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35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嗯。”百里青衣兴致不高。

  虽然多年未见,她还是认出来眼前这位统领是小祖师姨身边伺候的嬷嬷。

  连六十多岁的嬷嬷都提拔成了统领!

  小祖师姨之前跟自己说等自己完事儿就能回朔北继续编书,一定不会骗她的,对吧!

  对于夺走了勇毅侯府府卫这件事,万俟引的心中毫无愧意,他是皇帝,大启的根基,让别人保护他是天经地义之事。

  被夺来的人似乎也没什么不满,在他的面前很是小心谨慎。

  万俟引一直不满金吾卫的尸位素餐,对这些朔北来的高大骑兵很是有好感,尤其是带兵的江晟。

  “朕一直不知道姜氏还有能带兵之人,从前朕身边有个女官叫江吟,论辈分是朕的表姐,你可知道?”

  江晟笑得憨厚:“陛下,末将只是江家旁支。”

  “旁支又如何?旁支,也是镇国公府血脉。”

  隋正陆见陛下器重江晟,也私下与他交好。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到达剑南之前对宰相梅舸发难,在这之前,他也已经私下与剑南守将魏如隆通过消息,待斗倒了梅舸,他们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路走走停停,万俟引一直在等着孟月池带兵北上攻打繁京的消息,每到一处可休憩的地方,只要没有追兵和乱军,他就会让人下旨给宁国公。

  晁勇在繁京登基,立国号为“燕”,他自封为大燕安天下皇帝,甚至宣布要均分天下土地,很是拉拢了民心。

  各种消息,不断地追上南去的车马,看得万俟引恨不能将晁勇碎尸万段。

  一千里路,万俟引带着满朝文武和世家豪族走了两个多月。

  还有几天就能到剑南的时候,他拉辇车的骏马都死光了,梅舸想办法弄来了几匹健骡拉车。

  吃喝也是很艰难,最难的时候,连皇帝都得饿着肚子,越是艰难,万俟引就越是依赖好像什么事都能解决的江晟。

  在还有一天路程就能到达剑南的时候,江晟终于接受了隋正陆的招揽。

  十月初三,史称“剑南之变”。

  兵部侍郎隋正陆、剑南守将魏如隆号称要“清君侧”,杀死宰相梅舸。

  却被早就掌握先机的梅舸打为逆贼同党。

  一夜之间,连同隋正陆、魏如隆在内的二十七名大臣被梅舸的同党江笙所杀。

  是江笙,不是江晟。

  “陛下,江家的女儿最擅长女扮男装。”

  江笙笑着将隋正陆的人头扔进皇帐。

  “我姐姐江吟,是怎么死的?”

  万俟引沉默许久,才说:“是、是先帝。”

  江笙淡淡一笑,打断了他的一条腿。

  “陛下,是你,一个有野心的废物,连一直照顾你的人都保护不了。”

  扔下这句话,江笙就离开了,在走之前,她谢过了梅舸。

  皇帐里的陛下还在哀嚎,梅舸看着面前的少年将军,笑着说:“只打断一条腿,还是轻了。”

  江笙也笑:“断得干净,至少半年不能乱跑,也省得给人添麻烦。”

  朔北特有的海东青飞过了江河。

  孟月池看着从远方传来的消息,长出一口气。

  “现在我们可以打繁京了。”

  升平三年四月,历时将近三年的刘参之乱终于以晁勇兵败自尽而告终。

  如鹌鹑一样缩在剑南的朝廷开始准备重返繁京。

  也在此时,把持朝政许久的梅舸忽然病重。

  就像是一场过于绚烂的烟花,这位堪称传奇的一代女相湮灭得让人猝不及防。

  从她在政事堂晕厥到去世,不过短短数日。

  太医诊断,只有八个字:“心血耗尽,油尽灯枯。”

  一切发生的太快,快到,孟月池甚至没来得及收到她最后的消息。

  升平三年七月十七,万俟引在平卢军的护送下回到了阔别许久的繁京。

  重新开启的议政殿,颁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封宁国公孟月池为相。

  这一年,她三十四岁。

  刚刚失去生母,不到百日。

第152章 姑娘请披黄袍(三十八)

  先到剑南,后到泯州,大启的朝臣们在离开繁京后的日子里很不好过。

  因为陛下的辇车是半夜偷偷走的,绝大部分朝臣得了消息之后才开始匆忙追赶圣驾,一路上有流亡的百姓、被逆贼击溃的乱军,就算圣驾走得不快,他们追赶的也极为辛苦。

  缺衣少食,人祸丛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南逃的一路他们把这辈子没吃过的苦都吃遍了。

  比如礼部的膳部员外郎李方亦,作为一个六品小官,他拖家带口投奔朝廷的一路被打劫、被盗窃,还丢了个孩子,死了二个家仆一个妾,快到剑南的时候他想吃碗粟米粥都找不到,只能把自己才十八岁的爱妾也卖了。

  结果他亲自提着换回来的粟米去找自己的家人,却发现他的奴仆卷了他仅剩的家财跑了,甚至连官服官绶都带走了。

  只剩下他的老父亲倒在地上痛骂奴仆的忘恩负义。

  李方亦悲从中来,写了好几首诗来哀悼自己命运的不幸。

  “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繁京投了那晁勇。”

  话是这么说,让他转头回繁京,他也没有这份勇气。

  到了剑南,剑南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原本不算繁华的州府如何能容得下几万、十几万人陆续逃命而来?

  有人说剑南城外梅相发威杀了些谋逆之人,可到底如何,影影绰绰没人能说得清楚,只知道几日后圣驾就继续南下往泯州去了。

  李方亦到处打听消息,一会儿听说那逆贼晁勇封自己为大燕安天下皇帝,一会儿听说逆贼竟然封了宁国公是“一字并肩王”,一会儿又听说那逆贼愿意与宁国公分天下共治,过了两天,消息已经传成了那逆贼愿意自己只当一个王爷,把天下共主让给宁国公。

  这些消息每日都在磨灭李方亦继续南下追随朝廷的决心。

  好在,在他放弃朝廷之前,朝廷先对他伸出了手。

  梅相派人在剑南收拢朝臣,给他们吃喝衣裳,还能把他们送到泯州。

  到了泯州,李方亦才知道如今的朝堂已经是梅相一人专断之地。

  那边逆贼在繁京跟各路节度使血战得沸反盈天,梅相在泯州也杀得不亦乐乎。

  晁勇是一路血战八方,梅相是关起门来打狗。

  世家也好,寒门也好,谁敢冒头就杀谁,想要跟逆贼议和的,杀,想要趁机作乱的,杀,想要弹劾各路节度使,指挥战局的,也难逃一死。

  繁京捷报传来之时,因为前面的人死的太多,李方亦已经成了光禄寺少卿。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朝臣们连自己该不该高兴都不知道了,想要咧嘴欢庆都要看梅相的脸色。

  等到梅相突然去世,群臣中的一部分如同绑住了嘴的鸭子一下子挣脱束缚,嘎嘎嘎嘎叫个不停,都吵着喊着要给梅相定罪。

  高坐御座的陛下没有吭声。

  站在下面的李方亦心中不禁发凉。

  梅相有雷霆手段,却是稳住了风雨飘摇的朝堂,

  她就算专断弄权,却没有家私更无亲眷,就算有些爪牙、同党之辈,这天下又有哪个权臣是孤臣?

  分明是把一条命都舍给了大启,力挽狂澜于乱世的能臣,在这些人的嘴里已经成了妖魔邪物。

  陛下竟然还坐视不管?

  就在李方亦为梅相生出些唇亡齿寒之想的时候,数千黑甲精兵到了泯州。

  是来迎陛下回繁京的平卢军。

  平定了逆贼晁勇的宁国公要继续剿灭逆贼残党,只派了麾下大将叶嵘来迎回圣驾,没有銮驾,没有二十六匹马拉的车,没有天子仪仗。

  但是那些刚刚还喊着说“梅舸对陛下言行不敬”的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回繁京的一路也不好走,平卢军说迎回圣驾,就真的在只迎圣驾,其余的朝臣都要自己自备车马,带着干粮上路。

  身为光禄寺少卿,李方亦时常在御前伺候,很是看到了许多说给别人听别人都不会信的奇景。

  比如陛下要重赏来迎他的女将军叶嵘。

  叶嵘却说她效力于宁国公牙帐,未得军令不敢领受皇恩。

  李方亦眼睁睁看着陛下的脸从红转青。

  又比如陛下写了圣旨要赏赐宁国公。

  叶嵘却说她奉命护送陛下,为了不让人以为宁国公挟制陛下,不能让平卢军替陛下传旨。

  可陛下因为记恨金吾卫听从梅舸号令,早在平卢军到了泯州之后就事事仰赖平卢军,此时又去哪儿找不是平卢军的人来替他传旨?!

  李方亦回忆自己死了的儿子和背叛自己的家仆,才把笑给憋了回去。

  行行走走,回到繁京,当日圣驾从朱雀门离开繁京,此时大开门迎接圣驾的,也是朱雀门。

  朱雀门外刀剑林立,黑甲森然,是刚刚横扫了天下的平卢军。

  在列队的正中,一个女子骑在黑色的骏马之上,身上穿着一身紫色的麒麟绣袍。

  七月的繁京湿润多情,一如从前,闭上眼,假装自己未曾离开,好像还能从风中嗅到淡淡的茉莉花香气。

  李方亦却在宁国公驱马上前的时候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

  洗不掉的血腥气,浸满了繁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墙,亦在这个女人的身上。

  这个看起来只是有些清瘦,甚至带着些文气的女人,她走到今日,仿佛是从尸山血海里步步行来。

  行至御驾之前,女子翻身下马。

  几乎是同时,辇车上的陛下从车上挣扎着下来,抢到了女子的面前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