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睡觉能人
经过他们初步的检测这种材料是一种金属,但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在硬度和韧度上远超目前已知的所有钢铁和其他的材料,但就是因为太复杂了,只能检测到一些基础的元素,比如铜铁钛钨等等。
说实话,得到了这个结果,大家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了,至少制造这种材料的元素在蓝橙星是有的,也就说明他们是有可能完全复制出来的。
这总比完全不属于这个星球的材料要好得多。
方教授走出工作间,其实在地下城生活有一个比较好的事情就是无论屋里还是屋外其实都是比较舒服的恒温天气,不分四季。
现在外头的气温都已经达到将近50度了,而他现在穿着长袖在海底之城来回走着,一点儿都不热。
方教授从自己的工作间一路走到了负责现场环境调控的关明奇团长办公室里。
关团长这会儿正在手写着一份工作报告,听到敲门声以后就收了起来,没想到是方教授亲自过来了。
“方教授有什么事吗?”
方教授露出笑容说道:“是这样,我的学生需要出去一趟……”
关团长先是一愣,随后说道:“当然可以。”
现在科研项目组的人出门当然是要军人们帮着联系交通工具的,方教授告诉关团长,他们现在对于项目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头绪如果需要一份机密的资料来做参考所以要关教授的学生去亲自拿回来。
关团长点了点头,让自己手底下的二连长冯国涛亲自开车送方教授的学生沉静出去。
因为那份资料是急着要的,所以他们也没耽误工夫,没过多久,沉静就带着一个实验助理坐上车离开了。
车里除了冯连长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小战士赵飞,一行四人很快就通过长长的地底高速公路离开了这里,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了地底城市的出口。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在之前是一片郊外,入口非常隐蔽,但现在一出来发现一切都不同了,这里居然被建设了一栋建筑,占地还不小,看上去非常显眼。而且这栋建筑的门非常宽,也非常高,一看就是为各种车辆准备的。
沉静惊讶道:“欸,这里怎么突然建了一栋楼,不用保密了吗?”
冯连长说道:“应该是不用了吧……海底之城之后肯定也是要有人住的。”
当然详细的情况他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是在地底的,外头的情况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对于他们来说,重点也不是这个,而是现在这工地里还有人呢,而且负责建设这里的居然也都是军人,一整个工程兵大聚会,见他们从里面出来了外头的军人们也不表现出任何惊讶的情绪。
见一辆车从七拐八拐的出口开了出来,很快就有两个战士跑了过来,打着手势让他们停车。
“同志,你们是刚从下面过来的吧?请配合我们登记一下!”
跑过来的战士介绍了一下自己,他们居然是附近某个军区的军人,最近在这里执行建设任务。
沉静他们配合地登记了一下身份,随后就问了一下这里是要开始基础建设了吗。
小战士说道:“是的,因为这个地面的入口做得还是比较简陋的,我们为了安全着想,现在要将地面的入口保护一下,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赵飞有些疑惑地问:“意外?”
小战士说道:“你们一直在地下不知道,最近咱们这边沿海都在防台风,有个叫月季的台风现在已经快要到这边来了……”
原来就在他们在地下工作的这段时间,在熠国附近的沿海出现了一个被当地非常重视的台风,这台风的总强度特别大,现在已经发布了红色预警。
“主要是最近海水上涨得也比较厉害,听说南极那边气温也慢慢涨上来了,所以这一次还是挺危险的。”
原本从南极和北极融化的冰川就已经慢慢地汇入各个大洋,这会儿又出现了一个强台风,蓝橙星对于台风的研究其实已经趋近于成熟,可谁让现在情况特殊呢。
小站是给他们登记完以后就告诉他们最好尽快离开这里,因为根据天气预报这附近虽然距离沿海有一段距离,但是下一场暴雨是免不了的,他们现在紧急进行的工程就是要将通往地底的入口这里给遮挡住,以免被暴雨影响了地下。
沉静几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才离开。
台风什么的他们倒是知道厉害,不过现在这么着急离开,也是避免自己在这里会给战士们添麻烦。
坐在车上,沉静拿出手机——现在大家的手机总算是有信号可以上网了。
“这台风怎么看着角度这么别扭呢……”她嘟囔了一句。
这一次在异国沿海出现的台风的确跟之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台风会在登陆之前确定分级以及预警的等级,而这一次的台风在登陆之前就已经确定是强台风了,这是因为这次的台风是裹挟着一些水漩涡往熠国这边移动的。
说来说去还是要怪海平面上升这件事,原本熠国在沿海这一边是有一些天然的隔离带的,许多小岛屿在帮着挡掉一部分冲击,但海平面上升以后熠国本土外面的那些岛屿也不受控制地慢慢被吞没了,因此熠国沿海现在是直接迎接着所有危险的。
再加上现在海平面上升的厉害,台风随便刮一刮就会有比以前更强的威力,更何况月季本来就是个天赋异禀的台风,因此等月季登录的时候,风级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5级。
沉静他们这会儿已经开车行驶在地面的路上了,毕竟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地下交通线还没有完全通,只能从地面上走,车里开着非常凉的暖气,都挡不住外面的闷热气息,真是见了鬼了。
冯连长踩着油门:“咱们走得快一点,就能避过台风的范围的。”
大家都没有说话,毕竟可能说了话以后就是flag了……
……
说起这台风,还在地下的人自然不知道,但地上以及其他城市都已经看到了相关的报道。
这样一个强台风,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天气出现,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因此有可能被台风影响到的地区,现在都在疏散着。
小孟同志孟德玉现在就已经坐上了离开这附近的列车,他们所在的市区正是危险区域,现在所有人都已经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小孟同志作为这里的基层工作人员,当然也急着离开,可总有些老人不愿意走,他们觉得台风来了就来了,还能降低一点温度,他们所在的这个市区经济条件还不错,哪怕是在农村,建筑也是挺高的,基本不可能被淹到屋顶。
小孟真是不想多说他们这样的作死行为,但他们这样的行为确实是给基层人员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一直劝到今天,台风马上就要到了,他们还是不肯走,没办法,小孟他们也只能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她心里生气得很,但心里也在祈祷着这些老人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场浩劫吧。
——虽然15级台风的浩劫实在是很难去抵抗……
她不由得紧张地看着手机,手机上气象局新发出的预警也显示着这一次的台风很可能会席卷出海啸,因为现在风级已经增强到了16级。
天呐,居然还可能出现海啸……
小孟真想回去继续劝他们……不过现在她已经不能回头了,那些死都不肯走的老人也不能回头了。
第130章
这一次的“月季”台风在几天前就已经被气象部门发现并发布了预警,但台风在登陆之前是极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的,有的台风会迅速增强,有的则是会减弱。
“月季”就是那个原本就很强,结果在登陆的过程中更强的。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月季”这次的强度之大,甚至引发了风暴海啸。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风暴海啸”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海啸,而是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本质上是一种海水异常升降现象。
但即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啸,风暴海啸破坏力依然非常强劲,风暴潮往往会带来狂风巨浪,尤其在与天文大潮高潮相叠加时,会使得潮位暴涨,潮水漫溢,海堤溃决。
——天文大潮: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天文大潮是一种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几年做出预报。
好消息是,现在并不是天文大潮的潮期;坏消息是,哪怕不是天文大潮的潮期,这一次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也足够让大家万分警惕了。
孟德玉所在的地方酥省旭市现在已经变成了离沿海最近的城市,不过暂时还没有搬迁的危险,偏偏如此大的强台风注定是要在这里降下暴雨的,因此为了安全着想,地势低洼的地区都集体撤离,做好防洪防汛的准备。
虽然有一些人打死不肯离开,换作以往可能基层的工作人员还会想尽办法地来劝说,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劝告,他们还是宁死不离开,也只能随他们去了。
——全球灾变其实也改变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命也是命,假如群众自愿自己承担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么只要他们签一份免责声明,工作人员就可以不去管他们了。
四有村的杨老汉就是其中一个留下的人。
他年纪大了,其实是大脑受了一些影响,人变得越来越固执,不爱听别人的话,只想遵从自己意愿生活。
现在全村很多人都走了,只剩下几户人家还有人,剩下的人也都是像他一样的老人。
看着村口的大巴车快速地离开,杨老汉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连自个家都能丢掉……”
他转过身回到自己家里,虽然杨老汉非常固执地要留在村里,不过他也是知道一些轻重的,现在台风要来了,他必须要把门窗加固一下。
而在距离他不算特别远的熠国沿海,台风月季已经渐渐靠近了,这台风裹挟着厚重的乌云以及许许多多跟随着台风眼一起行进的海水摧枯拉朽般的前进……
……
南极。
黎明杰从外头走进来,摘下了头上戴着的帽子,脸上有些发红。
他脸上发红,并不是因为外头太冷给他冻红了,而是从昨天开始,哪怕是南极的气温也开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上升了。
现在白天的最高温度甚至已经到了零下15度,他刚刚穿了恒温衣物、冲锋衣又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出门去,可能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吧回来居然还出汗了。
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杯:“这什么鬼天气啊,我居然出了一身汗……”
同样在办公室的同事岳兰道:“就是开始升温了,你没发现现在咱们基地附近的雪都开始快速地融化了吗?这可真不是好兆头。”
黎明杰沉默了,是啊,这真的不是好兆头……
他们来到南极当然不是为了优渥的生活环境,南极原本就应该是严寒的,暖和这个词完全不应该在南极出现。
大家都不由得叹了口气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人能够改变……
过了一会儿昨天晚上熬夜奋战的段教授走了进来,或许成功人士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那就是精力充沛。段教授也是这样一个人,哪怕现在她已经不再年轻,但熬了一宿没睡现在居然还能够精神奕奕的给大家开总结会议。
最近他们对于病毒的研究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新过来的病毒检测仪不但能够发现他们以其他仪器检测不出来的病毒,甚至还能够显示出这种病毒最基础的一些属性和害处。就因为现在这个巨大的飞跃,现在段教授已经疯狂地向国内摇人了,希望有更多人赶紧加入他们的研究,毕竟时间可是不等人的。
刚才黎明杰出去就是开车去其他地方采集新的样本了,虽然说对于之前那个让大家昏迷甚至头疼得很久的“激光”曾经让他们那么警惕,但总不能因为害怕这玩意儿的出现就不出门了,况且现在也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躲在屋里就能够避免伤害,总而言之,最近大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了。
段教授在投影仪上投屏了一些他们这几天研究的初步成果:“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绝大多数病毒可以通过我们现有的抗病毒药剂进行抑制,但是7号和8号病毒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够探索出更有效的抑制方式,第三和第四小组要抓紧时间现在温度已经进一步升高了我们无法阻止这些病毒扩散出去只能赶时间了。”
如果说这些病毒被牢牢地关在冰层里那还好说,但只要冰川融化,病毒自然会跟着流入大海,甚至随着水循环而落到世界各地。这种事情防是防不住的,但只要将病毒控制在人们可以治疗的范围,情况就还在控制之内,毕竟人类这么多年发现的病毒已经超过了174万种,最新研究表明,蓝橙星上至少有32种会感染哺乳类动物的病毒,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有控制的办法就好了。
负责这两种病毒研究的小组成员纷纷点头,段教授又继续说道:“另外就是多样化的样本需要尽快采集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目前他们用新的仪器已经发现了超过300种全新的病毒,但如同段教授刚才所说的那样,大多数的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段进行控制和抑制的,但这么几天就发现这么多种病毒,这并不能说明是他们效率快,只能说明病毒太多,随随便便一检查就有这么多……
说完这些事情以后,黎明杰说道:“教授,今天外面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我觉得我们应该派出长途采集小队,现在在南极大陆中部一定可以采集到更多样化的样本。”
黎明杰所说的长途采集小队就是长途跋涉到大陆中部去的小队,可能出去几天甚至10天半个月,不过沿途采集的样本也会特别丰富。
段教授仔细想了想,其实他们基地里还是保存有很多区域的水样本*的,常温的也有,冰冻的也有,但那也都是之前采集的现在他们想要更精准的检测水里面的病毒自然是需要更新一些的样本,段教授在心里评估了一下需不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往里去采集,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
“好,我会安排的。”
这种事情当然不可以想当然的就去做,肯定要提前准备的。
大家并没有去讨论最近温度上涨的问题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业研究这一块的,只能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
段教授他们并没有讨论这件事,不过在他们楼下的会议室里,气象学、冰川学、海洋学、生态学几个部门的专家都聚集在一起开会了。
平时大家其实很少这样齐全地聚在一起,毕竟最近气候变化得太快,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但今天是不得不聚了,原因是监测部门在南极各处发现了许多处冰架崩塌。
冰架崩塌是指冰架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后,从冰川或冰盖边缘断裂并落入海洋的现象。这几年来因为温度不断地上升冰架崩塌其实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是这一次大家是一口气发现了许多处一起崩塌,目前比较大型的崩塌已经超过了15处,大量的冰架随着海水飘走,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完全溶于海水。
一个胡子拉碴的海洋学专家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川字:“基本是从近48小时突然加快速度的。”
他们的科研组从昨天到今天,大家都是在超负荷工作,不单单是因为情况紧急,主要也是情况变化得太快,截止现在监测到的数据不容乐观。
气象组的专家脸色也是有些憔悴,她看着自己手里的资料道:“现在咱们国家酥省沿海已经有一个16级的台风登陆了……”
上一篇:和性冷淡魅魔成了室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