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268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在他看来只要会试中榜,便能彻底改善家里的窘境。

  当然作为学生和女婿,陈大林对张家的情况也是相当了解的。

  之前的债还没还清,又要上门借钱,岳父岳母应该十分为难,却依然会伸出援手,两个舅子还是他们的妻子却很难说了。

  考虑再三的结果,陈大林便交待张氏以田作抵押筹借考资。

  陈大林一去便是一年多,这一年多张氏带着一双小儿女与陈娇相依为命,地里家里拼了命想尽了法子挣钱,收效却并不明显。

  虽说早在五月初便来了陈大林中榜的喜报,但是直到年底也不见陈大林回乡来接他们,十里八乡便有了各种流言,只要张氏出门便有人对着张氏指指点点。

  就算听不清这些人说的是什么,张氏也能猜到。

  无非就是说陈大林做了负心郎,当了官便抛弃妻儿娶了大户人家的闺女。

  张氏的心里没是没有过类似的想法,却还是强忍着等结果。

  县城的娘家兄弟在得知陈大林高中的消息之后来村里看过几次,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失去了耐心,已经向张氏提过几次还钱的事了。

  所幸最终陈大林没让张氏失望,虽说回村的时候穿得依然只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常服,到底也是荣归故里。

  村里很是热闹了一番,陈大林便要带着妻儿和小妹走马上任了。

  大虞国的官员在上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笔不菲的安家费。

  趁着去县城拜见岳父岳母的机会,陈大林将欠债如数还清,另外还送上了丰厚的礼物。

  没了外债,家里的田地房子便保住了,陈大林要带着妻儿小妹上任,陈二林便又冒了出来,要代陈大林看顾家中田地房子。

  陈大林倒是有些意动,张氏却一口回绝,就算低价卖掉也不会托给陈二林。

  家中的田地和房子是祖上留下的,能留自然要留着,夫妻二人一番商量,决定将田地房子一并托给族里代管,田地的收成一半给族里办学,另一半让族里直接送去岳家。

  陈二林夫妇得到消息倒是回来闹过这一场,只是这次陈大林铁了心,田地房子又是陈大林名下的东西,陈二林自然得不到一丝好处,得了当地的县太爷一番斥责之后也只得偃旗息鼓。

  安排好一切之后,夫妻二人便带着儿女和陈娇来南竹走马上任。

  只是到了南竹之后,张氏才发现,自己手中可用的银子不足十两,若不想法子开源,只靠陈大林的俸禄根本养不活一家子,于是张氏便试图通过林婉给陈娇找活。

  所幸陈娇的绣功不错,春草一口便应承了下来,无论春草是不是有另外的想法,待陈娇手上有了活,应该没什么空再去偷看叶深了。

  陈氏是真的松了口气的,接下来便是想法子给小姑子找个合适的男人嫁了,算是对去世的公婆有交待了。

第555章

  陈娇去绣坊上工既是为了贴补家用,也是让陈娇忙起来免得闲出是非。

  张氏能看出陈娇自己是很乐意去绣坊上工的,不过考虑到陈大林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张氏便多问了些这个绣坟的情况,心里便有了主意。

  果然如张氏预计的那样,当陈大林得知陈娇要去绣坊上工的时候,便对有些埋怨张氏:“虽说如今我只是个小小县尉,大小也是个官,你怎能让娇娇去绣坊上工?”

  张氏便将自己对这事的理解一一说了出来。

  当然让陈娇去绣坊上工的那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她一个都不曾说出口。

  因为那两个原因,哪一个都极伤陈大林的颜面。

  张氏能告诉陈大林堂堂县尉养不活家眷吗?

  张氏能直言告诉张大林,她的小妹肖想人家有妇之夫吗?

  自然都不能!

  张氏是聪明的,她只是与陈大林说了春草与林婉的关系,当然也没特意告诉陈大林,春草邀自己入股的事情,最后幽幽地叹了口气:“要是早知道这样,当日便该听我爹娘的话,暂时先不还那笔银子了!”

  陈大林虽然不太管家里的银钱事,但是家里到底有多少可动用的余银,他的心里还是有数的。

  为了还清外债,他交给张氏的那笔安家费应该没省多少,再加上从家乡来南竹途中的花费,张氏手上的银子应该不足十两。

  张氏管着家里大小的日常开销,眼看着手上的银钱越来越少,这里又不像在家乡那样有地里的出产,心焦家人的温饱倒也是情有可原。

  所幸来了南竹无需烦恼住的问题,在吃食方面,县令大人的家眷时不时会送些野物来给他们打牙祭,自然也无需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不过正如张氏所说,陈娇已经及笄了,也该替她相看人家了,那么便要开始筹备嫁妆。

  爹娘去世之后,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为陈娇寻一个合适的亲事便是他们夫妻的责任,为陈娇备嫁妆同样也是他们夫妻的责任。

  “你多替小妹看着些,咱们也别要求人家太多,只要忠厚实诚,家里长辈为人慈和便可考虑,当然家境也别太差,总不能让小妹嫁过去继续吃苦。”陈大林搂了搂张氏叮嘱道。

  “这事可急不得,我是这样考虑的,也是知对不对,说来给夫君参详参详。”张氏嗔了陈大林一眼压低了声音娓娓道来。

  “你说的的确有道理。谁也不知道三年后还在不在南竹,更不知下一任会去哪里,若找个南竹当地的妹婿,小妹便孤零零地一个人留在南竹了,若有个什么事可就鞭长莫及了。”陈大林听了张氏的话,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

  一时间夫妻二人都沉默了下来。

  “对了,听说跟着县令大人来南竹的那些护卫原本是京城什么侯府的亲兵,可有此事?”在陈大林快要睡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张氏道。

  叶深的护卫?

  张氏这是想从那些数字林中为陈娇挑选夫婿?

  陈大林先是眉头一紧,随后眉头又是一挑,也许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呢!

  南竹县尉一职是陈大林费尽心思谋划来的,自然将叶深和林梓墨的情况细细琢磨过一番,那二十个林的来历,陈大林自然是清楚的。

  不过陈大林也只知道那二十个林全都是从震南侯府亲卫营下来的,对于这二十个林的情况却并不清楚。

  当然若陈娇真能与其中某一人有夫妻之缘,那么他与叶深的关系便更进了一步,甚至变相地与震南侯府挂上了勾,陈大林心动了。

  再说那些名字都是数字的护卫个个忠心耿耿而且身怀功夫,有这样的夫君,也是小妹的福气,陈大林自然乐见其成的。

  虽说陈大林一直没说话,作为枕边人,从陈大林的呼吸频率变化中便发现了端倪。

  果然片刻之后,便听陈大林道:“县令夫人出身震南侯府,极得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的宠爱,他们身边的护卫的确全部来自震南侯府的亲卫营,不过好似个个身上都有伤,才不得不离开亲卫营。”

  既然张氏有心想从二十个林里替陈娇谋一门亲事,那二十个林的情况,张氏甚至比陈大林还要更清楚些。

  “听说他们原本个个都是孤儿,是老侯爷将他们带进那个什么亲卫营的。”张氏索性也不瞒着自己的心思:“小妹小妹打小便没吃过多少苦,人又单纯,我是不打算给小妹找那种人多的家庭,不如在那些护卫里替小妹找个合适的,小夫妻二人轻轻松松过日子。”

  陈大林已然心动,自然是张氏说什么都好,更何况张氏所说也正是他心里所愿,便连连点头:“这事还得娘子多费些心。”

  过了片刻陈大林又将话题转回到陈娇即将上工的那个绣坊:“方才你说绣坊老板邀你入股?”

  张氏点了点头随即又幽幽地叹了口气:“我倒是想入股,可也得有入股的银子才是!”

  “娘子可知道那绣坊入股需要多少银子?”张大林问道。

  张氏笑了笑道:“听齐娘子说,银子多少不论,年底按入股多少分红。”

  齐娘子当然便是春草,这的确也是春草的原话。

  话虽这样说,张氏向春草打听到那绣坊的初步投资却有五百两。

  如今她手上的余银连十两都不到,就算凑足了十两,在五百两的总投资中也不过只是百之二,实在不值一投!

  “那齐娘子到底是什么出身?”虽说张大林细细研究过叶深和林梓墨的情况,对于跟着叶深他们来南竹的齐俊还真是不太了解,想到张氏与人相交方面的能耐便问道。

  “那齐娘子出嫁前是县令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她的夫君与县令大人县丞大人打小便认识,对了,他们都是知府大人的学生!”张氏此话一出,陈大林的眼睛便亮了。

  既然如此绣坊这个股必须得入!

  陈大林什么都没说,起身便去了书房,片刻之后回到卧房递给张氏两张银票道:“那绣坊实际的老板应该是县令夫人。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些银子,你明日便去找齐娘子入股。”

  没想到陈大林手上还留了银票,难怪眼见着家里快空了,也不见他着急!

  张氏看了眼陈大林,默默接过银票收好。

  陈大林知道清楚张氏这一眼的意思,伸手搂过张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两张银票,一百两是岳父大人给的,二十两的是二弟偷偷给的。”

  “二林给的?”张父会偷偷给他们钱,张氏并不惊讶,让张氏惊讶,不对,对于陈二林偷偷给他们钱,张氏心里觉得有些惊悚。

  陈大林叹了口气:“二林也有他的为难之处。”

  张氏跟着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劝自己道,罢了,这事还是别说多嘴,毕竟他们才是亲兄弟!

  不管那绣坊的实际老板是谁,她只需按陈大林的意思,明日一早便找齐娘子入股,再探探县令夫人的口风,看能不能从那二十个护卫中替小姑谋一门合适的亲事。

第556章

  春草正在筹办的绣坊还真被陈大林猜中的,背后的老板的确是林婉。

  自那年叶家回蜀地祭祖,林婉便从叶家从蜀地带回京城的那些漂亮蜀绣中看到了商机。

  只是两地交通问题,采购蜀绣便有了难以解决的瓶颈,不得不陷灭在京城销售蜀绣的念头。

  当林婉得知叶深外放地在蜀地,心底的那个念头便再也压不下去了。

  林婉手上除了最初的那家粥铺,出嫁的之前,蔡氏给她的铺子里便有一家买布的铺子。

  经过三年的运作,原本单纯只是买布的铺子已经不再卖布,而是将布做成新潮的成衣,还有绣着各种精美图案的配饰。

  虽说开始的大半年让林婉很是亏了些银子,随着名声渐渐扩大,那铺子给林婉带来了滚滚财源,现在每年的利润没有万两也有七八千两。

  林婉的那间铺子里也会卖些蜀绣,只是量很少,林婉本人也不赚钱。

  这些蜀绣全部出自京城那一支叶氏族中女眷之手,林婉自然不会赚她们的银子。

  如今既然人在蜀地,林婉便决定将蜀地与京城联系一起,她自己就算没有怀孕也不好亲自出面做生意,便将这事交给春草来操作。

  春草从十一岁便被蔡氏派到林婉身边侍候,那个时候林婉刚回到震南侯府,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最爱做的一件事便是绣花,用绣花来掩饰心里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

  春草也是从那个时候喜欢上的绣花,先是无意识地陪着林婉绣花做针线,后来便有意识地跟着林婉提高自己的绣枝。

  虽说春草的绣活依然比不上林婉,但是对蜀绣的理解却产东比当地的绣娘少。

  有春草来主持绣坊,林婉再放心不过了。

  虽说张嬷嬷无时不在提醒林婉怀孕的事,来了南竹之后,林婉还是趁着身子不算太重的机会,将南竹县城走了个遍,甚至还想法子避开张嬷嬷,由叶深亲自陪着去县城附近的几个乡村走了走看了看,对南竹的穷便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当然从中也让她发现了可发掘的商机。

  一是随处随地可见的蜀绣,虽说有的精致有的粗糙,足见南竹女人的心灵手巧,让蜀绣带动南竹经济并不是一件不可为的事。

  二便是家家户户院前院内种着的石榴树,虽说冬季的石榴树树叶落尽变成了“秃子”,但是林婉还是一眼便认了出来。

  叶深见林婉盯着树目不转睛,还以为她没认出来,便指着那石榴树道:“那是石榴树,我和梓墨刚来的时候,有的树上还挂着果呢!”

  叶深来南竹的时候已经十月底了,那个时候居然还有树挂着果子,还真让林婉觉得有些意外。

  “这个村子叫石榴村,据说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习惯,只要家里有孩子出生,便会在院前屋后种上一颗石榴树,如此一年年下来,村里的石榴树便越种越多。你发现没有,几乎每棵石榴树下都有没烂掉的石榴果子。”叶深一边扶着林婉在石榴村的土路上慢慢走着,一边指着家家户户院前屋后的石榴树,还有石榴树下还没有烂掉的果子摇了摇头道。

  如此林婉也算明白了,为什么叶深和林梓墨刚来南竹的时候,还能看到挂在树上的石榴了。

  这里的石榴树实在太多,而一棵开花结果的石榴树都能结不少果。

  南竹县人口不多又是穷人多,能买得起水果的并不多,因为交通不便,就算有将石榴运出去销售的想法只怕也做不到,于是石榴村的石榴除了自己吃能卖出去的应该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