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29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小十二似乎听到有人再提他,一脸懵懂地看了过来,呆愣愣的,一副很好欺负的样子。

  芃芃见状,趁着这个机会在他鼻子上轻轻捏了一下,他竟然也不生气,只是好奇地看着自家妹妹的举动。

  皇后虎着脸对太后道:“您看看这孩子,真真是不经夸,才刚夸过她呢,她就开始淘气起来了。”

  这话太后这个对芃芃滤镜无限厚的人可不爱听:“哪有你说得这般严重,芃芃只不过是在跟小十二交流感情罢了,你看,小十二不也没有生气吗?”

  非但不生气,小十二还以为芃芃这是在跟自己玩呢,主动把小脑袋探了过去,方便芃芃对其上下其手。

  看着这样纯真可爱的小十二,芃芃那为数不多的良心……嗯,有一点点痛。

  如今,小十二也是颇受太后喜爱的孩子,仅次于芃芃。

  太后乐呵呵地看着小十二与芃芃这对兄妹有爱的互动,屏退了身边儿的人,对皇后道:“今日,小十二这孩子也在诸位大臣面前露过面了,日后,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必会有所不同。皇后平日里要多花些心思在小十二的身上,毕竟,小十二是你和芃芃日后的依靠。”

  “哀家听和敬说,皇帝已经亲口许诺要为小十二和小鄂勒启蒙,这很好。十根手指头都有长短之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总归比一个月也见不了皇帝几次的孩子,与皇帝关系更亲密些。”

  “哀家瞅着,小十二这孩子倒也不是不乖,可他只是在芃芃跟前格外乖巧,一旦离了芃芃,他调皮的秉性便又露了出来。皇帝他素日里政务繁忙,没有太多心思放在教孩子上,所以,他格外喜欢乖巧懂事的孩子,皇后,接下来一阵子,你也要想法子引导一下小十二……”

  “日后,若有什么好机会,你也要及时为小十二争取。哀家知道,你这人,有时候争强好胜要面子,放不下身段去与妃嫔们争宠,也做不出让自家儿女争宠之事。你呀,就是端庄太过了,便总容易在这方面吃亏。”

  “媳妇明白。”皇后知道太后这一番话,句句都是在为她考虑,自然心存感激。太后正是因为喜欢皇后,才会与皇后说这些话,若是换做太后不喜欢的人,太后连说都懒得说。

  当太后与皇后的谈话进入尾声之时,张嬷嬷也恰好带着辅食赶到了。

  太后亲自拿着那些吃食给芃芃喂了,看着她两颊微微鼓起,像只进食的小松鼠一般的模样,唇边不由又漾起了笑容。

  小十二见妹妹吃得正欢,忍不住伸出小手手扯一扯自家额娘的衣袖,颇为委屈地看着自家额娘,暗示自家额娘不能厚此薄彼。

  因为方才张嬷嬷去拿辅食时,小十二还睡着,所以这些辅食,实际上都是给芃芃拿的,本是没有小十二的份的。不过,为了防止小主子不够吃,张嬷嬷特意多拿了一些,芃芃与小十二食量又不大,两个人吃绰绰有余。

  皇后被自家儿子磨得没法,只得开口向太后讨食。当皇后向太后询问,她能不能把这些吃食分一些给儿子的时候,太后眼珠子一转,道:“这得问问咱们芃芃乐不乐意了。毕竟,这些吃食是为芃芃拿的。”

  太后放下碗,把芃芃放到几样还没动过的吃食跟前,想要看看芃芃的反应。

  只见芃芃看了看自家眼前熬的软烂的南瓜米羹、蛋黄泥和肉沫泥,又看了看眼巴巴瞅着自己的小十二,很是大方地将装着那几样食物的碗往小十二跟前推了推。

  小十二顿时喜笑颜开,扯他额娘的袖子扯得更起劲儿了,示意他额娘赶紧给他好吃的。

  太后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皇后则是没好气地捏了捏他脸上的肉肉:“知道了知道了,少不了你那口吃的!”

  ……

  在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后,第二日,皇后便去了舒妃处。

  她是所有阿哥、格格们的嫡母,昨儿个出了十阿哥落水险些溺亡的消息,她于情于理,都要去关心一下情况。更何况,舒妃近日时常带着十阿哥到翊坤宫来与芃芃和小十二玩耍,对于这个孩子,皇后也生出了几分喜爱之心,自然不希望十阿哥出事。

  此次去舒妃处,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明白。

  十阿哥一个小孩子,是怎么甩开周围人,独自一个儿跑到水边的,又是怎么掉下去的?换句话说,这件事,究竟是个意外,还是有人在暗中谋害十阿哥。鉴于十阿哥溺水一事恰好发生在昨日芃芃的周岁宴上,皇后很难不去怀疑这是有人暗中谋划的。

  考虑到昨日,舒妃一早便离了自己的宫殿,到太和宫中给皇后帮忙打下手,有心人若是一早便打定了主意要对十阿哥下手,难度自然也会降低很多。

  若是这次的事儿是意外,那么负责伺候十阿哥的人,该撤职的要撤职,该敲打的得敲打,涉及到阿哥、格格们安危之事,都不是小事。若是这次的事儿不是意外,那么幕后之人,就是冲着十阿哥和芃芃来的,皇后和舒妃,自然不能轻饶了那人!

  谁知,皇后才刚进入舒妃的宫殿,就见舒妃脸色苍白,往日娟秀而温婉的面容上,有着可怖的狰狞之色。宫中侍奉的宫女、太监们显然都知道自家主子心情不好,行事十分小心谨慎,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皇后见状,心中不由“咯噔”了一声:“小十的状况现下如何了?”

  皇后怀疑,是十阿哥状态不好,才致使舒妃这般暴怒。十阿哥这孩子,她也是有几分喜欢的。若是他当真境况不好,皇后心中也不会好受。

  舒妃对上皇后关切的眼神,摇了摇头,眼神稍稍暖了些:“小十无事,幸而昨日五公主及时带着人赶到了,又有五公主身边儿的宫女对小十施救,小十并无性命之危。说来,臣妾应该好生感谢皇后娘娘和五公主。五公主当真是福星,这才能庇佑小十逢凶化吉,臣妾真是感激不尽。”

  感激之语,昨日舒妃就当着芃芃和她身边儿心腹的面说过,这些话显然不光是对芃芃说的,也是对芃芃身后的皇后说的,芃芃身边儿的人第一时间就告诉了皇后,因此,皇后对于这些也是十分清楚的。

  虽说十阿哥落水本不是一件好事,但皇后倒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原本舒妃虽因着自身的利益而选择向皇后效忠,但有几分真心几分虚与委蛇还不好说,经了这件事,舒妃对皇后与芃芃心中充满了感激,自然是对皇后彻底归心了。

  在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舒妃对宫中的掌事姑姑与掌事太监使了个眼神,这些人便极有眼色地退下了。

  皇后盯着那些人瞅了一眼,忽而蹙眉道:“你宫中的掌事太监换了?”

  “换了,昨儿个,就是小伍子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哄得小十想要溜出去玩儿。臣妾为着小十的安全,素来是严令禁止小十独自一个往外跑的,可谁知,昨儿个臣妾去给娘娘帮忙之时,小伍子竟假借本宫之命,调开了宫中的人手,让小十溜了出去,因他是宫中的掌事太监,其余人对他的话竟没有丝毫的怀疑……”

  说到这儿,舒妃便是一阵咬牙切齿,自己看走了眼,错把豺狼当成心腹,导致唯一的亲子身陷险境,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至于小十偷跑出去之后的事儿,那小伍子也不甚清楚,想来,外头还有人与小伍子里应外合!定是有人买通了小伍子,蓄意要谋害小十!”舒妃眼中充血,字字泣血道:“小十他昨日虽被救了上来,但如今状况并不好。他落水后受了凉,又因受了惊吓,回来之后发了一场高烧,幸而有娘娘派来的太医在,及时为小十施救,小十的高烧已转为了低烧,只是还没有好透……”

  说着,舒妃的语音又低落下来:“娘娘不知道,臣妾看着他小小一个人缩在被窝里止不住地打哆嗦,小脸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之时,臣妾这心里头,就跟有把钝刀子在割似的……娘娘,臣妾实在是难受啊!”

  这些话,舒妃当着下人们的面没法说,也只有在同为额娘的皇后跟前,可以诉说一二。

  皇后对于舒妃的痛苦,当然能感同身受,若换做是皇后,儿女遭了这样大的罪,她定也会恨不得以身相代,并将那幕后黑手千刀万剐。这种时候,什么安慰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皇后只拍了拍舒妃的肩膀,静静地听着她倾诉,她知道,舒妃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在宣泄完了这些无处宣泄的感情之后,她自会恢复理智。因为,她知道,若是连她也崩溃了,便没有人能够保护她稚嫩的幼子,并为其讨回公道了。

  过了好一阵之后,舒妃擦干眼泪道:“让娘娘见笑了。”

  “你与本宫之间,何必如此生分?你的心情,本宫十分理解。若是需要用到什么药材,你只管派人来翊坤宫跟本宫说。这些日子,宫务之事,就不需你操心了,你只管好生照顾小十,顺带着将宫中清查一遍,以免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舒妃感激道:“多谢娘娘。”

  皇后又问:“可查出来是谁收买了小伍子不成?”

  舒妃摇摇头:“小伍子嘴硬的很,臣妾虽对他用了刑,也没能完全撬开他的嘴来。他在臣妾入宫后,是第一批被分到臣妾身边儿伺候的人,那时候臣妾还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贵人,身上又无圣宠,臣妾自以为那时候不会有人处心积虑地来算计臣妾,是以臣妾对那时候的老人一直委以重用……臣妾自认待小伍子不薄,除了臣妾的咸福宫,有哪宫能够给他掌事太监之职?又谁能够收买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背叛臣妾,恐怕,他打从一开始,就是别人的人!”

  “即便臣妾想要撬开小伍子的嘴,让他交代清楚究竟是谁要暗害臣妾的小十,让那人付出应有的代价,都做不到。”说到这儿,舒妃满嘴苦涩:“臣妾身为额娘,竟不能为自己的儿子讨回一个公道,臣妾真是枉为人-母!”

  皇后拍了拍舒妃的手,以示安抚:“往好处想,这回,你也算是拔除了一个隐患了。那人留着小伍子这枚钉子,本是准备做大用的,这回却是功败垂成,想来那人应该也是懊恼得不轻。”

  舒妃听着这话,心里头总算是好受了些,她压低声音道:“娘娘觉得,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嘉贵妃,还是纯妃?亦或是令妃?”

  舒妃昨日虽忙着照顾小十,但对于宫宴上发生之事,也并不是毫无耳闻的。四福晋穷追猛打的反应,实在是由不得人不起疑。

  “如若幕后之人,真是打从一开始就把小伍子安插在臣妾身边儿的人,那么那人便不大可能是令妃,那时候,令妃虽被孝贤皇后举荐给了皇上,但并不如何得皇上看重,自然也没有那个能耐往臣妾身边塞人。令妃真正得宠得势,是在孝贤皇后仙逝之后。”

  “兴许是嘉贵妃,兴许是纯妃,也兴许两人都有份儿。三福晋是受害者,按理来说,此事是嘉贵妃所为的可能性,比纯妃更大。不过,若纯妃是主谋,那么她利用儿媳,摆脱自身的嫌疑,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谁都会觉得,纯妃哪怕要陷害你和本宫,也不至于搭上自己的儿媳。”

  “可宫中人尽皆知,自打三阿哥失了势,纯妃便对三阿哥不闻不问,对三福晋这个媳妇,也是只有用得上的时候,才会热络几分。在臣妾看来,纯妃是主谋的可能性,倒比嘉贵妃要高上那么几分。”舒妃冷哼一声:“不管是谁动的手,本宫都绝不会放过她!”

  若是能不清究竟是谁所为,就两个一块儿报复!

  舒妃当然知道,十阿哥会遇到这样的事儿,与她本人投靠皇后、夺得协理六宫之权脱不开干系,她夺了嘉贵妃与纯妃的利益,此二妃要报复她,也在情理之中。但舒妃并不后悔,倘若无权无势,在有人要算计、利用她与她儿子时,她又该拿什么来保护她的儿子呢?难不成,她还能把自己和儿子的安危,寄托在嘉贵妃与纯妃的良心上?

  就如同这次,即便舒妃没有挡了嘉贵妃与纯妃的路,只要能够打击皇后和芃芃,舒妃相信,嘉贵妃和纯妃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做。舒妃投靠皇后一事,只是让她们多了一个算计舒妃和十阿哥的理由。

  而舒妃呢,若是她没有投靠皇后,没有实权,那么,她即便是被人算计了,恐怕也只能吞下这个哑巴亏。但有了实权,有了与她利益一致的皇后,里头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多了。

  纵使不能立马为她的儿子讨回公道,她也能够对嘉贵妃与纯妃稍稍还以颜色,比如说,让三福晋和四福晋与她们的婆婆离心。

  可别小看了三福晋与四福晋的能量,这两位,一位是和硕淑慎公主之女,一位是和硕格格之女,她们二人出自世家大族不说,各自的额娘在宗室之中也颇有分量。倘若三福晋与四福晋真跟纯妃与嘉贵妃闹翻了,相信两位好婆婆得头疼好一阵了。

  更何况,五公主的周岁宴上,险些闹出事端来,乾隆对于嘉贵妃与四福晋这对婆媳,心中只怕也是有所怀疑的。若是能够加深这种怀疑,只怕嘉贵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要不得安宁了。

  ……

  深夜,四阿哥府

  刚刚跟四阿哥吵了一架的四福晋满腹委屈:“他只会指责我,说是因为我在太和殿的那番话,害得他被汗阿玛责骂了,可他怎么不想想,要不是他的好额娘嘱咐我给五公主找不痛快,我好端端的,又怎么会与五公主过不去?我与皇后和五公主又没有什么仇怨!”

  一旁名唤纤云的心腹丫鬟帮四福晋捶着肩,名唤巧云的替她抄着书。

  帮她捶肩的纤云是个急性子的,听了自家主子的抱怨,立马与自家主子同敌仇恺:“主子说的是,分明是贵妃娘娘吩咐您的,到头来,却都成了您的不是。太后和皇上责怪您不说,贵妃娘娘和咱们四爷也不记您的好,您这又是何苦来哉?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贵妃娘娘这分明是在把您当木仓使!”

  这话才刚出口,就得了巧云的一阵瞪视:“你也少说两句话,主子眼下心里头正不痛快着呢,你又何苦给主子火上浇油?主子若是与贵妃娘娘闹了不痛快,到时间还不是让外人得了意!”

  “让纤云说!为何不让她说,我倒是觉得,纤云说得没错!”四福晋冷笑一声:“我这好额娘,用得着我的时候,什么好话都能对我说出口,一旦用不着我了,为了明哲保身,就把我往火坑里推,日后,我可得多长几个心眼,再不能她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了!”

  四福晋只要一想起太后在数落她的时候,嘉贵妃站在一旁闷不啃声,完事儿之后还装出一副贤惠婆婆的模样,把罪过都推到她的头上,她就满心不痛快。

第31章 三合一

  纤云见有四福晋替她撑腰, 越发得意起来,回怼巧云道:“奴婢只是个丫鬟,不懂得什么大局不大局的, 奴婢只知道, 咱们主子才刚嫁进皇家, 正是既要建立起好名声的时候,在这档口上,贵妃娘娘让咱们主子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就是完全不把咱们主子的名声当回事儿。当初咱们主子还在闺阁中时, 京中谁不赞咱们主子秀外慧中呢?可如今, 那些命妇们背后都在议论,说咱们主子是搅家精, 一嫁入皇家就兴风作浪。你不心疼咱们主子,我还心疼咱们主子呢!”

  纤云的话, 听着是在为四福晋抱不平, 可句句都将四福晋的怒火烧得更旺。不过,纤云此时的话是顺着四福晋的心思来的, 四福晋自然觉得纤云比巧云要懂她心意一些。

  当初四福晋还在闺中时,纤云是府外采买的丫鬟, 偶然入了四福晋的眼, 这才有幸成为四福晋身边儿伺候的婢女,她性子活泼开朗, 说话有时口无遮拦, 却很能说到四福晋心坎儿里去, 与四福晋略有些骄纵的性格很是投契;巧云是四福晋的额娘和硕格格亲自为四福晋挑选的家生子,思维缜密,性格稳重, 按理来说应该更得四福晋倚重一些,可自打入了四阿哥府,没了四福晋之母和硕格格在上头压着,纤云便在四福晋身边儿拔了头筹,反倒是巧云被比下去了。

  纤云觉得,巧云这是想要借故打压自己,重新做回主子身边儿的第一人,纤云自然不会在此刻让步,她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成为主子最为倚重之人的,哪能说让就让?更何况,就算她肯让,也得巧云自个儿争气才行呀!四福晋刚受了气,正找不到地方发泄呢,巧云倒好,处处劝着四福晋隐忍,说是踩了四福晋的雷点也不为过。在纤云看来,巧云这样儿,别说是重新夺回四福晋身边第一人的位置了,不被打发到旮旯角落里去都是看在她老子娘的面子上。

  思及此处,纤云冲着巧云翻了个白眼。

  “一时的隐忍,也是为了往后的长远之计!”巧云看着纤云的目光,就像在看一根不可雕的朽木。谁会在这种时候眼巴巴地瞅着这点子权势,揪着这点蝇头小利不放?纤云怎么就不明白呢,如今她们的主子已经是皇家的四福晋,只有主子更进一步,她们这些做奴婢的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若是事事顺着主子的心思来,自然能够把主子哄得开开心心的,可上头那些主子,能纵着主子这样肆意妄为吗?纤云哪里是在帮主子,分明是在害主子啊!

  巧云虽对纤云万般看不上,只觉得纤云鼠目寸光,然而主子现在到底十分倚重这妮子,巧云自忖着还得把道理给纤云掰扯清楚,省得这妮子继续怂恿主子与嘉贵妃母子闹。巧云压低了声音道:“若是不把皇后一脉拉下马,咱们四爷日后又哪里能有什么好前途?四爷若是没有好前途,咱们福晋又如何夫荣妻贵?贵妃娘娘让咱们主子动手,也是因为她找不到机会动手,而咱们主子恰好有这个机会罢了。这是为了四爷的大计,福晋您万万不能因此而对贵妃娘娘生怨啊!”

  “这回,咱们福晋为了嘉贵妃和四爷牺牲良多,福晋本该借着这个机会,好言好语劝慰嘉贵妃和四阿哥一番,也好让两位主子对咱们福晋心存愧疚,福晋倒好,不管不顾地给嘉贵妃甩脸子,回府之后又跟四阿哥一顿大吵,硬生生把两位主子对您的愧疚之情给弄没了!”

  巧云这话刚说完,四福晋顿时便沉下脸来。

  纤云上下打量了巧云一阵,揶揄道:“巧云姐姐若不是和硕格格给咱们福晋的人,我都要怀疑巧云姐姐实际上是贵妃娘娘派来的说客了。有哪家的奴婢,会在自家主子受了委屈之后,还一个劲儿地为给自家主子委屈受的人说好话的?咱们福晋才刚嫁入四阿哥府,嘉贵妃和四阿哥眼下还要依仗咱们福晋娘家的势呢,都能这样对咱们福晋,即便日后真有什么大造化,这福分,怕是也轮不到咱们福晋来享!既如此,咱们福晋又何必对他们客气!”

  四福晋听了这话,狠狠地点了点头。

  就是,眼下她与四阿哥还是新婚呢,四阿哥都能给她使脸色看,嘉贵妃对她更是利用完就扔,不谈四阿哥日后究竟能不能有什么大造化吧,只看这对母子的做派,她就觉得,这对母子是指望不上的。

  “你能不能别在这儿挑拨离间了?”巧云见四福晋对于纤云的话似乎颇为认同的样子,顿时也急了:“贵妃娘娘待咱们福晋还是颇为不错的,得了什么好东西,总是想着先给咱们福晋送来,这回训斥咱们福晋,也是为了在太后和皇上跟前做个样子罢了,她心里头还是盼着咱们福晋好的!至于四爷,他也不是诚心要跟咱们福晋发火,他在皇上那儿挨了骂,回府之后,咱们福晋不说劝慰一两句,反倒去跟四爷说贵妃娘娘的不是,四爷听了,心里头能舒坦吗?”

  说着,巧云眼神诚挚地看着四福晋:“主子,您听奴婢一句劝,若是和硕格格得知了此事,定会劝您耐着性子好生与贵妃娘娘和四爷相处的。出嫁从夫,咱们大清自开国以来,就没有阿哥与福晋和离的先例,您这辈子注定是要与四阿哥一道过的,您眼下才刚嫁入皇家,还没有足够的根基,跟四阿哥和贵妃娘娘对着干,倒是可以图个一时的爽快,但您惹恼了四阿哥和贵妃娘娘,长此以往,又哪里有好日子过!奴婢知道,在您看来奴婢说话不如纤云中听,可俗话说,忠言逆耳。自打和硕格格将奴婢给了主子,奴婢就一心一意为主子打算,心里头只盼着您好,奴婢不能像纤云一样,为了讨您欢心,不顾利害……主子,三思啊!”

  还真别说,巧云这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倒让四福晋听进去了些。证据就是,四福晋的表情从一开始的烦躁,变为了现在的沉思。

  纤云见势不好,赶忙道:“你动不动就搬出和硕格格来压主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哦,对了,我想起来了,在你跟随福晋一道嫁入四阿哥府之前,和硕格格似乎说了,待咱们福晋在四阿哥府上站稳脚跟之后,可以抬你为四阿哥的侍妾吧!难怪你处处为四阿哥和贵妃娘娘说话,丝毫不顾及咱们福晋的感受……这也怪不得你,毕竟日后,你也是要看四阿哥和贵妃娘娘脸色行事的,现在不过是提前讨好未来的主子罢了!只是我实在看不惯你这模样,明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说这些话,却硬要说是忠心护主……呵,你的确是忠心护主,可只怕这所谓的‘主’不是咱们福晋吧?”

  纤云的话,如一根刺一般,深深扎入了四福晋的心中。

  当一个人本身的立场可疑之时,哪怕她说的话再有道理,再动听,其可信度也要大打折扣了。

  巧云见四福晋似乎信了纤云的话,顿时急了:“你休要血口喷人!我对主子忠心耿耿,又岂容你来污蔑!”

  纤云呵呵冷笑两声:“是不是污蔑,你自个儿心里清楚,主子更是清楚。”

  “好了,不必再吵了,巧云你对我的‘忠心’,我自然是清楚的。你与纤云一样,都是我身边不可或缺的臂膀,这一点毋庸置疑。”四福晋嘴上说着安抚巧云的话,但她终究没有训斥纤云,可见,纤云的话,还是影响到了她。

  对此,巧云心急难耐,却无法继续为自己辩驳。

  四福晋都说了信任她了,她若继续说下去,倒像是在质疑四福晋的话似的,只会适得其反。从前四福晋对她十分信任,从此之后,这份信任只怕就会出现裂痕了。

  纤云见状,略略勾了勾嘴角。此番挑得四福晋对巧云起了怀疑,并隐隐有与四阿哥和嘉贵妃离心的迹象,当真是收获匪浅,她总算是没有辜负真正的主子对她的一腔期待之情。

  当初,纤云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是四福晋把她带回了府中,给她吃给她穿,赐予她名字,正因如此,四福晋自觉对纤云恩重如山,认为纤云绝不会背叛自己。

  可四福晋又哪里知道,有人比她更快一步。真正对纤云恩重如山、在纤云一家人遭了灾荒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对纤云伸出援手的,其实是宫中的舒妃。

  当初舒妃在偶然救了纤云之后,见纤云聪慧伶俐,模样生得又好,将纤云调-教了一番,有意让纤云到她娘家去做丫鬟,却被纤云拒绝了。纤云觉得,舒妃对她恩重如山,且又好心要给她活做,她却不能真就按照舒妃所说的来,高高兴兴地去舒妃娘家干活,她要做一个对舒妃有用的人,才能够回报舒妃对她的恩情,也才能让恩人记住她。

  纤云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也就只有一张嘴巧些,能哄人开心,若是她去了舒妃娘家,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泯然众人。是以,在舒妃娘家决定往别的府上安插钉子、为自家儿女的前程铺路时,纤云自动请缨。在舒妃娘家的一番安排下,纤云这才到了四福晋身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