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第453章

作者:姚颖怡 标签: 爽文 长篇言情

  “可以回燕北吗?”宜宽的眼睛更加明亮。

  “当然可以啊,如果你们想回去,我就去对皇上说,或者让王爷上折子。”周彤口中的王爷,便是现在的燕王周钰。

  “可是我想回西安,我们全都来了京城,慈安庄的孩子们怎么办啊。”说话的是宜容,当年离开燕北时,她比宜宽更小,她对燕北的记忆渐渐模糊。

  “慈安庄是公主的庄子,朝廷之后会派官吏过去,慈安庄会比以前办得更好,慈安庄的孩子们也同样会更好。”周彤安慰道。

  宜容低下头去,嘟着小嘴不说话了。

  她想回西安,她喜欢西安,她的小伙伴们都在西安。

  宜宽略大一点,这些年来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妹妹的保护者,见宜容不高兴了,她咬咬嘴唇,对周彤说道:“大姐,小妹要去西安,那我也去西安,等小妹长大了,我再回燕北。”

  周彤心里微酸,宜宽比宜容也大不了多少。

  她想起芳菲对她说的事,那一年,杨勤派去的嬷嬷打骂宜容,宜宽拿起剪刀刺向那嬷嬷,那时的宜宽就已经懂得要保护妹妹了。

  周彤伸手摸摸宜宽的头,爱怜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这件事还不急,等到见过皇上和公主,再说不迟。”

  姐妹三人在说体己话,周铮则趁着这个时候,亲自召见了阿少。

  其实当年在西安时,周铮是见过阿少的,只是他没有在意,也早就不记得了。

  毕竟那个时候,阿少只是周彤身边的小厮,周铮也只是记得,周彤身边有好几个小孩子,除了萧韧以外,谁会在乎这些孩子呢。

  萧韧是真的在乎,他没少查过这三个人,可惜边境战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多不胜数,查到最后,也只是确认了他们都是战争孤儿而已。

  今天周铮见过了阿少,从此之后,阿少的身份便算是过了明路。无论他是党夏人阿其格,还是大齐书生韩少其,都是堂堂正正的了。

  “听说你想留在大齐读书,参加科举?那以后呢,可有想过入朝为官?”周铮笑容和蔼。

  “启禀太子,学生想像池先生那样,教书育人。”阿少说道,年纪渐大,他的言谈举止更加从容,即使一袭布衣,可是却从骨子里透着清贵。

  周铮对他的回答很满意,他和萧韧都是从小就认识池先生,就连当年的秦王对池先生也很尊重。

  周铮道:“有志气,很好。做官也不防碍教书育人的,比如说国子监、翰林院,这些都是做学问的地方。你用功读书,将来学有所成,便可一展报负了。”

  阿少谢过,周铮又下令,让顺天府给韩少其落籍,并且赐了东城里的一套三进的宅子,让他在京城安家。

  宅子修缮妥当,阿少便接了池先生过去奉养,萧韧派了四名暗卫一起住过去,阿少在京城参加了乡试,高中解元,同年入国子监读书。京城之中只知韩少其,而不知党夏小王子阿其格,传言他出自宜嘉郡主周彤门下。

  不久,宜嘉郡主将他正式引见给太子,韩少其以举人身份,入幕东宫。

  当然,这都是后话。

第805章 后宫

  不久,燕王的信便到了京城。

  燕王周钰在信里说,想让两个妹妹回燕北省亲,至于她们以后住在哪里都行,随她们自己的心愿,反正无论是他还是周彤,都不会对两个妹妹撒手不管,只要她们不受委屈,那么无论是在哪里都一样。

  周彤也是这样想的,她把两个妹妹回燕北省亲的时间定到了明年春天。

  她没有告诉阿钰为何要在明年,她不想说。

  她只是想要与妹妹们一起回燕北,如果是今年,那就来不及了。

  不日她就要跟随周铮南下,之后便是八月了,她把八月初九当成了一个坎儿,过了八月初九,如果她还活着,那么她就和萧韧成亲,明年春暖花开,燕北冰消雪融,她带着夫君和妹妹们,一起回燕北。

  这是她的执念,从前世到今生,从童年到现在,她从未忘记过那一天,八月初九,一个让她坠入深渊,万劫不复的日子。

  一个月后,周彤在京城给芳菲和大饼操办了婚礼。

  芳菲原本是要等到自家小姐成亲以后,她再出嫁的,可是周彤不答应,她一定要赶在南下之前,把芳菲嫁出去。

  为此,芳菲哭了一场,拽着她的衣袖说道:“小姐,你不要我了吗?呜呜呜,我以后一天只吃一顿饭,一年只做一身衣裳,不要月钱了!”

  周彤拍拍她的脑袋,笑着说道:“傻丫头,我就是想要亲眼看着你出嫁啊。”

  她怕自己看不到了。

  萧韧在京城给大饼置办了宅子,只是大饼和芳菲压根就没准备住进去,两人也只是在新宅子办了喜事,就住进了燕王府里。

  喝完大饼和芳菲的喜酒,阿治和王双喜就回了西安,他们的家眷都在西安,他们在西安有房有地有铺子,京城里的一切离他们已经很遥远了。

  许安和路友无限感慨,阿治和王双喜比他们两个要年轻,在仕途上都能有一番作为,可是人各有志,反倒是他们两个人到中年的,却还想跟在姑娘身边东奔西跑。

  元康元年六月初,汝阳公主大婚,下嫁驸马都尉萧韫。

  元康元年六月十五,太子周铮离京南下,代天巡狩,梁国公萧韧、宜嘉郡主周彤、镇国将军周骋以及东宫及礼部、户部、工部官员随行。

  太子妃刘氏已经显怀了,她坚持出宫,并且送到了城外。

  原本,她是要跟着一起南下的,可是上至皇帝,下至太医院、东宫属臣们,全都不答应。

  最后,就连周铮也反悔了,不让她同行。

  刘茜蕊怀着孕,脾气比平时更大,好在这一次她没有坚持,总不能真的把孩子生在路上吧。

  这是元康帝的第一个孙辈,无论男女,这个孩子对于新帝新朝庭乃至整个大齐而言,都是意义重大。

  刘茜蕊最终还是乖乖地留在东宫安胎了。

  周铮坐在辇车里,百无聊赖,两名太监跪坐在下面,等着吩咐。

  周铮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他忽然发现,少了刘茜蕊的颐指气使,就连这日子也变得漫长起来。

  其实刘茜蕊也只是对他一个人颐指气使,无论是皇帝,还是丁贵妃,以及满朝元老和新贵们的女眷,对这位太子妃的印像都是很不错的。

  刘茜蕊大气爽利,又因为上面没有皇后,她没有婆婆,所以言谈举止也更具威言,隐隐已有皇后之风。

  丁贵妃已经和皇帝说过,等到太子妃生下皇孙出了月子,就把后宫执掌之权交给太子妃。

  皇帝欣然应允,他没有广纳嫔妃,汝阳公主大婚之后,这后宫之中也就只有丁贵妃和太子妃两个女人,即使以后又有嫔妃进宫,也不会如太祖时那么多,所以元康帝的后宫,反倒成了大齐立朝以来,人数最少也最清闲的,甚至还不如不近女色的崇文帝时热闹。

  因此,刘茜蕊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就更值得期待。

  丁贵妃已经去了两次大相国寺,为太子妃和小皇孙祈福。

  太子周铮没有纳侧妃,东宫里如今只有太子妃一人。丁贵妃知道太子妃一向是个爱热闹的,如今太子南下,东宫里就只有太子妃一个人,她又不能出去,汝阳公主新婚燕尔,正和驸马你侬我侬,就连丁贵妃都有日子没有见过她了,更不指望着她进宫陪嫂嫂;宜嘉郡主周彤也跟着太子一起南下了,如今留在京城的,只有宜宽和宜容两个小郡主了。

  她们两个年纪太小,和太子妃也玩不到一块儿去。

  丁贵妃只好自己去陪着太子妃了。

  这一日,丁贵妃早早地就去了东宫,一进东宫,就看到芳嬷嬷满脸喜色。

  “娘娘,刚刚公主让人进宫,给太子妃送来一枚,她亲自去红霞寺求来的平安符,太子妃这一胎啊,一定能平平安安。”

  “哦,她自己怎么没来?”丁贵妃嗔怪着,她想女儿了,很想很想,可是女儿却好像并不太想她,她又不能随便出宫,只能盼着女儿进宫看她了。

  芳嬷嬷笑道:“听来的那位小公公说,驸马爷刚刚买下一间铺子,要开百卉堂分号,这几天公主都在帮着驸马爷张罗新铺子的事。”

  丁贵妃无奈地摇摇头,问道:“他们说那铺子什么时候开张了吗?”

  芳嬷嬷道:“说是要等着大郡主身边的芳菲从南边回来,那铺子也有大郡主的股份,大郡主的股份里有芳菲的股,老奴也是刚刚才知道,原来芳菲姑娘还是位大师傅呢。”

  丁贵妃笑道:“芳菲会做脂粉的事儿,本宫倒是听说过,不过也没有想到,她还真做了大师傅。只是这开铺子……”

  是啊,驸马爷要开脂粉铺子,这到底合不合规矩呢,上次驸马爷去脂粉铺子的事,就被御史弹赅了,这一次驸马爷要自己开脂粉铺子,也不知道那些吃饱了撑着的御史们,会不会又来上折子啊。

  到了晚上,丁贵妃索性把这事告诉了皇帝。

  “嫔妾觉得,驸马性格纯良,只是有些孩子心性,公主也是如此,两人般配得紧,这开铺子也不是坏事,开铺子就要雇人手,那些人能来铺子里做工,就能养家糊口,说起来也是做善事了,不能算是与民争利,皇上您说对吧?”

  皇帝上下打量着丁贵妃,不由失笑。

  朕还是头一次听说,开脂粉铺子还是做善事的。

第806章 弹劾

  无论御史们是连夜写出的折子,还是临上朝之前七拼八凑的折子,皇帝一份份读完,然后让人送去了公主府。

  这些折子的内容大同小异,全都是弹劾驸马都尉萧韫与民争利。

  按规矩,公主住在公主府,驸马则住在自己家里,公主叫他过来,他才能过来。

  可是规矩归规矩,现在这位皇帝只有一位公主,偏偏这位公主和驸马还是自己相互看上,又被赐婚的,非但不是盲婚哑嫁,而且还是两情相悦。

  于是公主府里的那些大大小小想要立规矩的,也就红红火火地被公主嫌弃了。

  折子一筐筐搬进公主府,汝阳公主的手指在折子上一一点过,指着最上面的一份,对驸马萧韫说道:“小柴,你读给我听听。”

  小柴展开一本,看了一眼,皱起眉头:“弹劾我的,不读了,没意思。”

  “嗯,下一本。”公主说道。

  小柴又展开一本,看了两眼,展开眉头:“还是弹劾我的,不读了,真没意思。”

  “嗯,看看别的呢。”公主又说。

  小柴接连展开了好几本,全都是弹劾她的。

  汝阳公主不高兴了,一脸的受伤:“为何没有弹劾我的?我是公主啊,他们眼里没有我这个公主吗?”

  小柴立刻同仇敌忾,小两口关上门,把这些不把公主当回事的御史们骂了一通,然后,该干啥干啥,就当那些弹劾的折子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又过十来天,又有御史上折子了,这一次是弹劾驸马都尉萧韫有碍风化,雇用女子抛头露面,不顾廉耻,有辱斯文。

  像上次一样,折子送去了公主府,这一次汝阳公主打发了两个人过来。

  一个是宜嘉郡主门下的小妹,另一个是个三十出头的媳妇,名叫月桂。

  早朝的时候,皇帝宣了月桂和小妹上朝。

  两个女子举止有些瑟缩,神情中也有些惶恐,但是她们说话的时候,却又十分镇定。

  “我是从西北人,爹娘早就死了,我也不记得他们的模样了。宜嘉郡主捡到我的时候,我在很多孩子一起在街上乞讨。他们和我一样,都没有了爹娘了,有的是士兵的孩子,也有的就是老百姓家的孩子,我们都是孤儿。我们在公主的慈安庄里长大,认识字,读过书,不论男女,都学了手艺,我会做针线,会织布,会做点心,还会制香,我们当中有很多女孩子,她们和我一样,离开慈安庄后,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帮助其他人。”

  “我家离京城不远,就在顺德府。这几年顺德府总是过军队,后来韩广的中原军来了,他们在城里抓壮丁,我公公、我男人、我两个小叔子全都被抓走了,家里的房子被拆了,说是要用那些砖去筑城墙,粮食也都被抢去做了军粮,好不容易盼着这仗打完了,可是家里的男人却再也没有回来。我带着婆婆和两个孩子,一路乞讨来到京城。城外有施粥的粥棚,可我们一家子也只能抢上一碗,孩子饿得直哭……

  那天有人来招工,说是要招女工去当伙计,我就去了……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了,谁想去抛头露面啊,谁想啊!如今我每月有一两半的银子,足够让婆婆和孩子吃上饱饭,我们铺子里的伙计们,都和我一样,都是孤儿寡妇,你们觉得我们抛头露面是丢人,可我们不觉得,我们家里人也不觉得,能吃饱肚子,能把娃养大,我们一不偷二不抢,我们自己养活自己,有啥丢人的?”

  满朝寂静,皇帝挥挥手,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带她们下去吧。”

  两个女子退了出去,皇帝看向满朝文武:“众位爱卿,你们可有要说的?”

  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长年战乱,的确有很多灾民,可是朝廷已经下令各地开仓放粮了,满朝文武更是捐粮捐米,城外的粥棚也已经搭了一个月,这些灾民都已得到了救助。”

  这时,又有一个大臣出列,冷笑道:“那么依刘大人所言,朝廷开仓放粮要到何时,城外的粥棚又要搭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