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32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地的瑶族人不仅需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服劳役,生杀大权操于土司之手,随意戮杀的情况极为常见。

  各地官府不仅纵容这种行为,跟着欺凌百姓,公开霸占田地,横征暴敛,官吏贪污之风盛行。

  洪武一朝驻守广西的大军有十二万,到弘治年间只有一万二。可是这一万二,和十二万大军吃的一样多!军官腐败严重,能事者虽多,公廉而能者十有一二,贪婪而能者八~九。老百姓如何不反抗?

  没有人说话,皇上命令两位阁老摆开大堂,明镜高悬,处罚的处罚,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减少赋税和徭役,减轻当地的瑶族人负担……

  有那些机灵的,在皇上到来之前擦干净屁股,眼见皇上的这个阵势,赶紧地负荆请罪。

  当地的瑶族人哭着喊着,高声欢呼,唱唱跳跳三呼“万岁”。

  当地的土官、流官、土官一起沉默。

  徐景珩也沉默。

  皇上在广西人的心中树立威严,广西人都知道,大明有一个皇帝,还有一些爱百姓的好官。西南四省、全大明,老百姓看着皇上杀贪官,除酷吏,拍手称赞。唯有徐景珩看到,皇上心里那份不断滋生的“叛逆”。

  天下不公。

  我来一次,杀一次。我一走,土司、土官、流官、军官……旧态萌发,就和那一茬又一茬,永远杀不完的贪官一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既然都是苦。这样自由的山水,养育自由的子民,他们不知道律法、不知道道德伦理,他们信奉山神和水神,信奉谁的拳头大谁是老大……是不是,也很好?

  我命令工部,在西南四省开山修路。将来,广西壮族、瑶族……文化、语言,还在吗?这些自由豪爽,完美诠释月亮之光辉的人,未来会如何?

  皇上长大了,亲眼看到世界上的阴暗面,亲手改变世人的命运,皇上在拷问自己。可是皇上不是那普通孩子,叛逆期过了就过去了,安安生生地娶妻生子,流于世俗。皇上是皇上。

  徐景珩因为他看到的那一眼,惊骇太大,情绪激荡之下,虽然有皇上及时护持,还是遭到反噬。他缓下来后,只安慰皇上:“莫担心。”

  “云南风景好看。昆明清秀,丽江柔软,香格里拉永恒宁静……皇上都去看看。”

  皇上的眼里还有泪水:“徐景珩一起去。我和你一起去见你的老朋友们。”

  徐景珩:“臣和皇上去看苍山洱海,看三江汇流。老朋友们,都有写信,他们若是有空,自会见到。”

  皇上此刻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答应。

  元和七年的春天里,皇上在云南,留下故事传说无数,大明人和皇上一起感受,那一座座山峰青翠,一片片森林凝绿,一朵朵鲜花怒放,一条条飞瀑流泉……一朵彩云追赶着另一朵彩云,雨点如织,淅淅沥沥地敲击着木楼青瓦……

  皇上给紫禁城的信里如是说。

  “四季只剩下春天,一片土地红得耀眼,皑皑白雪铺满大山,这里是云南。烈风吹遍飘动的经幡,彩云在蓝天浮现,水绕城转,城依水建,山水相依,路桥相连,欢迎来到云南。

  祖母,娘,朱载垣在彩云之南,云南美啊,朱载垣画一幅彩虹,祖母和娘看就知道,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灵气,千姿百态的风光……”

  信件随着马蹄子踢踢哒哒发往北京,皇上还在云南吃喝玩乐。

  氤氲靓丽清新,这是云南。云南人别样的热情,美酒好喝,美景好看,美人儿多,美食也好吃……唯一的烦恼,皇上不能喝酒。唯二的烦恼,沪沽湖的女子们都要拉侍卫们做女婿。

  皇上不懂:“明明徐景珩最好看,她们都怕他……”

  蒋冕蒋阁老黑脸:“怕才好。哪有这般拉郎配。”

  皇上不乐意:“才不是强迫。男子力气大,女子能拉走,说明他想跟着走。他要不想走,沪沽湖的女子也拉不走。”

  蒋冕:“!!!”

  毛纪强撑住:“……皇上,男婚女嫁才是正理。这男子走婚……不合规矩。”皇上觉得很公平:“中原的男子能三妻六妾,这里的男子也能走婚。”

  !!!

  合计着,在皇上小孩子的眼光看来,男子三妻六妾,和男子走婚一样?在座的男子一起咳嗽,咳咳咳,咳咳咳。皇上挨个看一眼,看得一个个端着斯文模样,人模人样的。

  皇上不想搭理他们。

  皇上跟着黔王见了很多云南民情,生怕徐景珩又受伤,走坐不离地跟着,又见到云南很多的隐士高人,高僧大侠……对这里的形势,认知的更为清楚。

  云南以南的三宣六慰,属于大明,但太遥远,相互之间攻打实在频繁。

  如今六慰中的缅甸崛起,三年前,缅甸先是被木邦欺凌。去年,缅甸王莽瑞体兴起灭阿瓦王朝,求朝廷授予职官,朝廷答应。阿瓦王朝去北京哭诉,请求朝廷做主,朝廷也答应。

  这次皇上来到这里,三宣六慰齐齐进贡象牙、土锦、金银器等等礼物,都表示愿意退还当初抢占的土地,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悔改……但是皇上知道,纠纷仍然没有解决,更大的战争在到来。

  兴王叹气:“当年,朝廷没有在意,也没有精力在意,没有答应册封缅甸王,导致缅甸自六慰中独立建立东吁王朝,之后东吁王朝势力扩大,开始入侵三宣六慰与明朝为敌。”

  皇上看兴王一眼:“册封,也不能解决问题。”

  兴王更叹气:“慢慢来吧。先安抚住西南四省,留住交趾。再图缅甸。”

  皇上看着地图,细细研究。

  另外一个历史,兴王没有册封,缅甸王直接自封东吁王朝,征伐三宣六慰,威胁云南,侵入陇川、孟养等地,十分狂妄。一直到万历年间,明缅战争爆发,大明大军平叛,开设蛮莫安抚司,缅甸势力减弱。但是缅甸没有放弃入侵六慰地区,而大明在三大征中,消耗完所有的积蓄。

  在后来,缅甸趁着明朝内外交困,无暇顾及西南,进而蚕食六慰。

  皇上大眼睛骨碌一转,拉着徐景珩上山:“徐景珩,朱载垣挖翡翠,你要锦衣卫的小报好好写。”

  徐景珩微笑:“好。皇上好好挖。”

  皇上真的扛着锄头,在雾露河上游的山上,撅着屁股在坑口挖啊挖。十天后,皇上手捧着他开出来的翡翠,练习雕刻,小报上铺天盖地地写:“皇上在勐拱,密支,挖出来清澈的绿翡翠,七彩的翡翠,类比和田玉石的翡翠……”

  大明人惊奇。

  翡翠也是玉石?

  翡翠好看?

  黔王似模似样地苦笑:“皇上,彭泽已经调走了,要真有很多商人来挖翡翠,臣管不过来。”

  皇上乜他一眼:“你不是做好准备了?魏国公府不掌兵,黔国公府不管政。你那兵,不正好管这事儿?”

  黔王耍无赖:“皇上你再给云南派来一个好官,多多的好官儿——好老师也行,我们自己培养。”

  皇上小白眼一翻:“你认为,天下的好官,和这翡翠白菜,哪样更多?”

  黔王:“!!!”

  黔王不甘心,黔王不服气,一心要给云南扒拉好官儿。皇上烦他,要他去问王守仁,他真就去给王守仁写信。

  皇上在云南办完该办的事情,本可以直接去贵州,却是拐去四川,还去四川和西藏的交界看看。

  六月的大热天里,皇上自觉练武小有所成,快步如飞,在四川飞啊飞,飞出来边界,到了青海,遭遇南下的蒙古兵和西藏兵。皇上一看,打仗好啊,他也要打仗。

  蒙古的亦不刺一支,一直要占据青海。青海藏人恨他久矣,联和蒙古另外一支巴尔斯博罗特汗,也就是之前和大明打仗,皇上册封的顺义王,要一起撵走亦不刺。

第80章

  皇上和顺义王见面,顺义王单手放到胸口,鞠躬参拜,直接哭:“皇上,小王不是故意来青海的。皇上,小王真是无辜的。”

  皇上点脑袋:“顺义王免礼。朕也是无意间来到这里。”

  顺义王心里直叫苦,满以为青海这次可以到自己手里了,遇到大明皇帝游玩到这里!

  顺义王每每想起,他那只有三分之一的河套,他就想哭。可他还是有梦想的,青海、西藏,都可以打啊。

  可他的梦想刚要起飞,皇上来了!

  皇上对顺义王却是欣赏得很:“朕听说,你在河套,采取措施,引进大明的农业技术,开垦耕地,种植黍、糜、谷等作物。你的儿子阿勒坦,也很好,明天带来,给朕看看。”

  顺义王:“!!!”

  顺义王糊涂。

  大明的兴王看到他儿子,跟看到几辈子的杀父仇人一般。大明的那位王守仁也万分警惕他儿子。

  他知道自己儿子有才能——对于有才能的年轻人,不能收为己用,那就打杀,这是强权之人的习惯作风。

  顺义王以为皇上也要杀他儿子。可他凭借自己的本能判断、经验判断,皇上是真的欣赏他儿子,只是要见一见。

  顺义王、巴尔斯博罗特汗,稀里糊涂地退下。皇上笑的好像一只小狐狸,大眼睛眯眯成一条缝,打开地图和青海地方志,不停地研究。

  洪武初年,徐达和邓愈率领下大军,进入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河湟地区。大明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卫下辖七个千户所;永乐皇帝在青藏边界设朵颜三卫;宣宗皇帝又设一所……

  一代代建设的这些羁縻卫所,均由部落首领担任卫宫,部落内部因俗而治。

  好比要控制塞外,必须控制西域一样。中原朝廷要抵御青海一带的羌族进攻,必须控制河湟谷地。

  汉朝、唐朝都曾经在河湟地区争夺。可是因为农耕民族,对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无法适应,只有吐蕃,突厥、蒙古这些,习惯于游牧的民族能够长驱直入。

  虽然西藏和四川、云南接壤,但是军队无法翻越高耸入云的横断山,导致大明的军事势力只到达河湟地区,无法到达青海内部和西藏。

  河湟地区,总兵有陕西按察副使充任,常驻西宁,兼管凉州、庄浪、镇番、古浪等卫所,有权调动卫所管军,还握有吏治和刑狱大权,基本安宁。

  青海地区,土地占有关系比较复杂。东部农耕,领主和寺院为主,零星的自耕农土地作为补充。西部、南部牧业区是部落领主占有。

  西藏地区,信息不多,光知道喇嘛多,红、白、花、黄……几大教的喇嘛们,为了权利天天争斗不休,具体原因,几笔带过。

  皇上大致看完,对徐景珩说感想:“历朝历代的中原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天下之大,都归皇帝所有,中原是文明人,周边都是蛮夷。”

  “都对周边国家进行册封,大明也册封周边各地区。周边的藩属国、部落首领、高僧也都配合。”

  皇上自说自话,点小脑袋:“只大明人和周边人都清楚,大明其实也就两京十三省。”

  徐景珩合上手里的书本,一抬头,因为小孩子精怪的模样,不由地笑。

  “青海西藏,西藏大体分为三部分,前藏、后藏和阿里。阿里在藏北的高原之上。要统治那里,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扶持佛门,政教合一。

  目前西藏的佛法教派,主要有四大派。红教是宁玛派,白教是噶举派,花教是萨迦派,以帽子的颜色区分。几大派争斗不休,大约一百三十年前,黄教、格鲁派出现,越发兴旺……”

  徐景珩和皇上细细地说明,西藏目前的情况。皇上听懂了,只小眉头皱皱。

  皇上现在,并不想打下来青海和西藏。

  西南四省、安南、缅甸……都够他忙乎的。

  可是他既然来了,总要分一杯羹哇。

  皇上的大眼睛,可劲儿给徐景珩发射小信号——要打仗,要打仗……徐景珩一看皇上的小模样,就知道他心里所想,略作思考。

  皇上小紧张。

  “河套蒙古要占据青海,大明无法阻止。或者可以打一仗,共同治理?”

  他眉眼带笑,皇上大眼睛亮亮的,徐景珩最好。

  “徐景珩放心。我知道暂时大明只要能守住西宁,就可以。”皇上拍胸膛担保,他一定不深入青藏高原。

  河湟地区的官道修得好,农业发达,茶马互市也兴旺,畜牧业发达……导致隔壁的青海也越发发展的好,很多人蒙古人、藏人跟着汉家人学种地,慢慢的潜移默化就很好。

  西宁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西陲安宁、西海锁钥、海藏咽喉,是中原进入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茶马互市、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必须要守住……

  皇上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

  徐景珩起身,牵着皇上的手去午休:“若将来巴尔斯博罗特汗的儿子阿勒坦,统一青海和西藏,大明和他达成互市,即可有五十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