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149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林婉心里突然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有点烦躁也有点闷。

第303章

  大虞的乡试放榜时间按照朝廷要求,大省在九月十五日内,中省在九月十日内,小省在九月初五内放榜。

  京城是大虞政治经济中心,考生多,视若大省,乡试放榜一向定在九月十五这一日。

  从第三场考完到放榜需要等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大多数考生都是在焦躁、忐忑的心情中等候放榜日的到来。

  叶家三兄弟却在歇息了几日之后便回到国子监继续他们的读书生涯,像他们这般淡定的考生还真是少见。

  得知叶氏兄弟三人在家里歇了几日便开始回国子监读书,安祭酒既欣慰又担忧。

  叶氏三兄弟这么快便回国子监继续读书,说明他们的身子健康,经受住了乡试这种高强度考试和天气骤变的考验,这自然是让安祭酒觉得欣慰的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叶氏三兄弟这么快便回国子监继续读书,会不会是因为他们自知这次乡试失利无望中举呢?

  这便是安祭酒担忧之事。

  他之所以赞同叶氏三兄弟一起参加今年的乡试,是基于对叶氏三兄弟的了解。

  因为叶家与震南侯府之间的关系,虽说并没有因此对叶氏三兄弟特殊照顾,但是安祭酒对叶氏三兄弟的学习情况是极为关注的。

  在安祭酒看来,即便叶氏三兄弟正式读书的年份都不长,也不是国子监参加乡试的秀才中最为出色的,但是只要他们发挥正常,中举的可能性并不小,若是能超常发挥,冲进前五十也有可能。

  叶氏三兄弟这么快便回国子监继续读书,是考糊了吗?

  安祭酒考虑再三,硬是等到午时歇息的时间才让杂役请了叶氏三兄弟来公事房。

  叶氏三兄弟进了公事房,恭恭敬敬地向安祭酒行了弟子礼。

  安祭酒的视线默默地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见三人神色如常,精神气相当不错,心里顿时便松了口气。

  只要他们没有泄了心头的那口气,即便三人真的考糊了,也定然有所收获。

  以叶氏三兄弟的资质、勤奋,只要如以前一般潜心修读三年应能成器。

  安祭酒满意地点了点头,温和地对着叶家三兄弟微笑颔首,尔后指了指公事房里那三张分别放了笔墨纸砚的案桌道:“你们去那边各自将今次乡试的答卷默出来给我看看。”

  叶氏三兄弟相视一眼,便没有去案桌前坐下,而是各自从自己身上的书袋中拿出早已默写出来的答卷,双手捧到安祭酒面前:“请祭酒大人指点。”

  见叶氏三兄弟如此上道,安祭酒手抚长须朗声一笑,便先接了叶清的答卷细细看了起来,看过之后并没有发表意见,甚至连脸上的表情似乎都没有一丝变化,这让叶清很是有些忐忑。

  第三场下来歇息了一晚之后,三兄弟便将三场的答卷默了出来。

  通过对三人答卷的自查、对比和讨论,叶清心里明白自己的答卷,特别是策论虽说也算扣题,但是与两位弟弟比起来便与他这个人一样显得沉稳有余冲劲不足。

  安祭酒在看叶湛的答卷时,脸上有了些许不同,不过看完之后同样没有就叶湛的答卷发表任何意见。

  待看完叶深的答卷,安祭酒又默默地拿起叶清和叶湛的答卷又对照着看了一番,这才放下手中的答卷,若有所思地扫向叶氏三兄弟。

  别看叶家三兄弟进来的时候看上去个个神色如常,事实上从考完之后,各人心里多少还是存了心事,这会儿被安祭酒的目光这般扫过来扫过去,就算坦然如叶深,面上也不由露出了些许不安。

  国子监如往年一样,乡试刚结束便拿到了乡试所有的考题。

  安祭酒手上便有一份集国子监所有先生们智慧于一体的答卷。

  国子监的先生最低也是同进士出身,这份答卷不敢说尽善尽美,却也是花团锦簇。

  叶家三兄弟的答卷各有千秋,在安祭酒看来难分伯仲。

  若一定要分个高下出来,按安祭酒个人的喜好,策论当以最小的叶深为最佳,只是叶深这次的诗词有些不足。

  对于叶氏三兄弟交出的答卷安祭酒的心里还是十分欣慰的,至少三人都没有考糊,当然能否如愿高中,那还得看主考官的喜好。

  不过以安祭酒对这次京城乡试主考官的了解,三兄弟全部中举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是成绩不会太好。

  见叶氏三兄弟在自己的目光下,越来越拘谨,安祭酒便微微一笑道:“你们的卷子便留在老夫这里,多的看法没有,有一点你们可以放心,那便是在破题方面都没问题,至于能否中举,老夫却是不敢妄言。”

  听了安祭酒的话,叶氏三兄弟心里的忐忑少了许多。

  事实上在考后第二日,林婉便在书院散学之后,特地让马车拐去了墨香街,接了叶家三兄弟到震南侯府,请林文博和林鸿飞替叶氏三兄弟看一看他们各自默写出来的乡试答卷。

  林文博和林鸿飞看过之后,从方方面面替他们进行了分析。

  在破题方面,三兄弟得到了这对状元父子一致的充分的肯定,当然三兄弟的不足也有些明显。

  对于叶氏三兄弟今年的乡试结果,林氏父子给出的结论与安祭酒大致相同,却更直接:“三人都有中举的可能性,但是名次都会太高。”

  当然这个结论并没有直接告诉叶氏三兄弟,而是私下里告诉了林婉。

  林婉默默地想了许久,最终将林氏父子的这个结论压在了心底。

  古代的科举多是文章,考官的喜好定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此一来比起前世的高考有着更多的偶然性。

  在正式放榜之前,林氏父子的这个预测绝对不能漏出去。

  叶氏三兄弟并不知林氏父子对他们乡试结果的预测,虽说心里也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最终都在叶老爹的让他们继续安下心来读书的教诲中压了下去。

  此时此刻听了安祭酒对答卷的评判,再对比林氏父子对他们答卷的点评,心里似乎更有了底气,即便这次不能中,至少他们在破题方面得到了肯定,那便是一种成功,心里便也都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中举与否且安心等着放榜日的到来!

第304章

  九月十五京城乡试放榜日。

  按照惯例,乡试放榜日、会试放榜日、新科进士打马游街日,女子书院都会放假一日,因为这一日即便书院不放假,也会有大半的学生请假。

  林婉早早便带着冬雪来了墨香街,林婉到墨香街没多久,毛家的马车也到了。

  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卫氏母子几个,林婉不由愣了愣。

  看着眉开眼笑地迎向卫氏,并牵起囡囡的手问寒问暖的吴氏,林婉心里更是重重一闷,呆呆地站在不远处看着向着自己走来的卫氏等人。

  直到卫氏含笑与自己打招呼,林婉这才回过神来,堆起笑容与吴氏一起将卫氏一行人迎进花厅。

  “没想到义母和囡囡也会来,若是知道,我便先去义母府上接了你们一起过来了。”待分宾主坐下,林婉笑盈盈地看着卫氏道。

  “这是我来了京城之后第一次遇到乡试年,便想来沾沾喜气。”卫氏乐呵呵地说道。

  沾喜气?

  即便有林氏父子的预测,林婉都不敢肯定叶氏三兄弟便一定能中举,卫氏哪里来的底气?

  难不成有内部消息?

  应该不至于吧!

  想到毛宴秋的身份,林婉又觉得很有这个可能性。

  毕竟京城事能瞒得过锦衣卫的几乎为零!

  虽说心里隐约有了猜想,也很是期待和欣喜,可是当林婉发现囡囡时不时往外张望似在找什么人时,这点欣喜便又淡了下去,心里涌起了一种自己的东西被人觊觎的感觉。

  “婉婉,婉婉?想什么呢!”突然手臂被人轻轻拍了一下,林婉一惊,转头才发现吴氏正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

  林婉轻轻甩了甩头,将不知跑到哪里去的心思收了回来,脸上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刚想到点事跑神了。娘是有什么事交待婉婉吗?”

  吴氏见林婉的确没什么不妥,这才放下心来,拍了拍林婉的手道:“这会离放榜还有些时辰,你且带着囡囡和臻哥儿去后面的花园赏赏景。”

  林婉连忙站起来,携了囡囡的手带着被奶娘抱着的毛臻一起往后面的花园而去。

  在前往花园的路上,林婉更确定了囡囡的心不在焉。

  这不,连平日里最喜欢的景都被忽略了。

  “囡囡,你怎么了,有心事?”林婉拉着囡囡的手晃了晃问道。

  “没,没,我能有什么心事?”虽说囡囡矢口否认,但是显明有些慌乱,一张小脸更是刷地红了。

  林婉淡淡地看了囡囡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表面上认可了囡囡的说辞,心里却更加确定囡囡对叶家的某位有心思,心里的那股子闷气便又升了起来。

  囡囡是个不错的姑娘,又有毛宴秋这样的父亲,叶家若真能与毛家成为姻亲,对叶家是十分有利的。

  林婉知道自己不该生闷气,可是心里的这股子闷气却怎么都压不下去,一时间又不知从哪里找一个突破口弄清楚囡囡到底对谁起了心思。

  这时一阵秋风吹过,吹乱了囡囡额前的发丝。

  囡囡伸手抿了抿吹乱的发丝,正好露出了戴在手腕上的那串佛珠。

  林婉的眼睛顿时一亮,一把抓住囡囡的手,轻轻抚摸着她手腕上的佛珠道:“一直没有机会仔细看看你这串珠子,今日便让我好好瞧瞧!

  哇,这蔷薇雕得可真细致。

  只是这雕刻的手法怎么这么熟悉呢,好像在哪里见过?”

  虽说囡囡很快便收回了手,林婉却抓住这个机会做出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嘴里继续喃喃说着“眼熟”“好像是二哥的手艺”等等等等。

  林婉一边嘀咕一边观察囡囡,只见囡囡的脸色更红了。

  当林婉不经意说到“二哥”时,囡囡脸上的表情多了几分羞涩,眼底也多了几许情谊。

  如此说来,囡囡手上的珠串是叶湛亲手所做,而囡囡喜欢的人是叶湛?

  是这样吗?

  为了弄清楚囡囡真正的心思,林婉便一不做二不休,突然俯在囡囡耳边道:“囡囡喜欢我二哥!”

  为了囡囡和叶湛的名声,林婉的声音只有她自己和囡囡二人听得清。

  虽说囡囡与叶湛之间的事,两家是心照不宣,可是突然被林婉猜中心思,囡囡还是觉得很是羞赧,一张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让林婉没想到的是,囡囡即便羞得连头都快抬不起来了,可是待她对着自己的目光时,却依然羞涩地点了点头小声道:“没错,我喜欢叶二哥!”

  林婉觉得自己真的小看了古代的姑娘,小小年纪便开窍不说,居然还能如此大方。

  “义父义母知道吗?”得知囡囡喜欢的人真的是叶湛,林婉心里的那口闷气便似烟消云散,也就有替囡囡担心的心情。

  林婉只问毛宴秋和卫氏知不知道,却不问叶湛知不知,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叶家那三年,叶湛没少给林婉做小玩具,却从来没见他如此费心地做这么一串珠子,而且刻的还是囡囡最喜欢的蔷薇,只能说明叶湛有意囡囡。

  纵然叶湛有意囡囡,林婉也不敢肯定叶湛对囡囡有情。

  有意与有情不过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

  面对明显对叶湛有情的囡囡,林婉无论如何也没法开口与囡囡说什么有意与有情的区别,再说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不过囡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好姐妹,更是义父义母的女儿,林婉自是希望囡囡的未来能够幸福如意,心里便存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好好问一问叶湛的心思。

  乡试放榜的时间在巳时四刻,墨香街离贡院不远,还没到巳时六刻便见赵串儿气喘吁吁地跑着回了叶宅,嘴里只有两个字:“中了,中了!”

  “阿弥陀佛,清哥儿中了,我叶家终于有举人了!”今日一同去看榜的还有戚振兴和戚振庭戚大宝,见回来报喜的只有赵串儿,陈氏便直接认为是叶清中举。

  林婉却不这样认为,对着正努力喘气儿的赵串儿问道:“到底是谁中了,还是三位哥哥都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