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11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薛重岁脸上的笑像是一团雾,一下就散去了。

  “月池?”

  孟月池看着将她一点点从孩童教到了如今的老人。

  像从前一样坐在了案几的另一边。

  “您吃枇杷么?”

  “你怎么回来了?现在象州生乱,你……”

  手指剥开了枇杷的外皮,孟月池皱了下眉头,这个枇杷熟得过了。

  “陛下令各处州府关隘不得阻拦武宁戍卒返回武宁,可我一路上所见,到处都是严阵以待,只怕反倒让屠勋有了借势做大之机。”

  戍卒们的怨气犹如被烧冒了烟的油锅,只要一滴水下去就能炸得不成样子。

  各地州府为豪强所挟,不可能真的不设关隘,自然就会成为让戍卒们炸起的水。

  “你既然都知道,你回来做什么?”

  “我想你了。”

  生年近百,薛重岁也没想到,自己临老听到了这四个字,就心软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看过了就走吧。”

  “看不够,多看几眼。”

  躺在躺椅上,薛重岁睁着空茫的眼睛,笑了。

  “罢了,你既然回来了,我便将事都交给你去做,你可别嫌弃麻烦。”

  鬓边生了白发的武守北端着一碗药出来,看见了孟月池就笑了。

  “这药,喝不喝皆可,薛山长刚刚闹着要出来吹风,我熬了药是为了压她气焰,你既然回来了,就陪陪她。”

  “多谢武主祭。”

  武守北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几只蝴蝶从花丛上飞过来,大概是闻到了果子的甜香,招摇了一圈儿才飞走。

  “我的丧事就交给武主祭,之前我都说好了,把我的尸骸烧了,也倒进那地渊里,我兄长的尸骨,我当年把他从坟里挖出来,一路带到了朔州,也是一把火烧了,倒进了地渊。”

  “好,我记下了。”

  “我藏书,你都看完了,庐陵的留在庐陵,朔州的就留在朔州,我给你的那个清潭书院也留了一份抄本,你记得跟元南斗要。”

  “好。”

  “至于家财,人活得久,辈分大,收的东西也多,一些御赐的东西大概有个几千件,都在朔北,之前我还了一些,还剩些大都是明宗、仁宗赐的,我舍不得,都在勇毅学宫蒙学的地下,你看着处置,以后烧纸也别告诉我,省得我难受。”

  孟月池唇角动了动,没笑出来。

  她并着腿,低着头,凳子不高,她坐在上面,仿佛乾坤倒覆,岁月重来。

  可恨岁月从不肯重来。

  她长大了。

  薛重岁,也彻底老去了。

  “我写了些书,一直在刊印,也有钱拿,这些钱我都用来贴补了庐陵书院,以后也照旧吧。”

  “好。”

  薛重岁重重地喘了口气。

  她抬起手,一只手立刻握住了她的手。

  那只手年轻且温热。

  “月池,我呀,活得太久了,有些年头里,我一直在想,要是我在明宗去的时候去了,我是天妒英才,我在仁宗去的时候去了,我是盛年而亡,我要是跟我兄长一起去了,也算是一直活在了好时候。偏偏苍天让我活,活过春夏,也要活过秋冬,活着见了女臣半朝,裙袂成风,也活着见了女臣们被驱逐朝野,赤足踩炭。那几年,太多人走在我前面了,她们都比我年轻,哭着,恨着,问我为什么我还能熬得住。我说我不知道,我只是活着……”

  她轻叹:

  “我只是活着。”

  “您活着,为许多许多无路之人又寻了路。”

  听见孟月池的话,薛重岁笑了。

  “他人之路自在脚下,与我又有何干?你觉得我拉了你一把,可是啊,月池,是你自己走到十问碑前的,你记得吗?这天下,只要还有一块十问碑,你就终有走到那碑前的一天。”

  她看着长大的小姑娘,有着世人永远不明白的刚毅和倔强。

  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当年繁京城里最美的茉莉会成了炽烈燃烧的一把火,让世间女子望火而来。

  想着孟月池,她仿佛就明白了。

  总有人破开高墙,总有人俯身成桥,总有人有改变这世间的心,只要她看见,只要她痛,只要她去想自己为何而痛。

  “我可能就是一座桥。”薛重岁说,“让人走过去,就那么几步路而已。”

  眼泪落在了交握的手上。

  薛重岁笑了。

  “月池,谁让你来的庐陵?是梅舸?”

  “是。”

  薛重岁沉默了。

  孟月池轻轻咬着嘴唇,手指下意识探向她的腕脉。

  “女旧臣遗脉到如今与世家高门千丝万缕,有些事不破不立,这便是她给自己寻的路。若有一日……她有了大难,月池,你要救她。”

  明明看不见,薛重岁还是转头,用空茫的眼睛对着孟月池。

  她的语气很郑重:“生死大难,你救她一次,以后便无干系了。”

  孟月池的手紧了一下,又松开。

  薛重岁笑了,有些吃力,她把头转了回去。

  “歌姬生的庶女,与败落的家里断了干系,嫡母照顾你极多,嫡母家里也算败落了,柳铉徵,有机会你也把她接到平卢去,她是有才之人,就是痴念太重。如此一来,你的出身也算干干净净,有朝一日……有那么一日,你也可以心无挂碍,没什么能挟制你的。”

  孟月池没有吭声。

  薛重岁的声音却比刚刚高了几分。

  “月池,你告诉我,会有那么一日吗?”

  孟月池隔着泪看着她的脸,从沟壑丛生的脸庞一点点看到银白的发丝。

  在这一刻,孟月池突然觉得,薛重岁支撑到现在,只是为了这个答案。

  她不知道她会回来。

  可她放不下,她就撑着。

  她从繁京走到朔北,她从朔北走到庐陵,她看着自己的小弟子远走朔北,她从青丝到白发……她其实一直都在等这个答案。

  “会。”

  孟月池回答了她。

  “好。”凹进去的眼眶里,有眼泪顺着苍老的脸颊流了下来,“好好吃饭,好好攒钱,顺势而为不必争先,活得久,笑到老。”

  晴空下,庐陵书院的钟声响起。

  水鸟惊飞,流云拂散。

  孟月池跪在地上。

  送别了她一生中走过的最美的桥。

第136章 姑娘请披黄袍(二十二)

  有些人她活着的时候总让人觉得她过于安静,等她去了,你才知道这世上念着她的人比想象中多。

  十五年前薛重岁初来庐陵,当地大族面笑眼冷只待看她栽在此地,如今,这些人也门前挂白,路上搭棚,送她一程。

  真情假意,哀声叹息,庐陵城半城缟素。

  虽然薛重岁早有遗言说不必吊唁,可鹤洲桥上还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干夫子们好歹将人拦住了,没有因为薛山长的死耽误了学子们的求学。

  “我此番回了朔州,也不回来了,人老归乡……此地的骑鹅娘娘庙,我交给了女儿云竹。”

  将目光从武守北怀抱的白瓷坛子上收回来,孟月池行了一礼:

  “武主祭,这些年书院上下蒙您照拂。”

  武守北笑了笑:“这算什么呀?对了,你之前说要在平卢设骑鹅娘娘庙,你打算让谁过去?是我的女儿云缨,还是我阿姐那边的女儿云檀、云桐?”

  “您和镇北主祭要是舍得,三位娘子我都想要。”

  武守北:“……你倒是不贪。”

  孟月池抿了下嘴唇:“平卢久经战火,除了百姓死伤极多,另有许多女子饱受惨祸,受害之处无法与人言说,武家娘子们在妇科一道上独步天下,若是可以,我想给整个平卢的女子都查查身子。”

  武守北下意识看向了自己的怀里。

  片刻后,她叹了一声:“小姑娘真长大了,你有这份心,真是新树已成。罢了,此事我去了朔北跟我阿姐商量,云缨就你跟你走吧。”

  一旁站着的武云缨立刻答应:“阿娘你放心,我去了平卢一定好好干,比两位阿姐做的都多。”

  武守北容貌上有几分朔北的粗放,武云缨却是细眉樱唇鹅蛋脸,一看就是江南姑娘。

  武家的女儿从来如此,极少有武家的女儿选择招赘成婚生下自己的血脉,大多都是将收养来的女儿养大,因为她们自己也都是这样成了武家的女儿,武云缨是武守北来了庐陵后收养的,今年才十九。

  虽然生得和阿娘不像,她也有着和其他武家女儿一样的心胸,恨不能当下就收拾了包袱去往平卢。

  武守北看了她一眼,摇头苦笑:

  “亏得你现在只有一个平卢,要是再多些地方,怕不是要把我这老骨头也挖过去?”

  “武主祭要是愿意,晚辈在平卢等着您。”

  年轻的女子脸上一派真诚,武守北看了两眼,真的想把薛重岁从坛子里揪出来,让她管管她这个逮着谁都想薅去了平卢的小徒弟。

  快七十的老骨头她都想带走,无法无天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