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84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葡萄不再大面积密集成熟,大大降低了葡萄采摘、酿制的劳动强度。

  当然如果葡萄的成熟期没有拉开,叶家的葡萄种植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如今时轮已迈入九月,晚熟葡萄也将陆续成熟,叶家还要忙上至少一个月才能将所有的葡萄采摘、酿制完毕。

  “听你阿爷说,今年的葡萄酒至少要比去年多两成。”说起家事,陈氏自是头头是道。

  林婉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去年叶家一共出了五千斤余葡萄酒,多出两成的话,今年差不多就有六千斤了。

  虽说叶家的葡萄酒产量比起开始那年多了足足十倍,但是市面上青叶牌葡萄酒的价格却始终居高不下,甚至还因为品质的提升有所升高。

  叶家的葡萄酒依然由林家专售,至于叶家与林家之间合作的方式到底是曾师爷定的那个五五分成,还是依然延续最初的林家买断销售权,林婉并不清楚也不关心,但是叶家这两年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叶家几乎将后坞村附近适合种植葡萄的地都给买了下来,今年更是扩大了葡萄酒坊,只从这两项即可见叶家因葡萄酒赚了不少银子。

  林家自是不甘心只做这个经售商,只是连续尝试了两年,酿出的葡萄酒不是坏了就是酸了,就算难得酿成了一缸,放不了多久又成了一缸子酸醋,怎么试就是没法与叶家的青叶牌葡萄酒相提并论,今年索性也不试了,只要与叶家处好关系,将青叶牌葡萄酒的销售紧紧捏在手中,林家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连续两、三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让林婉有些担心叶老爹将摊子铺得太大,犹豫了片刻问道:“那阿爷是不是打算再买地继续扩大葡萄种植?”

  陈氏摇头:“今年你阿爷好像不打算继续买地了,倒是有些可惜,听林大爷说咱们家的葡萄酒好卖得很,就算再翻十倍二十倍也不愁卖不出去。”

  林婉暗自舒了口气,没接陈氏的这个话,转而问起窖藏葡萄酒的事。

  适当窖藏葡萄酒,让葡萄酒按窖藏年份的长短进行销售,是叶家还在红枫村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的一件事。

  第一批窖藏的葡萄酒,在藏了三年之后,叶老爹特地选在叶清中秀才的那场喜宴,拿出两坛来招待钱大人等贵客,结果自然得到贵客们一致好评。

  林婉来府城前曾经听叶老爹提过今年会加大葡萄酒的窖藏量。

  “这事没听你阿爷说,不过这几日你阿爷和你爹爹搬了不少葡萄酒去那个新挖的酒窖,应该就是要将这些酒藏起来吧。”陈氏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既然搬去了酒窖,那么这些酒必定就是今年要窖藏的酒了!

  “对了,过段时日说不定湛哥儿和深哥儿也要来府城了,你阿爷的意思打算让他们都来府城读书,有机会见到钱夫人的话,帮着问问府城有什么好的私塾或学堂。”陈氏又给林婉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消息。

  林婉眼睛一亮:“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宝来

  虽说来了府城之后,在钱大人家小闺女的引见下认识了几个小姑娘,可是林婉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姑娘,与这些小姑娘还真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讲真的,这半个月不仅是吴氏觉得太闲,林婉同样也觉得有些寂寞。

  只是这样一来后坞村的小学堂不知还能不能办得下去,叶湛叶深若是来府城读书,戚振庭和戚大宝作为他们的小厮必然也要跟着来府城。

  小草大概也是要跟着一起来的吧。

  如此一来,小学堂一下子少了五个人,原本就只有十多个孩子的小学堂还能继续办下去吗?

  如果没有了小学堂,稽康和谢煌又该何去何从?

  不过这些林婉也只是放在心里想想而已,小学堂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样才更有利于叶湛和叶深。

  稽康和谢煌有他们自己的谋生能力,就算后坞村小学堂办不下去,他们可以去其他地方教书,也可以在叶家谋个差事,以叶老爹的为人必不会亏待了他们。

  陈氏在府城待的时间比吴氏还要短,第五日就待不住了,请人往后坞村带了信,让叶老爹来接她回去。

  听说陈氏往后坞村带信要回去,林婉抿嘴笑了笑,真是闲不住的人!

  想到陈氏来了府城还没带她出去转转看看,于是这日林婉向白嬷嬷请了假,用过早饭看着陈氏将叶清送出家门,林婉便与陈氏道:“阿奶,你难得来府城,今日婉婉陪你出去转转。”

  陈氏听了直摇头。

  来了这么几日,虽说没出去逛过,却在与钱婶的闲聊中,陈氏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城里啥啥都得花钱,而且啥啥都贵!

  就说韭菜吧,在后坞村的菜园里种了好大一洼,啥时候想吃了割上一把便是,不但比城里买的新鲜水灵,还不花一文钱,在府城那么小小一把韭菜居然要五文钱!

  去街上逛,哪有不花钱的,索性不要出去,免得乱花钱。

  林婉多少能猜到陈氏的心思,不过她今日想带陈氏出去倒不是真的去逛街,而是打算带着陈氏去看一眼青州书院,还有离三元后街不远的私塾和学堂。

  这下子陈氏没再反对,事实上她早想去看看叶清读书的地方,只是没好意思打扰叶清而已。

  这会儿林婉提出要带她去青州书院看上一眼,自是求之不得。

  至于叶深和叶湛来府城读书的事情,倒是不急,那也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决定的事。

  再说叶湛叶深来府城,怎么也得来年春季招生。

  当然能先去看看,回去也能与老头子多个话题,倒也不错。

  就这样在陈氏回后坞村之前,由林婉陪着去青州书院附近转了转。

  虽说只能远远地看一看,陈氏却觉得格外满足,而林婉带她去看的私塾和学堂,只看环境得话很安静,离自家的院子也不远,最多走一刻使能到,如果里面的夫子也不错的话倒是很合适。

第173章

  不知是家里太忙抽不出人手来府城接人,还是口信没能带到,总之隔了两日也没见家里派人来接,这下陈氏就更待不住了,这日用过晚饭,就嘀咕着要自己想法子回去。

  陈氏的这个打算一出口,就得到了林婉和叶清的一致反对。

  叶清道:“阿奶,你别急啊,安心在这里住着,若是闲不住,就让妹妹或者冬雪陪你在附近转转,再有两日就是书院休沐日,我也正好想回去看看,到时一起回去。”

  “对啊,阿奶你就再等两日吧,婉婉也想阿爷他们了!再说让阿奶一个人回去,我们不放心。”林婉挽着陈氏的胳臂劝道。

  看着孙子孙女脸上浓浓的担忧,陈氏叹了口气没有再提自己回去的话,第二日趁林婉跟着白嬷嬷学礼仪的时间,倒是让钱婶陪着出了趟门,回来与钱婶一人抱着个大包袱。

  林婉上完礼仪课来正堂打算陪陈氏出去走走,却看到陈氏埋头在一堆碎布头之中,不由又惊又疑:“阿奶,哪来的这许多碎布头?”

  陈氏抬起头来乐呵呵地告诉林婉:“花一百文买的!”

  花一百文买一堆碎布头,陈氏怎么舍得花这种钱?

  虽说叶家日子越过越红火,陈氏却依然节俭。

  若不是为了几个孙子,陈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叶老爹在府城买房,更不可能花大价钱买这个地段的房子。

  可是今日陈氏居然花一百文一堆碎布头,林婉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碎布头一般也就是用来做鞋子,这一堆碎布得做多少双鞋啊。

  陈氏却再还有更让林婉吃惊的,只见她往墙角方向指了指道:“你看,那里还有一包袱呢。”

  林婉顺着陈氏所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墙角边上竹躺椅上还放着用一块粗布包着的大包袱。

  看一眼大包袱再看一眼面前摊了一桌子的碎布头,林婉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吴氏在府城的时候,为了给叶清做换洗的学士服,曾经去过布店买布,对布的价格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布庄里的粗布一两银子可以买两匹布,一匹布有十丈,也就是说一百文可以买两丈新的粗布。

  吴氏为叶清买的是细棉布,价格是粗布的一倍,也就是说一百文可以买一丈整块的细棉布。

  陈氏花一百文买这么多布庄裁剪下来没多大用处的碎布,真的划算吗?

  虽说心里疑惑陈氏是不是上当受骗了,可是看着陈氏那乐呵呵的样子,林婉到底没有说出心里的疑惑。

  正在林婉发呆之即,陈氏已经从碎布堆里挑出一块桃红色的布在林婉身上比划起来:“婉婉,你看看,这块布足够给你做件肚兜,颜色很衬你,还是细棉布呢!”

  林婉接过陈氏手中的布头,果然是块细棉布,虽说只是块布头大小还真足够给她做个肚兜。

  虽说林婉远没到发育的年龄,不过从林婉到叶家之日起身上就没少肚兜这东西,只是因为叶家条件有限,开始那一年里里外外用的都是粗布,待叶家条件好些,才慢慢地变成了棉布,却也比不上手中这块细棉布这般细腻。

  林婉拿着布还没有所表示,又听陈氏略带惊喜的声音:“这块浅绿的还有这块淡紫的与这块白色的拼一拼还能做两件肚兜。这布细不伤皮肤给你做肚兜最合适。哎,这两块黑色的拼一拼应该可以给深哥儿做条长裤了……”

  陈氏又惊又喜像是挖到了宝藏,也成功地将林婉吸引了过去,与陈氏一起翻起来了碎布头。

  这一顿翻看,还真让林婉打消了陈氏上当受骗的想法。

  待第二只包袱打开翻捡一番之后,林婉也不得不为陈氏点赞了。

  一番拼拼凑凑,除了最初拼出打算给林婉做肚兜布料以外,陈氏还从这两包袱碎布头中给几个孙子孙女各自拼出了一套贴身里衣裤、

  除了这些,还挑出了几块较大的布头放在一旁。

  林婉看着被陈氏挑剩下的碎布头,知道这些碎布头也是有用的,大点的可以用来做鞋面,小碎布用面糊糊在一起用来纳鞋底。

  这一顿拼凑,倒是把林婉有兴致也提了起来,总觉得稍微调整可以将这些一百文买回来的布头利用到极致,于是指着被挑出来的大块布头道:“阿奶,这些调整一下,应该还可以给阿爷和阿奶各拼一套贴身里衣裤。”

  陈氏看了眼挑出来的还有剩下的两堆布头摇头笑了起来:“再挑出不来大块的了,这几块布头加在一起还不够给你阿爷做件贴身里衣,先放着吧,明白我再去其他布庄看看有没有碎布头。”

  林婉真的要为陈氏的节俭绝倒。

  不过林婉刚才说的还真不是大话,好好拼接一下,这里的布头完全可以再给陈氏和叶老爹各拼一身贴身里衣裤,拼得好也许还能给叶大民和吴氏各拼一身出来。

  当然这有些难度,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林婉自己的,叶清的可以免做。

  林婉和叶清都不缺细棉的贴身里衣裤,吴氏在给叶清买布做学士服的时候,另外买了两块细棉布,分别替叶清和林婉各做了两身新的贴身里衣,当然还有林婉的肚兜,加上在后坞村里做的,故而林婉和叶清真的不缺穿。

  反观叶家其他人,至今从里到外穿的还都是那种比较粗的棉布。

  林婉知道陈氏节俭更是个疼爱晚辈的人,就算只是买了碎布头回来,首先想到的是他们这几个晚辈,林婉当然也要投桃报李,

  于是林婉从剩下的一堆碎布头中又挑了些相对比较大块的黑色、白色和深蓝色的布头出来,一边拼一边道:“阿奶,你看,这两块天青色的加上这几块黑色的足够给阿爷做一身贴身里衣裤,这块两块深紫色的加这几块深蓝色的应该可以给阿奶做一身,还有这个……”

  待林婉按自己的想法将陈氏拼好的布头重新进行拼接,因为少了林婉自己的,居然还真让她给全家人都拼了一套贴身里衣裤出来。

  陈氏看着林婉像变戏法一样,拼出了全家的贴身里衣裤,却独独将她自己给忽略了,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阵。

  陈氏来府城六七日了,自是发现林婉多了用细棉布做新的肚兜和贴身里衣裤,说心里话没点看法是不可能的,她打算回后坞村之后好好说说吴氏。

  但是此时此刻,看着林婉拼接好的布料,再对上林婉那亮晶晶的眼睛,陈氏觉得有些羞愧,也许如老头子所说自己的想法太狭隘了。

第174章

  第二日陈氏果然又与钱婶出去逛了一次,只是这次没有前一日那么幸运,逛了几家布庄最后却是空手而归了。

  接下来陈氏带着钱婶和冬雪,埋头按林婉的拼接方案给全家人做贴身里衣,当然林婉在学习之余也会来帮上一把,没想到白嬷嬷看到了,也很有兴致地跟大家做起了针线。

  于是赶在叶清休沐的前一日晚上,一家七套贴身里衣全部做了出来。

  虽说是碎布拼接出来的却因为注重颜色搭接,不但一点儿也并不难看,反而别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陈氏欣喜不已,直夸林婉聪慧有灵气,倒让林婉很有些不好意思。

  叶清休沐那日,原本有个同窗集会,却因为要回后坞村只能忍痛放弃,也没让陈氏知道,生怕陈氏因为不让他回后坞。

  这日一早,林婉刚将早饭端上桌,前一日在大车行租的马车就来三元后街接人了。

  陈氏早就已经归心似箭,听到马车在院外停下的声音,连早饭都顾得上吃,提着两个大包袱就要上马车。

  “阿奶,先用了早饭再说。”刚从书房出来的叶清三步并做两步,从陈氏手中接过包袱放在一旁,推着陈氏往餐桌走。

  林婉则看了冬雪一眼,冬雪忙不迭地跑出去让车夫稍等。

  祖孙三人正吃着饭,却听得院外又有马车靠近的声音,先以为是邻居出行的马车,却听得外面“吁”的一声,显然马车停在了自家门前,尔后传来林梓墨熟悉的声音:“婉婉妹妹,你们租了马车打算去哪里?”

  大车行的马车都有显目的标志,不怪林梓墨一眼便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