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38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更何况,芃芃诞生后没多久的那场重阳宫宴上,令妃的心腹私会戴佳氏所倚重的宫女, 也让当时在场之人,包括太后和皇后看出,所谓的戴佳氏以断线的珠子谋害令妃腹中胎儿一事,怕是另有隐情。

  只是当时,没有人主动出面为戴佳氏主持公道,太后为了宫中的安宁,选择了沉默,皇后虽处事相对公正,与乾隆提了一嘴戴佳氏受到的惩罚是不是有些过重之事,但在乾隆不耐的神色下,她最终沉默了,没有继续说下去——她犯不着为了一个关系平平的妃嫔而横生枝节,甚至牵连到自己。

  当时,戴佳氏在她们心中,俨然已成为了牺牲品。为了后宫的安宁,为了所谓的大局,为了己身的利益,上位者们的心,比底下人想象的,要冷硬得多。

  如今,戴佳氏能够从冷宫中走出来,为自己发声,也不过是仗着腹中的骨肉罢了。

  唯有身上尚有价值之人,才不会成为角力中随意被牺牲的那一个。这是很残酷的事实,在场之人都心照不宣。

  最终,皇后开口打破了沉默:“虽说戴佳氏的做法不大妥当,但站在她的角度来说,也能够理解。皇额娘,戴佳氏实在是太缺乏安全感了。”

  一切都是乾隆造的孽啊,倘若乾隆不那么偏袒令妃,又岂会如此?

  就是太后,在听到戴佳氏声泪俱下的陈述时,也与皇后有着类似的想法,觉得乾隆在令妃的事上,实在是太糊涂了一些。当然,乾隆毕竟是太后的儿子,太后即便觉得他的做法不妥当,也不会过多地责怪他,而是习惯性地把更多的责任推到了令妃的头上。

  太后实在是不明白,自家英明神武的儿子,一旦碰上与令妃相关的事,怎么就跟被人蒙住了双眼一眼。令妃……就那么让人着迷吗?在太后看来,令妃虽说生得好颜色,但论模样也不是宫中最为顶尖之人,说她性情温婉吧,在宫中温柔和顺、懂得体贴上意的妃嫔,也从来不止她一个。她究竟是怎么把乾隆给勾住的呢?

  “皇后说得不错,皇帝在这件事上,的确犯了糊涂,下回若是再遇到这样的事,皇后该好生劝劝他。”

  若是只有皇后在,指不定太后还会跟皇后吐槽乾隆几句。但眼下戴佳氏还在,太后终是不愿意当着一个废妃的面说自家儿子的不是。于是,她对自家儿子的不满,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带过了。

  皇后应了一声,心中却是不抱什么期望。每回乾隆犯糊涂,她几乎都会劝,可乾隆能够听进去的时候,能有一半就不错了。有时候她劝多了,还会激起乾隆的逆反心理。皇后看了芃芃一眼,心中思忖着,待芃芃再长大些,让芃芃去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冷不丁被皇后行注目礼的芃芃歪了歪小脑袋,不明白皇后的注意力怎么又到自己身上来了。

  虽说对于自家额娘和祖母关注她这种事,她是很开心啦。但眼下她真的不想跟戴佳氏抢戏份。

  “祈……祈嫔……”芃芃用小手指着戴佳氏,努力提醒太后和皇后,眼下,这位主儿的身份和住处才是关键。

  戴佳氏先前的位份被乾隆废去了,如今她刚从冷宫出来,还是个白身呢,总不好让她就这样没名没分地为乾隆诞下皇嗣吧?再者,她从冷宫出来,总要给她找个住处,她原先的宫殿,已经被收回去给别人住了。

  “芃芃真聪明,还知道戴佳氏原本是祈嫔!”太后没忍住,一把抱住芃芃亲了亲。至于芃芃是怎么知道的,她不追究。芃芃记忆力向来好,反正在太后眼中,芃芃作为祥瑞之子,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也是很正常的。对此,她不会觉得怪异,只会觉得欣喜。

  在看到芃芃受到夸奖之后,骄傲地冲着自己扬了扬小脑袋,太后这心里头,就更高兴了。

  过了片刻,芃芃伸出白嫩嫩的小手,指着戴佳氏奶声奶气地喊了声“祈嫔”而后,又指着自家额娘喊“皇后”,最后那根幼细的手指指向了太后,只听她用软糯的声音将“太后”也给念了出来。

  喜得太后跟什么似的。

  “那她是谁,芃芃知道吗?”太后一手指向张嬷嬷。

  显然,太后把芃芃的话,当成了一场认人游戏,并没有体会到芃芃的一番良苦用心。

  尽管芃芃心中有些小小的沮丧,甚至连耳朵都耷拉了下来,但对于太后的问话,她还是十分配合的:“她……么……么么!”

  芃芃现在咬字不是那么准确,经常把嬷发生么。

  本想继续夸赞芃芃,甚至一个激动之下想跟芃芃来个举高高的太后,没有错过自家小孙女的低落情绪,不由有些担心地问:“芃芃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就不高兴了?”

  芃芃瞅她一眼,不客气地道:“玛么,笨!”

  说着,她又重新指着戴佳氏,重新道了句:“祈嫔!咸……咸宫!”

  太后听了这话,颇为受伤:“皇祖母哪里就笨了?芃芃是不是嫌弃皇祖母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皇后和戴佳氏恐怕还不能相信,太后居然会有这样的一面,她居然也会冲着自家小孙女露出委屈巴巴的神色!

  许是母女连心之故,许是芃芃一次又一次强调了重点,总之,皇后感觉自己似乎捕捉到了一些头绪,明白了芃芃想要表达什么,而这也正是她想要与太后商量的。

  皇后开口道:“皇额娘,芃芃应该是想提醒咱们,关于戴佳氏的位份和住处之事。戴佳氏如今怀有身孕,总不能等到皇嗣出生的那日,其生母还是个白身吧?还有,原先祈嫔居于咸福宫,乃是咸福宫主位,自她被贬之后,咸福宫主位已换了人,咱们还得给戴佳氏寻一个住处,让她能够安心养胎才是。”

  芃芃见自家额娘完全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不由狠狠点了点头。一边儿点头,大眼睛一边儿冲着她家额娘发出狗狗光波。

  太后:“……”

  总有种自己被孙女给嫌弃了的微妙感呢,哎。看来日后,她还得加强跟孙女之间的交流才行。

  到底还有个戴佳氏在一边儿看着,太后没让失落的情绪萦绕自己太久。

  很快,太后便肃色道:“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后宫之中的妃嫔都该受你管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皇后将自己的思考结果款款道出:“儿媳想着,戴佳氏原本居于嫔位,皇上亲自将她贬为白身,如今若是要恢复她的位份,怕是得跟皇上商量商量。”

  否则,也未免太不给乾隆面子了。

  太后点了点头:“当初戴佳氏谋害令妃腹中皇嗣之事,本就有些蹊跷,严格来说,也只是令妃的一面之词,戴佳氏即便有错,也只是犯了疏忽大意之错,本不该受到那么重的惩罚。如今,她又怀了皇嗣,也算是大功一件,依皇后看,该让戴佳氏恢复什么样的位份为好?”

  嫔位之下,设有贵人、常在、答应,嫔位之上,则是妃位,贵妃,皇贵妃。若是依照太后的心思,甭管戴佳氏是不是被冤枉的,她到底是被乾隆亲自给撸下去的,若是直接让戴佳氏恢复嫔位,倒像是在说乾隆之前的决策有问题。因此,太后是想先给戴佳氏恢复个贵人的位份,待戴佳氏平安产子了,再以生育之功为由给她抬上一级,让她重归嫔位。如此一来,既全了乾隆的颜面,也算是没有让戴佳氏吃亏。

  太后准备听听皇后的想法,若是皇后的想法与她一致,那么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了。

  皇后正欲开口,却见芃芃在太后怀中仰着个小脑袋,不住地道:“祈嫔!祈嫔!”

  戴佳氏是以什么样的位份被令妃搞下去的,就该以什么样的位份归来,这才叫打脸呢!芃芃握了握拳。且这也算是给令妃敲了一个警钟,告诉令妃,这宫中之事,不是她想怎样就能怎样。或许往日里,令妃的想法在这后宫之中很重要,但往后,就不再是这样了。令妃可以继续筹谋什么,但同时,她也要随时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皇后看了自家闺女一眼,道:“看样子,芃芃觉得戴佳氏应该复位呢,既如此,儿媳就这样跟皇上提议吧。”

  太后看着自家小孙女眼中小小的兴奋,心中纠结了纠结,最终还是不忍让自家小孙女失望:“也好。”

  如果是皇后跟太后这样提议的,太后恐怕早就找出一大堆理由准备说服皇后改变主意了,可既然这是小孙女的提议,小孙女对这项提议还这般坚持……乾隆丢点儿面子就丢点儿面子吧,太后觉得,还是让自家小孙女开心更为重要。在戴佳氏之事上,乾隆的处置方式本就有失公允,这回丢了面子,正好可以让他在下回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多多思量一番,不要一拍脑门儿就把圣旨给发下去了,太后想。

  自从芃芃上次救了十阿哥之后,太后对于自家小孙女的直觉就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遇事犹豫不决时,按照小孙女的选择来就对了。

  有些事情,正逻辑和反逻辑都说得通,且各有各的道理,具体怎么选择,端看做决定之人是怎么想的。

  即将复位为祈嫔的戴佳氏亲眼见证了太后和皇后对芃芃的重视程度,对她来说天大的事,可在芃芃嘴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只要是芃芃想要的,太后都会满足她的要求,哪怕那与太后原本的想法并不相符。

  芃芃才这么点大,就已经能够影响上位者的决断了……看样子,往后她要想法子与这位被称为祥瑞化身的小公主打好关系才是。若是有小公主庇佑着她,想必令妃也不能对她做什么了吧?

  彼时的芃芃,只是在为即将打脸令妃而开心,她还不知道,自己在无意识间,又收获了一个“迷妹”。

  ……

  和太后想的一样,乾隆在一开始得知皇后想要让戴佳氏重归嫔位时,是极不赞同的。他甚至在怀疑,皇后是不是故意跟他过不去,想要下他的面子让他认错。

  可后来,待乾隆听说,这是自家小闺女的想法时,顿时便陷入了犹豫之中。

  太后见状,劝道:“皇帝,哀家知道你心中难以抉择,若是这提议是别的人提出来的,哀家也不会干涉你的想法,只是芃芃不一样。芃芃她做事儿,有着上天的指引,不可轻忽了去。你莫非忘了,前几日芃芃引着周围的人到了池边,救了十阿哥一命之事?”

  虽说芃芃出生之时就有天降异象,令太后和乾隆觉得芃芃来历不凡。可命数之说,终究眼不见摸不着,让人觉得有些虚无。若不是有芃芃帮助身边近亲之人趋吉避凶的实际例子在,只怕太后和乾隆也不至于这般重视芃芃的话。

  但谁让,这件事就是发生了呢?

  这件事的发生,除了让太后和乾隆越发笃定了芃芃命格旺皇室、旺亲人之外,也让他们对芃芃的看法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一如既往的宠爱芃芃,甚至是比往日更加宠爱。与此同时,他们对芃芃越发百求百应,不敢随意驳斥芃芃的话,唯恐这“有违天意”。是的,现在芃芃有时候说一些话,做一些选择,太后和乾隆都觉得是上苍借芃芃之口在对他们做一些警示。

  若是芃芃知道这一点,定会感慨,太后和乾隆的脑部能力也未免太强了一些。她只不过是借了个祥瑞的名头而已,他们却能够把她的想法、她的选择与上苍的意志联系在一起,这不是脑补帝是什么?

  不过总体来说,这种联想,对于芃芃来说利大于弊。

  乾隆在听了太后的话之后,迅速地下定了决心。

  不就是丢个面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与可能“违逆天意”招来灾祸相比,压根儿算不得什么!

  “朕知道了,朕这就下旨,让戴佳氏恢复嫔位。”乾隆想到太后说芃芃反复跟她强调祈嫔二字,又补充了句:“并重新将‘祈’字封给她。”

  意料之中的回答。将芃芃搬出来后,乾隆果然不再犹豫。

  太后又问:“那么宫殿的问题呢?”

  乾隆想了想:“咸福宫如今已经有了主位,且戴佳氏原本住的地方也有那位新的咸福宫主位进去住了,不如让戴佳氏搬到钟粹宫去吧。”

  太后点了点头:“也好,钟粹宫的位置要比咸福宫好一些。皇帝你将祈嫔安置在钟粹宫,也是对她的一种安抚。接下来,她想必也可以安心养胎了。”虽还未正式下旨,但乾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太后自然也改变了对戴佳氏的称呼。

  乾隆忽然迟疑了一下:“令妃若是知道戴佳氏出来了,只怕心中又要不安了。她腹中的皇嗣……”当时恼令妃的时候是真的恼,可一段时间不见,乾隆发现,自己对这位爱妃,似乎又有些想念了。哪怕是再恼令妃的时候,他也盼着她好好的。

  太后一听到乾隆提起令妃,便抿着唇做出一脸不高兴的模样来,她正想为这个说乾隆呢,还没来得及开口,乾隆倒好,自个儿来捅马蜂窝。既如此,乾隆也别怪她老人家说话直白,不给他这个做皇帝的面子。

  “令妃肚子里的皇嗣是皇嗣,祈嫔肚子里的那个难道就不是了不成?皇帝你只顾着令妃怀胎时心情不能差,怎么不考虑考虑祈嫔的感受?不是哀家瞧不上令妃,而是她太能作!”太后冷笑着将令妃怀孕以来发生的事罗列给乾隆:“皇帝,你自己想想,因着令妃这一胎,前前后后闹出了多少事端来。先是祈嫔因令妃而被打入冷宫,而后令妃意图挑拨和敬去向皇后问责,她因此事挨了哀家训斥便立刻宣了太医,搞得好似哀家把她气得动了胎气似的。再有翊坤宫中那块含了麝-香的沉香是令妃送去的……”

  “皇帝啊,令妃这一胎究竟是有多金贵,她这一怀上,周围人各个都想着害她?她为何能一而再再而三生事,不就是因为你看重她腹中这一胎?”太后见乾隆在自己的一番劝说之下,有了动容之色,总算是有了点儿欣慰之感,她这儿子,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前些日子还在责怪着令妃,这些日子就把令妃做的那些个好事给淡忘了,好在,他还能够听得进她的话:“哀家希望,你能理智地看待与令妃有关的事情。”

  乾隆摸了摸鼻子,灰溜溜地道:“皇额娘教训的是,儿子总是顾念令妃不易,对她格外宽容,对她周围的人则颇为苛刻,现在想来,这也不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其余人该有怨言了。”

  “你明白就好。”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太后也不忍对乾隆责备太过,凡事点到为止即可:“你近日若是得了空,便去看看祈嫔那孩子吧。今儿个哀家和皇后见到这孩子了,肚子那样大,人却是颇为消瘦憔悴,想来她在冷宫之中吃了不少苦头。”

  乾隆闻言,蹙起了眉:“可她害得令妃险些跌到,到底是不争的事实,这可是她身边儿的宫女亲口说的……朕……”

  说实话,乾隆不是很想去看祈嫔。祈嫔有了皇嗣,乾隆固然高兴,但他对祈嫔的成见,还没有消除。若不是芃芃发了话,他甚至不打算恢复让祈嫔恢复嫔位。

  “那你可还记得,后来,你口中检举揭发祈嫔的这名宫女,与令妃的心腹在隐秘处碰头一事?有些事,咱们没有究根问底地去查,不代表就是咱们看不明白这些事。有些所谓的‘真相’,亦是经不起推敲的。说到底,令妃说祈嫔故意以断了线的珍珠谋害她,也只是令妃的一面之词,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令妃想要用这种方式解决掉一个她素来看不顺眼之人。皇帝,你听听,哀家说的可有道理?”

  乾隆闻言,点了点头。他向来自负,喜欢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别人的话,他兴许听不进去,但自家额娘的话,他还是能够听进去的。

  片刻后,乾隆皱起了眉:“看样子,当初将祈嫔废黜封号打入冷宫之事,的确是朕做得草率了。”

  “何止草率。你啊,当时只怕是听了令妃的哭诉,后来又见祈嫔身边儿的宫女出面揭发她,便直接为此事盖棺定论了吧?皇帝,你只是不在乎祈嫔罢了。”太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乾隆的真实想法,乾隆闻言,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又听太后道:“只是,你要明白,祈嫔毕竟是你未来孩子的额娘,你可以不在乎祈嫔,但你也能够不在乎孩子吗?祈嫔此番,受了极大的委屈,你可要好生安抚安抚她。”

  “儿子明白了。”这一回,乾隆没有再提出任何异议。

  ……

  很快,恢复了位份的祈嫔就高调入驻钟粹宫,太后指派了宫中最为擅长妇科的太医,来为她调理身子,皇后对祈嫔也颇为照顾,非但免了祈嫔的请安,平日里还总是赐这赐那,一有好东西就往祈嫔处送,惹得舒妃都假意跟皇后吃起了醋,说皇后只疼祈嫔,不疼她们了。

  这些日子,舒妃与皇后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已经能够随意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了。

  皇后闻言却道,她这么疼祈嫔,也是因为祈嫔在怀着龙嗣的时候遭了大罪,合该好生补偿补偿她。

  舒妃道:“也是,若是臣妾在怀着身孕的时候遇到那等横行霸道之人,心里头指不定有多委屈呢。难得祈嫔受了这么大的罪,还这样懂事,不吵不闹也不来跟皇后娘娘告状,娘娘的确该多疼疼她。”

  这宫里头,谁不是嗅觉灵敏之人呢?舒妃这话语中的指向性,实在是太强了。就差直接指名道姓地说令妃横行霸道,欺辱别的有孕妃嫔。

  舒妃从前与令妃关系虽算不上有多好,但也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然而如今她却在这样的场合公开指责令妃,可见她是真正站在了皇后的立场上,急皇后之所急,想皇后之所想。

  如今的皇后,上有太后的喜爱,下有一双儿女作为倚靠,身边儿又有舒妃、婉嫔的辅佐,地位是越来越稳固了。还有一些人甚至在怀疑,皇后对祈嫔这么好,是不是准备把祈嫔也给收入麾下,毕竟,皇后与祈嫔都与令妃极不对付,在有着共同敌人的情况下,皇后将祈嫔收归己用,也不是没可能的。

  只有翊坤宫的人知道,原本皇后的确动过这个念头,但在与祈嫔有过深入接触之后,将这个念头给打消了。

  皇后能够感觉到,祈嫔对令妃不是没有怨恨,只是,她将这怨藏得极好,让周围人都察觉不到。只是这怨恨埋藏得越深,爆发出来的时候,也会愈加疯狂。

  在觉察到祈嫔心中埋着的那座不知何时会爆发的火山时,皇后便默默打消了招揽她的念头,并在心中对祈嫔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此人可以利用,可以与之结成暂时的同盟,但不可直接将其收入麾下。否则,皇后真担心哪一日,祈嫔心中的那座火山爆发的时候,会伤人伤己。对于皇后来说,祈嫔也算是一个不可掌控的因素。且皇后才刚收了舒妃与婉嫔,若是紧接着再把祈嫔也给收入麾下,未免也太扎眼了一些,会让有心人误会她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阻止皇后将祈嫔收归己用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她的女儿芃芃。

  芃芃一向对人的情绪很是敏-感,在推动祈嫔复位一事上,芃芃颇为积极,但在祈嫔当真复位且入主钟粹宫后,芃芃反倒不怎么希望皇后经常去见祈嫔了。

  在经过十阿哥之事后,乾隆和太后对芃芃的“直觉”深信不疑,皇后虽然没有直接笃信“直觉”那一套,对于芃芃坚持要做,或是坚持不许她去做的事,也开始半信半疑起来,会多思量几分。

  除了皇后和舒妃之外,也有不少妃嫔在关注着重新从冷宫之中杀回来的祈嫔,衡量着她会对后宫的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要知道,乾隆的子嗣并不算多,阿哥只有十二位,其中还有两位夭折了,格格更是只有三位还活着,鉴于有好些阿哥、格格们是一母同胞的,能够为乾隆诞下子嗣的妃嫔人数只会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位为乾隆诞下子嗣的妃嫔,在这后宫之中都会有不轻的分量。哪怕令妃或是祈嫔诞下的不是阿哥,只是格格,也有可能改变后宫的格局。

  原本诸位妃嫔都以为,令妃会窝在延禧宫中,安安静静地等到诞下腹中的皇嗣再出来,可没想到,还没等她诞下皇嗣,同样怀有身孕且被令妃陷害得差点儿一无所有、身败名裂的祈嫔又杀回来了。

  祈嫔和令妃真的够相安无事地忍到对方平安诞下皇嗣吗?她们十分期待。

  ……

  在诸位妃嫔们离去之后,皇后来到小十二与芃芃的房间。她看着芃芃与小十二玩耍……不,是拿着一颗亮闪闪的夜明珠在逗弄小十二的模样,心情也开始变得松快了起来。

  这个年龄的小孩,都喜欢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小十二也不例外,从芃芃拿出那颗夜明珠开始,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