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哲皇贵妃 第259章

作者:岳月 标签: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这孩子跟着傻乐,也不知道自己要当姑姑了。”高贵妃摸了摸和瑛的小脸蛋,又抬头笑道:“这样一来,叶儿要当奶奶了啊。”

  她这才当额娘,苏叶居然就要当奶奶了。

  高贵妃不由感慨,要和瑛跟着大阿哥差不多时候出生的话,这会儿早就出嫁了。

  还是这样好,她年轻时候在宫里过得痛痛快快的,年纪大一些又有女儿陪着,实在没什么遗憾的了。

  苏叶笑着点头:“是啊,转眼间我都要当奶奶了。我还记得那会儿刚来,大阿哥才这么点大的时候,也不知道他的两个孩子出生后会不会像他多一点。”

  若是儿子,可能像大阿哥,若是女儿,说不定会隔代像了她。

  高贵妃听得疑惑:“刚来这里?是还在王府的时候吧?确实那会儿大阿哥才丁点大,如今都成婚有福晋,更是很快有两个孩子了。”

  她也没多想,只以为苏叶口误了,加上怀里的六格格砸吧着小嘴,明显是饿了,高贵妃赶紧把女儿递给奶娘去,也就打岔忘了此事的。

  皇帝知道大阿哥的福晋和侧福晋同时有了身孕,别提多高兴了:“好,真是双喜临门!”

  一来就来两个,不管男女,都是皇帝的长孙和长孙女,他顿时招呼李玉道:“快,把朕的通书拿出来。”

  李玉赶紧把通书呈上,皇帝看了一会儿有点不满意,带着通书去找苏叶了。

  苏叶看皇帝拿着通书还奇怪,皇帝翻开道:“大阿哥两个孩子不知道男女,不过男孩女孩的名字都可以准备起来了。”

  两个男孩的名字,两个女孩的名字,一共四个,得提前准备好。

  苏叶无语,皇帝这个爷爷也太心急了一点,孩子才多大,还在大阿哥的福晋和侧福晋的肚子里呢,都不知道是男是女,他居然就开始给人起名字了?

  偏偏皇帝还挺起劲的,翻着通书反复看,想找个好名字。

  然后他又想起来道:“御医去王府给伊拉里氏和伊尔根觉罗氏把脉了,说两个孩子前后只差了一个来月的样子。你也别担心,张御医亲自过去,说两人的身体不错,孩子也康健,害喜的情况也不厉害。”

  伊拉里氏的孩子要早一点,她害喜的情况也刚开始,伊尔根觉罗氏的月份要小一点,暂时没怎么害喜的样子。

  知道苏叶在宫里肯定担心,皇帝就把方方面面的事都安排好了,还给她详细说了,免得她不清楚还满怀担忧的。

  闻言,苏叶笑着道:“多谢皇上,永璜这孩子必定高兴坏了。”

  皇帝点点头,想起大阿哥笑得傻乎乎的样子也不由摇头:“他头一次当阿玛,高兴也是应该的。”

  他微微皱眉又道:“原本朕打算明年南巡,如今永璜府上有两个孕妇,他就不好跟着去了。不然回头后院两个人生孩子的时候他不在,总归有些不够稳妥。不过之前已经定下永琏来监国,如此就让永璜也一并留下来吧。”

  苏叶一怔,原本皇帝只让二阿哥监国,如今却变成大阿哥和二阿哥一起监国。

  二阿哥知道后,会不会心里不高兴啊?

  原本好好的差事是他一个人的,如今又变成两个人的了。

第117章 付出 ……

  二阿哥得知除了他之外, 大阿哥也被留下来监国,心里却偷偷松口气。

  他之前回去辗转反侧想了许久,一时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一时又怕皇帝这是对自己的考验。

  若是有大阿哥在一起分担, 二阿哥的压力就要少多了。

  齐佳氏见二阿哥这几天夜里睡得不好,还特地让厨房做安神汤, 叫他能睡得好一些。

  二阿哥闻着汤水的味道就知道是宫里最常见的安神汤, 知道这几天他胡思乱想睡不着, 叫枕边人担忧了, 于是搂着齐佳氏的肩膀叹道:“是我想多了, 倒叫福晋担心的。”

  齐佳氏依偎在他怀里轻声道:“我担心爷不是应该的吗?爷要是有事不好说, 也别总憋在心里。”

  不能对她说的事,那就去找能说的人分享一下, 不至于叫二阿哥这样一个人心里憋着来煎熬。

  二阿哥这事哪能跟别人说,也就能跟皇后说了。

  然而皇后在宫里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 二阿哥宁愿把此事烂在肚子里也是不敢开口说出来的。

  他一直记得皇后很早之前叮嘱自己的话,皇帝首先是皇帝, 然后才是他们的皇阿玛。

  要是二阿哥显露出一丁点想取代皇帝的意思, 想必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

  索性二阿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跟大阿哥一左一右在御书房帮皇帝整理奏折。

  皇帝看奏折的速度很快,扫一眼很快就用朱笔勾勒几笔,或者写一两句批语。

  平日有几个小太监帮忙搬运奏折,李玉帮着整理,却不如两个阿哥识字,整理得就更快了。

  按照重要程度从上往下分开,只问候问安的折子,两人都放到另外一堆去。

  只余下一些重要的放在一堆, 先让皇帝看了。

  皇帝一个时辰就看完了那一堆,似乎也没多少疲倦。

  就是他抬头的时候才恍然想起自己把两个儿子叫过来说是学习,到头来只做了小太监的活计,就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开口提点道:“你们做得不错,重要的先处理,不太重要的可以放在后头。不过你们也别小看了那些问安的折子,仔细看看能看出很多事来。”

  皇帝就让两个阿哥分别看看那些问安的折子,回头把要点提出来。

  说完,他就施施然出去了,只留下李玉带着两个小太监给两个阿哥磨墨。

  大阿哥拿起一个折子看得眼疼,全是歌功颂德,最妙的是句句辞藻华丽,就没一句话是重复的。

  也难为读书人当官后写折子居然把文采都用在这问安上面了,他看来看去没看出什么来,顿时头疼。

  反复看了好几遍,除了这些辞藻太让人胳膊起鸡皮疙瘩之外,大阿哥愣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最多这人还说了家中妻子再次怀孕,两个儿子已经开始读书云云。

  大阿哥茫然抬头,对上二阿哥一样茫然的目光问道:“二弟的折子看出什么来了吗?”

  二阿哥摇头:“大哥呢?”

  不用大阿哥回答,看他的表情也是一脸茫然的。

  两人索性把手里的折子交换来看,大阿哥皱着眉头看了一遍,这跟刚才的折子没什么区别,一开头也是赞颂皇帝多英明多贤德,辞藻依旧华丽,跟刚才的折子居然也没多少重复的话。

  这些官员究竟练就了多少拍马屁的话,怎么夸人的话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要钱的往外写?

  大阿哥重新茫然抬头,二阿哥的表情有点不好看了:“大哥,他们只知道夸,报喜不报忧,叫皇阿玛能知道点什么啊?”

  他最担心的是皇帝看大臣们夸得漂亮,有什么事也就轻轻放过了。

  而且皇帝也不深究,只看着这些华丽辞藻,仿佛自己就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明君一样。

  要不是自家臣子,二阿哥都要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捧杀。

  而且他也怀疑这些臣子的能耐,真不是只知道拍龙屁而不会办差了?

  大阿哥仔细又看了一遍,忽然抓住一点道:“二弟看看这里,这位甘大人说今年夏天收成的小麦放满了粮仓。”

  各地粮仓的大小,他迅速想了一遍:“看来今年小麦大丰收,若是我没记错,这个地方是可以做到一年两熟。夏天收了小麦,秋天还可以收玉米和土豆。”

  所以夏天的收成放满粮仓,那么秋天的去哪里了?

  还是说当地只种了一次,并没有按照朝廷的规矩一年种两回?

  是当地宣传不够,还是父母官懒惰了没去宣传叫农民们知晓?又或者农民知晓却不去做,父母官也束手无策索性不管了?

  二阿哥一愣,低头看着手里的折子,原来是这么看的吗?

  他还以为要看的是这人写了什么重要的事,原来要从不重要的小事里发现端倪?

  这就是皇帝说问安折子也很重要,两个阿哥之前一直一头雾水,原来问题出在他们看的方式不对?

  有大阿哥的这个突破,二阿哥也很快找出问题来:“大哥看看这里,这人年纪都五十了,妻子怀孕……”

  如果是少年结发夫妻,年纪相差也不大,妻子怎么怀上啊?

  如果相差很大,那原本的结发妻子在哪里?

  二阿哥让李玉去取了卷宗过来,上面有大臣们的家眷等事,算是皇帝允许他们能够在御书房内自由查阅的。

  他和大阿哥费了老大劲才找到这个官员,然后发现他的结发妻子并没有报亡故,那是还活着?

  而且还跟这个大臣差不多的年纪,怎么可能再怀上的?

  两人面面相觑,越发疑惑了。

  他们只能找皇帝,就问道:“李伴伴,我们该去哪里请教皇阿玛?”

  李玉就答道:“回两位阿哥,皇上去了承乾宫。”

  皇帝既去了才承乾宫,两人就不好过去了,只能写下疑惑让人带过去。

  承乾宫内,皇帝一边喝着茶,一边对苏叶笑道:“那两个小子看那些请安折子,也不知道有没看出什么来。”

  苏叶把配着茶水的点心递到皇帝手边,笑着道:“没皇上提点,永璜和二阿哥恐怕要费神琢磨了。皇上就这样丢下他们二人在御书房里,也不怕他们琢磨不出什么来吗?”

  皇帝笑道:“要真是什么都琢磨不出来,那就是榆木不可雕了。”

  苏叶心里腹诽,这就跟老师什么都不说让学生去领悟,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领悟啊?

  这不是为难人吗?

  皇帝这要是当老师的话,分分钟要被家长打差评疯狂投诉的,也不知道两个阿哥要没想出来,会不会自我怀疑起来?

  没多久就有太监送来一张薄薄的纸,上面写了阿哥们的疑惑。

  皇帝低头一看就笑了:“还好,他们不是真的榆木不可雕,还是看出点什么来的。”

  他不在意地随手递给苏叶,她看后就奇怪了:“这人的请安折子写妻子怀孕,这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这人年约五十,妻子是少年夫妻,没报亡故,如今怀孕的必然不是她。”

  经过皇帝这一解释,苏叶挑眉,猜出了可能:“这位大臣是宠妻灭妾,把妾叫做妻了?”

  皇帝对着她微微点头:“不错,叶儿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苏叶抿唇一笑:“也是有皇帝提点,不然臣妾自然想不到这其中的问题。”

  她低头又看了一眼,还是疑惑道:“这位大臣宠妻灭妾的话,是算犯了什么事?”

  可以说这个大臣忘恩负义,对妻子不仁不义,算得上是道德的问题,难道在律法上也有罪过的吗?

  苏叶还真不知道律例如何处置,于是有此疑问。

  皇帝对嫔妃们自然对儿子们要宽容耐心得多了:“律法上确实只明文规定了妻子的地位在妾之上,但是这人该是让妾谋害子嗣了。看看这两个儿子才开始读书,按照这个大臣的年纪,朕没记错的话,他的妻子曾有一个儿子。”

  但是他没提及,这个儿子要么死了要么废了。

  皇帝已经让粘杆处去查,该是很快就有结论了。

  苏叶恍然大悟,就区区一个请安折子,对方随口提及家里的情况,皇帝居然就分析出这么多的事来吗?

  加上皇帝庞大的记忆力,连这么一个小官员的情况也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