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51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夫人放心,产房便在隔壁,这点路绝对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宝宝。”说这话的不是张嬷嬷,而是另一位人称好嬷嬷的接生婆。

  这位好嬷嬷已经年过半百,据说经她收接生的孩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京城名气最大的接生婆。

  当年毛艳霞生双胞胎的时候便想请她,只是没能请到。

  不过这位好嬷嬷与蔡氏有些渊源,蔡氏在得知林婉怀的是双胎之后,便提前让罗氏拿着自己的名贴找到嬷嬷请好嬷嬷务必抽出时间给林婉接生。

  接到蔡氏的名贴,好嬷嬷却没有一口答应。

  只是向罗氏问明白了林婉怀孕的大致时间,便让罗氏回去了。

  没有得到准信的罗氏还以为没戏,却也没法强求只得怏怏回府。

  蔡氏在细细问过罗氏与好嬷嬷见面的过程却笑了。

  两日后,好嬷嬷才让人送了消息来,说自己已经将九月中旬到十月初的大半个月调整出来了。

  于是刚过九月十五,蔡氏便让罗氏亲自去接了好嬷嬷送到叶家。

  另外那个接生婆姓吴,家就住在墨香街附近,钱霏霏和毛艳霞都是这位吴姓接生婆接生的。

  吴稳婆虽说名气好嬷嬷那么大,在墨香街这一带却也是极有名的。

  因为有替钱霏和毛艳霞接生过双胞胎的经验,这次也被吴氏一并请了来。

  张嬷嬷不认得吴稳婆,却认识好嬷嬷。

  张嬷嬷的婆婆还在的时候,在京城稳婆这个行当里与好嬷嬷的名气不相上下。

  只不过运气不好,被人陷害导致家破人亡,一大家子只剩下张嬷嬷和儿子张大庚。

  林婉怀上双胎,张嬷嬷顿觉压力山大,因为她没接生双胞胎的经验。

  当她得知蔡氏请动了好嬷嬷,当即便长长地松了口气。

  不说好嬷嬷的接生水平,在张嬷嬷的心里,就是普通的接生婆也是助力。

  这不,当吴氏提出在林婉分娩前将吴稳婆也一并请来,张嬷嬷二话不说便点了头。

  就因为吴稳婆是替钱霏和毛艳霞接生过双胎!

  叶宅不大,静思苑的动静不小,樱桃还没去请吴氏,吴氏已经听到动静赶来了静思苑。

  自从林婉肚子开始下坠,吴氏便让身边伺候的人时刻关注着静思苑的动静。

  这不,樱桃刚敲响张嬷嬷的房门,消息便传到了吴氏耳边。

  林婉刚转移到产房躺下,吴氏便也到了。

  躺在产床上的林婉,除了脸色有些发白之外,精神还不错,因为突然破水,倒是让她忘记了那个恶梦,看到吴氏匆匆而来,便嗔了一直守在她身边的赵娘子一眼,转而对着吴氏露出一个笑脸道:“娘,你怎么来了?”

  “你分娩这么大的事,娘怎能不来?!”吴氏在床边坐下,握住林婉的手轻轻拍了拍:“婉婉现在觉得怎么样?”

  林婉眉头微微皱了皱,用空着的那只手揉了揉腰部道:“肚子只是一点点疼,倒是腰酸得有些受不了!”

  吴氏听了便将手伸向林婉的腰部轻轻揉捏起来。

  “叶家这位老夫人还真是个疼媳妇的好婆婆!”好嬷嬷看到这一幕不由叹道。

  她大半辈子都在替人接生,像叶家这样婆媳相得亲如母女的,还真是少之又少。

第708章

  破水发生在半夜子时,除了难以言说的腰酸感,肚子的疼痛感一直不太明显,换言之便是宫缩并不强烈。

  在这个只给自己生产无法进行剖腹产的时代,除了熬一碗催产汤药让林婉喝下,也只有耐心等待。

  催产汤是几日前陈老太医来墨香街替林婉请过脉之后,特地给林婉留了张催产的汤方。

  当然在陈老太医有的这张汤方之前,张嬷嬷和好嬷嬷已经分别备下催产汤。

  每位接生婆手上都有各自的催产汤,这些催产汤主要的成份差不多,却又各有不同。

  比如张嬷嬷的催产汤在催产的同时,添加了少许参片,有养气提神之效。

  好嬷嬷的催产汤中则加了适量止痛的药材,在催产的同时,适当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

  两位嬷嬷的催产汤出自民间却也各有长处,陈太医的汤方则出自宫廷,可以说是两位嬷嬷手中催产汤方的综合。

  两位嬷嬷在拿到陈老太医给出的催产汤方时都惊了。

  若非可以肯定自家的汤方一直在自己手中捏着,还真以为陈老太医看过她们手中的汤方呢。

  两位嬷嬷接产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自是一眼便看出陈太医的催产汤方更适合林婉。

  只是催产汤是喝下去了,林婉的宫缩依然不是十分明显。

  大家只能等。

  如此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直到天色大亮,林婉的宫口打开情况依然极不理想。

  寅时宵禁刚过,叶家便派了人往震南侯府送消息,当然主要的还是接陈老太医来墨香街坐阵。

  震南侯府与墨香街都在京都东城,不过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距离的。

  去震南侯府送消息请陈老太医的便是刚从青州回来不久的林十八。

  消息送震南侯府的时候,蔡氏和林修武都已经起来。

  林修武在演武场盯着几个重孙子习武,蔡氏则正在慈安堂的小花坛看花呼吸新鲜空气。

  得到林婉提前发动,而且昨夜子时时分便已经破了水的消息,蔡氏连早饭也顾不得吃了,也不想起要给正在演武场的林修武送个消息,二话不说便吩咐备车。

  林十八送消息进来的时候,唐氏并不打算惊动蔡氏,毕竟蔡氏如今已经快八十的人了,能不让蔡氏操心劳神便不让她多操心劳神。

  只是蔡氏如今依然耳聪目明,府里啥动静都瞒不过她,更何况事涉林婉。

  得知慈安堂要备马车,唐氏就知道消息没能瞒得过蔡氏,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一边安排今日出行的马车,一边赶往慈安堂试图能劝蔡氏留在府里等消息。

  只可惜事涉林婉,蔡氏哪肯在府里坐等。

  唐氏刚开口劝了一句,便被蔡氏狠狠地瞪了一眼,唐氏只得不再多劝,却表示要亲自陪着蔡氏去墨香街坐阵。

  “这两日运哥儿媳妇的身上不太爽利,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还得你操劳。你便不用去了,老二媳妇跟着我一起去便是了。”蔡氏一边往外走一边道。

  好吧,就算罗氏与林婉依然不算十分亲近,可人家才是林婉的亲娘,那便让罗氏去一趟吧。

  唐氏让身边的大丫鬟赶紧往罗氏院里去传消息,想了想又交待了一句,往林鸿飞和林鸿宇的院子里都传一传。

  怎么说林鸿飞和林鸿宇都是林婉的亲兄长,而且林婉与两位嫂子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消息传到罗氏这里的时候,罗氏还在床上躺着没有起身。

  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罗氏与往常一样四更起来伺候林文博,待林文博去上朝便回床上睡了个回笼觉。

  听到林婉提前发动的消息,罗氏就算与林婉没那么亲近,林婉也是她的亲生女儿,更何况最近几年两人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少如今林婉已经具叫她一声娘了!

  得到这样的消息,罗氏哪里还能躺得住,一骨碌从床上起来,匆匆梳洗便赶往二门。

  罗氏的速度不慢,当她赶到二门的时候,二门外已经停了数辆马车,两个儿媳也已经先一步在二门处守候。

  罗氏并不知道蔡氏也会去墨香街,心急火燎的她也没什么心情多说话,对着两个媳妇说了声句赶紧上车,便往马车上钻。

  只是头刚伸进马车便发觉不对头。

  这辆马车的外观不细看的话与震南侯府的其他马车并没多大的差别,罗氏一心惦记着林婉,刚才便没有在意看马车的外观,但是马车内的设施却让她一眼便看出这是府里老太君蔡氏的转用马车。

  老太君要亲自去墨香街?!

  罗氏连忙从马车前退开,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震惊。

  蔡氏疼爱林婉这是有目共睹的事,但是年近八十已经极少出门的蔡氏却要亲自守着林婉生产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可是马车就在这里,而刚刚从马车边退后两步的罗氏也看到了坐着软轿往二门来的蔡氏。

  蔡氏坐在软轿上,坐得高看得便有些远,自是将刚才罗氏欲进又退的举止看了个分明,眸底闪过一丝略显复杂的情绪,其中欢喜更多些。

  罗氏连马车都没有看清楚便要上车,显然是因为心里焦急无瑕他顾。

  这会儿焦急的自然是林婉生产的事情。

  对于罗氏与林婉之间关系的改善,蔡氏自然乐见其成。

  她年龄大了,还能照拂林婉多少年呢?

  罗氏却还没到五十,再活个十年二十年应该不是难事,待她闭了眼,照拂林婉便要靠罗氏这位亲娘了。

  当然!

  蔡氏的目光移向迎着她过来的安惠娟和周玉敏。

  这两个孙媳妇与林婉的关系向来亲善,这不,听说林婉临产,这两位比罗氏到得还要早些呢!

  可见两位当嫂子的,的确将林婉都放在了她们的心上。

  蔡氏越想越满意,原本还觉得去的人太多,打算只带罗氏一人前去,这会儿倒是没多说什么,由着安惠娟和周玉敏扶着自己上了马车。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上车!”上了马车坐好,蔡氏见罗氏还站在自己的马车边发愣,皱了皱眉道。

  “娘,媳妇扶您上车。”安惠娟和周玉敏扶了蔡氏上车转身来到罗氏身边,在蔡氏的催促下一左一右扶着罗氏上了后面那辆马车。

  罗氏晕呼呼地上了马车,心里顿时松了口气,这才是她平时出行的马车。

  马车很快便从侧门出了震南侯府,蔡氏撩开车帘往外看了看,眉头再次皱了起来:“陈太医呢?”

  “回太夫人的话,陈老太医已经先一步赶往墨香街了。”乔嬷嬷一边从食盒里往外拿点心,一边回禀道。

  这位乔嬷嬷并不是以前的那位乔嬷嬷,那位乔嬷嬷五年前生了场大病之后更回家安养了。

  如今陪在蔡氏身边是乔嬷嬷的大儿媳妇,人称小乔嬷嬷。

  得知陈老太医已经先一步往墨香街去了,蔡氏安心了许多,应了乔嬷嬷的劝,接过点心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往常蔡氏来叶家,吴氏必会迎出府去,今日吴氏在产房里陪着林婉,迎接的是金嬷嬷。

  “婉婉怎么会提前发动?现在情况如何?陈太医怎么说……”金嬷嬷刚伸手扶住蔡氏的手,便听一连串的问题扑面而来。

  “太夫人请宽心,夫人的情况还好。老奴出来的时候,陈老太医正为夫人诊脉。”蔡氏对林婉的疼爱不但在震南侯府有目共睹,叶家上下同样也是心知肚明,金嬷嬷很能理解蔡氏此刻的心情,一边扶着蔡氏下车一边恭敬答道。

  金嬷嬷直接避开了蔡氏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她也不知道林婉为何会提前发动,她倒是听赵娘子和樱桃与吴氏说过了嘴,说林婉在发动前曾经做了个恶梦。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吴氏当即便下了严令,不得将这事传扬出去。

  即便以后蔡氏知道这个情况,至少也不能从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嘴里传出去。

  金嬷嬷将蔡氏、罗氏等人迎进静思苑的时候,陈老太医已经替林婉诊过脉,正对着斟酌着重新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