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21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因为突生意外,卫氏和毛艳霞都没来得及提起,不过林婉却从两人的神色中有了猜测。

  虽说这个猜测有待证实,在林婉看来却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今日卫氏和毛艳霞带着孩子们来黑香街不像是来谈让叶礼进家学的,而是更像是来炫耀的。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日毛艳霞回去之后,一气之下为叶礼请了自认为比陈举人更好的先生。

  如此更好!

  叶礼已经被毛艳和卫氏宠坏了,已经快八岁了,比砚台还不懂规矩,也很没礼貌。

  真让他进了家学,不过是害群之马,但是叶礼是叶家嫡脉。

  当然如果事实并非如林婉所猜测的那样,最终毛艳霞还是打算将叶礼送来家学,林婉心里明白得很,她完全没有理由将叶礼拒之门外。

  林婉心里更明白,像叶礼那样的孩子并不是绝无仅有的个例,叶氏族中有,陈氏族中也有。

  既然不能将人拒之门外,那么便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叶礼。

  如果开始的时候,林婉只是想给砚台和叶祐请个家教,那么如今林婉想的便是如何办好这个家学,并让这个家学渐渐地成为叶氏族学。

  虽说叶氏在京城的这一宗目前的人数还是不算多,但是比起十年前刚立宗的时候,已经多了差不多一倍。

  小砚台目前虽说还没有亲兄弟,但是堂兄弟却已经有六个了。

  如今林婉肚子揣着一个,钱霏霏和毛艳霞都曾经表示过还想再生,都希望有个女儿,图个儿女又全。

  到时真怀上了,谁也不能保证是儿是女。

  如此叶家的人丁只会越来越兴旺。

  想想自己与叶深成亲前所合八字中的“儿孙满堂”,林婉便觉得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只怕又是个儿子。

  林婉他们这一辈还会陆续为叶家添丁,而随着小一辈的渐渐长大,也就十年左右,叶祐他们便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开枝散叶。

  叶氏在开枝散叶,陈氏也在开枝散叶,不过陈氏本只一房人,与叶氏比起来只怕百年内都不值一提,数代之内应该只得依附于叶氏生活。

  不管陈氏那些人以后如何发展,只说叶氏一族。

  随着叶家三兄弟越来越出息,族里想让孩子读书走仕途的便会越来越多。

  如今的家学只怕很快便会成为族学,那么这个家学从开始便要将规矩立起来。

  这不但是林婉的想法,也是叶老爹的想法。

  为了办好家学,这几日叶老爹只要有了精神便找林婉商量办学的事。

  林婉有在蜀地办小学堂的经验,叶老爹也曾经参与与后坞村小学堂的创立,对于办学祖孙二人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

  当然为了办好这个家学,林婉根据前世十多年做学生的经历扒拉出不少新的办学理念。

  虽说有些超前,却因为言之有物,大半的建议都能得到叶老爹的首肯。

  当然那些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办学理念,林婉也不会生搬硬套,再说就算林婉将那些东西搬过来,叶老爹接受不了的,自然也不会同意。

第661章

  连日来林婉与叶老爹祖孙二人就叶氏家学进行了多次商议,林婉将两人商议的结果逐条形成文字,制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家学管理制度。

  从招生分班、日常的教学管理、学生的考核及升级都有一套极具操作性的标准。

  虽说最初打算制定家学家规矩的时候,林婉的心里的确有点小心思,出发点只是为了让毛艳霞知难而退。

  不过林婉到底不是那种狭隘的人,很快便将那点小心思弃之脑后,故而最终定稿的家学规章制度几乎看不出最先的那层意思。

  经过再三斟酌,叶氏家学的规章制度已经出台,而且每一条都得到了叶老爹的首肯。

  初稿甚至还送去请稽康过目。

  稽康自不负林婉所望,给了不少建议的补充。

  定稿之后,林婉便安排了人进行誊抄。

  打算在家学开学之前,将这份由叶老爹签发的规章制度送到族亲和陈家人手中。

  本来今日林婉是打算让毛艳霞带一份回去,只是还没有机会说起家学便出了意外,于是林婉悄眯眯笼在袖袋里的家学规章制度也便没机会现身了。

  遗憾自然是有的,不过看着卫氏和毛艳霞落荒而逃,林婉心里又有那么点自得。

  不过惊动了还在养病的叶老爹,倒是让林婉有些过意不去。

  叶老爹的年龄到底大了,虽说用着最好的药,大事小事也尽量不让他操心,叶老爹的身子恢复得还是不算快。

  这种情况下林婉自然不希望惊动叶老爹,可是叶老爹很重视子嗣,林婉这一胎又是在他与陈氏出事前后怀上的。

  他潜意识里便将林婉肚子里的孩子看成了老天给叶家的补偿。

  林婉这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便能传到叶老爹那里去。

  今日那么大的动静,叶老爹岂能不知,多次让金旺过来询问情况。

  虽说吴氏一再申明林婉只是稍稍动了点胎气并无大碍,了解了前因后果的叶老爹还是十分生气,派金旺去给叶湛送了个口信,让叶湛下衙之后务必来一趟墨香街。

  虽说分了家,叶老爹的召唤,叶湛可不敢怠慢,更何况给他送信的是老管家金旺,少不得要向金旺打听叶老爹召唤到底所为何事。

  只可惜无论他怎么问,金旺也没告诉他叶老爹喊他去墨香街到底所为何事。

  在衙门待着也是坐立不安,叶湛索性向上官请了假,提前下衙直奔墨香街。

  叶湛刚跨进叶老爹的房门,便被叶老爹劈头盖脸好一顿骂。

  叶老爹这劈头盖脸的一顿骂,骂得叶湛莫名其妙,待他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还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当年毛艳霞落胎,毛宴秋一怒之下,叶清和他都被“赶”出了京城。

  如果今日林婉不幸流产,他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叶湛不敢想。

  毛宴秋圣眷正浓却比不上圣眷更浓的林文博。

  毛宴秋的能量是大却也大得过震南侯府。

  有毛宴秋的前车之鉴,震南侯府难道不会依样画葫芦?

  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久!

  还有叶深会怎么样?

  虽说叶深是他们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平日里看着似乎十分无害,对上面的两个兄长也十分敬重,可是叶湛心里清楚的很,若论腹黑,他与叶清根本不是叶深的对手!

  若今日林婉真的被叶礼害的流了产或者叶礼那一推让砚台受了伤,只怕再难有兄友弟恭。

  毛艳霞到底在想些什么,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为了哄毛艳霞开心,当然也是出于更好地教导叶礼,自那日毛艳霞气鼓鼓地从墨香街回去之后,叶湛便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请了洪老博士给叶礼当先生。

  有洪老博士教叶礼读书,难道比不过叶家还在筹办中的家学?

  叶湛被叶老爹骂得个满头包,在心里狠狠地发誓,回去之后非得好好教一教叶礼那小子!

  叶湛心里怎么想,回去之后如何教导儿子,那是叶湛自己的事,林婉并不关心。

  林婉只关心叶礼到底会不会来家学,只是直到叶湛离开墨香街,也没有个确切的说法。

  不过有关叶湛替叶礼寻了洪老博士当先生之事,林婉第二日便知晓了。

  虽说动胎气之事不过只是林婉的小手段,却很快便传到了震南侯府,第二日蔡氏亲自来墨香街探望林婉。

  与蔡氏一同来的还有作为林婉亲娘的罗氏。

  林婉便是在与蔡氏和罗氏的闲聊中得知毛家请了刚从国子监致仕的洪博士教叶礼读书。

  “那个孩子被卫氏宠坏了,若不好生教导,便是请再好的先生,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蔡氏虽说年事已高,却依然耳聪目明,说出的话也还是那么的一针见血。

  林婉剥了个桔子一分为二分别递给蔡氏和罗氏,笑了笑并不接蔡氏的话。

  有些话蔡氏说得,并不表示她说得。

  “让砚台去震南侯府玩两日,也好让你婆婆轻松两日。”虽说如今罗氏孙子孙女都有好几个了,不过还是稀罕砚台得紧,便想把砚台拐去震南侯府。

  蔡氏也有的心思,只是一直没说出口,这会儿听了罗氏的话,眼睛里似带着一簇小火苗定定地看着林婉,希望林婉不要拒绝。

  林婉却摇了摇头:“砚台昨日受了点惊身上有些发热,还是不给祖母和母亲添麻烦了。放心,并无大碍。不能让他去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明日先生便会入府,后日家常便正式开课了,再说还在重孝期呢。”

  随着林婉的话,蔡氏眼里的火苗眼见着便顿时暗了下去。

  林婉实在有些不忍心让年迈的老祖母失望,忙不迭地补充道:“待过了重孝期,少不得要让他去震南侯府给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磕头。若是祖母不嫌他顽皮,待腊月里放了年假,索性将他打包送去震南侯府,让他多陪祖母几日。”

  如今叶深成了叶家的传承者,但是叶深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砚台是叶深的长子,就算年龄还小,也得担负起承重孙的职责。

  这个道理蔡氏和罗氏都懂,哪会不明白这个时候的确不好接了砚台去震南侯府,只得暂时将这事揭过。

第662章

  蔡氏左右扫了一眼,林婉知她应该有些私密的话想与自己说,便给今日被吴氏特地派来她身边侍候的赵娘子使了个眼神。

  赵娘子也就是冬雪到底是在林婉身边侍候过多年的老人,林婉只是给了个眼神便知其中意思,二话不说便带着小丫鬟退了出去。

  “冬雪这丫头回你身边当管事娘子了?”蔡氏看了眼赵娘子的背影道。

  “司琴身上的伤得将养几日,娘便让冬雪先过来给婉婉使唤。”林婉习惯性地往蔡氏身上靠了靠解释道。

  蔡氏很是受用林婉对自己的亲近,伸手轻轻拍了拍林婉一如从前的细嫩小脸道:“要不要祖母再挑几个丫鬟送过来?”

  林婉笑着摇了摇头:“祖母也看到了,我这侍候的人还少吗?不过是娘不放心,才让冬雪过来替着看顾着些。”

  蔡氏心里也明白,就算她再疼林婉,手也不能伸到叶家来,再说吴氏对林婉是真心疼爱。

  林婉动胎气的事,更怨不得吴氏。

  既然林婉拒绝,那便依了林婉便是,接下来便再没提往叶家送丫鬟的事了。

  蔡氏看了眼林婉依然平坦的腹部,虽说离生产还早得很,却已经考虑几个月后临产的安排:“你真不打算让春丫回京城来?”

  春丫便是被林婉留在渝州统领府衙后院的张嬷嬷。

  从渝州出发回京城的时候,林婉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身孕,她与钱霏霏的想法是一样的,只待京城事了并带着砚台返回渝州继续陪伴叶深直至叶深任期满再一起回京。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肚子里又多了块肉,便将她留在了京城。

  林婉仔细算过了,这胎的预产期在四月上旬,待她生完孩子坐好月子,离叶深这一任期满也不过只有半年,她也就不打算再回渝州去了,张嬷嬷留在渝州便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