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42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一些庸人之言,你能不去听,可它总是在的。今日这些话说了孙大人,来日也会落在你头上,你到时如何?”

  女孩儿沉默许久,才说:

  “不会的。”

  她娘有些惊讶,女孩儿拿起一旁的书册:

  “现在已经是大昭了,娘,世道会变的。”

  世道如何,孟月池如今还没空点击,她看着眼前的人,有些许的头疼。

  平卢出身的一干旧部都得了封赏,唯一的例外,自然就是陆小六。

  陆小六自从跟着孟月池来了繁京,就被他的恩师和师兄带走去治病,只是一直没有成效,因为他会发了疯一般地找孟月池,旁人也不敢把他带得太远。

  如今他住在安顺坊的一处宅子里,倒是离皇城不远。

  可再近,也终究是宫外,想要见孟月池,比从前要难太多太多了。

  “月池,我要跟你住!”

  陆小六才不在乎什么官职俸禄呢,他就想和月池在一起。

  “你要是跟我住,你就成后宫了,以后想要去朱雀门买块饴糖都麻烦。”

  陆小六却还是眼巴巴看着她,眼眶发红,可怜得紧。

  明明已经年过四旬,陆小六看着却比当年二十多岁刚中状元的时候要年轻许多。

  “月池。”

  手指头一点点往前蹭,他捏住了孟月池的衣摆。

  “我要和月池一块儿!”

  孟月池看着他的手指。

  看了很久。

  “好。”

  她点点头。

  陆小六很惊讶,他虽然很渴望,可他已经知道了月池总是会拒绝他。

  他没想到月池会答应,他好高兴。

  看见他笑了,又傻又孩子气,孟月池也笑了。

  陆小六搬进皇宫的事儿却不顺利。

  他的师兄和同门怎么能忍受自己当年名冠江南的师弟成了皇帝的禁脔,与他很是起了一番争执。

  在混乱中,陆小六撞到了头。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五天后。

  他醒来的地方,是皇城中的漪澜殿——从前朝明宗起,这里就是女帝宠幸男人的地方。

  孟月池到漪澜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政务繁忙,就算知道陆小六早上就醒了,她也只有晚上能来看看。

  漪澜殿内没有燃灯。

  孟月池提着灯笼走进去,忽然被人抱住了。

  “小六?”

  “嗯。”

  借着灯火,孟月池看见了抱着自己的手臂,在颤抖。

  她沉默许久,忽然一笑,灯光照亮了她的眉目,又让她沉在了更深的黑暗里:

  “陆郎君,好久不见。”

第157章 姑娘请披黄袍(四十三)

  繁京这一年的春雨来得早。

  还没进一月,雨水绵绵飘在了没生芽的枯枝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礼部侍郎程铮同躺在床上,睁着眼睡不着。

  他翻了个身,身上“嘭”的挨了一下。

  “要睡就睡,不睡就滚,明天还有大朝会,老娘还得上朝呢!”

  程铮同呲了个牙,没敢吭声。

  悄悄背过身去,连呼吸都放轻了。

  这下他更睡不着了。

  他是出身淮南的士子,家境平平,侥幸拜在了江南大儒翁徐林座下,赶在科举之前,家里为他娶了个门当户对的妻子。

  十九岁那年,十七岁的妻子大着肚子送他科举,全家指望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他也都做到了,中进士、做官、升官……他的恩师在儒林之中声名赫赫,连陛下养在宫里的几位郡王见了都要喊声翁师傅,有同门照应,有恩师指点,程铮同以一甲进士之身不声不响地往上爬,不到三十岁就做到了六品梧州司马。

  按说这时候他也该把妻子女儿接到身边,可家中爹娘仍在,离不了妻子,他就只能让妻子留在了老家。

  那一年是前朝玉衡一十五年,他的家乡泗州被造反作乱的武宁戍卒攻破。

  程铮同白日里处理政务,和同僚上官谈论朝政和淮水的战局,晚上回家就悄悄烧香拜佛,求自己的爹娘能平安。

  虽然妻子的脸已经记不住了,一天,他路过还圣宫的时候,还是送了一炷香给自己的妻子,还有女儿。

  他不知道的是,他以为已经死在乱军中的妻子在家乡干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带人放火烧了叛军的粮仓,砍下了敌将的头。

  因为他是朝廷命官,叛军一入城就把他全家抓了,武宁戍卒们深恨这些为官之人,屠勋把抓到的官眷要么赐给了亲信,要么就派去做劳役。

  他的妻子就被赏赐给了一个所谓的“左将军”,屠勋在泗州杀了并州都督林珫,这位左将军周逢就成了泗州守将,他的妻子因为小意逢迎,被泗州其他人称作“将军夫人”。

  几个月后,平卢军完成了对屠勋所据各处的分割,开始沿着泗水收割各处叛军,周逢心知不敌,打算固守都梁城,拖住平卢军的脚步。

  一把烧了大半军粮的火,也烧掉了周逢部下的军心。

  都梁城破,平卢军冲入都梁府衙,看见的是一个女人手持菜刀,手里提着周逢的人头。

  程铮同知道这些事,已经是多年之后,在那之前,他在淮水刚刚平定的时候就亲自去淮水接自己的父母,娘已经去了,爹还在,他问起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爹只是摇头,不说话。

  他以为他的妻儿死了,却不知道他的妻子穿着平卢军给她的干净衣裳去见公爹,却被他爹骂残花败柳,赶出了家门。

  他十一岁的女儿追出去,母女一人一起投了平卢军。

  给娘守孝还没守完,接着给爹守,倒是让程铮同避

  过了朝堂的动荡,等他起复就是三年后,那时恩师还在,给他一番运作之后,将他安排在了兖州做司马。

  当时的兖州已经归平卢节制,在各处生乱的大启,倒是难得的清静之地,身为司马,他少不了与当地守军打交道,平卢军分驻兖州的将军姓宫,是位容貌秀美行事狠辣的女将。

  旁人都称这位“宫将军”是“宫夜叉”,程铮同却觉得这位宫将军行事果决,实在是令人心动。

  初见时有几分眼熟,在他心动之后,也成了“缘分天定”的印记。

  正想着那些过往,外头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将军,郎君,一辆宫里的马车送了陆寒城陆郎君过来。”

  程铮同立刻坐了起来,小心看一眼床上,他披着衣裳轻手轻脚走了出去。

  “别喊了,我去看看。”

  嘴上说着,程铮同叹了一口气。

  陆寒城是他的同门师弟,自幼被寄予众望,连中三元的陆郎君名冠天下,偏偏在十几年前成了个傻子,还成了个追着平卢节度使不肯走的傻子。

  他在平卢节度使手下做过官,也知道当年的孟大人,如今的皇帝陛下是什么样的人品他清楚得很,说实话,别说陆师弟现在是个傻子,就算不是,陆寒城说到底也就是个才子,他跟陛下你情我愿能进了后宫,那是陆家祖坟烧香。

  没看陛下让陆师弟进宫陆家人都不吭声吗?

  偏偏他的这些同门师兄,一会儿说什么“折辱君子”,一会儿说陛下是“趁人之危”。

  现在的程铮同也不是当年那个天真以为爹娘是真的离不开自己妻子的书呆子了,师兄们想什么他可太明白了,不过就是因为陛下大封功臣,三相七尚书多是女子,所谓的“江南寒门”一派觉得自己被排挤,就要抓着陛下的私德给陛下添堵。

  他们是真的为了自己的师弟着想?哼,要程铮同说,陆师弟掉下池子,说不定就是这些人故意的,陛下这么多年只对陆师弟有了些许心思,这些人是闻见了味儿,要在陛下的心上撕出口子。

  “幸好师弟福大命大……”

  想起陛下亲自将陆师弟接进宫,程铮同的脸上有了些笑。

  也不知道师弟来找他是干什么,要是又来问他怎么把媳妇追回来的,他就把师弟打出去!

  细雨之中,瘦高的男人站在门廊外,一动不动。

  程铮同连忙把身上披的狼皮斗篷解了裹在他身上:

  “陆师弟,你这是怎么了?和陛下吵架了?”

  男人抬眼,门廊上的灯笼照亮了他清明的眉目。

  程铮同的心里打了个突。

  “陆师弟,你……”

  “程师兄,这些年蒙您照顾。”

  程铮同傻了,他疯了快十四年的师弟竟然好了?!

  “怎么是在这个时候呢?”话脱口而出,程铮同拍了下自己的嘴巴,“师兄没别的意思,来,你先进来坐,我让……”

  看看守在门廊下的女军,程铮同改口说:

  “师兄我给你烧点热茶,好了也是好事儿。”

  陆寒城只闷声说了句“多谢”。

  把妻子亲手制的狼皮斗篷挂在书房里,杂役提来了炭火,消去了室内的清寒,程铮同看着自己的师弟,问:

  “你从前是御前奉诏,想办法给你活动活动,也能……”

  程铮同有些为难。

  一个人痴傻了十四年,就算好了,谁又敢让他直接接手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