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13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大哥想要齐俊去巫源县帮你忙,倒也不是不可以。婉婉在将南竹的果园和酒坊交给别人管的时候,便有让齐俊去巫源县带赵串儿一些时日的打算。可是你!”说到这里叶深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这是兄弟二人重逢几日来第一次提及赵串儿。

  虽说叶深的话里除了遗憾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和责备,叶清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将赵串儿和冬雪留给爹娘,虽说是钱霏霏的一意孤行,可若是他的态度再坚决一些,又何至于到如今这个地步。

  如今不但身边缺了最得用的人,那么继续留在身边的人也心思浮动。

  见叶清不但脸红了连脖子都有些红了,叶深知道这事根源在钱霏霏身上,对叶清便多了些许心疼,也就没揪着赵串儿不放,看了叶清一眼继续道:“我可以让齐俊去巫源县帮你一些时日,这个时间长短却要大哥自己去找齐俊商量。毕竟齐俊不是咱们叶家的下人,春草替婉婉管着绣坊不可能跟着去巫源县,咱们总不好让人家夫妻分开太久。”

  虽说还需要找齐俊商量,而且叶深明明白白地指出齐俊不能帮他太久,却还是让叶清长长地松了口气。

  有了齐俊跟着一起去巫源县,叶清顿时觉得心里有了底气。

  想起昨日与那个曾经辅助了叶深三年的杨师爷,叶清心里又是好一番唏嘘。

  他接到调职文书太晚,又因分家之事分了心,待稽康回京才知道稽康把陈师爷留给了叶深,而原本跟着叶深的那个杨师爷由继续留在南竹,他总归是与那杨师爷无缘。

  叶深自是知道叶清为何叹气,却只当没听到。

  他手边是有不少得用的人,比如戚大宝,比如张大庚,比如二十个林。

  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拎出来都各有所长,只不过戚大宝是他的长随,叶深不可能让戚大宝跟着叶清去巫源县。

  张大庚和二十个林则个个出自震南侯府,已经跟了叶深三年,叶深也十分信任这些人,但是叶深心里有扛秤,他可以交待这些人为自己办事,却不是将他们指派给叶清。

  即便林婉主动提出,叶深也没有这样的打算。

  这是原则问题。

  叶清的欲言又止为的是什么,叶深心里很清楚,他就那么看着叶清,看他到底会如何抉择,内心里当然希望叶清不会让他失望。

  好在最终叶清并没有让叶深失望。

  除了向叶深提出请齐俊去巫源县帮他,直到带着妻儿前往巫源县上任,叶清也没有再提其他的要求,这很是让叶深松了口气。

  既然叶清心里还有数,那么接下来的三年就算不能明里向巫源县倾斜,私下里托一托帮一把还是完全可以的。

第645章

  钱霏霏能与林婉成为朋友,能力方面自然也不会太弱,身边当然也有得用的人。

  到了巫源县安置下来之后,便遣了人去寻找林婉曾经提及的野茶。

  在确定野茶的数量之后,钱霏霏也想自己找人开发,但是在考虑再三考虑之后总还是决定将此事交给叶清去操作。

  这日饭后亲自为叶清泡了壶茶,提起山里的那片野茶。

  “夫人也是刚来巫源县,何以知晓巫源县有茶山?”叶清并不知道这是林婉给钱霏霏出的主意,端起的茶未及进嘴只颇有些疑惑地看着钱霏霏问道。

  钱霏霏微微有些窘迫,抿了抿嘴最终还是将林婉之前与她说的话一一告知叶清。

  叶清端起茶默默地啜了一口,先并不觉得如何,待连啜两口之后,方后知后觉地盯着碗中清茶惊喜道:“夫人说的便是这个茶!”

  钱霏霏点头:“在渝州时婉婉给妾身喝的便是这个茶,这茶看着是比较糙,茶汤却清澈饱满,茶香更是优雅且回味无穷。”

  第二日叶清便与齐俊一起去看了那片野茶。

  “还以为只是几棵茶树,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大片茶山!”当满山坡葱绿的茶树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叶清不由被惊住了。

  如果昨日喝的茶确实是从这里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何愁巫源县不能发展?

  叶清放眼看着满山坡已经长出新芽的茶树,心里却升起了怀疑。

  虽说这个山坡看起来确实是久无人打理的样子,可是这满山坡的茶树真的只是野茶?

  为了弄清楚这些著作权的来历,从山里出来叶清便找来附近的村长里正进行了一番询问,还真让他问出了一些情况。

  那座满山坡茶树的山曾经是有主的山,买下那座山之后不久那家人便接连出事。

  先是在京城当官的族人不知何故被罢了官,接着又被骗了一大笔钱,偏在这时家中唯一的儿子因与人争夺花魁伤人被关进了牢狱之中。

  以前有京城的族人在官场上顶着,这样的事还真不算什么,只是这一次几乎耗尽家财才将人赎了出来,却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不久便一命呜呼。

  真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几乎散尽了家财也没能保住唯一的儿子,家主一口气没上来便也跟着一命呜呼。

  这家人便这样彻底败了,树倒猢狲散,待家中能做主的女主人从悲伤中缓过神来,便发现入会里只剩下那些没本事的,只要有点本事的侍妾姨娘还有管事都已经不见了身影,这些人已经偷偷拿了身契卷了能卷的家财跑路了,留给她的只有一座空壳,还有接二连三上门来讨债的债主。

  没了男人,没了儿子,更没有可以伴身的家财,有的只有如山的外债,那向来以夫这天的女子便悬梁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这家人成了绝户,按大虞的律法,这座山应该归衙门所有。

  因为这户人家在买下这座山短短一年内便从当地的望族成了绝户,渐渐地这座山便成了凶山,除了山下的村民数人相约去那山里采摘些茶叶回来自己制成粗茶喝以外,平日里少有人去那座山。

  如今见县太爷来问那座山的情况,村长里正们少不得要劝上几句,免得县太爷不知情况被那座误了性命。

  叶清自然不可能被所谓的“凶山”吓倒,当然也不会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如数告知钱霏霏,只告诉钱霏霏那所谓的野茶并非真的野茶,只是因为作为山主的县衙不曾重视,久无人打理之下便成了野茶。

  叶清回衙之后很快便查清了那座山的归属,确实那些村长里正们所言,如今的确归县衙所有。

  确定了那座山的归属,叶清便不再迟疑,毕竟清明将至,如今正是采摘明前茶的最佳时机,错过了便要等上一年。

  三年一个任期,岂容错失一年?!

  叶清连夜做了个开必方案,第二日便让齐俊将这个方案送去渝州给叶深,他自己则又往茶山跑了一趟。

  这次观察得自然更细致,将前一日没注意的进出茶山道路也细细地进行了一番勘查,这才发现要将这座茶山开发出来,茶山与外面的道路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建。

  虽说有现成的茶树,要将茶山开发进来前期还得有一定的投入。

  当然修建道路并非最为紧迫的事,最急迫的是有懂得制茶的专业人员。

  否则就算他手上有足够的资金,也能召集到人前来采摘嫩茶,采下的茶叶若还是之前那么粗制烂造又哪里能撑得起巫源县的经济。

  叶清初到巫源县,可以说是手上没钱又没人,心里焦急却还算沉得住气,在齐俊没回巫源县之前,倒也做了些事。

  先是召集村民对进茶山的道路进行了疏通,再就是通过村长里正们找了几位比较炒制粗茶比较出色的村民,进行了一些制茶的先期准备工作。

  叶清的想法便是就算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制茶人,也不放弃这一年的茶。

  叶清是忙碌的,心里也是焦急的,好在齐俊没让他久等,三日后便带着叶深的亲笔书信还有林十一以及几辆不知运了什么的马车回到了巫源县。

  看到与齐俊一同前来的林十一,叶清心里有惊讶也有不解,当然也有猜测。

  叶清自然知道震南侯府给叶深和林婉安排的那二十个林,个个身怀不同的绝技,这个林十一会制茶?

  还真是让叶清给猜着了,林十一确实会制茶,而且还是把好手,只不过以前没有知道罢了。

  若不是听林大偶尔提起叶深和林婉正在寻找合适的制茶人,只是寻了好些日子都不曾寻到,如今只得打算请京城方面帮忙了,只是这样一来今年的茶便要泡汤了。

  林十一不由便多了句嘴:“不就是制茶嘛,有那么难?”

  就这样林十一隐藏不出的制茶技能曝光了。

  为了不错过今年的茶,叶深与林婉商量之后,又征求了林大以及林十一自己的意思,便让林十一跟着齐俊来了巫源县。

  那几辆马车里运的便是林十一采购的制茶设施,采购这些设施足足用了三日。

第646章

  林十一来巫源县之前,林婉亲自召见了他,特地让他品尝了巫源县那座茶山出的粗茶。

  林婉原以为需费些口舌才能让林十一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想到林十一只品了口茶,不用她开口再说些什么,便对着林婉抱了抱拳道:“夫人的意思,属下明白,定不负夫人期待!”

  实在让林婉意外得紧,平日看起来颇有粗犷的林十一居然有颗七窍玲珑心!

  虽说从筹备到制出成茶时间紧了些,可是因为有了林十一这样的能手,不过数日林婉便接到了出自巫源县的新茶。

  送来的茶数量不多,但是无论是从成茶外观还是泡开后的茶色口感都让林婉深感意外。

  在问明可出茶叶的数量之后,林婉难得地在后衙举办了一次茶会。

  叶深成为渝州知府将近两个月了,这还是林婉第一次以知府夫人之名举办这样的聚会。

  因为只是个茶会,能接到林婉请柬的贵妇并不多,除了渝州府各大小官员的家眷,便是渝州城有名的商户家眷。

  林婉拿出来招待大家的便是来自巫源县的新茶,还有不同与蜀地的京城和北地的各式点心。

  虽说这次茶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大家巫源县这款茶叶的看法,林婉却硬是将这款茶叶的来历瞒得滴水不漏。

  直到茶会散了,与会的女眷也只以为林婉拿出来招待喝的茶是她们没机会品尝过的名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女眷没少打听这款茶的名号,只可惜没人能够打听出来,自然也没有机会再品尝这款让她们念念不忘的好茶。

  直到这些女眷先后接到来自京城的书信,女眷中有那么些聪明的才将这款茶与京城方面新出的一款出自巫源县直接用巫源命名的茶联系起来。

  只是即便她们就在离巫源县几十里地的渝州,这款巫源茶却也不是她们想买便能买到的。

  因为这款茶制成之后,也只要林婉的茶会上露了个脸,便被林婉出价包了圆,全部送进了震南侯府。

  虽说巫源县拥有一座茶山,可是制成的明清茶数量还真不多,不过几斤罢了。

  可正是这几斤茶,在林修武的运作下成了京城许多权贵求而不得的茶。

  第一批茶虽说没有在市面上流传,却让巫源茶在京城有了一定的名气。

  清明后采的茶在品质口感上虽说比不上明清茶,却因为有了林十一高超的制茶手段,并不比明清茶差多少,数量却多了数倍。

  震南侯府名下有茶肆,长房在太平大街上也有一家出名的茶馆,在京城权贵圈也打下名声的巫源茶就这样顺顺利利地打入了京城,为巫源县的发展挣了第一桶金,叶清第一年的政绩便得了个优上。

  巫源县凭野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严重刺激了渝州辖下其他县的发展,各县之间便有了竞争,有那么一、两个县试图模拟巫源县的发展之路,大力鼓动村民种植茶树。

  叶深得到陈师爷的提醒,对辖下各县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视察。

  根据土地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对于那些水质、土质与巫源县茶山相似的乡镇,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发展茶树种植。

  对于那些水质土质并不适合种植茶树的乡镇,就算村民自愿,叶深也会因势利导,说服乡亲们种植最适合的植物。

  如此一来,不但充分利用了当场有限的土地资源,也避免了恶性竞争,在叶深的通盘规划和指导下,渝州府各县之间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南竹县的多种经济同时发展的道路早就有目共睹,这次更是成了各方观摩的重点。

  石榴村片区虽说是南竹县的果树种植、果酒酿造基地,却也是南竹县粮食种植基地,当然也有少量地块依然种植了烟草。

  石榴村片区的百姓没少被人问及原因,在所有人眼里,石榴村片区最赚钱的便是酒坊,那么就应该多种植果树,通过酒坊赚更多的钱。

  如今石榴村片区的乡亲已经跳出了有吃有衣穿的贫民思路,大多都有了合理利用土地让生活更幸福的想法,对于前来观摩的官员和百姓问题回答得各不相同也各有千秋而且头头是道。

  除了石榴村片区的多种经济齐头并进,也有寒山镇片区药材种植和家禽养殖共同发展,更是东林镇片区粮食和烟草交错种植,给前来观摩的官员和百姓带来了不同的冲击,也打开了他们固有的跟风思路,随后各县各乡各村开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或大力发展种植或大力发展养殖,渝州府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专业村,种植专业村。

  在渝州府蒸蒸日上的发展洪流中,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因为考虑不周带来的缺陷。

  有的县在选择种植养殖项目时没有考虑到种植、养殖对象的出产年限以及随后的销路问题,不久便出现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部分村民陷入温饱无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