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174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席散之后,她让自己的亲信将小姑娘送回疏桐居。

  “这个给你。”

  悄悄打着小哈欠的孟月池傻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手里的“礼物”——一把半尺长的匕首。

  “‘女子未必娇容颜,女子必有利兵刃’,出处是《妇行鞭影册》第五卷,这书挺好,偏偏我姐不喜欢。”

  孟月池双手捧着匕首,连忙行礼:

  “谢谢大人赏赐。”

  “今夜之事,我记住了。”柳朝姝摸了摸她

  的头,“你这个小脑袋,我真喜欢。”

  穿着一身湖蓝衣袍的女子直起身,伸了个懒腰。

  “你早些回去吧,我还得跟我姐吵架呢,将你牵扯进来,我姐今晚上至少骂我两个时辰。”

  说话的时候,她对着小姑娘眨了眨眼。

  小姑娘笑了。

  又过了几日,让孟家上下都难受的柳朝妤终于走了,孟月池突然多了个新差事——老夫人让她去宁寿堂的佛堂里捡佛豆。

  孟月池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是嫡母柳朝姝出门为孟家世交女儿送嫁的时候。

  嫡母一去两日,孟月池就跪了两日,膝盖以下都是青的,根本站不起来。

  刘嬷嬷哭着背着她回疏桐居,路上,孟月池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走过来,眼中都是心疼。

  “池儿,你若是安稳些……”

  安稳些?

  孟月池无声地将小脑袋转了个方向。

  过了一会儿,她说:

  “月池谢父亲教诲。”

  柳朝姝前脚到家,后脚就知道了此事,她勃然大怒:

  “你们有什么脾气找准了人再发,磋磨一个孩子能显出你孟家的体面和本事吗?”

  孟叔恒见她的模样,冷笑了一声:

  “孟家的体面不是都已经被你那能干的妹妹给毁尽了么?你可知道,若不是我已经得中省试……”

  “呵。”柳朝姝冷笑一声,径直让人将孟月池从疏桐居搬去正房。

  孟月池的腿养了整整二十日,才恢复到跑跳如常的样子。

  《妇行鞭影册》她也看完了第六册 。

  期间,孟叔恒已经启程前往繁京,带了上千两银子,一车行李,还有他刚新得的宠妾。

  他一走,三房的下人在孟家备受排挤,连柳朝姝说话都不如从前好用了。

  腊月,柳朝姝给自己姐姐和姨母写的信被人挡了回来。

  正月是迎来送往的待客之时,老太太却说自己的三儿媳身子不适,甚至不让她出来见客。

  “哒、哒——”

  柳朝姝的手指敲在了桌上。

  “看来孟家是铁了心,不想让月容和月池去庐陵书院了。”

  琴嬷嬷对着孟月池叹气。

  小姑娘看着自己养在两个笼子的画眉鸟。

  看了好一会儿,她打开了笼子。

  琴嬷嬷的账册上,还有她写的“画眉一对”。

  两年前,她亲手写了上去,两年后,她亲手将这四个字涂掉了。

  拿着笔,她轻声说:“嬷嬷,就算不行,我也,争过了。”

  她没认命呢。

  琴嬷嬷忍不住抱住了她。

  她家姑娘这么好,不认命不自苦,怎么还是这么苦呢?

  正月十五,阖府家宴,老太太笑着说自己天天在宁寿堂有些寂寞,想把三房的庶长女养在膝下。

  柳朝姝没吭声,她看向

  在座的每个人。

  没有人敢与她的目光对视。

  “老三家的,你要是累了,就回去歇着吧,好生修养。”

  柳朝姝冷笑一声,连礼都省了。

  “月池,我们回去。”

  孟月池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精壮仆妇,又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笑着看她:

  “好好念念经,学学女工,过几年就要成亲的女孩儿了,还是安稳些好。”

  孟月池没说话。

  她耳慢语迟,倒让她看着有些超乎年龄的稳重。

  惊惶也好,害怕也好,都不会显露在脸上。

  “祖母,您好像一出生就这么老了。”

  老夫人瞬间惊怒:“你说什么?”

  孟月池笑了。

  跪佛堂,数佛豆,她又不是没做过。

  泥胎塑成的佛俯视着她。

  她抬头看着,觉得这个佛很有趣。

  这个佛,好像祖父啊。

  深夜,孟月池昏昏欲睡,却在几个管教嬷嬷的看管下不准入睡。

  突然,她听见了一阵嘈杂声。

  “把我女儿交出来!”

  “柳氏!你疯了?”

  “嫁进你们孟家,我才是疯了!”

  佛堂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借着冷冷的月光,孟月池看见了自己的嫡母,孟家面硬心软的三夫人,柳氏一族那个总是在犹豫和彷徨的柳朝姝。

  她的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寒光森然。

  在她身后,是她的陪嫁婢女和嬷嬷。

  琴嬷嬷拿着一根长棍子,是挑鸟笼用的那个呢。

  还有刘嬷嬷,高高壮壮的她手里拿着三把菜刀。

  柳朝姝大声说说道:

  “今日我就要送我女儿去庐陵书院,我送定了!你们谁敢阻拦?”

  “‘女子未必娇容颜,女子必有利兵刃’,出处是《妇行鞭影册》第五卷,这书挺好,偏偏我姐不喜欢。”

  ——孟月池突然想起了柳朝妤说过的话。

  她母亲,明明很喜欢。

第118章 姑娘请披黄袍(四)

  柳朝姝带着丫鬟和婆子将孟月池抢了出来,马不停蹄将人送到了停在一门外的马车上。

  不到一丈深的马车上还坐着被严严实实从头裹到了脚的孟月容。

  “我写了一封信给琴嬷嬷收着,今晚上元灯节三更之后才会关城门,你们直接出城去庐陵,去投靠庐陵府的米大家,她虽然严厉,也是个慈和之人,等到三月,你就带着妹妹一起去庐陵书院。”

  一句话将事情交代了清楚,柳朝姝看着孟月池。

  “别说我偏心,三千两银子是我的全部体己,两千两给容儿,一千两是你的,只有这些,到了庐陵,你……你能走多远,便走吧。”

  手中拿着剑,柳朝姝的手还在抖。

  为了一个庶女做出这等骇人之事,她甚至不敢想值得不值得,后悔不后悔。

  做了就做了,想那么多做什么?

  她左思右想了这么多年,何曾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些?!

  能把两个孩子送走,孟家这些腌臜货也不过是用些后宅伎俩为难她罢了。

  转身,她就要回去,却被人拉住了。

  十岁的孟月池拉住了自己母亲的手。

  “母亲,你回去,是,任人鱼肉。”

  小小一只的手很有力气,柳朝姝挣了一下,没有挣开,又怕手里的剑伤了人,她看向孟月池,看见了一双黑亮的眼睛。

  “母亲,有多少陪嫁之人?”

  “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