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48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因为他们有办法避税。最终纳税的都是中产。美国的中产曾经是世界最多,可一次次经济危机,导致越来越少。都知道中产的数量才是一个国家富裕的标准。

  可是,真正富裕的人,谁去管国家?不够自私的人不能发财,足够自私的人,你要他们依法纳税?

  他琢磨来琢磨去,如今大明和后世的美国有一点相似——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世界上,只有一个大明。富豪们再被皇上折腾,也不会和法国富豪那般,说离开就舍得离开本国。

  关键:大明的官商们,离开大明去哪里?大明流通的不是纸币,电子货币、银行数字……是真金白银!没有飞机,海面管制,怎么离开?

  章怀秀分析大明如今的国情,那些大世家们,最好都在皇上的“天子剑”下妥协,也应该会妥协。无他,两军交锋,勇者胜。皇上不怕。皇上自信,真的天下大乱,他正好做“太~祖皇帝”,杀一个尽兴。

  可能这也是,内阁六部九卿,一直在皇上屁股后头,不断和皇上妥协,一个劲安抚其他世家的原因之一?

  章怀秀最担心的是,指挥使。

  商鞅改革,最后五马分尸。张居正改革,最后被开棺戮尸……大明的老百姓不知道,中上层都知道,指挥使在皇上身上的作用。

  任何有效果的改革,都要流血。流血不一定成功,但不流血,一定不成功。皇上杀起来没有顾虑,但是指挥使如何能忍心?

  皇上若要为了指挥使提前清理一批人……

  “死局”两个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他脸色发白。

  章怀秀都能想到,其他人自然也都想到。北京内阁五个人的分析却是,指挥使的身体情况不好,皇上着急,皇上唯一的顾虑是指挥使,若不管怎么做都是死局,皇上还顾虑什么?

  天下的官员都知道,皇上这次巡视大明,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在意”地去看储备粮食,以备灾荒的常平仓。

  万一大灾来临,自己的常平仓里面没有粮食,那不死也是死。若拿出粮食救灾,阻碍一些人的“国难财”,这官运?不是谁都有桂萼、张璁那样的本事,要皇上亲自护着。

  “死局”两个字,浮现在他们的眼前,一起沉默。

  江南官场,世家的人一分析,也是死局——大灾如果超过预期,他们除了跟着皇上转,博得一个生机,没有其他办法。

  元和八年春天,所有有见识的大明人都认为,大明有底子撑过去这次的大灾,但皇上不满意。皇上担心一旦国库空了,给百姓加税,大明这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可若是杀富,大明不是一样的乱?

  “死局”。他们一起祈求,老天爷下雨。

  各人有各人的死局。皇上祭天,要和老天爷打一个商量,按照他希望的时间下雨。皇上要那几个大明顶级世家,传承千年的大世家,“心甘情愿”地割下来“肥肉”,那必然要找好时机。

  春天的南京城里,皇上斋戒这漫长的七天,各种情绪激荡,各种利益交错,可谓是暗潮汹涌。

  南京人一面心疼皇上每天疼的“嗷嗷”叫,一面担心他们大公子的身体情况——大公子这几天没有出来买酒,聚会喝酒也是控制数量,大公子那么爱喝酒的人……南京人一联想,这眼睛就红了。

  男人们在外面为了利益奔波,又要支持皇上改革,又要尽量保住自己的财富,又要保住南京城在江南的地位……那可不是脑汁子绞尽?

  女子们聚在一起,那就相对简单多了,她们更关心,大公子回来一趟,要不要娶媳妇啊?甚至,皇上八岁了,将来这后宫,怎么打算啊?

  魏国公夫人因为长子的事情,无心见任何人,“任何人”都要见她。其中有一个帖子上写着:

  “毒蛇炫耀口中的钉子

  大地有著毒蛇

  吞吃鸟蛋的寂静

  所有钟表

  停止在无梦的时刻

  丰收聚敛着,田野死后的笑容

  从水银的镜子

  影像成双的人们

  乘家庭的轮子

  去集市

  一位本地英雄

  在废弃的停车场上

  唱歌……”

  最后一句“玻璃晴朗,桔子辉煌”,叫魏国公夫人看得泪流满面。

  魏国公夫人见了她。

  “见过夫人。”

  “无需多礼。二姑娘一转眼长大了,长得真好。”

  “不敢当夫人夸。”

  “当得,当得。”魏国公夫人记得,郑家的二姑娘,当勇敢地要求不裹脚的行为,对她很是赞赏,亲热地招呼她用点心茶水。

  郑家二姑娘,郑怡,哪里敢真放松?两个人说一会儿话,等夫人问她,“那首诗词可是你所做?”她立马老实地回答:“回夫人,不是。乃是我有一次听一位老先生讲学,听后就记住的一首诗词。”

  魏国公夫人小小的遗憾,但也意料之中。

  “民间的老先生,都有大才。”

  “……夫人,小辈求见夫人,”郑怡起身行礼,面色诚恳,带着难为情,“夫人,我听说皇上要开女兵,我想去当兵。”

  魏国公夫人愣住。

  郑家乃是江南大家族,郑家嫡系嫡出的二姑娘,当年闹着不裹脚,要去峨眉山练武,已经是惊骇世俗,如今从师门回来,不要嫁人,要当兵?

  “二姑娘,你的父母?”

  “我的父母,不答应。我知道这对于夫人来说,也是为难。但我,不想嫁人,我想去当兵,真正的兵,海兵。”

  二姑娘长得花容月貌,肤白貌美大长腿,性格大方,气质高雅。更难的是,为人坚强,武功高强,身上有股子,很多大明女子没有的那股子劲儿,说不清,反正就是不一样。

  皇上要在西南招收女兵的事儿,她听说了,一路跟着,眼见皇上的所作所为,只有感动。皇上在大灾来临的时候,颁布不允许土地买卖的命令,是和天下人为敌。可皇上去做了。

  她上辈子,历史学的不好,工作嫁人后全还给老师们,只知道自己这辈子投胎在大明。一开始还认为,兄长在秦淮河上花几十万两银子很低。后来知道,这里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上辈子的五百到一千块钱。

  上辈子,一部戏捧一个明星,两三亿,很正常。这里也一样。穷人,一辈子扣扣索索的,做社畜,做房奴,辛辛苦苦攒一点儿家底子,不如富人的一次消费。

  这里的人,一般不花银子,是铜钱。一两银子,一千铜钱。她很幸运,有上辈子没有的家世背景——人的出身低,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别人的起点。

  她可以嫁一个很好的人家,她父母都说,大公子喜欢大脚女子,她可以试一试。她不再需要和上辈子一样历经波折,就可以轻松嫁入豪门,且是门当户对的起点。

  可她到底有了上辈子,她无法再爱人,无法和一般女子一样,相夫教子。

  她拒绝裹脚——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古装剧里的女子都不裹脚?还能天天出门逛街遇到王爷太子将军,导致她闹了不少笑话。

  这些日子,她听家人说起皇上更多的事情,来见魏国公夫人之前,就突然想起来一首诗,她大学的时候听讲座,听得泪流满面的诗词。

  皇上是一个好皇上。皇上长大了,不再是小娃娃喊着“大明是朕的,大明子民和土地都是朕的……”皇上知道自己对于这混沌倾轧的天下,无能为力。

  他要给予大明和老百姓,一份“玻璃晴朗,桔子辉煌”的希望。

  而她,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她要完成上辈子丢失的梦想,做一个好兵,一个真正的兵,一个海兵。

  在她和前夫闹离婚的时候,她的好友,成为第一个海军战舰舰长,她也可以。

  她一定可以!

  她多少知道一些军舰的构造,她多少可以帮忙。

  所以,她来求魏国公夫人。

  魏国公夫人询问魏国公后答应帮忙——她也是大脚,当年那大脚嫁人的苦恼,不提也罢。只是她幸运地遇到不按常理出牌的魏国公。当然,她当年是因为父亲迷恋扬州瘦马引起家变,流落乡下才没有裹脚。

  皇上祭天回来见到这位姑娘,大吃一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07 22:50:10~2021-06-08 01:1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那个夏天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皇上斋戒七天,祭天求雨,其结果,全大明的大明人都吓晕过去。

  老天爷感动于皇上的虔诚,不给下雨,给了一个解释——一个血红的大字——“冤”。

  青天白ri的,大大的一个“冤”字,高高地挂在南京城的上空,血红的大字,蔚蓝的天空……那场景,南京人都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请示老天爷,哪里的冤枉?

  可是老天爷不回答。看到小报消息的所有大明人一起祭天,求神拜佛,老天爷也不回应。

  大明人慌乱失措。

  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都害怕一个春天不下雨怎么办,可大部分人,还是对于“大灾如何大”抱有侥幸心理,都以为浇浇水,维持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就会有雨了。

  这也是各方势力有的观望,有的只敢试探不敢真动手的原因之一。

  如今他们更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他们不动了,老天爷这么一表态,平头老百姓坐不住了。

  平头老百姓简单地认为,不给蒙受冤屈的人伸冤,老天爷那就不下雨!为了有雨,一家出来一个壮丁,几千个汉子一起闯进地方衙门,要求县令老爷断案子。

  平时注意做好事,这次铺桥修路都积极的乡绅们,也不干了,跟着闹:“我们舍弃家产拿命拼,有人作恶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县令老爷你要不管,我们自己管!”

  “对。我们自己管!我们皇上都下罪己诏了,我们皇上才八岁,我们皇上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不答应皇上顶罪,我们来管!”

  “我们来管!”老百姓大吼着,前些日子积压的怒火爆发——你们之前欺负我们也就罢了,我们都是升斗小民,你们犯了罪,要我们皇上顶罪!

  “兄弟们,县令老爷不作为,我们自己干!”

  “我们自己干!”

  “我们要帮皇上!”

  “帮皇上杀贪官!打恶人!”

  老百姓的怒火冲天而起,几千年积压的怒火爆发,仿若星火燎原,熊熊烈火燃烧那份认命的卑微,燃烧那份怯懦的低贱。

  一个个粗布短打草鞋的汉子们,挥舞着镰刀锄头,冲进一个个众所周知的恶人家里。

  那谁畜生不如的,不干人事,和他爹的小妾通奸,逼得原配妻子跳河,气死他爹,气死亲娘;

  那谁天怒人怨的,做师爷,欺上瞒下,收三份银子,不论是非对错只论银子,逼得几户人家家破人亡;

  那个投错胎披了一层人皮的恶棍,在村头草垛上放火,害得一个村子的人一个冬天没有柴火;

  沉塘的沉塘的,砍头的砍头的,押送大牢的押送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