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253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想到两个儿子全都没有几年活头了,皇帝便没有斥责,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此事,任由两个小皇子同住一府。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几年快乐的日子,后来庆王娶妻,再后来庆王从外面带回红袖生下一个儿子,没过多久,庆王便也撒手人寰,他死时也才二十一岁。

  他死了,而他的兄弟却还活着。

  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却从来也没有一起走到人前,因此,外面的人并不知道这府里还有一个皇子。

  但是现在第一代庆王死了,若是还有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住在这里,早晚会出乱子。

  再说,皇帝也不想让人知道,他有一个皇子被养在外面。

  对于这个一出生就被抱走的儿子,皇帝并没有感情。

  当时皇帝也已老迈,他在临终之前,赐死了那个他从未见过面的儿子。

  吊死鬼是一条白绫自尽的。

  兰嬷嬷说到这里,吊死鬼号啕大哭:“我不想死,我一点也不想死啊!”

第487章 手上沾血

  沈凝又指向那个拖着胎盘的女鬼,问兰嬷嬷:“这个呢?她也是你们王府里的人?”

  兰嬷嬷说道:“关于她的事,你得问她了。”

  兰嬷嬷口中的第一个“她”,是那只女鬼,第二个“她”,却是老庆王妃。

  老庆王妃一怔,这只女鬼出来的时候,她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场面,所以没有看脸,她是在表哥出来之后才仔细去看的。

  听到兰嬷嬷这样说,老庆王妃下意识地看向那只女鬼,这一看,她便认出来了,脸色大变:“你你你,怎么是你?”

  女鬼冲她诘诘直笑,那笑声要多渗人就有多渗人。

  “房氏,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啊,真难得啊。”

  老庆王妃忽然就明白兰嬷嬷说的那句庆王府祖宗们造的孽是什么意思了。

  庆王府至今才三代,婆婆是第一代,她是第二代,她的儿子儿媳是第三代。

  兰嬷嬷口中的祖宗,当然不会是皇室的祖宗,而是他们庆王府的祖宗,从他儿子这里算起,也就是她的公公婆婆,她和她丈夫这两代四个人了。

  老庆王妃再也站不住,噗通一声瘫坐在地。

  他们在这里捉鬼,自是不能让府里的下人知晓,因此,老庆王妃连贴身的丫鬟也没有带,她是自己一个人跟过来的。

  这屋里,要么是鬼,要么就是霍明睿这样的外男,能伸手去扶老庆王妃的,也就只有沈凝一人。

  她把老庆王妃提起来,放在椅子上,没好气地说道:“您最好坚强一点,您儿子可还没有归位呢,还有,他之所以会有此一劫,全都是你们这些长辈造的孽,这是他的因果,也是你的因果,如果你不能正确面对,哪怕这一次你儿子归位了,以后也不会有啥好日子,他还是要替你们这些长辈偿还因果。”

  老庆王妃一下子就有了精神:“别找我儿子,有啥事全都算到我身上,我一力承担,放过我儿子!”

  沈凝说道:“有啥事全都说出来,本天师看看还有没有办法挽回吧。”

  老庆王妃点头如捣蒜,指着那只女鬼对沈凝说道:“是我害了她,这是我造的孽!”

  这名女子姓余,名叫余萍儿,她是老庆王妃的夫君,也就是第二代庆王的通房。

  在老庆王妃房氏大婚之前,余萍儿是第二代庆王身边最亲近的女子。

  第二代庆王比他父亲的身体还要差,所以他连侧妃和侍妾也没有,除了房氏以外,便只有余萍儿这个通房。

  房氏嫁过来半年,还是没有身孕,她原本也没有多想,毕竟丈夫的身体很差,每次行房都不圆满,她想怀上孩子,任重而道远。

  可是房氏万万没有想到,她觉得任重而道远的事,却在余萍儿身上发生了。

  余萍儿有了身孕,而且早就有了。

  余萍儿很聪明,她在察觉到自己有身孕之后,便很少出来见人,也不往庆王身边凑,做出一副很懂事的样子。

  那时房氏刚刚嫁过来,新婚燕尔,见通房余萍儿自动隐身,房氏没有怀疑,反而很高兴,她甚至告诉余萍儿,以后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不用来她面前服侍。

  余萍儿很机灵,虽然不用来房氏面前服侍,可她还是想尽办法遮盖自己的肚子,直到再也遮不住。

  那时,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

  房氏偶尔得知了这件事,她没有声张,也没有告诉婆婆和丈夫,她把余萍儿叫过来,让自己的心腹婆子,把余萍儿控制住,强灌下一碗落胎药。

  可是余萍儿当时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一碗落胎药喝下去,她疼得死去活来,很快便见红了。

  但也只是见红而已,肚子里的孩子却顽强地挺住了,没有落下来。

  房氏索性又让心腹婆子们拿起棍子,朝着余萍儿的肚子打下去,一棍两棍,也不知打了多少棍子,余萍儿终于落胎了。

  那是一个已经长得完完整整的男婴!

  余萍儿看到自己的孩子,嘴里喷出一口鲜血,便断气了。

  沈凝听完,再看向余萍儿,见余萍儿的双眼直勾勾瞪着房氏,似是要喷出火来。

  沈凝摇摇头,她问余萍儿:“你那孩子呢?”

  余萍儿冷笑:“问她啊!”

  房氏忙道:“我不知道,你们母子的确是被我害死的,我承认,可我真的不知道你孩子去哪里了。”

  沈凝问道:“他们死后,你如何处置他们的尸体的?”

  当时房氏刚刚嫁进王府还不到一年,那时房氏的婆婆,也就是第一代庆王妃也还活着。

  看看兰嬷嬷就知道了,第一代庆王妃是一位厉害人物,她手里的人也同样很厉害,若是让她知道房氏害死自己儿子的子嗣,她一定不会饶了房氏。

  虽然这个孩子是婢生子,可是对于人丁单薄的庆王府,这个孩子同样得来不易,他同样也是庆王府的血脉。

  而庆王府的血脉,便是皇室血脉,即使房氏是正室发妻,也不能残害皇室血脉。

  所以房氏做下这一切,肯定是要瞒得死死的。

  她的那些心腹婆子和丫鬟,都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

  自幼便被当成高门嫡母来培养的房氏,做这些事情信手拈来。

  房氏想了想,说道:“刚开始,我把她们埋在余萍儿生前住过的那个小院子里了,那个小院子非常偏僻,不引人注意,她们被埋在那里,一埋就是七八年。后来王爷过世,婆婆也过世了,我儿子年纪又小,我在这府里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了,便让人悄悄把她们的尸骨从小院子里遗出来,埋到了城外,我还特意给她们买了一块福地。”

  房氏又想到一件事:“对了,把她们下葬之后,我还请了一个道士给她们念经超度,我知道自己沾了人命,所以把能做的事全都做了,我以为她们母子早就投胎转世,却没想到,她们竟然还在,而且还......不过,我是真的不知道她的孩子去了何处,明明下葬时,有两具尸体的。”

  沈凝问道:“你见过他们的尸骨?”

第488章 把嘴巴给钉上了

  房氏怔了怔,余萍儿的尸体她是见过的,但是没有看到那个死婴,她只是听心腹嬷嬷说那是个男婴,且,余萍儿和死婴被从那个院子里起出来的时候,早已是多年之后了,早就烂得只余下骨头了,她当然不敢去看。

  见她沉默,沈凝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房氏从始至终没有见过婴儿的尸体,她只是以为那个孩子和余萍儿一起被下葬了而已。

  “这件事你是t交给谁办的,那人还在府里吗?”沈凝问道。

  “是秀娟和秀丽,她们......秀娟已经死去多年,秀丽前几年被儿子接出府养老了,她们跟着我嫁过来时就已经三十七八了。”房氏说道。

  沈凝看向余萍儿:“你也看到了,这是个心狠又糊涂的,说说吧,你那孩子去了哪里,是被人给捉走,还是被鬼吞了。”

  余萍儿双目赤红:“我那孩儿不足月被她用药活活打下来,当时的确是和我一起被埋在我生前住过的小院子里,可是第二天半夜,秀娟婆子便过来了,把我那孩儿从地里挖出来带走了!

  我那时刚死,意识不清,没有半分鬼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把孩子带走,你们以为她只是带走孩子的尸身吗?不,她还带来了锁魂符,将符贴在孩子的尸身上,连同魂魄一并带走!”

  余萍儿咬牙切齿,她恶狠狠瞪着房氏:“这些年来,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啃你的骨,你的儿子只不过是有病,可他还活着,他还在你的身边,可我的孩子呢,就连死了,你们也要让我们母子分离,房氏,你该死!”

  房氏吓得簌簌发抖,表哥鬼连忙挡在她面前,叉着腰对余萍儿吼道:“你快闭嘴吧,你明知你孩子被带走不是她干的,你也报仇了,你该知足了。”

  “呸,绿帽王,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信不信我吞了你?”

  余萍儿的樱桃小嘴猛的张大,变成一张血盆大口,一股尸气喷了出来。

  沈凝手里的桃木簪飞出去,从上到下,将余萍儿的两片嘴唇钉在了一起,余萍儿气得直瞪眼珠子,可却没有一点办法,那是桃木簪啊。

  沈凝又问房氏:“秀娟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想到秀娟,房氏打个冷颤,到了现在,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难怪秀娟死得那样诡异,现在看来,带走余萍儿孩子的人就是秀娟,而秀娟是死在余萍儿手上。

  沈凝刚才便看出来了,余萍儿身上有业报,她沾了活人的性命。

  现在沈凝再问房氏,也就是想要知道当时的细节。

  到了如今,房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隐瞒了,只能实话实说。

  就在余萍儿死后的第五年,有一天晚上原本不该秀娟值夜,可她忽然回来,还把本该值夜的秀丽打发走了。

  秀娟和秀丽都是房氏的心腹,她也没有多想,可是睡到半夜,她被噩梦惊醒,醒来觉得口干舌燥,便叫秀娟给她端杯水来,可是她连叫几声,秀娟也没有起来,她还以为是秀娟睡得太沉。

  如果是丫鬟,房氏可能会因此斥责几句,不把人叫起来决不罢休,但是秀娟不一样,这是她从娘家带来的,是她的心腹。

  在很多事上,房氏都会给她和秀丽几分面子。

  因此,那一晚秀娟没有起来给她端水,房氏没有在意,她原本也并非真的口渴,只是刚从梦中惊醒,心情紧张,才会口干舌燥,这会儿平静下来,便不觉渴了,很快便重又进入梦乡。

  次日,丫鬟进来换马桶,赫然发现秀娟眼睛瞪得老大,直挺挺死在值夜的小床上。

  房氏这才知道,想来半夜她叫秀娟端水的时候,秀娟便已经死了。

  她和一具尸体同在一间屋子里待了整整一夜。

  秀娟白天还好好的,她没有病,身子骨比起一般妇人都要健壮,就这样忽然死了,按理说是要报官的。

  但是房氏压下了此事,她贵为老庆王妃,又是寡居,秀娟是她的陪嫁婆子,又是死在她的房里,这种事若是传出去,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说不定会说她和奸夫私会,被秀娟撞破,是她和奸夫一起把秀娟灭口的。

  虽然本朝女子能二嫁三嫁,但她是王妃,没有一个王妃会改嫁。

  所以她的品行不能有半分差错。

  秀娟的死因是“心疾暴亡”,这种事经常会有,府里的下人谈论了几日,便不再提起了。

  秀娟的丈夫是房氏陪嫁铺子里的管事,她还有两个儿子,当时全都在铺子里当学徒。

  秀娟死后的第四十九天,秀娟的丈夫带着两个儿子去秀娟坟前烧纸,回来时错过了时辰,城门关了,他们只好宿在城外,秀娟的丈夫为了省钱,没带两个儿子去住客栈,而是进了路边的一个小村庄,在村口的一户人家借宿一晚。

  可是睡到半夜,忽然走水,那户人家全都逃了出来,他们跑到外面才想起,今夜有人在家里借宿,可是那时火势越来越大,他们不敢冲进去救人,秀娟的丈夫连同两个儿子,全都被烧成了焦炭。

  因为秀娟的丈夫和孩子是死在上坟回来的路上,那天又恰是秀娟的七七,所以府里的人全都在私底下传言,说是秀娟舍不得丈夫和儿子,便将他们一起带走了。

  传言一出,就连房氏也是这样认为,倒是秀丽,大病了一场,房氏让丫鬟去看望她,丫鬟回来告诉房氏,说秀丽嘟嘟哝哝,说什么报应,还说也要报应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