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176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在得知她要给林媛启蒙的时候,林鸿飞给她送来了一套启蒙书,没想到里面却有一本与前世几乎一模一样的《百家姓》。

  细读之后,少不得要向林鸿飞讨教一下这本《百家姓》的来历和这些姓氏的排列。

  林鸿飞饱读诗书,这样的问题自然难不倒她。

  林鸿飞便细细为林婉普及了《百家姓》的来历和排序,居然与前世异曲同工。

  前世《百家姓》出自宋代,排序充满了政治色彩。

  据考证《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很有讲究的。

  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接下来的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的姓氏。

  这里的《百家姓》出自前前朝,而前前朝便是赵姓帝国。

  虽说朝代不同,却有着同样的排序讲究。

  此刻林婉便以此简单地为林媛普及了一下《百家姓》,便在林媛似懂非懂的状态下结束了这一日的读书时间。

第359章

  当日下晌,林婉便与林媛带着姐妹二人在小厨房忙了大半日才做成的新美食来到慈安苑。

  看着散发着桂花香,形状各异又透明晶亮的小点心,蔡氏便知必是林婉特地为了哄林媛想出来的新点心,不由好一阵惊叹。

  对于经历过食材丰富,美味众多的林婉而言,这样的点心真不算什么,不过就是做成了各种形状的桂花果冻。

  但是在这个食材稀缺的时代,能做出这样品质的果冻还真是费了林婉不少心思,虽说找到了的食材也可以做出桂花果冻,可是效果远没有预想中的那种Q弹感。

  最后林婉只得偷偷地从玉佩商场中拿出了正宗的燕菜粉和果冻粉,才能做出这种有弹Q感的桂花果冻。

  不过能哄林媛开心,让大家品尝到新鲜的美味,林婉觉得值!

  当然少不得又要用些虚言来掩盖一些事实,不过林婉既然敢从玉佩商场中拿出这里还没有的东西,自然早就有了准备,倒也不至于漏了自己的馅。

  “祖母,这是媛儿做的,你尝尝,可好吃了!”林媛偎依在蔡氏怀里,指着几个兔子形状和星星状的桂花果冻道。

  蔡氏自然要给小孙女捧场,少不得要品尝一二。

  林婉在调制的时候,特地调了几种口感。

  女孩子大多喜爱甜食,故而给姐妹们调的口感相对偏甜。

  男孩子喜欢甜食有不是很多,便将口感调得略淡些。

  蔡氏和林修武年龄大了,府医早就告诫他们要控制糖的摄入量,自然要遵守府医的叮嘱,送到蔡氏面前的桂花果冻虽说甜度适中,事实上并不含糖,并在其中适当加了些养生的枸杞。

  看着蔡氏品尝了一块,手又伸向盘子,乔嬷嬷眉头一紧便要上前阻止,林婉却含笑摇了摇头。

  不过在看到蔡氏品尝了两块之后还一付意犹未尽的模样,林婉才开了口:“给祖母做的点心虽说没有加糖,祖母还是不能多吃。虽说做这点心的食材不可多得,但是偶尔做一次还是可以的,祖母喜欢,婉婉便将做法教给厨娘,让厨娘隔三差五做来给祖母品尝。”

  “这点心真的没加糖?”蔡氏咂了咂嘴,惊讶地看着林婉:“可是这点心明明是甜的啊!”

  林婉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婉婉找到了可以替代糖的食材,虽说口感比真正的糖略有逊色,没想到居然骗过了祖母!”

  乔嬷嬷有些不太相信:“三姑娘说得可是真的?”

  自府医明言蔡氏必须控制糖的摄入量,乔嬷嬷便与向来好吃甜食的蔡氏进行了斗智斗勇,偏蔡氏是主子,她又不能做得太过,故而每次府医为蔡氏请平安脉的时候,总是苦口婆心地叮嘱要控制好糖的摄入,让乔嬷嬷既无奈又担忧。

  如果真有一种食材能替代糖,那么既不用她时时盯着蔡氏,又能让蔡氏享受美食。

  林婉点头,事实上在得知府医对蔡氏的叮嘱,林婉便察觉到蔡氏也许是糖尿病患者,经过日常对蔡氏的观察,发现蔡氏的确有糖尿病患者的一些症状,比如多尿、多饮、多食、且体重下降,并伴有软弱、乏力。

  蔡氏原本是个比较富态的老人家,而且精神也相当矍铄,可是近来却明显消瘦了下去,而且精神也大不如从前。

  开始林婉只以为蔡氏是因为生了场病没有恢复过来,直到听说了府医的叮嘱,才想到糖尿病的可能性。

  所幸蔡氏的糖尿病因为尚在早期,严格控制好糖分的摄入量,合理调配饮食的营养,再加上适当运动,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只是蔡氏向来喜欢甜食,每日少说也要吃两顿点心,而且还都是甜点。

  于是林婉便开始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林婉的玉佩商场中倒是有好几种可以适用于糖尿病人的甜味剂,最省事便是直接从玉佩商场中拿出甜味剂。

  只是控制蔡氏每日糖分的摄入量是一个长期的的工程,可以一次、两次从玉佩商场中将甜味剂偷渡出来,却不让甜味剂直接出现在人前。

  为了达到既控制蔡氏的糖分摄入量,又能让蔡氏每日都能品尝到甜点,林婉也算是费心也心思,终于让她利用这个时代所有可利用的资源从甜叶菊中提炼出了甜味菊糖。

  提炼出的甜叶菊糖纯度真心不高,甜度却让林婉十分满意。

  今日给蔡氏做的枸杞桂花果冻加的便是这种甜味菊糖。

  面对乔嬷嬷的疑问,林婉淡淡一笑,转向春草,从春草手上接过一只小瓷瓶,递给乔嬷嬷:“这里面便是糖的替代品,嬷嬷用牙签挑一点点放嘴里试试。”

  乔嬷嬷接过瓷瓶打开先深深了口气,吸了鼻子的味道的确与平常的糖不一样,便按照林婉说的拿了根牙签从瓷瓶中挑了些出来准备放入嘴里。

  林婉连忙出声阻止:“嬷嬷且慢,这东西甜度很高,嬷嬷尽量少挑些放嘴里,过则不及。”

  乔嬷嬷手上一顿,看了眼牙签上那一点点像糖又不像糖的东西,最后还是听了林婉的劝,抖了抖手上的牙签,看到林婉点头这才将已经快看不出有什么东西的牙签放入嘴里咂巴起来。

  这一咂巴顿时便觉得一股子说不出的甜味直冲大脑,甜!是真的甜!

  明明只有那么一点点,却无胜过一块指甲盖大的冰糖!

  乔嬷嬷原本眯着的眼睛里顿时闪过一丝精光,同时心里又升起了新的担忧。

  这么甜的东西,真的不是糖?蔡氏真能吃吗?

  不行,得问过府医,得到了府医的认可,这个糖分的替代品才能用于蔡氏的日常饮食。

  林婉自然明白乔嬷嬷的担忧,她也不担心乔嬷嬷去问府医。

  这个甜叶菊糖虽说是她想破头才提炼出来的,却也不能算是她的独创,否则她也不敢拿出来。

  为了这个替代品,林婉确实翻了许多书,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让她从一本杂书中看到了有关甜叶菊的记载,甚至还有一些极为粗浅的提炼之法。

  正是有了这本杂书,才有这味替代品的诞生。

第360章

  能在震南侯府当府医而且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纵然医术不如宫中太医,却也不会差到哪里,其见识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大夫可比,加之林婉为了取信于人,还特地奉上了那本杂书。

  府医在得到林婉提炼的甜叶菊糖和杂书时自是欣喜若狂,他一直在为蔡氏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糖的甜味剂。

  甜叶菊也曾经被他选中,却因为不得提炼之法,总是不了了之。

  万万没有想到,林婉却在看了本杂书之后,便走在了他的前面,动手提炼出了可以替代的甜味剂,要知道这个的甜味剂对于像蔡氏这样的病人可是一大福音!

  因为尚未确定甜味剂替代糖做成点心,不会对蔡氏的身体加重负担,故而府医依然不赞同蔡氏多吃甜食,却也适当地放宽了限制。

  如此一个月之后,确定这款甜味剂不但没有加重蔡氏的身体负担,而且还因为可以正常享用甜品,让蔡氏的身体有了改善,府医便不再限制蔡氏享用甜品。

  当然这个甜品只限于用甜味剂做的甜品。

  府医是个爱琢磨的人,在得到甜味剂便开始带着身边的弟子着手提炼甜叶菊糖。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和改善,终于提炼出了粉状的甜味剂,并由震南侯府推向市场。

  林婉这个“首创”者少不得又分得一份干股,坐收丰厚的红利,当然这是后话。

  仲秋过后,随着一场秋雨,气温便眼见着凉了下来,林婉想着要去葡萄庄看看,便直截了当地向蔡氏提出请求。

  因为又可以享用甜点,这些日子蔡氏心情自是如雨后初晴的天气异常美丽,不过沉吟了片刻便应了下来。

  可是当林婉提出带着林媛一同去时,蔡氏便有些犹豫了:“带媛姐儿一起去?葡萄庄离城里那么远,来回少说也得三个时辰,少不得要在那里住上一宿,葡萄庄的条件,媛姐儿能行吗?”

  林婉眼珠一转,便有了新的主意,拉着蔡氏的手摇了摇道:“要不,祖母也一起去?”

  蔡氏心里微微一动,说真的自上次生的那场病,她已经有些日子没出门了,要不,同林婉姐妹一起去葡萄庄散散心?

  她好像有好几年没去过那个葡萄庄了,她也就听林修武和林婉偶尔说起葡萄庄时,得知自震南侯府与叶家合作开了果酒作坊之后,那葡萄庄已经扩大了将近一倍,除了葡萄还种了好些其他的果树,这些只是听说,她还真不知道那葡萄庄如今到底怎样了。

  要不,就一起去看看吧。

  林婉本就是个相当敏锐的人,又一直看着蔡氏,自是从蔡氏的神情中揣摸出了蔡氏的心思,便又摇了摇蔡氏的手,还不忘记给林媛打眼神。

  在向蔡氏请求恳求之前,林婉便已经给林媛洗了脑,这会儿林媛最担心的便是蔡氏反对林婉带她同行,收到林婉的眼神自是不遗余力。

  在姐妹俩的攻势之下,蔡氏自然溃不成军了。

  林婉在劝得蔡氏同行之后索性与蔡氏商量着不如约了陈氏和吴氏一同去葡萄庄小住几日。

  蔡氏自没有不同意的,于是林婉便让冬雪往墨香街的叶宅跑了一趟,给吴氏送了封信。

  冬雪回来的时候带了吴氏的回复。

  事实上陈氏和吴氏也早就想去葡萄庄看看了,毕竟叶家几乎将所有的钱都投在了果酒作坊那边,但是她们还没有机会去看过。

  对家里几乎倾尽所有投资果酒作坊这件事,吴氏尚要好些,陈氏却不知念叨过多少次了,一直想去葡萄庄看看,只是每次都被叶老爹以各种理由阻止。

  如此一来,这事几乎便成了陈氏的心病,但是来京城一年多了,陈氏硬是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如今有林婉递来的这根竿子自然不会错过。

  陈氏的心思林婉心里门清,这便是林婉主动向蔡氏提出约请叶家婆媳同行的重要原因。

  让陈氏亲眼看看葡萄庄以及酒坊的规模也好让她安心,免得心思积压多了生出事端。

  陈氏的各种小心思,林婉都看在眼里,虽说偶尔也会觉得有些难过,毕竟叶家是被她当成家来对待的,但是细想想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

  林婉记得自己刚到叶家的时候,陈氏也是将她当成亲孙女一般疼爱过的。

  至于后来陈氏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林婉觉得也无可厚非。

  自始至终陈氏都不是个刻薄的人,只是叶家是从苦日子过来的,陈氏更是那种狠不得一个钱掰成两个花的人。

  偏叶家的日子才刚好过些,叶老爹便因为她要学琴硬是拿出差不多一半的家资给她了买琴。

  别说陈氏一个没多少见识的妇人,又扣扣索索惯了的人,就是前世见识各种大场面的林婉当时也是极为惊诧的。

  林婉心里最明白不过,陈氏的疏远起点便是那张琴。

  人都是有私心的,陈氏有,林婉同样也有。

  放平心态,多想想彼此之间曾经的美好,做好自己该做的,林婉觉得陈氏的某些心思,真的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得到吴氏届时会与陈氏一起去葡萄庄的回音,林婉便开始着手做出行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这次出行的队伍会异常庞大。

  因为蔡氏同行,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就变得烦杂起来,自然不可能如林婉出行那般说走便走。

  随之带来的后果便是出行的日子往后拖了几日不算,出行的人员也是加了又加。

  最先加入队伍的是早已经无职一身轻的林修武,尔后便是自仲秋之后便过得很有些烦闷的林婧,然后这个队伍便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