹青,李世民就不用说了,他是王羲之的迷弟,就他们两个的儿子,李泰和李治,李泰工于草书、隶书,李治除了工于草、行、隶书外还与父亲一样,工于飞白体。尽管长孙皇后的书法墨宝因为年久失传,但看过长孙皇后墨宝的古人,都将其与吴采鸾、胡惠斋、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相提并论。甚至称赞说“皆具有俊才,出其柔翰,俱各精妍”。咱们得相信,一个文化造诣极高又能劝谏的皇后,她的心里不会不明白,女子到底该怎么样才能在这个世道立足。】

  【想拿反面教材班昭来抗议一下吗?我只想说,有时候聪明能干的女人也不是不可能脑抽。班昭当时的情况是为了针对东汉王朝的妃嫔公主,本意上为了约束朝廷里她所认为干政的妃嫔公主们。尤其她自己都不把《女诫》当回事,你们觉得她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写出来这样的一本书?】

  班昭她要怎么解释?她能解释吗?!

第197章 定祖制

  长孙皇后微侧过头听着沈悠的话,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道:“《女诫》是不是该禁了呢?免得流传下去,叫后人笑话。”

  啊?长孙皇后明显一愣,没有想到李世民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张了张嘴,李世民道:“得慢慢来。观音婢有没有兴趣教教天下女子?”

  闻此言,长孙皇后并没有惊讶,反而提醒李世民道:“陛下觉得如今这天下的女子还需要人教吗?”

  就长孙皇后所认识的女子中,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各家夫人皆能撑起各家之事,外更能交际,陛下,她们已经学得很好。只是多年以来无人给她们机会。三姐,她若是还在,听到天幕所言,定是十分高兴。”长孙皇后几l乎第一时间便想起平阳公主,那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能在危急时出面,短短三个月收拢数万大军,和李世民一道拿下长安,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可叹最后她却归于内院,再也没有上过战场,甚至可以说消声匿迹,多少人在背地里敬之平阳公主,也为平阳公主而惋惜。

  李世民又怎么会忘了自家姐姐,只是人已经逝去,不管如今的他们有多少悔多少不甘,都不可能改变过去,唯一能做的是让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我会重新分田。”李世民将自己的打算道来,只为让长孙皇后知道,他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恰恰相反,他是打定主意,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某些在后世为他们所唾弃的内容。

  女子,李世民是不能容人的那一位吗?不,恰恰相反,他身边的女子个个不凡,以至于李世民心里从来不曾轻视于女子。

  但习惯这种东西算是相当可怕的对吧。从来没有女人出仕这个事,有,也只是因为女主称制,总揽朝政时,这才会为了方便自己用人,多任用几l个女子。朝堂之上没有女子的出现,谁接受的教育都认为朝堂之上只该有男人,包括李世民亦如此。

  沈悠的解说却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没有所谓的天经地义,不过是男人用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压制女子,迫害女子,只为了让女子们可以乖乖的成为他们的附属品,牺牲品,包括替罪品。

  “女帝。”长孙皇后并没有忘记这事,她是女子,听到女帝所受到的震撼不亚于晴天惊雷。

  女帝,竟然真的会有女帝。能够有女帝?到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最后竟然成为女帝。

  李世民眼里何尝不是闪烁着精光,女帝,那可是女帝。出自他们大唐的女帝,他同样好奇究竟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竟然能在一群男人甚至都不允许女子参政的环境中,一步一步成为大唐的女帝。

  李世民是仔细的想了又想,怎么想都觉得,他现在的所有女儿中,不应该有人有这样的本事。所以到底那个人会是谁?

  有些念头在李世民的脑中闪过,让李世民久久不能平静。

  “只要我大唐江山在,不过是出现一个女主而已,无妨。”李世民最终还是说出这样一句话。就

  沈悠的意思,

  对这位唯一的女皇帝是相当的保护,

  之前但凡提到那一位都干脆的屏蔽,让他们连半点信息都休想探到。李世民心里再怎么好奇,最终还是按下了。

  【长孙皇后,一代贤后,千古扬名,不可避免依然不知名,只知她小字观音婢。生前死后,她都得尽李世民的宠爱。就她的谥号文德,那可是李世民亲自定下的。根据春秋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在古人看来,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才会用上复谥。所以复谥极为罕见,纵观贞观十年也就只有刘感这位忠君死节的烈士被唐高祖李渊赐了复谥“忠壮”,除此之外再没有人有过复谥。】

  【长孙皇后的“文德”这两个谥号皆为美谥,尤其是“文”这个字。唐人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还要美好。可见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只有“德”这个单谥并不足以表现出妻子的美好,要再加上唐人最为尊的“文”这个谥号,才能表现出长孙皇后的盛德。】

  长孙皇后的好,李世民再清楚不过,旁人永远不知道他的观音婢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可是,贞观十年,怎么会是贞观十年呢?

  李世民紧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难以接受长孙皇后早逝这一事实。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自长孙皇后生病以来,李世民是费尽心思想让长孙皇后好转,为此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三百九十二座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

  【但就像长孙皇后早年病时和太子李承乾说过的那样,生死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对于李世民为她建寺甚至不惜大赦天下的事,长孙皇后是不认同的。一代贤后就这样香销玉殒,李世民自是痛不欲生。临终之前,长孙皇后依然为李世民着想,请以山为岭,不须起坟,无用棺椁,一切皆以薄葬。一向爱重妻子的太/宗不仅听从,更下诏将其作为祖制,以传后世。从此开创了唐朝以山为陵的先河。其后太/宗命令阎立德营建昭陵。就我们现在所知,那些个帝王陵墓已知位置没有被挖的,都是依山河而葬。】

  所有激动的气氛随着沈悠最后这句话,无端让人如鲠在喉,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的陵被人挖了,沈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让他们往后都依山陵而建?

  【长孙皇后不仅以自身之死改变唐朝的帝葬制,在最后,她依然为大唐江山着想,彼时的房玄龄被李世民免职回家,长孙皇后为房玄龄求情,请李世民勿弃之。更再三恳请李世民不要重任长孙家。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代为鉴,临终前仍然不忘嘱托丈夫不要给予她的家族太多。】

  【在长孙皇后看来,自己的家族有幸结为皇室姻亲已经是很大的荣幸了,但他们并非都是才德出众之人却身居高位,所以很容易遇到危险,想要长久无忧,就不能让他们担任要职,只需要以外戚的身份觐见,就已经是极大的幸事了。可惜这一点李世民没有做到,长孙无忌也确实如长孙皇后所料的那样,最终葬送长孙家。】

  这个说辞让李世民那已经夺眶而出的眼泪都戛然而止,太爱了?为什么太爱了会让他的观音婢早逝。

  【之前已经说过了,女子过早生育伤身,生产本来就是鬼门关里转的事实,长孙皇后生了多少个孩子?七个,三子四女,几l乎从有载的孩子出生时间可以看出,几l乎是一年一个,长孙皇后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身体亏损都尚未补上,再育再生,还得为李世民操劳?孩子的孕育都是母亲的心血,长孙皇后这么一直猛生猛生,身体能撑得住才有鬼。】

  李世民!!!他,他,他,他不知道,他不知道。

  一时之间,李世民慌了,慌得赶紧捉住长孙皇后的手,长孙皇后连忙握紧他的手道:“陛下,无事。”

  她的安抚让李世民在这一刻稍安,但想到长孙皇后的身体竟然是因为生育而有损,李世民能好吗?

  能好才有鬼。

  【多子多孙是为福,谁人不是那么想的。可是对于女子来说,每一次生育都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更别说在那样一个普遍认为女子生孩子痛苦是正常的时代,女子不能拒绝生孩子,更要承受着外面的各种各样的压力,男人更是天经地义的并不觉得女人为了生下孩子丧命而有什么了不起的。有甚之或许更认为是女人无用。】

  【唉,世间的种种恶意不愿意再多说了。长孙皇后死得太早,早得让人惋惜。但凡她要是活着,或许李承乾和李泰这么一对一母同胞的兄弟就不会斗得你死我活。】

  长孙皇后的心一紧,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终是走上相争的路。是她的不是。

  于隋文帝时的窦氏来说,听到有些命运依然朝着同样的轨迹而行,心下是沉甸甸的。她的孩子,终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成为了敌人,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一眼扫过躺着昏迷不醒的李渊,窦氏微拧了眉头,果然男人永远只想着利于自己,从来不在乎儿女吗?毕竟没有了这个儿子,他依然还有别的儿子,李渊并不缺儿子。

  窦氏的心未必不冷,但她也明白,天幕所说的那个李渊,和如今这个李渊并不一样。那时候的她已然死去,无能阻止李渊做任何事。而如今,一切也都变了。他们一家人如果不能团结一心,李家的难关他们过不去,也就用不着再说什么以后了。

  也罢,有些账,往后再跟他算。

  窦氏心中下定决心,非要揍上李渊一顿不可,若非他这个当爹的无能,能让他们的孩子兄弟相残?

  同样无能的李世民好想跟亲娘说一句,这真不是无不无能的问题。

  【但历史没有如果。长孙皇后去后,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入葬元宫,唐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理由是,按照旧例,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可见这种在寝宫陵殿之外再修宅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方式,为李世民首创。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第198章 改变

  嘶,多少人倒抽了一口冷气,难以想像李世民是怀抱着什么样的深情,才会一直不愿意承认长孙皇后的离去。

  长孙皇后听到这里,内心再受震撼,如果可以,她并不希望丈夫一直放不下她。她比谁都更清楚李世民是何等重情,她的离去对李世民而言是巨大的打击。

  【不仅如此,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生前为她祈福希望她能活下来,在长孙皇后去后,他依然不断的为长孙皇后建庙祈福。懂得李世民心思的李泰也配合无比的在龙门开凿佛窟,为母亲追福。等到佛像即将完工,得李世民亲自前往龙门检验。而且长孙皇后可是同享天子七庙的皇后之一。就这样,难以想像到底是谁会认为李世民的真爱不是长孙皇后。】

  【啊,对了,有这样一个说法,许是李世民只想把长孙皇后竖起来当靶子,毕竟宫中纷争不断,总得有个靶子吸引人的攻击,才好保全他真正的心爱之人。呸!咱们李世民有那么无能吗?有吗?还保不住他的心爱之人,得另立一个靶子,一个皇帝要不是没有本事,能做出这样的事?】

  李世民气极了,本来因为听到长孙皇后会早逝,他这心里早就难受极了,结果他又听到了什么,一个个把他这个皇帝当成无能之流吗?还得立个靶子吸引宫妃的注意力?满朝的女人们,谁敢动歪心思对付长孙皇后,看他不把她们一家子全灭了!

  长孙皇后是他的妻,年少与他相伴,和他出生入死,相依相伴的妻,他不爱这样的女人,他是想上天吗?还是他得多无情无义,那才能做出无视发妻的事儿?

  后世一个个人,到底脑子是怎么想的,是爱他还是恨他呢?竟然那么抹黑他!

  李世民吹胡子瞪眼睛,恨不得沈悠赶紧把那么一号黑他的人说出来,他保证不打死那么些人。

  【明君贤后,最完美的契合。大唐贞观一朝能让后世无数人追忆,那是因为不仅在国力上繁荣昌盛,李世民更得到了无数帝位都想要的忠臣良将、贤良妻子、后继有人。李世民是让人妒忌的存在,毕竟世人大都只能得其一而不得其二,偏李世民得到了让良将贤妻好儿,忽略太子李承乾和李泰相争相斗得最后差点你死我活这一点,李治这个后继之君,完美再创大唐盛世,多少人羡慕。所以,李世民成为后世人永远都无法追赶的传说。】

  后继有人什么的,那是秦始皇所缺的。

  女人,他没有那个精力去管,但好像也正是因为这样,以至于他就没能养出一个好的继承人!

  瞬间这个念头闪过,让秦始皇好生郁闷!

  女人,女人,他是忽略了这一点,以至于现在就是再想补救,那也不可能!

  一想他早就有别的安排了,好,用不着气了,因为后继无人,以至于大秦亡国这事,秦始皇除了要努力活下来之外,也有别的安排。就是差了人。差人!

  秦始皇素来觉得手下的人办事挺可靠,结果现在却发现,他们可靠个屁!都多久了,竟然还没有把人给弄回来,简直要把他气死!眼刀子毫

  不留情的朝一旁的蒙恬身上甩去。

  蒙恬??他做错了什么?怎么感觉他们陛下的脾气好大!

  别问,问了吃亏的肯定得是你。

  这个时候,吕雉的对面坐着另一个人,似乎刘邦也知道吕雉有什么事要干,难得的是没有再来寻吕雉一道观看天幕,因而吕雉如今对面所坐着的这个人,是薄姬,刘恒之母薄姬。

  可怜的薄姬自打被暴露将来她的儿子会成为大汉的天子,而且干得相当漂亮的时候,她便成了宫中的瞩目,在薄姬以为自己有可能会出什么事的时候,却是吕雉下令好好看护他们母子。一瞬间聪明如薄姬便知道了吕雉是何打算。

  此时两人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天的棋,每日吕雉把她请过来,什么话也不说,单纯就是下棋。下棋,这样的举动在薄姬看来,更验证了她的某些猜测,可是,薄姬很清楚的知道一点,猜测仅仅是猜测,眼下他们母子的生死全在吕雉的一念之间。

  刘邦会因为她生下的刘恒撑起大汉的江山而对刘恒高看一眼?确实正常是要这样不错。但是,谁也别忘了在刘恒尚未长成的时间里,撑起大汉江山的人是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