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41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想当初她自己怀叶湛和叶甜的时候,几乎人人都说应该又是两儿子,结果生下来却是一对龙凤胎。

  还有钱霏霏那一胎,几乎所有人都说怀的是两女娃,结果呢,还是一对男娃子!

  所以只有到了孩子生下来才能知道!

  虽说谁也不能确定林婉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男娃还是女娃,不足六岁的叶晨却坚持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就是龙凤胎。

  每日里最爱做的事,便是贴在林婉那几乎每日都在长的肚子上对着弟弟妹妹说话,让他们要乖,不要总是在肚子里拳打脚踢,让林婉无法安宁。

  说等弟弟妹妹出来了,他会像五哥叶祺陪着读书写字一样陪弟弟读书写字,他也会像同窗林笃一样陪着妹妹去春游放纸鸢,还要把他这些年收藏的所有玩具都给弟弟妹妹。

  每次叶晨贴着她的肚皮说些有的没的,林婉都会被叶晨逗得开怀大笑。

  对于肚子里的这两个,林婉自然也有她自己的期待,最期待的是这胎全是女儿,正好与叶祺和叶晨凑成两个好字。

  当然只有不是再来两个小子,林婉觉得自己都能坦然接受。

  自从确诊这胎是双胎,林婉便祈祷着千万不要再来两小子。

  如果真的再来两小子,林婉觉得自己只怕要崩溃。

  别看这段时间叶祺和叶晨表现得极为懂事,也十分乖巧,也别说向来比别人家的懂事乖巧,可是皮起来的时候,真的也很让林婉头疼。

  所以千万不要是两个小子!

  就算不是两闺女,也要像叶晨所说的那样一对龙凤胎!

  叶深前往江南赈灾的时候是七月初,转眼便到了桂花飘香举家团圆的仲秋佳节。

  虽说仲秋当日,叶清和叶湛都带着妻儿一起来墨香街过节,叶宅后面的花园里也挂许多花灯,叶老爹还将齐家人还有二十个林的家眷请来叶宅一起过节,却因为叶深不在京城,还因为齐俊等人一直没有消息,就算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气氛总归还是显得有些沉凝。

  所幸仲秋过后没两日便从江南传来了消息,齐俊等人全部安全!

  这个消息让林婉难得地睡了个好觉,这一夜连爱在夜里时不时翻个身踢个腿的孩子似乎也安静了不少,甚至前些日子一夜要抽几次的小腿筋也找上林婉。

  第二日起来难得地神清气爽,虽说眼底还有些青影,脸色比起前几日来却多了些光泽。

  林婉刚用过早饭,外面的小丫头彩云便进来禀报,春草来了!

  林婉连忙让春草进来。

  按理这个时辰春草应该在铺子里忙着才是,这会儿过来必是有她解决不了的事。

  果然春草这会儿过来的确有件事必须得林婉才能处理。

  昨日还在蜀地的张氏往京城送了批蜀绣过来。

  因为蜀锦送到的时候,正赶上林婉往铺子里送信让春草赶紧去一趟墨香街,于是春草便让伙计先将这批蜀绣送去库房,打算从墨香街出来之后再回铺子进行查验和定价。

  到了墨香街之后才知道是有齐俊他们的消息,一群女人得到这样的好消息自是又惊又喜。

  林婉见大家情绪分外激动,索性留大家在叶宅喝喝茶聊聊天也算是散一散这段时间郁结的闷气,一来二去,待春草与诸位林家嫂子弟妹们从叶宅出来,时辰已经晚了。

  等她今日去了铺子,才发现这次送来的蜀绣与事先预订的蜀绣在质量、数量以及花样各方面都有些出入。

  数量方面还好说,质量和花样与订单不符可就有些麻烦了。

  虽说这批蜀绣在质量方面与以前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一般人也看不出来,但是林婉对云裳这件铺子的要求向来很高,极为注重蜀绣的质量。

  若只是这样的质量问题,春草直接去信与张氏谈便是,主要还在于有两床满绣的被面订单,花样与要求却不太一致。

  这是宁国公府的老夫人为即将出嫁的长孙女预订的嫁妆被面。

  眼看取货的期限便在眼前,一时间又让春草去哪里找一幅符合要求的绣品呢?

  那可不是小幅绣品,而是满绣的被面!

  就算将云裳所有的顶尖绣娘全都扑上去没日没夜的赶制只怕也赶不出来,更何况云裳的绣娘手上都有订单。

  春草想尽办法也无计可施,事关云裳有信誉,春草考虑再三最终不得不带着蜀地送来的被面还有顾客预订时的要求来叶宅找林婉。

  林婉细细看过宁国公老夫人预订时的要求,再让自己屋里的丫鬟净了手与春草一起将被面在屋里展开,挺着个硕大的肚子围着被面看了大约有一刻钟,急得张嬷嬷几次上前要劝林婉,最终还是抿着嘴忍住了。

  林婉身边的人都知道林婉的性子,张嬷嬷自然十分清楚,知道她做事的时候,最不爱被打扰。

  待林婉一手撑着腰缓缓往榻边退去时,张嬷嬷忙不迭地上前扶着林婉在榻上坐稳,又在她背后塞了两个大靠垫,让她坐得更舒服一些。

  “你别想,先洗个脸去去汗。”在榻上坐稳,林婉吩咐小丫鬟端来温水给春草洗把脸,因为心里焦急,此刻的春草急出了一脑门的汗。

  春草用温湿的帕子擦了把额头的汗水,懊恼不迭地说道:“还有五日便是交货的日子,要是知道张氏交这样的货色来,就算少接几个订单,也不会将这订单交给她去做!”

  “别急别急,不是还有五日才到交货的日期嘛。被面留下,我来想想法子。”虽说林婉心里也只是有了那么一点想法,却还是一脸淡定地说道。

  看过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再看过张氏送来的被面,花样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质量其实还是说过得去的,只是因为花样存在差距,便放大了质量问题。

  听了林婉的话,春草看了眼林婉那硕大无比的肚子,哪里忍心将这事交给林婉,想了想便道:“夫人想到补救办法了?这样吧,我马上让小云过来,该怎么补救,您说,让小云动手。”

  林婉垂眸看了眼自己的肚子,就是起来走几步都难,的确不方便拿针拿线做细活,便对着春草点了点头:“那便按你说的办!不过我还得再想想该怎么做,你让小云明日过来。”

  待春草匆匆离开,林婉拿着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细细琢磨了一阵,又让丫鬟将被面重新展开,由张嬷嬷和赵娘子扶着围着被面又细细琢磨了一番。

  又是一刻钟,林婉才回到榻上坐稳,靠在背垫上深思良久,便吩咐备纸笔,亲自写了封信给宁国公府的老夫人,随信还附了两张用炭笔勾勒出来的花样。

  花样结合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以张氏送来的被面的花样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既符合这个时代对婚庆用品的要求,却更有新意。

  这封信林婉让赵娘子亲自去宁国公府跑了一趟,赵娘子回来的时候,便带回了老夫人的首肯。

  宁国公府老夫人点了头,接下来的事便好办了。

  接下来几日,春草所说的小云也就是林九嫂子便在林婉时不时的指点下用林婉自创的特殊针法对两床满绣被面进行补救。

  林九嫂子出自蜀绣世家云家,绣技本就是顶级,这次跟着林婉对被面进行补救,在绣技上又有新的突破,也算是件意外之喜。

  春草心系被面,同时也担心林婉过于操劳,每日将铺子的事安排妥当,便会来叶宅,看着被面在林婉的巧嘴指点和林九嫂子巧手的穿针引线之下越来越靠近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心里自是大感安慰。

  她也是个懂绣会绣而且绣技也还算不错的人,自是能看出最终的成品与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依然存在差异,却也看出经过补救之后的被面看着更喜庆也更新颖。

  “是不是觉得与宁国公老夫人的要求有些不同?”看着春草左看右看,一会儿纠结一会又眉开眼笑,林婉抿嘴笑了笑问道。

  “若是我,自然更喜欢现在这个花样子,看着便让人心生喜欢,只是不知道宁国公老夫人会怎么想。”春草眼睛都有些舍不得离开被面,却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隐忧。

  在被面没有补救完成之前,林婉并没有将事先得到宁国公老夫人首肯的事告诉春草也没有林九嫂子,不过这会儿两床被面都已经完工,明日便是交货的日期,自不能再瞒着,便笑着说道:“放心吧,这个花样事先得了宁国公老夫人的首肯,明日你放心交货便是。”

  林婉的话顿时便让春草吃了个定心丸。

  在知道林婉事先与宁国公老夫人进行过沟通之前,春草心里真的很担心明白交货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毕竟宁国公老夫人的说一不二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

  当初将宁国公老夫人的这个订单交给张氏去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云裳养的顶尖绣娘实在有限,订单又多,偏宁国公府是临时加单,云裳实在做不过来,春草与林婉商量之后,便将这份订单交给了张氏。

  二是因为当初离开蜀地张氏全盘接收了原本属于林婉的那些绣娘,其中便有林九嫂子的娘家几位嫂子和姐妹,那些人的绣技都不输于林九嫂子,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多加一两个订单完全不在话下。

  只是没想到结果却让春草很失望,第二日便写了封信给张氏,严正申明若再出现一次类似情况,京城方面将终止与张氏的合作。

  得知情况的陈娇也往蜀地送了信去,信上说了什么,林婉和春草自然不得而知,不过这件事后,张氏送来的蜀绣再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云裳与张氏的合作一直延续到十数年之后陈大林终于进京当官。

  当然云裳与蜀地的合作并没有因为张氏跟着陈大林进京而终止,毕竟蜀地还有个被林婉扶起来的云家!

第698章

  这日吴氏送走来叶家串门子的弟妹吴家舅母,便对着金嬷嬷直叹气:“这人怎么就没个消停呢!隔三差五总要来这么一趟!”

  “您就如三夫人所说的那样,只当听个闲话便是。”金嬷嬷一边替吴氏按着发涨的脑袋一边劝道。

  吴氏在世上也只剩下吴家舅舅那么一家亲人了,对于吴家舅母这个人,金嬷嬷虽说知道得很多,却也不会在吴氏面前多言。

  说起吴家舅舅便要说到青州府后坞村的果园。

  后坞村的果园被叶老爹赠予吴家十多年之后,于两年前又回到了叶家手中。

  当年吴家舅舅一家人因为吴家的那个闺女对叶深心生爱慕,暗地里使了些不太正当的手段想爬叶深的床,吴氏硬下心肠将那一家人送去了青州府。

  叶老爹心善,又记着吴氏娘亲爹曾经的恩情,便将后坞果园给了吴家舅舅,让他们在青州府有了自己的产业。

  当然事先也做了一些约定,在吴家到青州府两年之后,将整个后坞村的果园无偿赠予吴家。

  叶老爹是说到做到,吴家为了果园,倒还算安稳,而且到青州不久便给女儿寻了户人家嫁了。

  女婿也算出息,专心培养的儿子也有点读书的天份。

  如今女婿在嵊州当个同知,儿子也在两年前中了举,只是接下来的会试并没能上榜,便求着叶清想请叶清帮忙进国子监读书。

  叶清考查了吴家表弟之后,觉得与其让表弟进国子监,倒不如去英华书院更合适。

  于是便推荐吴家表弟去了英华书院。

  为了这件事吴家舅母没少说叶清的不是。

  叶家人都知道这位舅母的心性,倒也没太计较。

  再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至于吴家那个表弟是真心感谢叶清的。

  叶清兄弟几个只要有了空闲也乐意指点这位表弟,这位表弟来了京城不足两年,在学业上长进了不少,假以时日会试上榜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吴家舅舅和舅母只生有这一儿一女,儿子留在京城读书,夫妻二人自然是儿子在哪里,他们便跟到哪里,于是便与叶老爹商量着要将后坞村的果园还给叶家。

  叶老爹倒也没有推辞,收了后坞村的果园,将京郊一个百来亩良田的小庄子给了吴家。

  与后坞村的那个果园比起来,京郊的这个小庄子从本身的价值来说,几乎是后坞村那个果园的一倍还要多,若单从收益来说,却比不上后坞村的果园。

  吴家舅母自是极不满意的,撺掇着吴家舅舅想在叶家庄的那个大果园里划一块给吴家。

  吴家舅舅这些年好歹还算有些长进,在心里衡量了一番之后,狠狠地将自家婆娘骂了一顿,见婆娘还有些不服气,索性将京郊良田的价格后坞村田地的价格一起甩出来,让婆娘自己去算一算后坞村那果园他们自己出手的话能卖多少钱,买下京郊百亩良田又需要多少钱。

  吴家舅母虽说没什么见识,也爱贪小便宜,却工于算计,也比男人多些心眼。

  一番计算之后,若只从田地的价值来计算,自然是吴家占了大便宜,可是后坞村的果园种着果树,几年来一直由金旺的儿子媳妇帮着护理,当然不能只算土地的价值,还得将这些果树算在里面。

  “你是不是以为就你会算计,我就啥也不懂!你不想想若咱们的果园不靠着叶家的酒坊,你觉得这些年咱们家能过得如此富足?”吴家舅舅像看笑话一样地看着满脸算计的婆娘,对天翻了个白眼道。

  是啊,想当初刚拿到果园的时候,吴家也曾经尝试过与叶家彻底剥离,或直接卖果子或自己酿酒,结果果子卖得没烂得快,自家酿出的压根就不是酒而是像醋不是醋像酒不是酒的废物,那一年几乎将前两年攒下的钱全都砸了进去,最后不得不向叶家讨饶,第二年乖乖地将果子送去叶家的酒坊。

  当然期间吴家舅母也试图以姻亲的身份套取果酒酿造技术,可是吴家舅母想尽了一切办法便尽了所有手段,也没能从替他们家打理果园的金家儿子媳妇嘴里套出一丝半点果酒的酿造技术,还差点逼走替他们打理果园的金大满和金小满。

  若不是吴家舅舅见机快,好说歹说才说服金家兄弟继续留在后坞村帮忙打理果园,若不然还真不知道后坞村的果园会是什么个样子呢!

  道理吴家舅母都懂,可就是不死心,便暗地里将卖果园的消息放了出去,只是结果令她失望不已,上门来谈买卖的人并不多,即便有人上门来,也是压价压得厉害,好好的果园对方开出的价格甚至不如一般的良田。

  与叶老爹开出的价码一对比,足见叶老爹的仁慈。

  那么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后坞村的果园重新回到了叶家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