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4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含着烟嘴的叶老爹被陈氏从堂屋里赶了出来,站在屋檐下默默地看着那个放着盆栽的角落若有所思,尔后提了把锄头出门去了。

  待叶深和林婉午睡醒来,叶老爹已经挖了两根不错的松树来,而且已经种在叶大民从村里淘回来的破旧陶盆里还浇了水,让叶深和林婉又惊又喜。

  从第二日开始,叶清叶湛两兄弟开始了去千叶镇上学的日子。

  没有如叶老爹所愿让张夫子点头收下的叶深和林婉则依然过着他们早晚跟着叶老爹下地,太阳高了或在院子里折腾折腾盆栽或躲在树荫下堂屋里吃西瓜喝绿豆汤的米虫生活。

  叶深和林婉伙同小草蹲在院子角落折腾盆栽的日子,叶老爹几个也没闲着。

  不过他们这些日子忙的不是竹编藤编,而是忙着拓宽叶家下坡的那条小道。

  这条小道本只是条三四尺宽的土路,虽说叶家过些日子就会挑些沙石铺在上面,可是每逢下过雨依然泥泞不堪。

  因为大青山上出了狼群,杨氏自是不可能允许齐安和进山,见叶家拓宽平整门前的路,索性让齐安和来叶家帮忙。

  杨氏让齐安和来帮忙,叶家自然求之不得,知道杨氏和齐安和都不会要叶家的工钱,陈氏与叶老爹商量之后,索性让杨氏带着小草也一同来家里帮忙,这样齐家三人都来了叶家,一日三餐都由叶家包了。

  虽说叶家没有开工钱,这样一来倒却比齐安和去镇里或县城找工还要划算。

  谢煌偶尔也会抽空来帮一把,不过他正忙着村里蒙学的事,来得次数并不多,每次过来也是来去匆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林家派人来传林氏竹编坊开张消息的时候,从叶家小院到坡底这条近十丈的小道已经变成了丈余宽的石板路。

  既然叶老爹与林家签订了借用林家之名的协议成了林氏竹编坊的管事,就算双方都知道不过只是名誉上的管事,作坊开张叶老爹还是要亲自要往。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叶老爹和叶大民几乎每日都是早出晚归。

  有时林婉和叶深等着等着都睡了也等不到他们回来,第二日睁开眼这两人又已出门去了。

  虽说听叶老爹提过,只要林氏竹编坊开张,他们就会按照与林氏的协议前去做技术指导,可是如今这种状态还是让林婉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吐槽林氏不愧是奸商,真是太会剥削压榨人了,当然更多的还有心疼叶老爹和叶大民。

  这大热的天,林家又没有派车来接,这两个人完全靠两条腿走着去林氏的作坊。

  虽说作坊不在府城,离红枫村不足二十里地,可是每日来回怎么说也得走上三、四十里!

  这日天蒙蒙亮,林婉就起来了,出来转了一圈又没有发现叶老爹和叶大民的影子。

  只有叶清正满头大汗地帮着陈氏和吴氏挑水浇地。

  心里猜测叶老爹父子昨夜是不是没有回来,林婉蹭到正朝着浇水的陈氏身边,伸手轻轻拉了拉陈氏的衣角问道:“阿奶,阿爷和爹爹呢?”

  “你阿爷和爹爹刚走,他们今日还有些事要办。婉婉想你阿爷和爹爹了?”陈氏直起腰来撩起身上的围裙抹了把汗温和地说道。

  原来是一早又出门了啊!

  林婉对着陈氏点了点头,嘟了嘟小嘴道:“婉婉好几日没见到阿爷和爹爹了!”

  那模样显然很不开心。

  陈氏笑道:“听你阿爷说,外面的事情快办好了,过两日就不用这样总是早出晚归。不过待他们将外面的事办好,也该采摘葡萄了!婉婉,你喜欢哪串葡萄告诉阿奶,咱们剪一串回去先尝尝鲜!”

  看着地里已经有七八成熟的葡萄,林婉的眼睛里闪了闪。

  她已经听说了叶家这些葡萄的卖价,真的很想告诉叶家人,不要再直接卖葡萄了,酿成葡萄酒可比直接卖葡萄赚钱多了!

  可是!

  林婉在心里叹了口气,就算叶家再疼爱她,如今她只是个没什么发言权的小姑娘!

  陈氏嘴里说着让林婉选一串葡萄回去尝鲜,眼底却有着不舍,林婉自然不会真的去挑葡萄,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自然不会馋嘴。

  更何况前些日子,林家补偿给叶家的那哥葡萄已经先于林家葡萄成熟,除了让叶清叶湛带了两串给张夫子,其他的都留给了她与叶深。

  不过想到自己到底还只是个孩子,林婉的眼睛还是十分配合陈氏到处溜了起来,正好看到挑着水从小院子过来的叶清。

  只有十二三岁的叶清,身子比较单薄,却已经在叶老爹和叶大民不在家的时候努力分担陈氏和吴氏身上的负担,只能说穷人人的孩子早当家!

  看着叶清被水桶压腰了脊背的叶清,林婉更不会真的去挑葡萄,对着陈氏连连摇头:“阿奶,葡萄卖钱给哥哥读书!”

第070章

  嘴里的葡萄带着些许酸和涩,口感不如之前采摘的那棵葡萄的,不过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可是林婉品出的却只有酸和涩。

  刚才叶清挑水的模样,让她心里很是难过也很是感慨,她都不知道该赞叹叶家的男人的勤劳,还是该心疼叶家男人的辛苦,对林家剥削叶老爹的行为更增添几分怨怼。

  她记得叶老爹曾经说过,他虽背着个管事的职,每月只需去林氏的作坊两次,而且是没有工钱可拿的,这半个月里却几乎日日前往,更重要的是每次都要到很晚才能归家。

  不过这日叶老爹和叶大民归家来的时辰却不晚,与他们一同归家的还有一辆驴车,引来村里一群小伙伴们,顿时原本安静的叶家小院沸腾起来了。

  林婉终于明白叶老爹和叶大民为何要拓宽叶家门前的坡道了,应该早就打算买车子了,修路主要为了方便驴车的出行!

  叶深将小伙伴们轰走围着驴车转了两圈,看着乐呵呵地蹲在驴车边抽烟的叶老爹问道:“阿爷,这是咱们家的?”

  叶老爹吧嗒了两下烟嘴,站起来拍了拍温顺的驴子笑看着叶深道:“喜欢吗?”

  虽说驴车速度比不上马车,耐重比不上牛车,可是驴车也有驴车的优势,再说这是叶家第一辆代步工具,叶深自然极配合地对着叶老爹用力地点了点头,与之并肩而立的“小跟班”林婉也赶紧跟着点头。

  林婉是真的喜欢,她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驴子,只是想伸手摸一摸却又不敢,这又想又怕的模样看着很是娇憨可爱。

  “阿爷,它会踢人咬人吗?”虽说知道驴是温顺的牲畜,叶深还是拉着林婉往后退了一步,先得问清楚再做打算,他不能再让婉婉受伤了。

  叶大民刚好过来给驴卸车,听了叶深的话,一手拉着驴的缰绳一手拍了拍驴背道:“驴比牛还要温驯,除非把它惹急了,不会踢人更不会咬人。”

  叶老爹赶紧补充道:“当然,没有大人在眼前,你们可别太靠近它。来,到阿爷这里来,阿爷抱你们上去骑着走一圈。”

  叶深当然知道驴既易饲养又相当温顺,只要不故意去惹它,正如叶大民所说一般不会踢人咬人,当然如今他们还太小,为了避免意外,没大人在场还是离这畜牲远一些才好。

  驴有一定的耐力,可以代步拉货,甚至还能下地拉犁,不过它最大的优点却是便宜。

  一头牛少说也要七八十两,一头驴却只需几两,于是驴就成了普通人家和小商户代步运货的首选。

  林婉被叶老爹抱着坐上了驴背,此刻她的心里又激动又害怕。

  前世她倒是跟着朋友去过那种可以骑马的游乐场,不过她很不喜欢马身上的那股子味道,当然她更害怕从马上摔下来,所以并没有那个勇气尝试骑行。

  说起来今日还真是第一次骑上大型牲畜,心里自然紧张害怕,不过被叶老爹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扶着骑在驴背上在院子里骑了一圈之后居然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陈氏从后院摘了菜回来,正好看到叶老爹将林婉从驴背上抱下来,不由嗔道:“你这老汉!”

  “阿奶,婉婉喜欢,婉婉很开心!”林婉知道陈氏这是在责备叶老爹不该让她骑驴,赶紧笑呵呵地跑向陈氏嘴里还不忘表达自己的喜悦。

  待叶清叶湛从镇上下学回来,少不得也要骑上一骑。

  骑过之后,兄弟二人兴冲冲地篓上背篓讽刺河边割草去了,两人已经将割草喂驴的任务揽到了自己身上。

  叶家买了驴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红枫村,陆续有人过来探看,自然是羡慕的有之,嫉妒的亦不少,不过叶老爹懒得多解释,面对任何人的询问都是只笑不语。

  虽说叶家在红枫村落户不过五年,他知道村里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淳朴,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有那么几个喜欢张家长李家短说是非的人。

  只要有这样的人在,现在他说什么也不会被曲解,倒不如什么都不说,就让人猜去好了。

  他既然要利用林氏之名,当然早有准备。

  林氏竹编坊已经开张半个多月,刚刚开张的作坊自然是存在各种问题,叶老爹既然要借林家之名,索性将这个将管事的身份落在实处,这些日子外出多半是在林氏作坊里忙碌。

  林家聘他父子为管事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到红枫村。

  作为林家的管事,拥有一辆驴车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后的几日,叶老爹和叶大民依然每日赶着驴车载着叶清叶湛兄弟往千叶镇方向去,而叶家父子成为府城林家管事的消息果然传到了红枫村,这下子倒没什么人议论了,毕竟府城林家是青州的首富,在青州府的商场官场都是很有势力,不是这些乡下百姓可以胡乱攀扯的。

  这日叶老爹和叶大民刚到家,齐安和就找上门来了。

  “齐大哥想在林家找份工?”叶大民弄明白齐安和不安地搓着手期期艾艾表明的意思,与叶老爹对了个眼神,略带着些许迟疑问道。

  “小草听说深哥儿要去村里的蒙学读书,他与我说他也想读书。可我家那个样子,让他吃饱穿暖还行,让他读书还真有些困难。我本想进山去打猎,我娘差点同我拼命。往镇上县里跑了几日,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工。我,我就想着能不能靠着老叔和大民哥在林家的作坊找份工或者佃几亩地。你们是知道我的,我这人笨,除了会种地也就是有一把力气。”齐安和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要不是为了小草,他还真不会来叶家开这个口。

  小草是齐安和唯一的孩子,为了小草他甚至没有考虑再娶。

  以前他看着小草跟着叶清兄弟识了些字就已经觉得很满足了,可是如今叶家将叶清叶湛送去镇上读书,很快连最小的叶深也要送进村里即将开张的蒙学读书了,就算小草不提,他自己也是心动的。

  今日他去千叶镇找工,正好遇到大姐夫,听大姐夫说叶老爹父子成了府城林家的管事,帮着林家管着一个作坊一个庄子。

  他从千叶镇回来一路上想了许多,回家又与杨氏商量了一番,终是决定觍着脸来叶家求上一求,看能不能在叶家父子管的作坊找个工或者在庄子佃几亩地种种。

  就算不足以送小草去镇上读书,好歹让小草在村里的蒙学读两年书多识些字。

  姐夫说得对,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没有规划糊里糊涂过日子,得让小草读书识字。

第071章

  齐安和的心情是十分忐忑的,叶家父子却有些意外之喜。

  事实上今日齐安和不来,叶大民也打算找齐安和聊聊。

  这几日叶老爹和叶大民早出晚归去的已经不是林氏竹编坊,而是在府城东郊的一处庄子。

  这个庄子不算大,有七十七亩良田,十五亩沙地和一个小山头,小山脚下还有一个小小的四合院。

  这个庄子原先的主人是个从南方来的商人,在青州府住了有二十多年了。

  如今年龄大了就想着落叶归根,从去年开始就渐渐结束青州府这边的生意,青州府这边的田地庄子自然也一并出售。

  这个庄子地势不算好,原主人又不愿意拆分了卖,就成了真正的大户人家看不上,一般的人家一下子又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一口吃下,这才让叶家捡了漏。

  当然林家也没少从中帮忙,实在是林氏坊开张之初叶老爹父子帮了大忙,林家自然要投桃报李,特地让林大爷的长随给叶老爹父子跑腿。

  卖主与林家有生意上的往来,自然认识林大爷的长随,他回归南方之后还会与林家保持生意上的往来,自是要给林家面子。

  不但让了些价,甚至那小院里的家具还有庄子管事一家打包送给了叶家。

  按叶老爹原先的想法,并不打算要什么管事,可是当他得知若是自家不收的话,这一家人将重新被卖给人伢子,就有些于心不忍了。

  他虽说没用过下人却也知道这一家人若是被卖给人牙子,几乎再也不可能全家人守在一起。

  管事的面相倒是忠厚老实,被原主子“抛弃”也只是因为他并不是主子从南方带来的人而是地道的北方人,不过他能让他那个精明的主子安排在庄子里当管事,而且一当就是好些年,手段必定是有的。

  叶老爹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可这个庄子是叶家最大的产业,花了整整八百七十两才买下来的,更是保证孙子们读书科举的经济基础,自然不能有一丝轻忽。

  于是管事一家,叶老爹是留下了,他不能眼看着人家骨肉分享,甚至让这个叫戚贵的管事继续管着这个庄子。

  这个庄子离红枫村少说也有三十里地,他们父子不可能日日过来看着,总要有个替他们管着。

  不过庄子易主之后该办的事却一样也不能少。

  这几日父子二人早出晚归办的事,就是由管事陪着与佃户见面,顶着烈日在田头地间一块地一块地与佃户进行确认,重新与佃户签订佃约。

  根据这几日的接触观察,叶老爹对庄子的管事和佃户有了基本的了解。

  庄子一共只有五家佃户,个个都是种田的好手,说明了这位管事对庄子的管理的确很有一套。

  这次确认的过程中,叶老爹发现管事一家种着三亩地,有意思的是这三亩地并不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