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199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但是只要有心人私下打听一番,这事自然也瞒不住。

  这事在墨香街这边更不是什么秘密。

  此刻听说与叶深订亲的是震南侯府二房的姑娘,左邻右舍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林婉。

  当然也有人猜测是庶出的那位,也就是林娜。

  不过很快便被身边其他人否决了。

  叶家在墨香街住了五年多,见过林婉见过林媛,却从来没见过林娜,怎么想也不可能是林娜!

  叶深是寒门子没错,可叶家有叶家的优势,再说叶深还是大虞国自立国以来最年轻的探花郎呢,在普通百姓眼里,就算娶个公主也是可以的。

  但是林婉到底曾经叶家收养过,养兄养妹成亲合适吗?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事我知道!”说话的是墨香街一带消息最灵通的杨秀才。

  他这一开口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是杨秀才说了这么一句便住了嘴。

  自然便有人与往常一样开始催促。

  见自己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八卦心,杨秀才一撸花白的胡须带着些许洋洋得意道:“震南侯府的三姑娘啊,的确因为某种原因在青州府的叶家生活过三年,不过她与叶家并不是所谓的收养关系。”

  “不是收养那又是什么关系?”有逗哏的便有捧哏的,这不,杨秀才刚刚稍有停顿,便有人耐不住了。

  杨秀才扫了大家一眼,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可听说过青州府的崇福寺?”

  “哎呀,你个老秀才,说震南侯府三姑娘的事,怎么又扯到崇福寺去了?”

  “崇福寺啊,远在青州呢,不过也是咱大虞有名的禅寺,据说如今的主持,还是皇觉寺慧觉大师的师弟呢!”

  杨秀才指着刚才说话的人道:“到底是举人老爷,知道的就是比别人多!”

  杨秀才这话出口自然收获了不少白眼,眼看着有陷入众人围攻的可能,杨秀才连忙轻咳一声继续道:“当年三姑娘落难青州府,得慧能大师所救,才安然活了下来。只是她一个小姑娘到底不方便养在寺里,故而慧能大师才将三姑娘托于叶家代为照顾,三姑娘压根就没在叶家落户,更没上过叶家的家谱,与探花郎自然也就不是养兄妹了!对了,据说将三姑娘托给叶家照顾,也是慧觉大师的意思!”

  “哎哟,我说杨秀才你这说得也太扯了吧,怎么还扯上了慧觉大师了?”又有人提出异议。

  杨秀才对着那人翻了个白眼,伸手又撸撸了胡子道:“你们还有人记得吗?差不多十年前,慧觉大师有整整两年不在皇觉寺。”

  “记得记得,那年我家姑娘订亲前,女婿家便是去的皇觉寺,本想求慧觉大师合婚,结果慧觉大师外出游历,最后是智通大师合的婚贴。”杨秀才谢意方落,又有人接了嘴。

  当年慧觉大师外出游历,一去整整两年,京城几乎人尽皆知,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慧觉大师还有崇福寺小住过一些时日,自然也没有知道林婉与叶深与慧觉大师曾经有过的渊源。

  “那次慧觉大师便是往北地游历去了,途经青州府自然便落脚于崇福寺了,正逢慧能大师正发愁该如何安置三姑娘,慧觉大师在分别见过三姑娘和探花郎之后,便提议将三姑娘送去叶家,由叶家代为照顾。”杨秀才捏着胡子终于“和盘托出”。

  大虞国从上到下信奉佛教,慧觉大师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不说高不可攀,却也极为信奉。

  就算心里质疑杨秀才这些消息的来源,可杨秀才既然能大咧咧地在墨香街说这些话,想必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叶家对林婉便只是照顾之恩,却并非之前流言中所传的收养关系。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情,又有慧觉大师和大正国寺方丈一字不差“天作之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的合婚词,叶深娶林婉便成了顺理成章,皆大欢喜的事情。

  墨香街四邻再看向叶家,目光中便有了更多的羡慕,至于是不是还有嫉妒那便只能问他们自己了。

  看着渐渐散去了左右邻居,叶老爹暗自松了口气,对着落在众人身后的杨秀才微微颔首。

  虽说杨秀才刚才所说的基本全都是事实,可这些话若由叶家人去说,不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还有可能传出更难听的话。

  考虑再三,叶老爹便打起了杨秀才的主意。

  杨秀才是个包打听,也很好酒,不过却还算节制,心性也不坏。

  喝了叶老爹的酒,听了叶老爹的烦恼,便有了今日叶家门前的这场“戏”。

第411章

  墨香街叶宅前叶老爹人未出面,就在四方邻居面前演了场相当完美的戏。

  震南侯府里,也正有场大戏在开演。

  演戏的人是蔡氏最疼爱的外孙女、林婉的姑表姐,嫁入陈家多年的杨含颖。

  事实上,这已经是连日来杨含颖来震南侯府演的第三场戏了。

  那日震南侯府一行人从皇觉寺回来时辰已经不早,蔡氏便让大家各回各院。

  林婉刚回到青云居,便得到了杨含颖曾经来过震南侯府的消息,心里有一咱不太好的感觉,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眉头微微紧了紧。

  她与叶深的亲事虽说刚走到纳吉这一步,却已经算是板上钉钉的事。

  杨含颖就算要生事,也得掂量掂量。

  回到慈安苑的蔡氏自然也得到了杨含颖曾经来过震南侯府的事,眉头不由便皱了起来,从在软榻上沉默了半晌才微沉着脸与乔嬷嬷道:“知道颖姐儿在陈家过得不会太容易,可那也是颖姐儿自己乐意的,如今却要来为难我,可见她早已经忘记了当年她自己说过的话,枉我那些年对她的疼爱和教导!”

  声音不高,语气听着也平淡,却无法掩饰话中饱含的失望和伤感。

  乔嬷嬷手上微微一顿。

  今日她随蔡氏去了皇觉寺,也是刚才方知杨含颖来震南侯府的事。

  乔嬷嬷在蔡氏身边侍候了几十年,也可以说是看着杨含颖长大的,自是最清楚当年蔡氏痛心长女的早逝,将对长女的疼惜毫无停留地转移给了杨含颖。

  当年蔡氏替杨含颖挑的亲事并非陈家,偏杨含颖在机缘巧合之下见了一次陈安建,便被陈安建迷了眼,跪在蔡氏面前发誓此生非陈安建不嫁。

  虽说陈家在官场、在军中的地位不算低,却远不如震南侯府,不过杨含颖的身世嫁入陈家依然算得上高嫁,但是蔡氏并不看好陈家,对当时已经进军营的陈安建更是看不上眼,因为陈安建在进军营之前,最爱斗鸡溜狗惹事生非,是出了名的京城一霸。

  蔡氏那么疼爱杨含颖自不愿意杨含颖嫁给陈安建,最终还是拗不过杨含颖的寻死觅活。

  虽说杨含颖随了陈家驻守边关一去便是十多年,可杨含颖在陈家过得是什么日子,蔡氏却也是心知肚明的。

  就算蔡氏对杨含颖有再多的疼爱,却也不好将手伸进别人府里去,更何况那样的日子是杨含颖自己求来。

  杨含颖就是“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的典型代表。

  虽说乔嬷嬷心里也有与蔡氏一样的猜想,却也不好顺着蔡氏说杨含颖的不是,只一边替蔡氏轻轻按压头脑一边小声道:“老夫人且莫多想,颖姑娘向来孝顺。”

  蔡氏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愿吧!”

  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第二日刚进巳时,杨含颖便带着女儿陈月容上门来了。

  这个时间府里的姑娘们都去了书院,连最小的林媛也已经往府里专门为几个小的开置的启蒙堂上课去了。

  只有早已从女子书院结业的林婉正坐在蔡氏身边陪着蔡氏闲聊。

  杨含颖从小在震南侯府长大,来震南侯府就如同回自己娘家一样,向来都是直进直出的,今日也是一样,并不让人通报,而是带着陈月容撩开门帘便进了起居间。

  看到蔡氏正与林婉其乐融融,杨含颖脸色便微微有些发沉,便用力拉了一把跟在自己身后的陈月容。

  陈月容并不知道杨含颖心里揣着事,对于杨含颖突然带她来震南侯府,倒是满心欢喜。

  因为她喜欢林婉这个表姨!

  虽说出身将门,陈月容的性子却比较文静,甚至还有些胆小害羞,跟着杨含颖进了起居间,便缩在杨含颖身后抬起眼皮悄悄打量蔡氏和林婉。

  对上蔡氏和林婉看过来的眼神,正犹豫着是不是该上前见礼,突然被股子力道拉着往前,因为没有防备,便随着这股子力道往前踉跄了好几步,才堪堪稳住身形。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不但让蔡氏沉了脸,也让林婉微微蹙了眉,而当事人之一的杨含颖像是没看到陈月容已然羞得满脸涨红,只是将脸一沉便对着陈月容斥道:“见了长辈也不知行礼问安,这便是陈家的家教?!”

  杨含颖此话一出,陈月容更是羞愧难当,眼泪便扑簌簌地往下掉。

  便是林婉都能听出杨含颖是在指桑骂槐,更别说精明老到的蔡氏。

  明明是杨含颖一头撞进来扰了她们祖孙唠嗑,如今却被反打一耙,暗指林婉没有家教、

  蔡氏气极反笑,淡淡地看了杨含颖一眼,又默默地看了眼站在起居室中央无措拭泪的陈月容,方轻轻叹了口气,对林婉道:“婉婉,你且带着容姐儿去园子里转转,也让容姐儿尝尝你种的樱桃。”

  林婉笑着点头:“婉婉正有此意。”

  说着便对着杨含颖福了福,拉起陈月容的手便退了出去。

  这日杨含颖并没有在震南侯府待多久,便红着眼睛离开了震南侯府,甚至忘记带走陈月容。

  听说杨含颖独自回府去了,当即便将陈月容吓得哭了出来,所幸蔡氏很快便让乔嬷嬷来青云居走了一趟,让陈月容安心在林婉这里待着,加上林婉温言相劝才哄得小姑娘破涕为笑。

  乔嬷嬷没有与林婉提及杨含颖来震南侯府的目的,也没透露蔡氏到底与杨含颖说了些什么,才会让杨含颖忘记了陈月容。

  林婉虽说有些好奇,却没有向乔嬷嬷打听,只让乔嬷嬷带了话给蔡氏,让蔡氏放心,她会照顾好陈月容的。

  林婉虽说没有问,却并不代表她不会猜。

  只要联想到此前蔡氏曾经将陈安康列入相看名单,基本也能知道杨含颖连续上门来的目的。

  对于杨含颖将陈月容“丢”在震南侯府,林婉也不会真的认为是杨含颖的疏忽,多半为的是多一个再次上门的理由。

  林婉难免会在心里暗嘲杨含颖,对无故被牵累的陈月容小姑娘却很有耐心,知道陈月容爱弹琴,便让冬雪拿了自己的那把琴出来,与陈月容进行了一番切磋。

  林婉很少在外人面前弹琴,知道林婉会弹琴,但真正听过林婉弹琴的人并不多。

  陈月容有幸亲耳聆听林婉的美妙琴音,便彻底忘记了被自己娘亲“抛弃”的伤心,更是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林婉请教,林婉也是毫不保留且极其耐心地为陈月容纠正指法指点琴艺。

  青云居里琴音铮铮,笑声朗朗。

  消息传到慈安苑,蔡氏在心慰之余,对杨含颖自然又多了几许叹息几分不喜。

第412章

  正如林婉所猜测的,第二日陈家便以陈月容为介,再次上了震南侯府的门,而且这次来的不仅仅只有杨含颖,还有杨含颖那位高傲的婆婆。

  得知今日来的不但有杨含颖还有陈家那位当家老夫人,蔡氏便让林婉先回了青云居,却留下了想跟着林婉一起离开的陈月容。

  林婉有些担心地看了眼蔡氏,蔡氏却含笑催着林婉离开。

  乔嬷嬷亲自送林婉出来,待出了慈安苑才笑着对林婉道:“姑娘只管放心,那陈家夫人不是老夫人的对手!”

  林婉似是想到了什么,抿了抿嘴轻轻笑了起来。

  林婉自然知道蔡氏让自己先行离开是为想让她听陈家女人的酸话,虽说她并不介意也不在乎别人说自己什么,却也不能枉顾蔡氏的这番怜爱之心,于是不再停留,给了乔嬷嬷一个了然的笑容,便带着冬雪和春草回了青云居。

  “姑娘,要不,奴婢去探听探听?”待回到青云居,冬雪见林婉拿了本书便坐在迷途知返前发呆,以为林婉在担心慈安苑里的情况,便小声道。

  林婉从窗外收回目光,淡淡地扫了冬雪一眼,尔后便站了起来道:“走,去后院摘些樱桃。”

  “姑娘,你就是聪明,要了这一盘樱桃,奴婢就能冠冕堂皇地去慈安苑了!”冬雪一边说着一边伸手便要去端桌上那盘鲜艳欲滴的樱桃。

  没想到林婉却伸手挡住冬雪:“你留下,让春草送去。”

  “啊,姑娘,为什么呀?”冬雪不解地睁大了眼睛。

  春草却笑了起来,端起樱桃便出了门。

  林婉轻轻睨了冬雪一眼:“那种偷偷探听的事还是别做。”

  回到震南侯府这几年,林婉心里已经明白得很,只要蔡氏不想让她知道的事,就算冬雪再能耐也探听不出来,而每次冬雪喜滋滋自以为不动声色探听来的消息,全都是蔡氏愿意让林婉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