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62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徐景珩……当年徐景珩来到四川,他们一起喝酒骑马游玩的时光,距离他太过遥远了,他已经三十多了,他已经不再有梦想,他已经……忘记自己当初的模样……

  可他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双手捧着信件,哆哆嗦嗦的发抖。

  他唯有喝酒,没日没夜地喝酒,一坛一坛地喝酒。

  兴王、楚王、周王……都给他来信,他看都不看。庆成王和他来信哭诉说,二十个侍妾,不知道选哪个好,他只痴痴地笑。

  庆成王这样的人,活的多简单?这样不好吗?这样多好?多少大明人羡慕他们的出身,一出生就锦衣玉食,一出生就身份地位名利富贵什么都有……

  “假的!假的!”蜀王醉醺醺的嚷嚷,手里的空酒坛子扔出去,掉在青砖地面上“砰”的一声,他“呵呵”笑着,东倒西歪地走两步,两眼直直的,又捧起来一个酒坛子朝喉咙里灌酒。

  大明宗室……大明宗室……蜀王披头散发,仰天大笑,笑声凄厉孤独,和他的人生一样,苍白无色。

  生下来的那天,就是注定的死亡。这才是大明宗室!蜀王的事儿,隐约传到其他宗室王爷那里,有的人和庆成王一样无法理解,有的人和蜀王一样醉酒。

  日复一日的生活在这个牢笼里,不是死亡是什么?人生还有什么趣儿?普通老百姓可以逃亡,可以入山为寇……他们什么也不能做。等了一百五十年等来大明户籍改革,普通老百姓可以梦想去南海看看,去游玩运河,他们能做什么?

  勋贵外戚们,心有戚戚焉,对比其他人,多多少少理解一些,然后就更庆幸,他们遇到好皇上,他们可以有一番作为,而不是之前那般,只能遛鸟斗鸡做纨绔……

  皇上隐约听一耳朵,只等蜀王的回信。然而六月十五,皇上在豹房寝殿午休醒来,看到脖子上的红石头不停地跳,脑海里还有一个粗哑苍老的声音,不停在喊他。

  “载垣,莫怕。我是大明太~祖,你的老祖宗。你告诉老祖宗,你可是,朱棣的子孙?你不是朱允炆的子孙?”

  皇上揉揉眼睛,低头看向脖子,大明太~祖?

  皇上还没反应过来,那个声音又响起,好似生怕吓到他一般:“莫怕,莫怕。老祖宗不是要吓唬你,老祖宗在你的红石头里,鬼鬼的状态。里面还有老祖宗的一些个‘同乡’……”这个鬼魂似乎不知道开口,只会说“莫怕,老祖宗不是坏人,没骗你……”

  还说,“你不需要开口,只要想一想,想告诉老祖宗,老祖宗就能听到。”

  皇上觉得惊奇。这真是太~祖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4-23 22:53:44~2021-04-24 22:58: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酒馆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吃水果的碎花?、风起苍岚5瓶;灿烂一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这真是大明太~祖。本来他们这些鬼魂,是不敢贸然露面的,无他,怕吓到孩子。

  他们都是皇家人,没有普通人对皇家人的敬畏,五岁的皇上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刚断奶的小孩子,小孩子天天听鬼故事长大,万一吓到魂儿怎么办?

  可他们自从来到五岁皇上的脖子上,每次使出浑身解数,要吸引皇上的注意力,皇上就是不搭理,皇上明明听到他们的呼喊,也能当听不见,叫人因为他这份定力又是喜欢,又是苦恼。

  到皇上因为指挥使徐景珩的事情,天天在徐景珩的宅子里,甚至住在那里,他们就不敢露面了,无他,怕徐景珩。

  不光不敢露面,那真是一个个的,都躲起来,什么也不敢听,不敢问,就这么憋屈着,一直到皇上偶尔回来豹房,回去紫禁城孝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他们听了一耳朵,要清理宗室手里土地,要遏制宗室繁衍。

  其他人尚可,不是光“尚可”,都哈哈哈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可劲儿笑话大明太~祖,你看你当年瞎折腾,把子孙为难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百个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明太~祖笑不出来哇,这要是其他太~祖的子孙,他也笑,可那都是他的子孙,手心手背都是肉哇。

  可大明太~祖他也是皇帝,一个开国皇帝,他知道宗室这般模样,三十多位亲王,历代王府分出去的五百多位郡王,不计其数的将军、中尉……两万多人口,实在不能任由其发展。

  可今天的早朝上,都察院告状山西边镇的代王,代王的一个儿子辅国将军,仅仅因为县令秉公执法处罚他的仆人,他就命令护卫,对县令大打出手;代王的弟弟东王,经常无故殴打地方官员。

  “挟奏有司,擅入府县,凌~辱殴置,习以为常……”都察院老御史含泪陈奏,眼睛通红,“皇上,是臣等无能,一直不敢陈奏些许事情,皇上,臣有罪,皇上,臣有罪……”

  老御史的脑袋砸在地砖上,“砰砰”响,染红了青砖地面。太~祖皇帝的一颗鬼心痛苦不堪。

  大同兵变,那个吓得尿裤子的博野王,是他的儿子代王的子孙。

  第一代代王朱桂,乃是太~祖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和四川蜀王朱椿是同母兄弟,本人天生的孔武有力好征战,长大后娶妻徐达的女儿,老四朱棣媳妇的同母妹妹,所以太~祖皇帝才放心地,封他去山西边镇做藩王。

  可是,老天爷好似要朱徐两家,所有的劣性,都集中在这对夫妻身上一样。

  朱桂性情暴躁,朱桂的媳妇喜好奢华。当年他还在的时候就担心,可太~祖皇帝总觉得,这般强势的性子守在山西边镇才是安心。可太~祖皇帝万万没想到,这个儿子的子孙,叫兵变吓的尿裤子,只会窝里横地欺压百姓和官员。

  太~祖皇帝听着皇上奶声奶气的声音,一颗鬼心泡在黄连里,苦涩难言。

  皇上很英明,很大气。代王配合山西大同土地改革,有功劳,本该赏赐。家族儿郎不肖,也该罚;御史言官几十年来任由各地方宗室乱政,自去领处罚;有冤屈的官员和百姓,尽量给予补偿……

  可皇上才五岁。

  五岁的小孩子,没有叔伯兄弟,没有父亲,这般熟悉习惯地处理政务,太~祖皇帝骄傲,可太~祖皇帝如何不心疼?

  等到朝堂上的大臣们谈古论今,说起当年第一代代王妃徐氏,随朱桂入京朝见,见到紫禁城宫门口的九龙壁华丽漂亮,要求朱桂在大同代王府前也建一个照壁,朱桂回去后,还真给建了一个比紫禁城还大的九龙壁……

  有的大臣说这是违制,有的说既然已经建造,拆除不是浪费吗?徐达后人北京这一支的定国公,一听关系到自家女孩儿的名誉,跳起来就骂:“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你们也说?还记得这是朝会吗?”

  于是大臣们又说,当年第一代代王犯错,被建文皇帝废除亲王爵位。到永乐皇帝登基,虽然恢复朱桂的王爵,但亲赐玺书给他: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

  永乐皇帝亲自下令,从今起王府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代王朱桂才是收敛听话。

  太~祖皇帝听着大臣们这般“活泼”,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那句“闻弟……”进了太~祖皇帝的耳朵,太~祖皇帝那一刻,天旋地转,鬼鬼的身躯摇摇晃晃,眼看要消散……

  太~祖皇帝在几个“同乡”的帮助下稳住鬼魂,耐心地等候皇上用膳、嘘嘘、午休,再也忍不住,直接跳出来,问出来。

  “皇上,你是朱棣的子孙,不是朱允炆的子孙?”

  好一会儿,皇上好似确认他的身份,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脖子上的红石头,看着他的鬼影飘飘,嘴巴一张,太~祖皇帝就感觉,凌迟处死,五马分尸,或者就是他此刻的苦难。

  “两个字的。”皇上知道他不能念祖先们的名字,说两个字的。

  太~祖皇帝的鬼影一晃,又要消散。

  太~祖皇帝梦想着,他可以听到“建文皇帝朱允炆,没有子嗣,没有兄弟侄子……”的话。可他知道这只是梦想,这是自欺欺鬼。

  朱允炆,他的乖孙儿,性格弱,文气重;老四朱棣一直不服他册封皇太孙,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一死,老四朱棣就能领兵造反。

  更没想到,朱允炆,堂堂正正的皇帝,居然会失败。

  太~祖皇帝就后悔,他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他为什么死了还有一个鬼魂?他为什么没有一碗孟婆汤,投胎转世做猪狗也愿意!

  眼看太~祖皇帝真要魂飞魄散,其他几个鬼魂都给他渡气抢救,皇上懵懵懂懂的,皇家的帝王之气有助于他们休养魂魄,这也是徐景珩一开始把红石头放在方丘坛的原因。

  可皇上身上的帝王之气怎么用,皇上也不知道。生人之气对于鬼魂是大毒,皇上更不敢随便给,只能看着。

  其中一个鬼魂大喊“皇上,你伸手握住红石头。”皇上立马伸手握住红石头,用力握住。

  红石头发出一圈淡淡的红光,太~祖皇帝的魂魄,好歹是救回来了。被救回来的太~祖皇帝,绝望心灰,人说瞎子有眼泪是伤心到绝处,那鬼魂有眼泪,那真是伤心到,比魂飞魄散还痛苦。

  皇上惊呼:“不能哭,不能哭。”太~祖皇帝这个状态,要是哭出来,那真是怎么也救不回来了。

  其他鬼魂也都说:“你哭什么哭?皇上不管是谁的子孙,那不都是你的子孙?皇上这个年纪,你既然有缘遇到了,你能撒手不管?”

  “你当初糊涂,分封藩王给予兵权,早就应该想到这一日。你看现在皇上为难的,那福建宁化王府的一个奴才管家,也能因为福建欠收奉养不起,公然殴打封疆大吏、从二品的左布政使。你犯下的错你都不去管?”

  一人一句,说的太~祖皇帝想彻底死亡也不能,一颗鬼心油锅里煎熬,十八层地狱也不过如此。

  皇上立马表示乖乖:“朕不需要帮忙,朕能管住宁化王。”

  那些鬼魂就更能骂:“你听听,你听听,皇上多懂事?我们老李家要有这么一个子孙,我做鬼也能笑醒,你哭什么?”

  “就是就是。哪家朝代到了一百五十年,还有如此子孙?你不偷着乐,你还要哭,你就哭吧,哭死了一了百了,我们陪着皇上看大好河山,说不定哪一天可以投胎转世了那。”

  “那可不?等皇上一长大,我们就投胎~”

  “胎”字的音还没落,大明太~祖猛地大喝一声:“你敢!”,不光说,还指着他鼻子大骂,骂完就动手。

  “我早就知道你有不良之心,你要投胎到老朱家,要做什么?恢复你大汉江山?我掐死你。”

  “我就……恢复,你……”

  “我什么?我说光复华夏,恢复华夏衣冠,不是你汉家的。我掐死你个鳖孙!”

  “你……你……”

  两个鬼魂打架,那个鬼魂脖子被掐住,还是嘴硬,太~祖皇帝的鬼魂上就冒出来杀气,其他鬼魂赶紧来拉架……皇上看得忒稀奇,发现大明太~祖这般生龙活虎的,没吃亏,他也就没管。……??

  皇上动作慢吞吞的,下床洗漱穿衣,张佐问皇上今天穿哪件,皇上立马笑出来:“最亮的一件。”

  指挥使说带他出宫玩,夏天的北京城到处奇装异服,皇上那自然要穿最亮的一件。张佐一听笑得满脸菊花开:“皇上穿上,一定是全天下最亮堂的小公子。”

  皇上矜持地微笑,特配合地伸胳膊伸腿。

  皇上一身宝石红的四季花缂丝便服,广袖垂大带与身等高,纹样花纹新异如雪梅、水田,牡丹等等凡数十种,下身是朝鲜国的马尾裙,咳咳,一般人穿着飘飘欲仙,胖嘟嘟的皇上穿着,忒可爱。

  皇上头上左右梳两个小羊角,今儿没有包头,而是大明仙人隐士喜欢的仙桃巾,玄色,缀以玉结子、玉花儿,别人是侧缀二条玉环垂到耳朵,皇上是长短不一的四条。

  腰上的金玉腰带,荷包玉佩等等,更是辉煌明亮,反射着夏日午后的光芒,璀璨耀眼,比太阳还亮。

  脚上玄色千层锦缎云履,红宝石绿宝石各色玉石钻石搭配其上,织造局最好的绣娘绣出来的云纹莲花,一起亮的晃人眼……

  最特别的是,两个云履后跟上,各挂四条装饰的飘带花绣,抬脚走路,脚后面花绣飘飘,宝光闪耀,腾云驾雾一般。

  侍卫们和宫人们伸手捂脸,可是皇上满意啊。皇上对着铜镜转圈圈,够亮,喜欢,一转身,小胸膛一挺,威严天生:“出发!”

  皇上领着侍卫宫人们,浩浩荡荡的一队人来到紫禁城,先给祖母问安,再去给亲娘问安,来去匆匆地留下一句:“祖母、娘,我晚上买礼物回来。”人就不见。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叫他这忒亮堂的一身闪得睁不开眼,听到话音儿,人就不见,都一起抿嘴儿笑。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继续操心指挥使的亲事,查看各家女孩儿;红石头里的鬼魂们打架拉架的,都累了,都叫皇上这一身吓瞎鬼眼;皇上和指挥使……开开心心地逛大街。

  指挥使一身红色的宽袍大袖,简单的两根带子束发。指挥使对皇上的打扮,那是使劲儿憋住没笑出来,幸亏皇上压得住。

  “小公子这身……气象恢弘。”

  小公子对指挥使眼里的笑儿视而不见,昂首挺胸,牵着指挥使的大手走在大街上,那绝对是大明最亮堂的小娃娃的模样气度。

  此时此刻,大街上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小公子的打扮,亲娘哦,这个好,我们怎么忘了脚后跟那?从头到脚,脚也重要啊!!!

  他们围着不动弹,皇上大方,发现很多人侧头看他的脑袋,他的脚,他就伸头抬脚给他们看,嘴巴里还带着解释:“脚后跟穿带子,走路要生风哦。遇到湿地要用内力飘起来,不能脏了哦。”

  众人:“!!!”有功夫的人跟中了头菜一般:“小公子说得好。有那些人说火器起来不用连功夫了,都是瞎说。穿衣服就要功夫。”

  没有功夫的人不服气:“没有功夫就不能穿?我一定能研究出来穿法。”

  还有的人说:“你看这位大公子,他也没有功夫,大素大雅,这才是真功夫。”

  于是就有人反击:“那你赶紧投胎吧,或者投胎好,能有大公子的一半儿长相。”

  皇上听着,大眼睛眯眯成两道月牙儿,皇上最喜欢听人夸指挥使。

  皇上眼看这满大街的红云翻涌,绿柳招摇,高兴。想起红石头里的太~祖皇帝,又有模有样地感叹:“以前的大明人,都是用生命在爱美啊。”

  太~祖皇帝:“!!!”指挥使:“……”瞥一眼大着胆子偷听的“太~祖皇帝”,指挥使心生一咪咪的同情:“……昨儿文老先生感叹说:满以为大明规矩分明,哪知道满大街望去,分不清谁是老百姓。”

  皇上就更高兴:“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